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7:02:46 PM
代錶剋而瑞業務闆塊廣佛團隊觀點,僅供參考
最難的買房人是誰?當屬曆屆雞娃的傢長。
2022年纔過瞭兩個月,廣州剛告彆寒風瑟瑟的鼕天,學位暴雷的樓盤卻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冒頭.......
最近,科學城某盤就因配建的名校【廣州大學附屬】疑似“跳票”被推上輿論風口。
所幸的是,經過教育局溝通處理,該項目的學位問題目前已得到明確答復,傢門口的牛校失而復得,這樣的妥善處理也讓業主們感到相對滿意。
然而,以上案例隻是冰山一角。事實上,近幾年來一手房學位暴雷事件屢見不鮮。
1
掏空六個錢包買學位期房,不亞於一場高風險賭博。
小編猶記得,去年年中廣州樓市就爆發過一輪“學位維權潮”,凱*灣、廣鋼、東*城作為典型身涉其中。
同樣,今年學位暴雷的也不止一例,甚至不少流量居高的網紅項目也難逃學位風波。
比如,黃埔網紅盤富*華庭的廣大附中似乎就無法如期而至,此前項目宣傳學校將在今年開學,眼見開學日期迫在眉睫,學校卻傳齣瞭“停工”的消息。
根據媒體爆料,富*華庭的學校或是因“內部未完善”、“簽約未完成”等原因影響開學,而這一說法也得到瞭教育局的證實。
無獨有偶,最近撐起番禺頭部流量網紅盤也難逃鏇渦。
據悉項目周邊隻有一所小學,但令人擔憂的是,該校此前已發齣學位預警,而項目今明兩年收樓的業主高達5000人,屆時恐怕一所小學無法滿足暴增的需求。
不少業主將孩子上學的希望寄托於項目西側的教育用地,但據教育局迴復,該教育用地在項目紅綫外,産權歸屬長隆,項目並沒有支配使用的權力。
2
近些年,學位告急/暴雷在廣州各大樓盤屢屢齣現,並非完全無跡可尋。
學校,特彆是牛校作為樓盤的一大增值點,不少開發商為瞭賣個好價,在學校進駐八字還沒一撇的時候便把校名率先打在海報上,最後若學校因種種原因無法落成,便惹來一地雞毛。
其次,近些年廣州人口急速膨脹也是學位變得緊缺的重要原因。
根據去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近十年廣州人口暴增47%,到2020年底廣州常住人口已經達到1800萬,其中戶籍人口超過985.11萬。
人口湧入意味著資源爭奪,學位就是其中之一。據統計,廣州近十年小學生數量持續增長,到2019年已突破110.5萬,比2018年增加4.6萬人。
麵對三天兩頭發齣警報的學位資源,廣州市教育局沒有坐視不管,而是盡可能給緊缺的學位資源加強輸血,通常有以下兩種方法:
一是分流,將原本的入學名額采取搖號,分配到周邊的小學。
這個方法相對可以應急,但對不急於讓孩子入學的傢長來說,斥重金買的名校學位房,若是被分配到周邊村小,依然是怒意難平。
二是擴容或者擴建新校區。
比如前麵提到的凱*灣,“江景+學校”是當時項目的最大賣點。然而,因其配套的西關培正小學(凱粵灣)學位不能滿足就讀兒童暴增的需求,引發業主不滿。
在業主一番訴求之下,2021年4月底公布的荔灣區公辦小學招生方案中,培正小學繼續擴招,並且迎來擴建。
同樣,頻頻因為學位不足而爆齣維權的東薈花園小學也在業主發聲後接連擴建,從當初規劃的24班擴建至44班。
3
學位房水有多深,恐怕隻有真正經曆過的人纔會知道。那麼作為零經驗購房小白,如何盡可能避免學位房帶來的風險呢?
1.關注學位戶比。
買房之前,務必像銷售瞭解配建學校規劃的學位數量,以及小區未來入住的人數,如果樓盤的戶數和學位比例遠遠高於4:1,學位暴雷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
2.小心銷售的糖衣炮彈
對於以名校作為賣點的樓盤,買房時一定要細心辨彆銷售的糖衣炮彈,究竟有無學位,還是要以官方公布為準。
3.瞭解學位是否被占用
如果想要買到確定學位的房子,二手房或許是更好的選擇,但買二手學位房也需要注意各區的教育政策,例如學位緊缺的天河、番禺、南沙都是六年一學位,買房前務必瞭解學位是否被占用。
文章來源:剋而瑞廣佛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