發表日期 2/28/2022, 9:12:27 AM
Tech星球(微信ID: tech618)
文 | 翟元元
封麵來源 | 視覺中國
這可能是互聯網行業,經曆的最冷也最內捲的一次春招。
職場上兩大求職招聘高峰:金三銀四,金九銀十。如今,2月臨近結尾,原本該是人纔市場最為活躍的時間節點,卻變得異常冷清。盡管地鐵、電梯、電視成瞭智聯招聘、Boss直聘、脈脈、獵聘等招聘平台的角鬥場,大傢爭相押注全渠道廣告位,一個比一個熱鬧,但依然無法改變互聯網大廠春節後招聘寒鼕的現實。
比起春招,現在互聯網大廠的關鍵詞依舊是裁員。微博、知乎、字節、滴滴、百度等多傢互聯網公司先後被曝齣裁員的消息。在互聯網公司現有業務增速放緩,創新業務增長乏力,普遍處於去肥增瘦,開源節流的大背景下,春招似乎變得越來越冷清。
互聯網行業整體進入下行通道,員工們的優先級有所改變,求穩取代瞭求變。“互聯網的盡頭是考公”“宇宙的盡頭是編製”,不再是一句簡單的調侃。
數據顯示,2022年國傢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首次突破兩百萬人,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51.4萬人,增幅達34%。不少去年從互聯網大廠被動離職的員工反饋,至今沒有找到匹配且滿意的工作。高薪神話破滅,他們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職場睏局。除瞭被裁,眼下主動離職的員工並不多。
此外,即使職場人有意嚮跳槽,往往也會因為沒拿到手的年終奬而放緩動作。一位資深獵頭告訴Tech星球,很多互聯網大廠年終奬大都還沒發放,阿裏是3月底發,快手是4月底,還有很多大廠處於晉升答辯階段。人員流動比例並不大。
互聯網大廠崗位數量有限,在職的員工暫時沒有變動,反倒是即將畢業的學生,成瞭春招裏一個個努力的捲王。
大廠崗位收縮,互聯網、電商招聘需求跌落
招聘平台瘋狂烘托春招氣氛,內推官們積極嚮求職人推介內推碼,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加入視頻招聘大戰,隻有決定崗位數量釋放多少的上遊用人單位,一邊在裁員一邊在招人。
上遊用人單位可釋放的崗位正在變少。智聯招聘發布的市場行情周報顯示,春節後第一周企業招聘規模小幅收縮,招聘職位數同比減少4.5%;平均每個崗位收到約11份簡曆,卻是上年同期的2倍左右。
前程無憂發布《2022年春節後纔市供需行情》顯示,2月7日-2月16日期間,平台上日均社招崗位超過400萬個。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軟件行業、機械/設備/重工、互聯網/電子商務、建築/建材/工程,分彆居春節後新增職位發布量前五行業。其中,2021年同期用人需求量第一位的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跌落至今年的第四位,教育/培訓/院校行業則跌齣前十。
互聯網公司增速放緩,往年企業極速擴張中釋放幾乎沒有上限的崗位,今年則開始縮編,預算與重視力度也減少瞭。今年大廠中最先宣布春招啓動的公司字節,釋放崗位數量較去年減少1000,隻有6000+。
前程無憂一位內部員工告訴Tech星球,字節春招,遊戲業務崗位有新增,大力教育、幸福裏項目有所減少,整體預算縮緊,同比去年有減少。據瞭解,去年單在春招一個項目上,字節便投瞭前程無憂100多萬元。字節一位HR告訴Tech星球,公司崗位,鞦招已經招滿瞭,春招沒有多少崗位。
一位對接理想汽車、普源精電、富途集團、搜狐暢遊等大廠春招的內推官稱,幾傢大廠春招的崗位明顯比鞦招少瞭很多。
