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2/2022, 12:21:01 AM
李復禎,人稱常有師傅,是山西形意拳一代宗師 ,創造瞭山西形意拳的輝煌曆史。常有師傅的技擊之術精湛,當與他的訓練方法有很大關係。他勤奮練功,並獨創瞭彆具特色的形意拳練功法。
其實戰訣: 手眼身法步,輕靈巧妙猛,快打狠攻,亂而取之。
一、頭。
支配全身運動,首練頭部功夫。 頭領起,下頦內收 ,脖後大椎穴拔起,如公雞打鬥時昂頭,如獵豹、老虎搜尋獵物時頭領起,體現齣一股精氣神。頭腦要保持冷靜,有頭頂破天之英雄氣概。頭部不可妄動。
練法:
1.閉眼,頭自左嚮右鏇轉16次,自右嚮左鏇轉16次。
2.前點頭、後仰頭各16次,上升下縮如韆斤頂。
3.兩手掌搓太陽穴(陽氣之所)。
拳經雲:頭打起意占中央,手足齊到人難防。
二、肩。
須 鬆開沉下 ,不然,肺乍起,氣上浮,根底飄。
切不可抬肩,聳肩。
兩肩琵琶骨須練得靈活自如,纔能沉肩發勁,使肩筋上伸下沉,活動自如,達到極限,自然可運用自如,技擊時得心應手,方可閤道。
練法:
1.甩膀子。
前後一字步站立,兩膝微扣,兩胯鬆圓,左手護心,右臂貼耳前後劃圓甩膀,如車輪狀,自由落體不可用力。如開天闢地。前甩16次,後甩 16次,左式同右。
2.肩上下活動,伸展腋下筋(輕鬆)。
3.兩手交叉抱肩,極力縮肩,計數30下。
4.擴胸。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掌(或拳)直臂下垂由體前嚮兩側、嚮後擴胸,兩手背在體後(或拳背)相觸,練至肩部發熱為止,應快速有力。肩打有靠、擠、撞、頂、打等。
拳經雲: “肩打一陰返一陽,兩手隻在暗處藏,左右全憑蓋勢取,束展二字一命亡。”
三、肘。
寜挨十拳,不挨一肘。實戰中,肘始終要墜,自然而然,非用力墜。 要鍛煉肘關節的靈活性,使筋腱自由舒展,增強韌性、彈性,應兩肘不離肋。 近使肘,遠用手,以神速為貴,以半步為妙。
練法:
1.直頂肘。肘尖用力嚮側頂撞。
2.裹肘。肘嚮前、嚮中擰裹(有墜意)。
3.砸肘。單臂(或雙臂)屈肘肘尖嚮下,由上嚮下砸,高不過肩,砸肘要快速有力。
4.掃肘。兩臂在胸前屈肘,(由右嚮左,由左嚮右)橫掃對方頭部兩耳門,掃擊時快速有力,力達肘尖,上體右擰(或左擰)。
拳經雲:
“遠用手,近用肘,貴在屈使人難當”。
中節不明,全身是空,要重視之。
四、手、腕。
上法以手進為妙。 手發動,腕運勁,皆為導火綫,要想手活須腕活。
腕活,指關節纔能靈活,指纔有扣力、挑力,纔能力貫梢節。
練法:
1.上下左右搖腕,如搖撥郎鼓,多練五指空抓(手心含空)。
2.練兩手掌搓力(不可用蠻勁,如美女洗手勁)。
3.練猴形手(悟空手,兩手背相碰,相打相搓摩。手如女子之手,不容對方觸摸。 手勁須有身勁催動纔有威力。要坐腕,腕勁嚮下塌,有沉勁墜勁,使腕堅強靈活,發力時掌心嚮前方沉吐。 手是兩扇門,要起到封閉作用,前手進,後手緊隨,一前一後,力由脊發,氣貫掌根。
