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9:52:09 PM
齣品 | 虎嗅汽車組
作者 | 王笑漁
編輯 | 周到
頭圖 | 東方IC
“在今年年內推齣來的城市NGP比他們(特斯拉)的效果要好。”
3月26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瞭小鵬最新的智能駕駛技術與特斯拉的競爭關係。“友商(特斯拉)正在海外推齣FSD(完全自動駕駛),但是中國還沒有推齣,我們看到第三方的分析和分享,我們很有信心。”
何小鵬的底氣,不僅來自於智能駕駛研發的階段性成果,也來自2021年整體嚮好的業務錶現。3月28日,小鵬汽車公布瞭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其中,交付及營收同比翻兩倍;2021年,交付量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一;2022年Q1預計交付33,500至34,000台,基本鎖定新勢力Q1交付冠軍。
除此之外,何小鵬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上,還透露瞭新車型和智能駕駛研發的進展:明年將推齣兩款全新平台的全新車型,並都將支持XPILOT4.0,可實現高速和城市內全場景的智能輔助駕駛。
至於更長遠的規劃,何小鵬此前的預測是―― “2026年可能會進入到無人駕駛階段。” 如果這個時間節點已經明確,那麼無非存在差異的,就是誰先實現這一階段的能力:小鵬,還是特斯拉?
提前鎖定2022Q1新勢力第一?
小鵬的銷量和特斯拉不在一個量級。2021年全年,特斯拉賣齣瞭93.6萬輛,逼近100萬輛。相比之下,小鵬汽車去年交付瞭9.8輛。但放在蔚來的9.1萬輛和理想的9萬輛麵前,小鵬依舊是造車新勢力的第一名。
不過在銷量上勝過蔚來和理想,實屬意料之中。要知道,蔚來的單車均價超過44萬元,理想的單車均價超過34萬元,而小鵬汽車則為25萬元。因為單車均價比蔚來低瞭近20萬、比理想低瞭近10萬,使得小鵬在營收規模上,仍然處於新勢力三強中的低位水平。
最能賺的蔚來,在2021年的汽車銷售收入達331.697億元,高於理想的261.3億元,也高於小鵬的200.4億元。雖然去年最後兩個月小鵬瘋狂賣車,單月交付量連破1.5萬輛,但依舊不及賣高端車的蔚來理想能吸金。小鵬Q4的汽車銷售收入為81.9億元,蔚來為92.154億元,理想為103.8億元。
雖然賺錢能力不強,但砸錢研發這方麵,小鵬沒有絲毫含糊。2021年全年,小鵬汽車在研發上砸下瞭41.14 億元,研發占總收入的比例高達19.6%,蔚來為12.7%,理想為12%。虧損方麵,小鵬2021的淨虧損達48.63億元,虧損同比減少0.54%。而蔚來淨虧損為40.169億元,理想為3.215億元。
如此來看, 小鵬並不希望以減少研發為代價,去換來虧損的收窄。
從當下的趨勢來看,小鵬汽車會寄希望於銷量持續增長的同時, 不斷推齣售價更高的新車型來將均價拉到更高的水平,以獲得交付和營收雙增。
對於即將結束的Q1,小鵬就給齣瞭一個大幅超齣蔚來、理想的Q1交付指引。小鵬汽車預計2022年Q1交付指引為33,500-34,000台。如不齣意外,小鵬將連續三個季度蟬聯交付冠軍。
同時在新産品方麵,小鵬會持續拉高新車型的售價。
何小鵬在財報電話會上錶示,新車G9有望成為爆款P7之後,小鵬在智能純電中大型SUV市場的又一大殺器。此外,小鵬G9進入更高的價格區間,將進一步提升小鵬整體毛利率水平。而明年, 小鵬汽車將在2023年推齣兩個全新車型平台及其首款車型,分彆是C級車平台和B級車平台。 從新車的定位看,可能售價會保持在30萬元級彆,甚至不排除觸達40萬元高位的可能。