進大廠的難度陡然上升,麵試周期變長,對人纔的隱性要求也被抬高。
宋翊是在快手去年裁員潮時被動離職的,産品經理崗,目前還在找工作。離職後他便開始積極給字節、B站投簡曆,與此同時還跟獵頭溝通工作意嚮,增加找工作的機會。宋翊稱,去年12月份,獵頭一邊不斷嚮他推送崗位,一邊跟他反饋,大廠崗位已經鎖瞭,很多要瞭簡曆沒下文。原以為年後大廠崗位會增多,但年後迴來發現,一條麵試消息都沒有。
從事運營崗位的人,好多也陷入求職焦慮。脈脈上不少“運營”人員錶示,已經躺瞭幾個月。有人在一邊找工作,一邊準備考公務員。去不瞭大廠,他們的求職預期開始下調,目標開始嚮中小公司轉移。
機會流嚮中小企業。獵頭馮遠稱,他們一般不喜歡跟大廠閤作,因為大廠通常采取批量招聘批量裁員的模式,會造成獵頭公司一會兒業務量不足一會兒應急,反而成長性很好的科技創業公司可以持續的帶來收益,所以他們重點閤作成長期公司的招聘交付。
馮遠錶示,今年開年他們的訂單就很火爆,主要是芯片、EDA、3D工具類領域的人纔招聘。今年會有一些新的熱點方嚮齣現,比如圖形工具、元宇宙內容生産,但新消費應該還是在走下坡路。
人纔市場總會齣現齒輪無法咬閤的情況。一方麵是人纔端感慨工作難找,一方麵則是用人單位端抱怨人纔太少。一位媒體行業HR稱,人纔市場上流動人群少瞭,沒有想象中那麼多人齣來看機會,現有投簡曆的人好多並不匹配。
求職內捲,從畢業生開始
比起鞦招,春招顯得絲毫沒有存在感。去年鞦招,阿裏開啓史上最大規模招聘,華為號稱啓動史上最大一波擴招,多傢企業都聲稱該場校招是“史上最大規模校招”,上演瞭一場激烈的“人纔爭奪戰”。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形勢急轉直下,整個互聯網行業進入寒鼕。最直觀的結果就是,應屆生進大廠的門檻被抬高,畢業生求職被迫變成內捲王。
校園大使魯越明顯感覺到,今年春招的崗位比去年鞦招大幅縮減,包括崗位類型以及名額均有所收縮。魯越是廣州某知名度頗高學校的學生,去年鞦招時機緣巧閤成為該校校園大使。校園大使主要職責就是作為企業在高校的聯絡人,協助企業開展校園招聘工作。今年1月底,魯越報名參選成為字節校園大使。
大廠校園大使的吸引力,不止在於一筆勞務費。它背後對應的福利是,一個可以直接通嚮字節北京總部HR的直通車,這意味著,更短的求職路徑。
魯越目前共擔任7傢公司的校園大使,包括字節、華為、理想汽車、藍月亮以及其他幾傢企業。7傢企業中,魯越認為字節校招體係最為完善。普通企業選完的校園大使,一般閤作一次就結束瞭,字節有清晰的大使招募流程,綫上綫下宣傳工作都比較清晰,還有老帶新製度。擔任一年大使之後可以選擇留任,也可以選擇成為片區經理,直接對接總部HR。
跟其他企業支付的勞務費相比,字節校園大使勞務費並不高,但成為字節校園大使難度係數卻很高。如果之前沒有相關的大使經驗,一般很難被選上。字節麵嚮全球招募校園大使300多位,主要在三類院校:全球範圍內,海外知名頂尖高校;國內則大多是瞄準985、211學校;還有一類是設計類院校,即知名院校學生纔在字節人纔目標範圍之內。具體分配到每個重點學校的校園大使名額隻有3-4個。
每個校園大使都有一個字節內推碼,學生通過內推碼投簡曆可以得到優先篩選。有些公司內推碼還擁有減少一輪麵試流程的特權。
企業校園大使有可能是進入該企業的捷徑之一,但想要進入大廠,學曆背景優越已經沒有多少競爭優勢,實習經曆也在成為能否拿到入場券的準入門檻之一。
大三學生Zoey錶示,明顯感知到進互聯網一年比一年捲,招聘標準也在嚮金融看齊。她有一個朋友,兩段實習生經曆,都是很核心的業務部門,像百度搜索、字節商業化。美本美研+CS背景來捲非技術崗位。同輩競爭壓力太大,在她看來,研究生學曆+兩段大廠實習經曆已經是入行標配,本科生能夠拿到大廠入場券的機率越來越小。
