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9:05:32 AM
無綫充電是不是新能源汽車一種全新的補能方式呢?至少沃爾沃是這樣的想的。近日,沃爾沃官方稱,其正在與閤作夥伴一起,在城市使用環境測試車輛的無綫充電功能。
根據“哥德堡綠色城區”戰略計劃,哥德堡市區專門設置瞭為可持續技術研發活動的多個現場試驗區,而無綫充電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便是該計劃的測試內容之一。
對於發展新能源車無綫充電的想法,沃爾沃汽車研發主管Mats Moberg在接受采訪時就錶示,“在真實的環境中嘗試令人興奮的新技術,並與選定的閤作夥伴一起測試新的充電技術,是評估我們未來汽車替代充電方案的一個好方法”,可見沃爾沃似乎有想在無綫充電上押注的想法。
事實上,無綫充電並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特彆是在手機領域裏。曾幾何時,在技術沒有成熟之前,手機無綫充電與快充一樣也並未被行業看好,不過隨著無綫充電功率的加大,無綫充電目前已經在市場上普及,就連此前對無綫充電技術頗為排斥的蘋果公司為瞭用戶體驗也投入瞭無綫充電的懷抱,可見無綫充電是真的香。
相比之下,新能源車領域對無綫充電這種補能方式並不重視,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忽略。雖然新能源車最近這幾年迎來的瞭爆發,充電樁經過多年的政策支持以及車企的布局,目前已經成為新能源車的補能的主流,而換電模式也在開始成為新的補能模式,唯獨無綫充電一直被落下。
那麼為何沃爾沃此時開始重視無綫充電這種補能模式呢?是不是意味著無綫充電與此前的換電模式一樣,也即將迎來新的風口?
無綫充電即將迎來新風口?
在分析新能源車無綫充電這種補能方式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之前,我們來看一下何為新能源車的“無綫充電”,據瞭解,電動汽車無綫充電的基本原理與手機無綫充電相類似。
如今國內外采用的無綫充電方式均是在車輛底盤安裝能量接收裝置,在地麵安裝能量發射裝置,通過電場與磁場的轉換,將電能從地麵端發送到車端,充到鋰電池中。相比於主流的充電樁所采用的有綫充電補能方式,無綫充電由於無需電氣連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瞭有綫充電在插拔充電槍頭時可能産生的電火花,不僅更方便還大大提高瞭安全性與可靠性。
當然,過去這些年無綫充電這種補能方式之所以長期被忽視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它的缺點非常明顯,目前來看主要是集中在設備成本高。目前新能源車的無綫充電設備不僅需要大量的公共和私人投資而且還對充電環境要求嚴苛,維修費用大且遠距離傳輸能耗較高等。可以說,成本高昂以及充電效率低成為瞭無綫充電快速發展的兩個重要的阻礙。
而這一次,沃爾沃之所以入局無綫充電領域,很明顯已經解決瞭大部分的問題,特彆是充電效率。據沃爾沃介紹,此次為純電XC40配備的無綫充電功率可超過40kW,其充電速度已經不遜色於目前市場上的50kW直流快速充電樁,比接綫的11kW交流充電樁快四倍左右。可以說,在充電效率上,經過多年的發展,至少在充電效率這一個關,無綫充電具備大規模推廣的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沃爾沃這一次之所以入局無綫充電領域除瞭技術上取得瞭突破外,還有對無綫充電後續發展的看好。
據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最新報告預測,至2025年,電動車無綫充電市場規模預計達4.07億美元,2020-2025年期間的年復閤增長率將到117.56%。報告還稱,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閤動力汽車不斷增長的需求推動瞭無綫電動汽車充電市場的整體增長。
不僅如此,過去充電樁與換電模式之所以得到快速的推廣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無綫充電也一樣。早在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就明確提齣,要“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綫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
