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7:10:40 PM
●●●1●●●
肉眼可見的,有瞭不少利好。
昨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濛徽在記者招待會錶示:
要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運行,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産長效機製,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閤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在曆經長達半年之久的寒鼕後,行業終於迎來瞭恢復期,春節後全國很多城市大範圍地實施救市政策。
貝殼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月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首套主流利率下調達到5個基點;北京、廣州、上海、深圳銀行放款時間均較上月縮短,北京、廣州較上月加快瞭一個月,深圳放款周期不足一個月。
而山東菏澤,這個2018年就率先取消限售令的“救市第一槍”城市,與2018年不同的是,菏澤此次的政策更加凶猛。
“菏澤四大銀行下調瞭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 “無房無貸”購房者 首付比例從此前的最低30%,降至最低20%;二套房首付比例由原來的40%降至30%。”
一套房子就按100萬的總價來算,減少10%的首付款就是10萬的差距,這對很多首套剛需人群來說無疑是降低瞭很多壓力。
這是 信貸支持住房剛性需求最強烈的信號 ,也是最能刺激購房需求的政策。
頒布同樣政策的還有重慶和贛州,春節前後這兩個地方的不少銀行已經將首套房貸首付比例降至20%,但是比較含蓄,都是不“限購”的城市。
除瞭這類直接降低首付比例的政策,在全國其它各大城市也都陸續相繼齣台很多救市政策,從2022年1月開始,全國調控超70次:
廣西北海:繳存職工傢庭購買第二套住房或申請第二次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60%下調至40%。
四川省自貢:既無住房公積金貸款記錄又無尚未完清的住房商業貸款,按首套房貸款政策執行; 並且首付比例從40%降到20%。
寜波:取得不動産權證書滿10年的共有産權住房可以上市轉讓。
延吉:農民進城買房全額補貼契稅,還發傢電、裝修消費券
還有南寜,二套房首付比例由40%降低到30%
……
從這些頻發的政策不難看齣 行業正在經曆一整輪的調控期 ,各大城市因城施策,在緊守中央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確保軟著陸,恢復房地産整體的信心,應對新的變化。
●●●2●●●
新一綫城市鄭州的新聞也同樣引人關注。
前兩天鄭州市代市長何雄關於“鄭州房地産市場平穩可期”的談話幾乎刷遍瞭朋友圈。
何市長早些年在南陽市建築工程總公司、河南省建設廳和發改委工作過,對房地産行業有相當深的瞭解。在他看來未來的城市競爭就是人的競爭,隻要保證未來有就業,有年輕人尤其是有優秀人纔湧入,無論是城市還是房地産行業都是平穩可期的。
所以,接下來鄭州也會齣台相應的政策, 每年要吸引20萬大學生留在鄭州 ;對於外來務工人員買房也有支持政策,預計未來需求量也在2000萬平方左右。
除此之外,鄭州還將刺激二手房市場,通過 降低二手房交易稅費 鼓勵市民賣小買大、賣舊買新,拉動市民改善型住房消費,進一步增加住房需求。比如說,鄭州和北京是全國唯二的兩個二手房個稅應按差額的20%徵收的城市。
對於安置房何雄代市長也有解讀,一方麵是進行 貨幣化安置 ,鼓勵拆遷戶用拆遷款購買新房;另一方麵則是響應租購並舉的政策, 政府大力迴首安置房,以保障性住房的形式推嚮市場 ,吸引那些剛畢業的學生,降低他們的生活成本,提高城市的人口吸附力。
而且 鄭州都市圈已經由原來的“1+4”擴展到“1+8” ,納入洛陽、平頂山、漯河、濟源。8個城市的市民將有很多互認政策,對於鄭州來說,城市的虹吸效應再次增強,有瞭強大的人口吸附能力,未來依舊會創造龐大的住房需求。
當然也並非一味的增加需求,老城區新房供給少,大部分新盤都集中在郊區或者四環沿綫,生活配套差,市民對於區域價值認可度不高。針對這一情況,下一步市政府會 加速樓盤配套的市政建設,著力改善周邊環境 ,解除居民的後顧之憂。
但鄭州也有其自身的睏難,首先是恢復消費的信心,去年鄭州無論是水災還是3次疫情,都讓經濟遭受瞭不小的損失,不敢大額消費;其次是要逐步解決問題樓盤和問題房企的遺留問題,問題樓盤過多,也會讓老百姓不敢買;最後還是要盡一切可能,增加更多就業機會,吸引更多的人留下來。
●●●3●●●
鬱亮說房地産已經進入黑鐵時代,市場的基準麵確實是變瞭,房地産市場的主要矛盾,已經從過去的房子短缺,進入到存量房時代,但是又有一個明顯的問題。
房産資源分布不均衡。
因為城市層級的不同,虹吸能力也不同。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 經濟競爭力強的城市,房地産市場必然也會是繁榮的。
所以,這時我們迴過頭來看前兩天杭州齣台的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
這就是杭州政府聰明的地方,10萬的補助在房産裏根本看不見,但是用作創業基金能很好的吸引人纔落戶,隻要有人必然能催生購房需求。
這是一個正嚮促進的過程, 人纔湧入經濟繁榮人纔湧入。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漂亮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移民湧入國傢,漂亮國一共3億多的人,5100萬都是移民,而且絕大部分都處於年富力強的適工階段,跟老齡化還不相及。
也就是說,漂亮國不用鼓勵生育,安心做好自己的社會保障,努力發展好自己的經濟,在閤適的時候適當放開落戶政策,就會有大量的人纔湧入。
這種規律放到國內也同樣適用, 哪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就完全不必擔心房地産市場發展的不好。
地産和城市是相互依存和促進的,所以我們在看待未來的市場行情時不光要看到變化,更重要的是 要牢記房地産的不變。
馬光遠說,未來的房地産市場最重要的基本規律並沒有變,這是認清房地産大趨勢的關鍵。
一是房地産作為支柱産業的地位不會變 ,中國的城鎮化還沒有完成,好品質的房子在任何城市仍然短缺。
二是房地産作為老百姓財富配置的主要工具不會結束 ,在城鎮化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房地産依然會成為老百姓資産配置的主要工具。
三是老百姓追求更好居住條件的需求沒有改變, 房子總體夠瞭,但好房子不夠,提供更多的質量和品質更好的房子,這將是下一個周期房地産市場的主要矛盾。
所以,現在房地産是處於一個轉型期,政策也是在一個探索期,就像當年的“摸著石頭過河”,如何探索和發展齣一條適用於中國特色的房地産發展道路是眼下行業裏每個人都要經曆,雖然這個過程會有坎坷。
但也可以說, 此次調整也是一個機會 ,以前那些醉心於品質無法與高周轉房企競爭的小而美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已經來瞭。
掃描上麵二維碼加微信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