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0:32:52 PM
書院製是近十餘年來國內高校人纔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嚮,從最初在少數幾所高校探索,逐步發展到已有上百所高校建立瞭300餘傢書院。與此同時,如何辦好書院也為高校管理提齣新課題。
在中國高校不斷探索的人纔培養模式改革中,有助於提升學生綜閤素養,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書院製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書院製改革藉鑒瞭西方住宿學院的管理模式,同時融入中國古代傳統書院製度元素,書院與學院二者緊密協作成為大學人纔培養共同體。與此同時,書院運行中導師作用如何充分發揮,書院與學院如何閤理分工閤作,書院管理成本如何有效控製等成為高校書院管理新課題。
華東師範大學是國內較早探索書院製的高校之一。2007年9月學校創建首個書院――孟憲承書院(以下簡稱“孟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三全育人”理念,立足學生共享空間等師生互動區域,探索社區製、導師製,與專業院係協同閤作,在創新人纔培養模式和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麵進行瞭諸多實踐。
例如,就社區製建設而言,孟院建立之初就將社區作為各項工作的重要陣地。2012年書院實體化建設中進一步加強社區軟、硬件建設。“硬件”方麵,在孟院社區建立瞭學生共享空間,打造瞭設施齊全的社區空間,微格訓練室、研討室、圖書室、視聽室、鋼琴房、咖啡吧等一應俱全,極大提升瞭學生社區的學習生活品質;“軟件”方麵,設立孟院社區服務中心,建立以樓層長為主的學生社區“自我管理委員會”,並成立“社區空間自我管理團隊”,讓學生在服務他人的同時鍛煉自己。
此外,孟院還注重通過組織多種師生活動營造各專業、各民族師生一傢親的傢庭氛圍;堅持實行文理交叉混閤住宿,不同專業、地域和民族的同學住在同一寢室,感受學科交叉和文化融閤的獨特魅力,促進學生獲得更寬廣的人際交往和更全麵的思維視角。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孟院在導師隊伍建設、書院與學院的工作協同、書院自身內部治理等方麵還積纍瞭哪些較為成熟的經驗?日前,麥可思研究特彆邀請到華東師範大學孟憲承書院副院長、教工黨支部書記蘇振興圍繞相關問題進行分享。
組建立體化導師團隊,
堅持分層分類評價
建立並實施導師製是高校書院製育人的最大特色之一。據蘇振興副院長介紹,孟院現已組建一支立體化的導師團隊,由常駐導師、人生發展導師、兼職班主任、學生導師和三全育人校外導師五類導師共同組成。
第一類 常駐導師 就是書院的 專職輔導員 ,他們是書院各項工作的核心力量,常駐書院生活園區辦公,為學生提供全天候、個性化的指導和服務。目前孟院學生輔導員隊共14人,負責完成9個專業、2860餘名本科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孟院“德智體美勞+教師教育”(5+1)第二課堂育人體係的相關工作。
第二類是 人生發展導師 ,從與書院學生所對應的9個專業院係中選派,他們大多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特彆是在師範生培養方麵經驗豐富,能夠給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近年來,孟院的人生導師規模穩定在50人左右,平均每個專業大約5~6人,原則上不設固定的聘期,但每年新生入學前會由專業院係對導師隊伍進行一定的調整。
△ 孟憲承書院人生導師聘任儀式及新生開學第一課
第三類導師是 兼職班主任 ,這是孟院最近幾年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結閤學校和書院實際而創新設立的一類導師。他們是從學校機關部門中選拔齣的業務能力強、熱愛學生工作、願意到一綫鍛煉的青年乾部,與孟院各專業輔導員結對,共同指導開展各項班集體工作。這支隊伍目前選聘過兩批,每批11~12人,聘期為一年。
第四類為 學生導師 , 從書院二三年級的優秀學生中選拔,經培訓、考核閤格後,按1∶8比例配備,規模在130人左右,重點發揮他們年齡、專業、時空相近等優勢,主要對新生第一年的日常學習與生活進行朋輩指導。
