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漢丞相,魏王曹操於洛陽病逝,終年66歲,一代梟雄就此隕落。曹操死後,曹丕繼承瞭丞相職位和魏王爵位,開始進一步的大權獨攬。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於洛陽稱帝,建立瞭大魏王朝。
稱帝後的曹丕吸取瞭漢朝衰落的教訓,認為隻有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穩定朝廷勢力均衡纔能使魏王朝的統治更加鞏固。於是曹丕大肆推行陳群的“九品中正製”選拔中層,基層官員,而高層的掌權者曹丕大量啓用曹氏親族和曹丕自己的親信。一時間曹魏政權相比於蜀漢和東吳,更加穩定,也更加強大。
但好景不長,曹丕僅在位七年就病逝瞭,去世時年僅40歲。這和他父親曹操66歲的壽命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彆。後人多有惋惜曹丕早逝,其實不然。根據史料記載來看,曹丕能活到40歲實屬不易瞭。為何這麼說呢?這要看看曹丕都乾瞭什麼事情。
一,天資聰慧,奪嫡繼位
公元187年,曹丕齣生於譙縣。作為曹傢的二公子,曹丕從小就受到哥哥曹昂的寵愛和曹氏傢族眾星捧月般的待遇。曹傢傢境富貴,曾祖父曹騰,祖父曹嵩,父親曹操都是朝廷重臣,後天優秀的教育環境加上曹丕自身天資聰慧,和父親曹操嚴厲教導之下,曹丕少年時代就通讀瞭四書五經,《史記》等著作,深得曹操喜愛。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震驚朝野的宛城事變中,曹操最鍾愛的接班人,長子曹昂犧牲瞭。曹操便把曹丕當作接班人來培養。但是幼子曹衝的降世,讓曹操開始對曹丕轉變瞭態度,這讓曹丕有些驚慌,但又不能做什麼。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曹衝年僅13歲就因病去世瞭。曹操因此曾十分痛心的對曹丕兄弟幾個說道:“此乃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大幸也!”
自從曹衝死後,能和曹丕爭奪接班人地位的隻有曹植和曹彰兩個人瞭。曹操很認真的考慮過這三個人,但很快就把曹彰給pass掉瞭。
有一次,曹操在傢庭聚會上問他的兒子們將來打算乾什麼,兒子們的迴答大緻相同,都是希望能夠治理超綱,上報君王社稷,下安黎民百姓。而曹彰的迴答卻不一樣,曹彰迴答道:“我的理想是當一位像衛青霍去病那樣當一位上將軍!”曹操笑著迴答說:“這纔是我的好兒子!”但是心中已把曹彰從繼承人人選裏排除瞭。
剩下對曹丕繼承人人選存在威脅的就是曹植瞭。但曹丕曾捫心自問過,雖然曹丕自幼聰慧,文學造詣相當的高,但是和弟弟曹植相比還是查瞭一截。這讓曹丕很是擔心,於是問他一位叫吳質的幕僚怎麼辦。吳質迴答道:“父子之間最重要的是真情,隻要世子(指曹丕)能讓魏王感到世子的真情實意,這事情就好辦瞭。”
有一次曹操遠徵,眾臣們和曹操的兒子們都齣城給曹操送行。曹植寫給瞭曹操一篇文章,寫的是慷慨激昂,眾人都覺得曹植的文章寫的太好瞭。輪到曹丕的時候,曹丕什麼話也沒說,隻是一直看著曹操,不多一會竟然哭瞭起來,曹操問曹丕為什麼哭,曹丕迴答說:“父王遠徵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兒臣擔心父王會遇到危險,於是心生難過,忍不住哭瞭起來。”說罷便撲到曹操懷裏放聲痛哭。
此時曹操也被曹丕的真情所感動,於是父子兩抱頭痛哭,周圍的人也被這父子真情所感染,紛紛落淚。至此之後,曹操內心的接班人就是曹丕瞭。
二,代漢稱帝,執政七年
曹丕不光文采齣眾,曹丕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寫七言詩的人,他的著作《典論》傳著於世。他同父親曹操,弟弟曹植在文學界統稱“三曹”,可見在文學界的地位非同一般。而且曹丕的武藝也齣眾。
有一次曹丕和一位叫鄧展的將軍談論劍術,說到興起的時候,曹丕指齣瞭鄧展的言論裏的某些不足之處,鄧展是武人,常年在戰場廝殺,性子較急,不顧曹丕的身份要求和曹丕比試劍術。曹丕也沒生氣,答應瞭鄧展的請求。兩人比試劍術的時候,沒想到曹丕三招就把鄧展打敗瞭。鄧展可是朝廷齣名的猛將,曹丕能輕易的打敗鄧展,可見曹丕的武藝非比尋常。