小鵬G9定位中大型5座SUV
而小鵬的中長期目標是,是將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 但目前為止,小鵬的毛利率水平仍處於新勢力三強中的低位水平。據財報顯示,2021年理想汽車的毛利率最高,達到瞭21.3%,蔚來綜閤毛利率為18.9%,而小鵬的毛利率則為12.5%。
不過,拉高毛利率這件事,短期內指望不上那些還在PPT上的高端車型。今年要交付的小鵬G9,目前都還剛從工廠下綫PT生産樣車,最快也要到今年三季度纔開始上市發售。對於轉眼馬上到來的第二季度,小鵬還要麵臨諸多外部壓力。
這其中,主要是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供應鏈的持續動蕩的影響。要知道,小鵬已經在3月末宣布瞭一輪1.01萬-3.26萬元不等的漲價,其漲幅即使放在造車新勢力都處於較高的水平。相比之下,蔚來則精明瞭很多,沒有宣布對在售車型直接漲價,而是計劃推齣改款車型,增加配置的同時調整售價。
考慮到小鵬的主力售價區間在15-30萬元,這個客戶群的價格敏感程度,要遠高於蔚來和理想所處的30萬元以上市場的高端消費用戶。所以,外界也對於小鵬接下來第二季度的銷量錶示瞭擔憂。
然而,何小鵬在財報電話會上錶現齣來的卻是“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的態度,他說:“自2月下旬以及3月中上旬,新增訂單迅速恢復到去年12月旺季水平,盡管疫情影響瞭部分地區的交付節奏,3月交付量仍接近去年的峰值水平。”
但不可掩蓋的事實就是,短期內的交付仍然麵臨嚴峻考驗。 何小鵬也坦言:“我們在排産方麵,齣現瞭挑戰和問題,用戶對磷酸鐵鋰的需求量,遠遠大於閤作夥伴能夠支持的能力。”而在小鵬汽車官網上,P5車型的兩個低配置版本均顯示無庫存,而部分中配置車型交付周期長達17-18周時間。
雖然交付睏難且虧錢不止,但何小鵬依舊保持著樂觀態度:“小鵬汽車將堅持創業精神和經營思維,不斷提升運營效率。 係統平台化將推動我們在動力係統、製造工藝和BOM成本體係的變革。”在他看來,新車型的毛利率,包括G9,以及公司整體的毛利率將會結構性改善。並且,在規模效應和經營杠杆的幫助下,各項費用率將會持續下降。 總結一句話,短期內不打算盈利,但遲早會盈利的。
同樣也是大投入做研發的李斌,對蔚來則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對於研發我們不會妥協,希望在2024年實現全年盈利。” 李斌在財報電話會上給自己立瞭FLAG。相比之下,何小鵬並沒有放齣類似的豪言壯語。
智能駕駛逼近特斯拉?
確實,對成立隻有7年時間小鵬汽車,談盈利為時尚早。這就像李斌當年所說的:“蔚來剛成立四年,你不能要求一個四歲的孩子養傢。”李想則認為,研發是命脈,一定全力以赴。而從現階段的趨勢來看,小鵬汽車在智能駕駛技術的投入,已經接近於癡狂。
在財報中,小鵬汽車透露瞭截止2021年12月31日的員工人數,其中全部員工數量為13,978人,研發人數達到瞭5,271人。按照此前何小鵬透露的信息,智能輔助駕駛的團隊規模達到瞭1500人,也就是說智能駕駛研發團隊占總研發人數比重近三成,這在造車新勢力中屬於較高的比例。
龐大的研發團隊確實交付瞭漂亮的結果。據何小鵬介紹,“在廣州城區的測試區域內,搭載城市NGP的小鵬P5量産車,曾多次保持行駛數十公裏完全不需要接管,或者隻接管一次,十分接近高速NGP的效果。”他認為,“從測試結果來看,在今年年內推齣的城市級NGP效果會比特斯拉FSD要好。”
這裏稍作補充,小鵬汽車目前交付的智能駕駛功能,主要分為三個版本XPILOT2.5、XPILOT3.0、XPILOT3.5。首先,XPILOT2.5就是比較基礎的ACC自適應巡航等功能,到瞭XPILOT3.0就可以實現比如高速NGP導航輔助駕駛等功能,到瞭XPILOT 3.5就可以實現城市NGP導航輔助駕駛等功能。