此外,此前國傢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我國電動汽車無綫充電的四項國傢標準,還規範瞭電動汽車無綫充電係統在公共以及私人應用領域的技術要求、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安全要求、通信協議、測試要求及試驗方法、互操作性要求及測試方法、施工驗收、運行維護等。
可以說隨著無綫充電市場的快速增長,相關政策、標準的齣頭,作為新能源車補能方式的新突破―無綫充電也即將迎來大規模的推廣,這就是沃爾沃選擇此時入局無綫充電的重要原因。可以說,錯過瞭快充時代的沃爾沃正在打算以無綫充電網絡在新能源市場裏實現彎道超車。
車企加緊入局無綫充電
對於沃爾沃入局無綫充電領域,其實大傢並不意外,因為沃爾沃不會是第一個入局無綫充電的車企,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早在2017年,寶馬在推齣全新5係轎車的時候就曾計劃推齣無綫充電的版本。
根據介紹,寶馬530Le搭載2.0T發動機和一台電動機組成的插電混動係統,其中2.0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5韆瓦,峰值扭矩為290牛米;電動機最大功率為70韆瓦,最大扭矩為250牛米;二者同時工作可輸齣185韆瓦最大功率和420牛米的最大扭矩,百公裏綜閤油耗更是低至1.9升。
該車在純電狀態下最大續航裏程為61公裏,可在發動機完全不用啓動的純電動模式下將車輛加速至140公裏/小時,僅在4小時時間就可將車輛充滿電。為此,寶馬為它配備瞭一套3.2韆瓦的無綫充電係統。
雖然無綫充電係統因為充電效率偏低,基本上沒有大規模地推廣開來,但卻並不妨礙寶馬在無綫充電做的探索。
除瞭寶馬以外,像上汽集團孵化的新勢力品牌智己即將上市的L7也配備瞭一套11kW無綫充電功能。此外,大眾、豐田、一汽、吉利、上汽、比亞迪等國內外主流車企均已開啓瞭無綫充電技術的研發和布局,並形成瞭較為明確的量産規劃。
不僅如此,在車企布局無綫充電的時候,上下遊企業也在加緊無綫充電樁的生産研發工作。例如,高通在2017年就宣布已經完成瞭電動汽車行駛中進行無綫充電的試驗,即在路上增加感應式充電設備,這樣汽車就可以邊開車邊充電。
除瞭高通外,像參股美國無綫充電龍頭企業、特斯拉無綫充電供應商Evatran公司的萬安科技在去年下半年在互動平台上就錶示,公司新能源汽車無綫充電技術基本成熟,即將進入小批量量産階段。在3月7日,安潔科技在與投資者互動時也強調,“新能源汽車無綫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無綫充電係統其中一部分,公司新能源汽車無綫充電係統已取得新能源汽車終端品牌客戶定點項目閤作,為瞭滿足客戶訂單需求,目前公司正在不斷擴充産能。”
可以說,在沃爾沃之後,已經有不少的車企正在瞄準瞭無綫充電這個全新的風口。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越來越多車企入局,無綫充電也會像快充模式的發展一樣呈現百花爭鳴的景象,為新能源汽車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於快充樁,目前無綫充電技術仍不夠成熟,這一次沃爾沃率先入局目的非常明確,無疑是想趁著風口還形成之前搶得市場先機。畢竟,在新能源市場裏,沃爾沃落後的腳步實在太多瞭。
總結:隨著新能源發展的深入,目前市場已經形成瞭充電樁為主、換電為輔補能模式,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還沒成為汽車主流時,“快充與換電”之爭仍將繼續存在。未來無論它們之間怎麼爭鬥,誰會在某段時間成為站到上風,其實歸根到底都是效率之爭。隻要這兩種模式還沒在成本與效率之間達到平衡,這種爭鬥仍將持續。
在它們爭鬥的同時,我們是否可以把目光放在無綫充電上呢?要知道,在智能手機時代,無綫充電也曾經被忽視過很長時間。如果無綫充電可以迅速提高補能效率,未來未嘗沒有與充電樁一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