拳經雲:
“起手意在擊胸膛,其勢好似虎撲羊。雲蔽日月是妙手,妙手空空也。”
五、胸。
胸是人體重要部位,實戰中更要注意保護,兩手不離心即是也。
練胸部要活動腋部,內收胸部要自然,不可用強力。
強力易駝背,擠壓內髒,會發生病變,呼吸不暢。
練內傢拳講究含胸拔背,要練腋部筋腱舒展伸長,胸要微含,兩肩嚮後撐下閤沉,橫嚮撐開,肋骨自然閉閤,胸部鬆弛,即虛心全身皆鬆。
六、背。
背宜常暖。背如弓,如猴背。拉長脊柱下坐上頂,相嚮伸拉。
練法:
1.兩膝伸展,足跟蹬勁,臀部嚮後坐,兩臂極力沉擠嚮前大伸展,肩嚮下塌,身體摺疊5~10分鍾。
2.躺在床上,用腳、頭或肘支撐,挺腰如拱橋,倒弓形,最終練成通頭貼背一架弓。
七、腰。
練拳練腰,更要 鬆腰,如車輪以軸帶輪靈活轉動,即腰如車軸 。
練塌腰要心穩,脊柱要中正。
練法:
1.兩腳並步轉腰,圈越大越好。
2.兩臂伸展,嚮前極力探腰5分鍾。
3.兩腳分開與肩寬,彎腰肘觸地,兩手抓腳後跟,頭嚮尾骶骨後鑽60下。
4. 劈叉:竪劈,頭嚮後觸,後腳正弓,反弓橫叉,伸展腿部內側韌帶,使胯有貼地感覺。
5.後下腰,即下橋成圈形,由慢到快起立。
八、胯。
是下三節之根節, 沒有胯勁的虛實變換,發勁就不足,胯關節靈活 ,可將對手之力化解,用時將胯猛甩給對方。
練法:
1.開步與肩同寬,轉胯,嚮左嚮右突齣甩抖。
2.跌叉:橫竪叉擰轉胯關節。
3.站三體式(低勢)耗開胯關節。
胯要圓,膝微扣,增強下盤穩固性,須下襠,否則不靈(襠開一綫可也)。
拳經雲:“應敵胯打左右使,兩足變換須暗藏。”勿輕視之。
九、膝。
乃下三節之中節,中節不明,全身皆空。
膝要沉扣。膝打可藉胯之催力輕易將對方擊齣。
練法:
1.抬膝。左腿直立,抬右膝觸下巴,頭頂起,兩肩下沉,左膝伸直,快速起落。
2.揉膝。多揉膝,壓膝,轉膝。
3.扣膝。兩膝相扣如夾棍。
4.塌膝。膝觸地,使膝關節靈活,增強韌性、彈性、強度。
5.摟頸抱膝。兩手抓對方頭頸嚮下按並抬膝頂打(暗膝)。
拳經雲:“膝打要害能奪命,好似猛虎入羊群,兩手遮目繞上中,猛抬一膝命歸陰。”
十、腿。
手打三分腿打七分。沒有過硬的腿功,內勁就不充足,根底飄,發拳沒力。
須在腿上下功夫。
練法:
1.正踢。勾腳尖,腳跟用力,踢嚮咽喉部,膝部倒彎子。
2.裏閤,外擺。
3.三截腿。
4.舔腿。
5.猴形腿。
6.龍形腿。
7.蕩腿。
8.二踢腳。
9.沉磨腿(力劈乾柴腿)。練完後,多遛腿、散步。
十一、足。
拳經雲:“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腳蹬,後足發力前足進,後腳緊跟,步法要輕靈如貓行。蹬之於足,勁發於踵。”
練足要塌膝,打開踝關節。
練法:
1練足尖。練大腳趾支撐力,如針錐。
2.練足內外緣。以腳內緣走八卦步法或寸步等。
3.金雞跳。練兩足之平衡能力,爆發力。兩足之為用,必如虎行之無聲,龍行之莫測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