目前,僅隻有搭載激光雷達的P5車型,纔支持XPILOT3.5,並可以實現城市NGP功能。但是,該功能預計要到今年二季度末纔會在中國部分城市開放使用。而從功能上講,這確實與特斯拉FSD類似―― 在城市內,基於導航實現A點到B點的智能駕駛。
小鵬P5的高速NGP
當然,小鵬的功能體驗超過特斯拉是有一些前提條件的。
首先從路徑上來說,小鵬是以硬件驅動的智能駕駛技術,在小鵬P7上隻能做到高速封閉道路場景的導航輔助駕駛,而小鵬P5則有能力做到城市級的導航輔助駕駛,關鍵原因就在於P5多瞭兩顆激光雷達。而特斯拉更多是軟件算法驅動的,依靠視覺感知+AI學習的方式,去實現高階智能駕駛。這就好比鋼鐵俠和超人,前者靠的是外部科技加持,後者靠的是天賦異稟。
其次從場景來說,小鵬目前主要聚焦的中國道路駕駛環境,而特斯拉的FSD研發重心在美國,兩者其實各有難點。比如國內是行人、非機動車等道路參與者的不確定性較高,而國外是道路本身的基建存在一些難點,比如道路的寬度、道路綫的清晰程度等等。這就像兩個國傢的運動員,在各自國傢的環境下訓練、比賽,然後用各自的成績去做對比排名。那如果這樣可以的話,還需要奧運會作甚。
不可否認的是,小鵬在中國道路場景下的智能駕駛研發,已經走進瞭無人區。 無論是第一個量産激光雷達的車型,還是推齣的跨層停車場記憶泊車功能,再包括即將在今年推齣的城市NGP。我們可以看到,小鵬的智能駕駛技術已經拿齣瞭一些具有獨創性的功能,這背後的付齣我們難以現象。
但不過,乘用車領域的智能駕駛技術,最核心的競爭還是數據閉環的能力。相比以往Robotaxi在固定區域內行駛不同,用戶開著你的車是要去任何地方的。唯有讓車輛認識更多的路、遇到更多的狀況,它纔能在下次類似的場景下,更靈活的應對。
目前,小鵬的城市NGP大多是小鵬研發人員內部進行的測試,而特斯拉FSD beta版是已經在真實用戶的車上進行的內測。無論是從數據的規模上,還是從場景的覆蓋麵來說,兩者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至少從目前來看,小鵬的城市NGP還沒到推送給用戶進行內測的階段。
小鵬P5僅有部分高配車型纔搭載激光雷達
再就是搭載率的問題。 因為小鵬的城市NGP必須條件就是激光雷達,那麼激光雷達硬件的搭載率,會直接影響到數據和場景收集的規模,進而影響算法迭代和功能升級的效率。對於2023年將要推齣的XPILOT4.0,何小鵬錶示: “我個人認為XPILOT4.0的滲透率在銷售車型裏麵可能遠高50%。”
但這一比例其實並不高。要知道,蔚來ET7和理想L9都標配瞭激光雷達和大算力芯片。這背後的邏輯是,即便你不買我的自動駕駛軟件包,但你車上標配的激光雷達仍可以為車企的研發産生價值。同時,這也會在基礎輔助駕駛上為用戶增加一定安全性,顯得兩全其美。
然而,在小鵬P5上的激光雷達硬件屬於選配,這就導緻一部分車輛並不會搭載激光雷達,這對功能迭代的促進要比特斯拉和其他廠商來的較小。目前,G9並未透露激光雷達配置是否為標配,但從何小鵬對XPILOT4.0的滲透率那一錶述來看,小鵬未來的在售新車中,仍有一定比例的産品是不搭載激光雷達軟硬件的。那麼這些車輛數據的流失,對於小鵬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寫在最後
3月28日,小鵬發布財報的同一天,ET7在蔚來中國總部所在地閤肥率先交付。這意味著,搭載激光雷達的國産車型,不再隻有小鵬P5一顆獨苗。相信用不瞭多久,蔚來ET7也會在城市級智能駕駛領域,施展拳腳。
小鵬汽車埋頭追趕特斯拉的路上,突然又殺齣來一個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