“大概2018年的時候,好像你有兩份大廠實習,就可以在鞦招拿到一個不錯的offer,但是2022年,好像就算你有三四份大廠實習,也會被刷下去,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競爭對手有多牛。”
作為2023屆畢業的她,已經開始加入各種大廠實習群、鞦招群、春招群,平時也會投一些日常實習練手。看到JD會第一時間去投遞,生怕投晚瞭失去機會。就算手裏有offer,也永不滿足。
大廠神話終結:有人趨之若鶩,有人不屑一顧
有人曾如此總結某大廠招聘原則:全員內推裁試用,瘋狂招人養捲王,高薪年包刷應屆。“涸澤而漁”式的人纔招聘政策,招也匆匆,停也匆匆。
另一方麵,互聯網大廠光環不再,年輕人正在逐漸對大廠祛魅,比起大廠高薪,他們更傾嚮於選擇有時間享受生活的工作。最常被拿來佐證的就是考公務員人數,2022年國傢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首次突破兩百萬人。
然而現實是,雖然就業齣現分叉口,有人選擇考公務員,有人選擇考研,有人選擇創業,有人選擇逃離一綫城市,但大廠依然是年輕人的工作首選。魯越稱,學校計算機專業以及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都非常熱衷於入職字節等互聯網大廠。大傢看重的一是公司知名度,二是福利待遇。
據魯越總結,身邊很多成功入職互聯網大廠的人纔普遍具有一種特徵,就是學科交叉能力很強。敲代碼的人背景或是學自動化的,或是學機械的,還有做硬件的,完全屬於降維打擊,跨界能力很強。在字節做C++,可能去瞭華為可以做pass through,去瞭大疆可以做視覺。
雖然互聯網造富神話早已終結,但互聯網行業依然是平均薪資比較高的領域之一。拉勾招聘日前發布《2022年互聯網行業春招薪酬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以來,互聯網行業平均薪資為18500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5%,高於去年6.9%的增幅。
細分領域2022年的平均薪資,同比去年同期普遍有所上升,其中企業服務、遊戲及智能硬件行業增幅最大,分彆為33.5%、21.6%、20.9%。
一綫城市同樣依舊保持薪資優勢。拉勾招聘報告顯示,2022年互聯網行業平均薪資最高的城市前三位為上海22600元、深圳21800元,及北京20200元。
但互聯網大廠的門檻是越來越高瞭,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可能都變為沉沒成本。一位求職的産品經理告訴Tech星球,春節前就開始麵試某大廠,前兩輪業務麵試,第三麵hrbp,披荊斬棘到瞭第四輪,曆時近2個月,最後薪資審批沒有通過,沒能拿到offer,前功盡棄。該産品經理目前在等待另一傢互聯網公司的offer。
當然,大廠不再跟絕對的高薪劃等號,有人對大廠多趨之若鶩,也有人對大廠都不屑一顧。Zoey稱,她有一位學姐也拿到瞭大廠的offer ,但對方選擇去瞭小廠,因為小廠給的錢更多。
很多大廠員工屬於入職即巔峰。一位曾就職快手的員工告訴Tech星球,麵試大廠,薪資盡量往高要,能多要現金就彆要期權或股份。不必過分糾結在年終奬跟十幾薪,更沒必要一定爭取到期權。很有可能乾幾個月就離職瞭,根本等不到年終奬。當初跟HR談判總包時,他費時費力爭取期權,結果一個月就走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