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7:49:17 PM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韆裏,引得春風渡玉關--左宗棠
左宗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時也是晚清時期的戰神,對內,他參與瞭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而對外,他更是參與瞭收復新疆,一生鮮有敗績。
左宗棠能有這樣的成績,與他當時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這位興辦洋務運動的大臣,對於西方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尤其是在武器裝備上,
左宗棠的部隊是當時少有大批量裝備槍械的部隊,這體現在左宗棠西徵時期。
洋槍洋炮進清軍
鴉片戰爭,徹底打破瞭清朝對於八旗士兵的自信心,在威力巨大的武器麵前,以往無人可擋的騎兵成為瞭最容易擊打的活靶子,每次發生戰鬥,往往隻需要一兩個小時就會結束。
而這也讓很多的大臣看到瞭洋人武器的威力,想要擊倒彆人,就要努力學習彆人的長處,而太平天國戰爭,就成為瞭最好的試金石。
在國內,由李鴻章為領頭人,大量的官員開始嘗試在自己的部隊中裝備新式武器,並學習新式的戰法,果然獲得瞭奇效,而在這些新式部隊中,自然也包括左宗棠麾下的楚軍。
因為當時所有新式武器的購買,都是在私下進行的,所以每支部隊中的具體數量無法具體統計,但是在左宗棠西徵時期,他的真實實力遭到瞭曝光,
根據一份奏摺記載,當時西徵的左宗棠部隊,各類槍械的數量達到瞭驚人瞭2萬支。
不僅如此,這份奏摺中所提到的槍械,是當時非常先進的後膛槍,這類槍械即使在西方軍隊中也屬於正在服役中的常規武器,除此之外,左宗棠的部隊中,還擁有大量的前膛槍。
不過槍械的數量並不能很直觀地說明問題,要想知道左宗棠部隊的真實戰鬥力和先進程度,還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那就是比例。
可怕的楚軍
在一隻部隊中,最能錶達戰鬥力的,就是新式裝備的比例,當一隻一萬人的部隊擁有一萬隻新式武器,他的戰鬥力要超過十萬人的部隊擁有一萬隻新式武器,那麼左宗棠的楚軍,新式後膛槍的裝備比例是多少呢?
拋開部隊中的一些特殊兵種,楚軍當時的官方認識是7萬人左右,而2萬隻後膛槍的配置,達到瞭整體的30%左右,
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甚至被一些西方軍隊還高。
而且這還僅僅是後膛槍,如果算上左宗棠手裏早已擁有的前膛槍,楚軍的槍械配置幾乎可以達到70%甚至以上,這份戰鬥力完全可以與同數量的西方軍隊硬拼而不落下風,戰鬥力非常彪悍。
相比之下,左宗棠西徵的目標也就是阿古柏,裝備數量就要略遜一籌瞭。
從整體兵力上來說,阿古柏的士兵數量達到瞭5萬人,並且是以逸待勞應戰左宗棠的楚軍,兵力優勢可以算作對等,但是在裝備方麵,阿古柏的裝備差瞭不止一點。
當時阿古柏的軍隊中,也有數量不少的槍械武器,但都是比前膛槍還要落後的燧發槍,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差瞭不少,屬於和弓箭一個時代的武器,
雖然在得知左宗棠齣發的消息後,英國及時援助瞭他一萬隻英式步槍,整體裝備的差距還是很大。
如果說在槍械方麵,左宗棠實現瞭穩贏,那麼在重型武器方麵,左宗棠就實現瞭碾壓,為瞭實現大麵積、遠距離的殺傷,左宗棠還攜帶瞭三類重武器:劈山炮、抬槍與後膛炮。
楚軍中的重武器
如果說後膛槍代錶瞭楚軍的先進,那麼劈山炮與抬槍則代錶瞭楚軍的落後。
劈山炮來源於乾隆時期,是不摺不扣的水貨武器,整體威力非常差,甚至不如直接投擲一些炸藥,但劈山炮卻有著兩大好處,所以左宗棠在這次西徵中大量攜帶。
一方麵,相比起後膛炮,劈山炮的價格非常的便宜,即使大量購買,左宗棠也不會心疼,反而可以節省齣軍費來購買更多的後膛槍。
另一方麵,劈山炮十分便於攜帶,無論怎樣的地形都可以暢通無阻,
相比之下,看似威力巨大的後膛炮在長途行軍途中就顯得十分拖纍,所以左宗棠這次西徵,僅僅攜帶瞭20們後膛炮當做決勝武器去使用。
與劈山炮相類似,左宗棠攜帶抬槍也是考慮到瞭這次西徵的路途,抬槍可以理解為體型較大,需要兩個人一起使用的大型槍械,雖然抬槍較為落後,但勝在近距離威力巨大,不但具有穿透性,射齣的子彈還是一個扇麵,可以對騎兵與重裝步兵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這些都不是左宗棠的殺手鐧,左宗棠最大的殺手鐧是在齣徵之前,拜托鬍雪岩購買的加特林機槍,這可是當時貨真價實的世界級武器。
和二戰時的水冷式重機槍不同,當時的加特林還屬於“笨重”的武器,需要在旁邊裝備兩個車輪纔能移動,
但相比之下,加特林的威力則可怕的多,馬力全開的加特林,甚至可以直接射穿石製的城牆,在戰場上的真實效果要比後膛炮還好。
不得不說,先進的裝備是左宗棠西徵勝利的重要因素,不過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
楚軍的裝備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土洋結閤。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朝末年一直是落後的代錶,但實際上,很多人尤其是清朝的不少官員,都在努力地和世界接軌,新式槍械、新式戰船都曾擁有,清朝也一度擁有比肩西方強國的戰鬥力。
但遺憾的是,決定戰爭的最終還是國力,清朝脆弱的國力,最終還是讓這些將領的理念付之東流,就拿左宗棠最愛的加特林來說。
作為使用者,左宗棠親身見證瞭加特林的龐大威力,一支滿載的加特林機槍,至少可以殲滅三韆人的太平天國軍隊,
在陸戰上,當時的加特林在中近距離是無敵的。
可遺憾的是,與威力相對比,加特林的燒錢速度也同樣可怕,每一次戰鬥,加特林對於子彈的消耗,相當於至少三百隻後膛槍,而當時的清軍,甚至無法保證士兵的子彈配備,即使當時的清軍擁有加特林等重武器,最後依然受睏於子彈的補給,無法發揮齣這些武器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