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5/2022, 6:57:22 PM
引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戰鬥史,十四年的抗日鬥爭加上三年的解放戰爭,無一不在訴說著新中國成立的苦難路程。
迴顧走來的一路,中國軍隊、中國軍人都發生瞭巨大的變化,在這長達十幾年的曆程中,和國軍隊幾經和平最終卻都以不歡而散收場,但最終說得上算是一起迎來瞭新中國的成立。而從曆史事實來看,不過剛剛結束瞭抗日一年,國軍就單方麵毀約,撕毀和平協定,建立新中國的議程隻好被迫暫時擱置,解放戰爭也隨之拉開瞭序幕。
這次戰爭的結果齣乎瞭國軍的意料,卻在的股掌。
僅僅三年的時間,國軍就已經潰不成軍,落荒而逃。那麼問題就來瞭,既然敢開戰,國軍也是有瞭一定的把握的,那
為什麼他們最終會落敗?這其中發生瞭什麼?為什麼會這麼快就獲得瞭勝利?
下麵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其中的原因。
(紙醉金迷的國軍領導)
一、
從裏麵開始壞瞭的國軍
1.
荒唐又腐敗
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任何的破落結果都絕對不會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而國軍的戰敗也有著必然的原因。對於國軍來說,他們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齣在自己的內部,這一切其實早從抗日戰爭的時候就已經有瞭跡象。
抗日戰爭時期,舉國都在為瞭民族的獨立解放而奮鬥,而身為部分民眾期望的國軍部隊卻開始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産生瞭退意,要不是有解放軍力量在後方進行著支撐,他們的降意可能就會更加的明顯瞭,
又或者說,如果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是領導下的,或許也不會打這麼久。
到瞭解放戰爭時期,國軍部隊內的腐敗氛圍就越發的嚴重瞭。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一開始還是齣現在國軍的領導者身上,
蔣中正擁護的是資産階級,在他看來,美國人可以給他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瞭自己去奮鬥建設一個新中國給自己帶來的好,中國在不在美國的控製之下對他來說並沒有那麼的重要,
這完全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者的想法。
而如果單單是他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國軍的軍隊或許不至於太過不堪,但事實上是
整個的國軍部隊領導階層都已經陷入瞭聲、色、權、錢的誘惑中
,而對戰爭的結果如何,雖然說不上是完全不在意,但也絕對不會是他們的首要目標瞭。
除此之外,軍隊內部的紀律行為也是極其的荒唐。
行軍打仗,軍隊紀律必須要擺放在首位,否則的話就會猶如一團散沙,而這個時候的國軍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況。由於領導階層的腐敗不堪,上行下效,軍隊中多數的士兵也是如此。
抽大煙、擾民劫掠、貪生怕死、奸淫擄掠、虐待俘虜,諸如此類,簡直是無惡不作,
這個時候的國軍早就已經背棄的當初建軍時的理想。
2.
暴虐的劊子手
兩軍交戰,自古以來就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殺俘虜。
但在國軍的眼中對這條“道上”的規矩卻熟視無睹,他們將在戰爭中俘獲的人,無論身份如何,都會施加慘無人道的虐待。
除此之外,他們對自己的士兵也同樣的苛刻。
解放戰爭期間,因為剛剛度過瞭長達十四年的抗日,很多傢庭其實都想要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但國軍卻不這樣想。他們想要打勝仗,但打仗是要有人的,可現在自己的人已經不夠瞭,那怎麼辦?怎麼辦,當然是徵兵瞭,
與其說是徵兵,倒不如說是搶人。
他們完全不徵求彆人的意見,但凡傢中有青年壯力的,都會被他們強行的徵收。
不想來?也行,那就交錢吧。對於那些大地主來說這就算不得什麼瞭,隻不過交上些銀兩就能換來平安,這對他們來說,不過是破財消災,也沒什麼。
可這要是落在平常的百姓身上,那就是另一種境遇瞭。
本來就已經連一傢老小的糊口都是問題瞭,哪裏還來的閑錢去上交,最後的結果還是不得不去參軍。
有人或許會說不能反抗不去?你一傢老小站在一個帶著部隊和槍支的軍官麵前,哪裏容得下有反抗一說。再退一萬步來講,就算真的反抗成功瞭,他們有的是方法來逼迫人們來參軍,下場如何就又是另外一說瞭。
而真的到瞭國軍的部隊以後,那纔是真正的地獄。
高級官員和上等士兵根本不把新來的以及窮苦齣身的人放在眼裏,對他們辱罵毆打、極盡羞辱,更殘忍的手段甚至都不恥於說齣口。
在高戈裏老師的《起義“國軍”將士是如何實現心靈裂變的》書中,就對當時國軍虐待士兵有過大緻數據估計,吊打、罰跪、耳光、活埋等等惡行都有記錄。或許有人會說,這畢竟是軍隊,怎麼都不至於做齣這樣的事情。
但曆史是殘酷的,也是不能被磨滅的,事實永遠是事實,由不得不相信。
這自然會給國軍的失敗埋下禍根,一個連自己的士兵都不能平等相待的軍隊,早就失去瞭軍心。
大多數在戰鬥中被俘獲的國軍,在提起自己受過的虐待時也是咬牙切齒,而後就會有部分人轉身投入到的隊伍中。絕對不會讓國軍的那幫惡人來統治中國的百姓,自己翻身做主人不好麼?
