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5:01:59 AM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他們當年冒著最大的危險,吸引敵人的注意,最後在彈藥用盡的情況下,抱著必死的信念跳下狼牙山,成為瞭受人敬仰的“壯士”。
他們寜可放棄生命,也不願意淪為俘虜的抗戰精神,特彆令人震撼。這麼多年以來,他們的戰鬥精神,鼓舞瞭一代又一代人。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狼牙山五壯士跳崖之後,並沒有全部犧牲。有兩名戰士在萬分危急的關鍵時刻,幸運地掛在瞭樹枝上,沒有直接喪命,這兩名戰士分彆是宋學義和葛振林。
那麼,身為幸存者的宋學義,後來過得如何呢?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他隱姓埋名低調瞭一輩子。
宋學義齣生於1918年,他的傢庭特彆窮苦,父親和祖父都是為地主打工的窮苦農民。
他齣生後,一傢人的生活特彆拮據。他的哥哥為瞭補貼傢用,時常到太行山裏挑擔子,他自己也是從小打工,靠辛苦的工作,賺取一些微薄的薪資。
即便如此,他們一傢人還是沒能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態。後來,他們因為欠錢,被趁火打劫的地主,奪走瞭僅有的二畝土地。
從那以後,一傢人四處漂泊,隻能用乞討的方式勉強度日。1939年,宋學義在王屋山討飯時,偶然間遇到瞭正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遊擊隊。
年輕的宋學義知道,遊擊隊的八路軍,是人民的隊伍,報名加入的話,不僅能吃飽飯,還能盡早趕走日本侵略者。
因此,宋學義鼓起勇氣報名參軍,順利地進瞭晉察冀一分區,成為瞭一團7連的戰士。
他的父親得知此事後特彆欣慰,為瞭改變一傢人的命運,他帶著剩餘的親人繼續逃荒,結果又接連遇到瞭一些磨難。
最終,宋學義的父親因為貧睏交加不幸喪命。宋學義的姐姐和妹妹,也被送到瞭其他的村子,跟他徹底失去瞭聯係。他的哥哥在山西煤礦工作時,因為遇到事故,也不幸離開瞭這個世界。
1941年,日本侵略者為摧毀革命組織,派遣大軍對晉察冀革命根據地發動大規模進攻。
當時,敵人來勢洶洶,手裏的武器和彈藥也特彆充足,可是我們的革命根據地,卻隻有少量的武器,能直接參戰的士兵也比較少,大部分都是不能參戰的普通百姓。
正麵抗衡的話,我們不僅沒有辦法打敗敵人,反而還會齣現巨大的人員傷亡。因此,組織領導決定提前進行轉移,到其他地方繼續鬧革命。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有5名年輕的戰士,勇敢地站齣來,接過瞭掩護大部隊撤退的艱巨任務。
他們5個人隸屬於7連6班,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對當地的地形地貌,也比較熟悉。
為瞭真正保護組織的乾部和群眾,他們主動對敵人發動進攻,一邊打一邊退,最後把敵人引到瞭狼牙山上。
敵人誤以為這5名戰士就是我軍的主力,於是就瘋狂地追瞭上去。麵對不斷追擊的敵人,身為班長的馬寶玉,沉著冷靜地指揮大傢。
他們知道手中的彈藥有限,進行反擊時非常節約,隻有等敵人靠近時,纔會猛然發動進攻。
就這樣,他們用少量的武器和彈藥,艱難地打退瞭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始終沒有讓敵人得逞。
隨著時間的推移,5名戰士手中的彈藥越來越少,最後他們打完瞭子彈,也用完瞭所有手榴彈。
在這個極度艱難的時刻,班長馬寶玉拿起身邊的石頭,猛然往下方砸去,其他戰士也跟著有樣學樣,用身邊的碎石塊和大石頭,繼續對敵人進行反擊。
正在衝鋒的敵人,因為沒有及時防備,接連滾落山榖,往上衝鋒的速度,大幅度降低。
守在琅琊山峰頂的5名戰士,堅持瞭一段時間後,眺望瞭一下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嚮。看到大傢已經安全離去後,他們露齣瞭欣慰的笑容。
班長馬寶玉激動地對身邊的戰友說,同誌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瞭。
其他戰士也都特彆開心,但他們都清楚,自己並沒有脫離險境。山下的敵人,很快就會衝上來,他們如果不想辦法的話,肯定會淪為俘虜。
如果被敵人抓捕的話,會遭到極其殘酷的懲罰,也可能會給組織抹黑。因此,他們最終決定跳下懸崖,寜可摔得粉身碎骨,也不願意淪為敵人的俘虜。
平日裏,大傢都特彆珍惜手裏的武器,但是這一次,大傢卻一反常態,在班長馬寶玉的帶領下,狠狠地將武器摔碎,沒有給敵人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東西。
最終,5名戰士高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猛然跳下懸崖。
班長馬寶玉和戰士鬍福纔,鬍福林,在跳崖之後壯烈犧牲。身為副班長的葛振林和戰士宋學義,被半山腰的樹叢掛住,勉強保住瞭性命。
更巧的是,身受重傷的兩人,後來還及時遇到瞭周邊的村民。在老百姓的幫助下,兩名重傷垂死的勇敢戰士,被送到瞭野戰部隊的醫院進行緊急治療。
後來,晉察冀軍區召開瞭一次慶功會,分區的司令員領導親自接見瞭宋學義和葛振林,還把組織頒發的五星奬章,掛在瞭兩人的胸前。
1944年,宋學義因為身體原因,轉業到河北省易縣北管頭村,以乾部的身份,領導當地居民支持革命運動。
在這一時期,宋學義認識瞭貧農的女兒李桂榮,兩人相知相愛,成為瞭一傢人。3年後,宋學義得知傢鄉解放,於是告彆身邊的朋友,帶著愛人李桂榮迴到瞭沁陽北孔村。
他在老傢繼續進行基礎建設,一直隱姓埋名低調生活,跟著大傢艱苦創業,讓整個村子逐漸繁榮昌盛。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領導熱情地邀請宋學義,讓他代錶狼牙山五壯士去北京參加活動。
除瞭這種大型的必要活動之外,宋學義基本沒有參與過公開活動,一直過著非常低調的生活。
1971年,宋學義因為積勞成疾不幸去世,享年5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