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個國傢徵戰半生,已經滿頭白發的老人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臉上悲憤交加,對於這個已經走嚮末日,滿目瘡痍的國傢他也隻剩下瞭無奈。這個人就是比嶽飛成名更早的種師道!
一、種師道不順暢的仕途
說到宋朝時期的"抗金英雄",最有名的那肯定是嶽飛,嶽飛的故事流傳韆古,結局慘烈的讓人至今提起秦檜夫婦還忍不住唾罵。
但是,在宋朝時期並不是隻有嶽飛一個英雄,還有一個人比嶽飛更早,但在曆史上卻鮮少有人知道,他就是種師道。
不提名字提"老種經略相公"這個名號想必大傢就會覺得異常耳熟。這個名號在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裏經常齣現,提起這個名號就有一堆好漢想去投靠他。而種師道就就是這位"老種領略相公"本人。
種師道,宋朝人士。眾所周知,宋朝雖然在曆史上也算是一個比較繁榮的朝代瞭,但它同樣也是受瞭最多屈辱的朝代。因為不聽勸阻,忽視忠臣最後導緻兩任皇帝都被俘虜的怕是也隻有宋朝瞭。
宋朝的主要戰爭都是在和金人爭地盤,金人中有能力有頭腦的良將比比皆是,當然瞭,宋朝的人纔也不少。就比如當時屢次勸諫的種師道。
但是和金國不一樣的是,宋朝當時的皇帝宋徽宗耳根子有些軟,性格也不強硬,再加上身邊奸臣多,對他日常攛掇的也厲害。因此在和金人打仗這件事情上他做瞭不少的奇葩事。
種師道自小就拜在瞭張載門下學習各種知識,對於張載這個人想必大傢也都有些印象。長大後的種師道也算是沾瞭祖上的光,國傢直接給他分配瞭一個職位,雖然有工作,但也要經過考試,考試過瞭後他也纔能正式上任。
官不大,還是個文官,但這並不妨礙他為百姓做事,靠著過人的腦子,種師道前期的仕途走得並不艱難。然而這一切都在他得罪瞭蔡京以後戛然而止。
說起蔡京,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要給曆史上最有名的幾位大奸臣排個順序的話,那蔡京絕對能進前三。蔡京位極人臣,把控宋朝朝政的時間不短,直到末年,宋欽宗繼位後,纔將這位"六賊之首"的大奸臣發落。
而種師道因為對蔡京所下的旨意不滿,沒有照做因此讓蔡京很生氣,直接將他從通判的位置上拉瞭下來,安排成瞭莊宅史。莊宅史這個位置是唐朝唐太宗時期設立的,這個職位顧名思義就是管皇帝田莊之類的,以前都是由太監管著的。
從一個通判變成瞭莊宅史,這個落差不是一般的大,然而蔡京仍然沒有打算放過他。一係列的陰謀後,種師道被徹底趕瞭齣去,在以後10年左右的時間都無法接近這個朝堂。
二、做武官,開啓半生戎馬
好在他還有翻身的機會,靠著一身武功重新翻身成瞭武將。說起來,種師道的祖上也是十分有名的抗遼英雄。那個時候和西夏的戰爭中,西北部分幾乎成瞭種傢的天下,既忠心又英勇。
如今輪到瞭種師道抗金,他自然也是延續瞭祖上的忠心和熱血,一心為瞭宋朝。在金人南下前,因為在抗遼戰爭中的優秀錶現,所以不但官職上升瞭,而且還讓很多朝中大臣,以及宋徽宗本人看到瞭他齣色的能力。
但是因為在抗遼中他的上司懷疑他有幫助遼人的嫌疑,於是將他的官職直接罷免。但事實證明,一般人是接替不瞭種師道的位置的。於是在一次戰役失敗後,宋徽宗再次想起瞭他,並將他重新叫瞭迴來。
但這時候的種師道似乎對朝廷有些失望瞭,完成瞭自己該做的事情後,再次辭官迴傢過起自己隱居的小日子。不過這樣悠閑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很快金人南下侵犯宋朝邊疆,最怕起戰事的宋徽宗瞬間慌瞭神,而這時候他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種師道。說起來"師道"這個名字還是宋徽宗給取的呢。由於原名"建中"兩個字撞瞭宋徽宗的年號,因此就先改成瞭種師極,隨後又被賜名"師道"。
說起來,當時的金國雖然因為之前在和宋朝聯閤抗遼中拿瞭屬於宋朝的不少土地。但是他畢竟還是從一個小部落發展起來的,和已經統治瞭幾百年的宋朝相比,國土麵積上的差彆不是一般的大。
但由於當初宋徽宗在抗遼中臨場換人的騷操作讓宋朝一下子處於瞭弱勢地位,因此讓金國覺得宋朝雖然是大國,但是已經日落西山,時日不多瞭。
於是,在瓜分遼國的談判中撕破瞭臉,準確地說是金國已經瞧不起宋朝瞭,認為自己要比宋朝強很多。而宋朝作為大國,不管是不是真的已經衰敗瞭,他都看不起被稱為蠻夷的金國。
金人打到開封用的時間並不多,而宋徽宗見大事不妙直接將位置傳給瞭自己的兒子宋欽宗。這也就是為什麼宋朝會有兩名皇帝同時被俘的原因。
將種師道重新叫迴來後,安心的不止是宋徽宗,還有宋朝的平民百姓們。種師道極其擅長兵法,就算兵力不夠他也能十分順利地逼退金兵。而當時已經年老的他還在為宋朝四處徵戰。
三、無法挽救的朝代
和宋徽宗相比,宋欽宗顯得更敬重他。他非常相信種師道的話,尤其是在戰事方麵。要知道各朝的皇帝對於功高蓋主的武將都是極為防備的,尤其是對於可以顛覆整個國傢的兵權掌控更為嚴格。
縱觀曆史,幾乎所有兵權都握在皇帝手裏,就算沒有兵權的皇帝也會想辦法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然而宋欽宗將宋朝所有的兵力都交給瞭種師道,讓他隨意調動。
由此可見,宋欽宗對他非常信任。而且,隨著種師道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不好,經常生病。這個時候宋欽宗不但非常體恤的允許他不用嚮他行禮,甚至在他無法下地的時候讓他乘著轎子去見他。
在抗金這條路上,種師道可以說是將自己和兒子種師中的一輩子全奉獻在瞭上麵。然而他再厲害也抵不過有個腦子不怎麼靈光的上司。
不管是宋徽宗還是宋欽宗,最終都辜負瞭種師道的一片忠心。
在當時,朝中在抗金的話題上分為瞭兩派,一個主戰,一個主和。所謂的主和就是割地賠款,而兩位皇帝的屢屢退讓不但讓宋朝賠瞭大量金錢,而且還讓種師道因為這些事情悲憤交加,最終去世。
和嶽飛相比,他的事跡的確不被很多人知道,不過作為一代名將,一生戎馬為瞭國傢的穩定,百姓的安寜付齣瞭這麼大的努力,想必也不是為瞭贏得生前身後名。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