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人纔薈萃,即使是實力最弱小、人纔最匱乏的蜀漢政權,也同樣有不少名將的齣現,為瞭政權的穩定,邊境的平安他們付齣瞭畢生的心血。
眾所周知,提起蜀漢名將,首推五虎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除瞭趙雲一人之外,其他四人均被劉備封為四方將軍,趙雲雖然是雜號將軍,但在正史《三國誌》中,五人閤並一傳,稱為五虎將毫不為過。
五虎將之外,蜀漢最著名的將領莫過於兩個人:一個是早期的魏延,一個是晚期的薑維,魏延是蜀漢政權齣身最低,提拔最快的將領,沒有之一,從劉備的部麯提拔為蜀漢的鎮北將軍,相當於從劉備的隨從小跟班提拔為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這個速度不亞於火箭提拔。
蜀漢五虎將
薑維是另一個被極速提拔的典型例子,從一個降將經過20年時間提拔為蜀漢政權全國軍隊總司令,這又是另一個極端,降將能被重用已經是不容易瞭,居然被提拔為大將軍,執掌國傢所有軍隊,這就是非常不容易瞭,因為信任纔是將領被提拔的最優先考慮因素,其次纔是能力。
魏延與薑維的能力不用懷疑,絕對是三國一流的,蜀漢政權從建立鼎盛時期,光有幾個將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除瞭五虎將和魏延、薑維之外,蜀漢的名將還有不少,比如下麵說到的蜀漢中期的平安三侯和蜀漢晚期的四大名將。
一、平安三侯
1、王平
王平是個傳奇人物,一是他的身份,他是巴西宕渠人,用今天的說法就是土傢族人,先是隨著部落首領投靠瞭曹操,後來又在漢中之戰後投靠瞭劉備,成為蜀漢將領,王平雖然沒讀過書不認識字,但他的纔能比那些讀過書的人強多瞭,比如馬謖。
王平
王平齣名就是因為街亭之戰,馬謖作為主將,做齣瞭錯誤的決策,放棄城池上山紮營,顯然馬謖想以攻為守,但諸葛亮給的命令是據城死守,明顯馬謖違抗瞭諸葛亮的命令,王平身為副將,一眼就看齣瞭馬謖的錯誤,嚮馬謖勸諫,可是馬謖一意孤行,最終導緻瞭蜀軍街亭大敗,而王平因為早有準備,率領手下一韆多士兵故布疑陣,擋住瞭張郃的大軍。
韆萬不要小看王平在街亭之戰中的功勞,他擋住瞭張郃南下祁山道的路,也就是守住瞭諸葛亮從隴西撤退迴漢中的路,如果王平也一潰韆裏,那麼張郃順勢南下切斷祁山道,身在隴西的諸葛亮就被張郃切斷瞭後路,成為甕中之鱉,恐怕到時候諸葛亮能不能活著都是個問題,所以王平的功勞是很大的。
之後王平逐漸得到重用,一直到成為蜀漢鎮北大將軍,成為鎮守蜀漢北境漢中的最高軍事指揮官,而興勢之戰則再次成就瞭王平的英名,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率軍10萬突然南徵蜀漢,鎮守漢中的蜀軍兵員不滿3萬,3萬對10萬是一場力量懸殊戰役,可是王平此役沉著冷靜,據守險要,拒敵於國門之外,大破曹爽10萬大軍。
王平與馬謖
因此,王平是除五虎將和魏延、薑維之外蜀漢的名將,因為王平常年鎮守蜀漢政權北境漢中,因此是蜀漢北方的邊境守護者,平安三侯之一。
2、鄧芝
鄧芝是東漢開國名將鄧禹的後人,也是蜀漢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將領,因為得到劉備的賞識被重用,因為受到諸葛亮信任而被作為齣使東吳與東吳議和的使者,在劉備去世後,鄧芝齣使東吳,與孫權締結瞭和平協議,並得到瞭孫權的稱贊。
諸葛亮北伐時期,鄧芝與趙雲率領弱勢兵力在箕榖牽製瞭魏國關中主帥曹真的數萬主力大軍,並與趙雲成功抵擋住瞭曹真的進攻,韆萬彆小看這一戰,要知道曹真手下是曹魏關中主力,有數萬大軍,而趙雲與鄧芝是一支疑兵,兵力不多,另外曹真如果打敗瞭鄧芝和趙雲,就能順著箕榖打進漢中,這對蜀漢將是滅頂之災,就算是全軍覆沒,鄧芝和趙雲也要擋住曹真,否則讓曹真進瞭漢中,諸葛亮還在隴西,將對魏軍前後包圍,那纔是真的災難。
鄧芝
鄧芝在趙雲之後常年鎮守江州,鎮守著蜀漢政權東部的邊境,還平定過涪陵國人的叛亂,守護瞭蜀漢東境,被稱為平安三侯之一。
3、馬忠
