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4:11:10 PM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俄美關係因烏剋蘭問題“徹底破裂”,也給伊核協議談判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美國前腳宣布和伊朗“接近”談攏,俄外長拉夫羅夫3月5日錶示,俄羅斯要求美國保證製裁不會損害俄羅斯與伊朗的貿易。言下之意,即西方製裁已成為恢復伊核協議的“絆腳石”。
若伊核協議談判停滯,勢必影響伊朗石油迴歸國際市場的時間。而另一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日又稱,美歐正在討論禁止進口俄石油。
伊朗石油已經“缺席”,俄羅斯石油也可能“退場”,多重因素影響下,國際油價7日衝上2008年以來最高點。當日,亞市開盤,美、布原油期貨漲超10%,其中布蘭特原油觸及139.13美元,WTI達到130.50美元。
路透社報道截圖
據塔斯社消息,拉夫羅夫5日會見吉爾吉斯斯坦外長卡紮剋巴耶夫。在會後記者會上,拉夫羅夫錶示,莫斯科要求華盛頓至少由國務卿一級作齣書麵保證,承諾西方製裁不會影響俄羅斯和伊朗在貿易、經濟、投資、軍事和技術領域的閤作。
拉夫羅夫說,在西方最新製裁的背景下,俄羅斯希望在莫斯科-德黑蘭雙邊關係和伊朗核協議方麵,得到美國“非常明確的答復”,“我們需要保證,這些製裁不會影響到為伊朗核項目製定的《聯閤全麵行動計劃》(即伊核協議)中所包含的貿易、經濟和投資關係。”
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拉夫羅夫的話說,“本來一切都很好,但西方丟下的雪崩式的挑釁製裁,據我所知,尚未結束。” “就我們而言,如果伊朗同意,這些文件(伊核協議)已經可以開始通過。 但最近齣現瞭一些問題,涉及到俄羅斯聯邦的利益。 ”
塔斯社報道截圖
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麵退齣伊核協議,隨後重啓並新增一係列對伊製裁。2019年5月2日,美國全麵封殺伊朗石油齣口;當年5月8日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采取措施“可逆”。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承諾美國將有條件地重返伊核協議。2021年4月以來,伊核協議相關方會談開始在維也納舉行,到今年2月已舉行8輪。
多傢外媒上周報道稱,美國和伊朗已接近完成恢復伊核協議談判。《華爾街日報》稱,美國、伊朗、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已經在維也納進行瞭數周的緊張談判,“即將”就恢復伊核協議達成共識。受此消息影響,國際油價3日一度下滑2%。
路透社3日報道:隨著伊核談判點燃供應希望,油價從十年高點迴落
然而,拉夫羅夫5日的錶態再次讓恢復伊核協議齣現不確定性。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智庫“國際危機組織”伊朗問題專傢阿裏・瓦埃茲(Ali Vaez)的話說,莫斯科所提要求錶明,“已齣現把俄羅斯‘入侵’烏剋蘭和伊朗核談判這兩個問題混為一談的情況。”
路透社援引一名伊朗高級官員的話說,德黑蘭正在等待俄方對拉夫羅夫的評論進行澄清, “有必要清楚地瞭解莫斯科需要什麼,如果他們的要求和伊核協議有關,那麼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並不睏難。”“但如果莫斯科要求的保證超齣瞭伊核協議的範圍,那就會很復雜。”
在6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采訪時,布林肯試圖淡化俄方錶態對伊核協議的影響。他錶示,美國對俄羅斯的製裁和重新簽署伊核協議的前景無關,“這完全不是一件事,沒有以任何方式聯係在一起。”
布林肯稱,伊朗不具備核武器或是短時間內生産武器的能力“符閤俄羅斯的利益”,且無論俄羅斯是否“侵略”烏剋蘭,美國與俄羅斯關係如何,這種“利益”仍然存在。
CBS專訪布林肯畫麵
不過,同一天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布林肯又甩齣一個刺激油價上漲的消息――美歐正討論禁止進口俄石油。
布林肯稱,“我們正在與歐洲夥伴積極討論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問題,當然,同時還要保持全球石油供應的穩定。”他同時錶示,美國不排除單方麵采取行動,“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從和盟國及夥伴協調開始。”
路透社7日報道,伊朗原油重返國際市場的時間可能推遲,加上美歐考慮禁止俄石油進口,國際油價當天一度飆升至2008年7月以來最高點。當日,亞市開盤,美、布原油期貨漲超10%,其中布蘭特原油觸及139.13美元,WTI達到130.50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4日,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115.68美元,創2008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當地時間6日美國全國平均汽油價格突破每加侖4美元,達到十餘年以來的最高點。
路透社稱,俄羅斯每天齣口約700萬桶石油和成品油,占全球供應量的7%。美國銀行分析師認為,如果俄羅斯大部分石油齣口被切斷,每天可能會有500萬桶以上的石油缺口,油價可能從會升至每桶200美元。摩根大通分析師本周也預計,今年油價可能飆升至每桶185美元。
政治風險谘詢公司歐亞集團認為,俄羅斯的新要求可能會擾亂伊核問題談判,但估計達成協議的概率仍在70%左右。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即使恢復伊核協議,也需要幾個月時間來確認伊朗的遵守情況,之後纔能解除製裁,恢復其石油的齣口。
鑒於持續高漲的油價,白宮官員目前正在認真考慮禁令可能對國內市場造成的影響。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6日下午坦承,盡管美國正在努力擴大國內能源生産,但“俄羅斯的行動仍然讓我們的消費者處於弱勢”,“國內生産並沒有使我們免受化石燃料價格波動的影響。”
本文係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