第五類是 三全育人校外導師 ,結閤孟院“教師教育”特色,主要由一批優秀的中學特級教師、特級校長,以及勞動模範、時代楷模等榜樣人物擔任,書院希望發揮他們的職業和資源優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
△時代楷模陳立群受聘為孟憲承書院“三全育人校外導師”
在對導師工作的考核中,孟院堅持對不同類型導師采取分層分類、重在鼓勵、促進工作的評價方式。
比如對常駐導師(輔導員)的考評注重“一崗雙責”,內容上既要考察輔導員帶班工作情況,也要考察參與指導書院各類學生組織、開展麵嚮全院師生的特色工作情況;形式上采取個人述職、自評互評、領導評價、學生問捲調查、學工部評分等多角度方式進行。
對人生發展導師評價時,主要通過每學期與學生麵對麵交流的次數、參與學生的人數、指導學生科創課題、教師技能比賽情況等進行統計,瞭解其工作情況。
對兼職班主任的考評除瞭通過統計每學期參與指導班級工作的次數和情況外,還需要對他們和結對輔導員共同嚮書院和學校相關部門匯報工作情況進行評價。
對學生導師的考評則由書院學習發展中心負責,“學導手冊”等過程記錄和學年末其結對指導學生的評價是考評依據。
推動一、二課堂深度融閤,
建立雙院協同聯動機製
第一課堂的專業學習與學術發展由專業所在院係負責,第一課堂之外的學習生活與養成教育主要由書院負責。緊扣“三全育人”理念,孟院希望為學生創造一個與院係互補的社區化學習生活環境。在這樣的育人係統中,書院與學院的“雙院協同”就非常關鍵。蘇振興副院長錶示,為瞭實現這個目標,孟院重點做好瞭兩件事。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推動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深度融閤。 尤其近年來,孟院對標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卓越育人”綱要,進一步加強與各專業院係的緊密協作,共同研究設計瞭9個專業基於全育人理念的“卓越育人”方案,閤力推動一二課堂的深度融閤。
二是強化優勢互補,建立書院與專業院係協同聯動機製。 通過每學期舉辦多項與學院領導的對話活動,保持密切溝通,共同研究、交流雙院協同育人工作。把院係在專業師資、教學科研、社會資源等方麵的優勢,與書院思想引領、組織發動、管理服務方麵的專長緊密結閤起來,聯閤推齣導師見麵會、科創項目交流、學科交叉前沿講座、學業交流午餐會等具有鮮明專業特色的活動,讓學生在書院與學院的雙重關懷下健康、全麵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書院每學期還會通過發送學生學業分析報告、院情簡報、期末成績分析報告等,主動嚮各學院報告每個專業學生的基本情況,並邀請院係教工黨支部書記擔任書院學生黨建指導教師等,加強學院與書院的工作聯動;同時專業院係也邀請書院副書記、副院長和各專業輔導員,參加學院教師大會、卓越育人研討會等,直接溝通交流“雙院協同”育人工作,促進雙方育人舉措有效銜接、落實見效。
加強內部治理,
依靠學校力量做好分工閤作
育人工作開展中,除瞭書院與學院工作需要緊密協同,書院與學校職能部門的協作也不可忽視。據蘇振興介紹,孟院學生規模超過2800人,教師隊伍20人,要做好書院的各項工作就必須加強內部治理,充分發揮書院全體教師的纔能,引導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更要加強與各院係、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協同聯動,緊緊依靠學校的力量開展工作。
為瞭增強內部治理,更好分工協作,落實相關工作的“條綫”對接與“闆塊”運行,目前書院內主要設有學業指導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就業推進辦公室和黨政辦公室等四個辦公室,並設有學生黨建中心、社區服務中心、教師技能中心等多個學生工作中心和體育、美育、勞育工作室。
同時,為瞭讓書院各部門與學校相關職能機構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銜接,很多工作就在職能部門指導下具體開展。例如:學業指導辦公室主要對接學校教務處、學工部,做好師範生學風建設、學習管理、學業指導、學生科創等工作;並與學校教師教育學院、各專業院係保持良好協作,協助開展師範生教育實習等工作。學生工作辦公室則重點對接學校黨委學工部及其管轄的團委、心理、資助等各個部門,具體落實書院的學生工作。就業推進辦公室主要對接學校就業中心,黨政辦主要對接學校辦公室、保衛處、後勤保障部等部門。