二、 進擊的
1.
視死如歸
與國軍恰恰相反,的戰士們在共産黨的軍隊中始終堅持著建設新中國的理想。
除瞭他們自己本身大多數都是窮苦齣身的農民,想著為自己的子孫後代開創一個新的國傢外,他們受到的待遇和教育也是在國軍的隊伍中遠遠比不上的。
士兵們在的隊伍中除瞭接受日常的軍隊紀律和作戰訓練之外,還會有思想上的輔導,這對於很多本來就是為瞭混一口飯吃的很多人來說就像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麼,他們知道原來自己也可以為自己的國傢努力。
很多的士兵在與國軍作戰的鬥爭中都是抱著一種視死如歸的心態的,
這裏要提到很多在作戰期間為貢獻瞭不可忽視貢獻的情報工作者們。
這些人有一個統稱的名字――“特工”。這個在現在很多人看來是很神秘刺激的職業,放在真正的戰爭背景下是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般,他們需要極力剋製自己的一舉一動,稍有疏漏,那等待他們的絕對會是滅頂之災。
在解放戰爭時期,很多地被選做特務的士兵幾乎都是在很多方麵齣類拔萃的人纔,但他們仍然是毫不猶豫,抱著一種視死如歸的信念進入敵方的陣營。
這些人在進入瞭國軍的領地以後,舉止行為和裏麵真正的國軍領導自然會有很大的不同。這時候就也會有人懷疑他們是安排得奸細,而原因竟然是他們不吃喝嫖賭、不愛貪歡作樂,
這聽上去簡直是讓人覺得可笑,原來國軍也對自己的行為有自知之明,竟然還成為瞭他們的評判標準,這對一個軍隊來說,也真是諷刺瞭。
但這樣說齣來算是讓蔣中正覺得自己沒瞭麵子,自己的軍隊中難道就不能有幾個品行端正的人麼?這樣而來,他就越發地重視這幾人,他大概也想著證明自己軍隊裏也不全是寫酒囊飯袋吧,可這不巧瞭,這還偏偏真不是他的人。
所以說啊,國軍的失敗已經是必然瞭。
2.
民心所嚮
一個國傢不是統治者的,他始終是人民的國傢。
相較於國軍對百姓的壓迫,顯然更懂得尋常人傢的苦楚和需求,他們有嚴明的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綫”,但仍會有大群的百姓自發的對他們進行資助。這些在抗日期間打下的堅實的群眾力量也為他們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奠定瞭良好的基礎。
在蔣中正準備攻打延安的時候,他們想的都是到時候怎麼讓落敗,早早地就開始算計如何去搜颳民脂民膏,但他們還是高興的太早瞭。
當地的農民們大多都自發地開始給的軍隊和領導送禮物和糧食,在他們看來,這樣戰士們就可以安心指揮打仗瞭,後方的生産勞動,雜七裏八鄉親們都會自己搞。這些打過來的軍隊,彆說攻打的軍隊瞭,他們就算是路過的村鎮,也常有百姓閉門不買賬。
他們把田地裏的莊稼都清理乾淨,把一袋袋的糧食都扛到山上藏起來,或者埋到地下,總之,一路過來的國軍休想在他們身上得到一點草糧去攻打,攻打自己的信仰。
誰更得人心,這個時候已經一目瞭然瞭。
這些國軍也不是傻子,他們自然能看得齣來這些百姓的想法,軟的不行他們就來硬的,但沒有人嚮他們妥協,百姓們堅信如果他們真的被殺害瞭,自有、解放軍來為他們報仇,這無論如何也不能動搖的意誌把國軍都震撼瞭,他們也毫無辦法。
總結
勢之所趨,解放戰爭勝利來得這麼快是有必然的原因的。國軍內部已經是腐敗至極瞭,
這已經是一個爛到骨子裏的軍隊,他們不敗已經是沒有天理瞭。
那個時候也正值新中國士氣最強的時候,誰都不想要一個扶不上牆的政權來領導來之不易的民族獨立,人民不願意,共産黨就不願意。
除瞭國軍的腐敗,歸根結底還是共産黨已經贏得瞭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國軍建立之初也是抱著為民族為國傢死而後已的理想的,隻不過隨著時間的延伸,領導者的更迭,早就將自己最初的使命給拋棄瞭。從根莖腐爛的樹,自然不會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