如上文所說,稱帝後的曹丕為瞭鞏固中央政權,開始大規模任用曹氏親族為高層官員。民生方麵,對內鼓勵工農商,發展經濟農業,進一步減輕瞭對百姓的賦稅徭役;對外,曾多次南徵東吳,禦強敵於國門之外。這使曹魏遠遠強於蜀漢東吳兩國,這也是曹魏政權最為強盛的七年。
政治上改革官製,大肆推行“九品中正製”,高層官員大多啓用曹操遺留下來的重臣和曹氏夏侯氏的親族,同時嚴令婦人不得乾政,以免走瞭漢王朝衰落的老路。
同時曹丕還整肅官風,大舉抓捕,懲治貪官汙吏,一時間朝野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越來越強大瞭起來。
文化上曹丕下令恢復太學,創辦學校,鼓勵平民讀書,修補前朝留下來的文學著作;軍事上則主動齣擊,曾命夏侯尚,徐晃等人誘降上庸郡的孟達,大破劉備義子劉封,收復瞭咽喉要地上庸三郡;同時在位期間多次徵討東吳,迫使孫權嚮曹魏稱臣。
三,作風糜亂,英年早逝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正月開始曹丕一病不起,同年五月,病逝於洛陽,托孤於陳群,曹真,曹休,司馬懿等人,共同輔佐曹叡為帝,終年40歲。
曹丕的英年早逝讓很多人感到惋惜,但曹丕為什麼會病重到一病不起呢?這其實和他的個人飲食習慣和生活作風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飲食方麵,曹丕算是比較挑食的,史書上記載他幾乎頓頓吃肉,無肉不歡,而且曹丕特彆喜歡吃甜食。從曹丕流傳下來的文章著作來看,曹丕對於甜品糕點水果等甜物品的喜好,已經到瞭令人瞠目結舌,無可救藥的地步瞭。
比如曹丕就特彆喜好吃葡萄,甚至專門寫瞭篇贊美葡萄甘甜的文章:“中國珍果甚多,且復為蒲萄說。當其硃夏涉鞦,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脆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麯檗,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他方之果,寜有匹之者?”
曹丕不光喜好葡萄,還對甘蔗,梨,龍眼,大棗等劇甜之物大為感興趣,甚至還專門寫瞭文章來拿這些水果甜物做比較:“南方有龍眼荔枝,寜比西國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國。今以荔枝賜將吏,口僉之則知其味薄矣,凡棗味莫若安邑禦棗也。”
正常人都是熬不住這樣的吃法,所以有史學傢推測,曹丕的重“病”,很可能是糖尿病。
不光是飲食方麵,曹丕的生活作風方麵也是相當過分的,甚至可以用“荒淫無度”四個字來形容。
公元204年,曹丕隨著父親曹操攻破瞭袁紹的大本營鄴城,曹丕並沒有跟著曹操在城內安撫民心,而是直接衝進瞭袁紹的兒子袁熙的府邸。因為曹丕聽說袁熙的妻子甄宓是個絕世美女。
或許是曹丕繼承瞭父親曹操的好色的本性,也或許是怕甄宓被曹操看到給搶在瞭,就在曹操還沒有徹底占領鄴城的時候,曹丕強上瞭甄宓。等曹操得到消息之後,曹丕已經當麵來請求曹操納甄宓為妾瞭,可見其好色程度。
《世說新語》裏記載瞭一個小故事,說有一次忙於國事,纍倒瞭,被人抬到後宮去休息,他的母親卞太後得知後,連忙來後宮看望曹丕。但是剛進門卞太後發現不對瞭,伺候曹丕的這些宮女嬪妃看著很眼熟啊?仔細一看,原來這些宮女嬪妃都是曹操生前所寵愛的人。
卞太後頓時大怒,這種事情她居然不知道?於是質問曹丕:“這些人你是什麼時候招到你身邊的?”曹丕對母親還是很尊敬的,於是老實迴答:“是剛伏魄的時候接過來的。”伏魄指的是人剛死時間不長,意思是曹操剛死不久曹丕就把曹操的那些宮女嬪妃接到瞭自己身邊瞭。
卞太後聞言之後憤怒至極,父親屍骨未寒,兒子卻忙著搶父親的小老婆,她也顧不得問候曹丕的病情瞭,氣的轉身就走,離開瞭曹丕的後宮。
這個記載可見曹丕的荒淫無度到瞭什麼程度,甚至曹丕去世,被送到陵寢下葬瞭,卞太後全程不管不問,可見卞太後對自己的這個兒子的失望透頂瞭。
結語:
曹丕在位短短七年時間,雖然死因很大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糜亂作風,但是在治國方麵卻大有作為,為以後曹魏滅掉蜀漢,擊垮東吳立下瞭基礎。
曹丕如果能改掉這些不好的習慣,曹丕能多活些年,那曹魏能一統天下也未可知。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