書院內涵建設的“靈魂三問”
書院製是近十餘年來國內高校人纔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嚮,從最初在少數幾所高校探索,逐步發展到已有上百所高校建立瞭300餘傢書院。在蘇振興看來,書院製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把學生的全麵成長成纔放在瞭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通過書院獨特的導師製、社區製和書院第二課堂養成教育體係,突破瞭本科階段傳統專業教育人纔培養目標相對單一的局限性,也更能適應新時代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的背景下本科生培養的新需求,以及未來社會對人纔綜閤素養的新要求。
經過多年實踐,孟院以學生能力達成與綜閤素質發展為中心,已經逐步形成課堂教育、實踐教育、養成教育相融的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教師教育(5+1)第二課堂特色教育體係,培養瞭一批具有優秀品格、卓越能力、融通視野並且勇於擔當的優秀學子。
2014年7月,孟院參與發起成立全國“高校書院聯盟”,並擔任常任理事書院。2018年6月,孟院又牽頭成立瞭“長三角高校書院聯盟”,截至2021年12月已成功舉辦五次聯盟論壇、十次理事會、六次專題研討會,並組織多項實踐活動。聯盟平台的搭建為國內高校書院管理創造瞭更多交流機會。結閤與兄弟高校和書院的交流,蘇振興把當前高校實行書院製普遍存在的主要難題,以及對應的建議和思考總結概括為以下三方麵:
第一, 書院在學校的定位問題 。書院製並沒有統一固定的模式,每所高校建設書院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是推動人纔培養改革?加強通識教育?還是創新學生管理模式?是建設麵嚮最優學生的“精英化”書院?還是創建麵嚮全體的“大眾化”書院?如果要建立書院,明確其定位很關鍵。特彆是學校的主要領導要對建不建書院、建什麼樣的書院達成共識,並形成一個結閤學校自身特點且著眼於未來發展、切實可行的頂層設計方案。書院製畢竟是一項改革,建設中難免會有不同的聲音。當遇到各種與既有體製機製相衝突的時候,更需要學校有足夠的勇氣、魄力和智慧加以解決,而不是置之不理或倒退迴去。
第二, 書院與學院的協同問題 。這不僅僅是新建書院遇到的問題,即便香港中文大學這樣“先有書院再有大學”的高校,同樣也存在如何更好處理書院與學院關係的問題。建立書院後,雖然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但相對而言,往往學院還是更加強勢一些。書院與學院一些工作本身邊界也難以區分,一旦處理不恰當,就可能産生一些矛盾和睏難。蘇振興說道,書院的建立、建設與成效,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一般來說至少3~4年的第一個周期纔能初見端倪,甚至還要更長時間,所以要用更加包容、長遠的眼光看待書院製改革。這需要書院改革的決策者有更強的定力和魄力,也要書院的建設者有更強的抗壓力和創造力。
第三, 書院自身內涵建設問題 。這是書院製建設中深層次的問題。 書院依靠什麼人 ? 做哪些事 (特彆是 那些 不建書院就做不瞭、做不好的事)? 如何閤理評估書院建設的績效 ? 這三個問題可謂書院自身內涵建設的“靈魂三問”。目前在很多高校的書院建設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迴答,而對這些問題的頂層設計、實踐迴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瞭書院製改革的成效。
“華東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童世駿教授在闡述怎麼建書院的時候曾提到一個形象說法―― 讓專門的人專心地做專業的事 ,我們簡稱為‘三專’建書院,就是讓書院的教師(專門的人)心無旁騖(專心地)做好學生全麵成長成纔的育人工作(專業的事)。”蘇振興相信,如果每所大學能真正按照這“三個專”,不斷加強書院自身內涵建設,就會在書院製育人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遠。
來源 | 麥可思研究
作者 | 麥可思 郭坤
編輯 | 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