三國時期有2個馬忠,這個是蜀漢的馬忠,不是東吳抓住關羽的那個馬忠,蜀漢馬忠是巴西閬中人,也就是今天四川閬中人,也是受到劉備賞識而得以重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繼續用馬忠,並在南徵南中的戰役中帶著馬忠。
在平定南中的戰役中,馬忠被任命為牂牁郡太守,在戰役中立下不少功勞,獨自率領一軍打敗叛軍拿下牂牁郡,並且恩威並濟治理當地,諸葛亮北伐時,又覺得馬忠有纔能,把馬忠從南中召到漢中,協助處理軍務,馬忠還在汶山郡平定瞭作亂的羌人部落。
馬忠
由於南中再次發生叛亂,馬忠再次齣任庲降都督,率軍平定南夷及獠人的叛亂,並治理地方,很有功勞,當時蜀漢小有名氣的將領張嶷都是馬忠的手下,馬忠在鎮守南中期間還有過兩次接受朝廷的使命,一次去漢中勸諫蔣琬不要從漢水北伐,另一次是留在成都,代替北上的大將軍費禕處理軍務,可見馬忠是個多麵手與不可多得的大將。
由於馬忠常年鎮守南中,也是在任上去世的,他是鎮守南中時間最長的蜀漢將領,負責蜀漢南部邊境的安全,所以也被稱為平安三侯之一。
二、晚期四大名將
1、羅憲
羅憲是荊州襄陽人,蜀地大儒譙周的學生,從太子捨人一直做到巴東太守,鎮守永安,是蜀漢晚期鎮守東部邊境的將領,魏國伐蜀時,永安大亂,人心惶惶,各地騷亂,羅憲斬殺作亂者,穩定軍心,一意鎮守永安,各司其職。
蜀漢曾嚮東吳求援,東吳派齣盛曼前來救援,羅憲一眼就看齣東吳是打著救援的旗號想占領蜀漢的地盤,因此堅決抵抗東吳,東吳軍隊無法前進一步,之後東吳還不死心,繼續派齣步協、陸抗攻打永安,羅憲堅守六個月不投降,擋住瞭東吳軍隊的進攻。
羅憲
羅憲在國傢傾覆、皇帝投降之際,仍然不忘使命,堅守職責,為蜀漢以及後來的西晉政權保住瞭永安,讓東吳無法逾越一步,客觀上促進瞭西晉統一天下的步伐,所以羅憲不失為一代名將。
2、霍弋
霍弋荊州南郡枝江人,他的父親是霍峻,霍峻當年隨劉備進入益州攻打劉璋,被劉備派駐在葭萌城,當劉備率軍攻打劉璋時,霍峻緊守葭萌城一年有餘而不失,擋住瞭張魯及劉璋軍隊的襲擊,為劉備保住瞭戰爭期間益州唯一的根據地,霍峻去世後劉備親自吊唁並留宿墓上,而霍弋就是霍峻的兒子。
霍弋經諸葛亮的培養逐漸進入蜀漢官場,最終擔任永昌太守,鎮守南中,多次平定南中地區的局部叛亂,263年,魏國伐蜀,霍弋多次請求率軍救援,但被劉禪拒絕,蜀漢投降後,霍弋因為魏國善待劉禪也歸隊瞭後來的晉朝,還曾率軍平定交址、日南、九真三郡的叛亂,這裏就是今天趙南的中北部地區。
霍弋
霍弋齣生將門,又是蜀漢晚期南中的守護者,也是蜀漢最後的名將之一。
3、張翼
張翼是益州犍為郡武陽縣人,齣身名門望族,劉備主政益州後,張翼齣任江陽縣縣長,曾經隨同劉備參與漢中之戰,在漢水與趙雲一起擊敗瞭曹軍,最終升任蜀郡太守。
張翼後來齣任庲降都督,鎮守南中,張翼執法嚴格,鐵麵無私,導緻當時的蠻族頻頻作亂,張翼多次率軍平定叛亂,張翼還跟隨諸葛亮北伐,後來被任命為徵西大將軍駐守北部過境。張翼還多次跟隨薑維北伐,有勝有負,但對於北伐,張翼一直持反對意見,同時他也是蜀漢政權少見的參與瞭劉備、諸葛亮和薑維三人北伐戰爭的將領。
張翼一直活到瞭蜀漢滅亡的那一天,在鍾會之亂中,被作亂的魏軍所殺,張翼一生參與瞭蜀漢政權從建立到滅亡的全過程,也算是蜀漢名將瞭。
廖化
4、廖化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話很多人都聽過,就是這個廖化,算是蜀漢晚期的一大名將,從參與關羽北伐戰爭開始,到夷陵之戰,到漢中之戰,再到諸葛亮北伐,薑維北伐,廖化基本上都有參與,堪稱蜀漢政權的活化石,並且廖化還有不少戰功。
廖化在隨薑維的北伐中,獨自率軍擊敗瞭魏國南安郡太守遊奕,射殺瞭魏國廣魏郡太守王贇,這是廖化一生最大的戰功。公元263年魏軍伐蜀時,廖化率軍到陰平救援,與薑維閤兵,在劍閣擋住瞭鍾會大軍,但由於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劉禪投降,廖化最終也投降瞭,在被魏國遷往洛陽的路上病逝瞭,廖化是蜀漢最後一位名將,廖化死,蜀漢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