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5:31:39 PM
民小編說
“雙減”後,孩子的課餘生活大大地解放瞭,充分利用這些空餘時間,實現傢校閤力,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關鍵在於提升傢庭教育質量。老師們不妨引導學生和傢長利用課餘時間一起閱讀,讓閱讀與生活關聯起來,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01
構建學習型傢庭閱讀場的可行性和價值
“雙減”政策的齣台,對學校和傢庭都是一場挑戰,如何科學落實這一政策,提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質量,是傢校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雙減”政策後,學生學習迴歸瞭校園,迴傢寫作業的時間短瞭,空餘時間多瞭,除瞭培養興趣、自由玩耍之外,傢庭教育麵臨的挑戰也更大瞭。 充分利用這些空餘時間,實現傢校閤力,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關鍵在於提升傢庭教育質量。
傢庭是社會的細胞,學習型社會的創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習型傢庭的建設。美國學者皮爾鬆等認為“學習型傢庭實質上是一種互動式的傢庭成套學習,一種新型的傢庭文化,一種與現代生活接軌的傢庭生活方式”,它“更強調學習的發生,強調傢庭成員之間互動溝通,強調傢庭成員內心智的改變,強調傢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可見,學習型傢庭更是一個氛圍,一個場,一種習慣。在學習型傢庭的建設中,傢庭閱讀是根本。 一個傢庭最美的樣子,應該是大量閱讀,相互分享,讓彼此都變得更“厚”。
如何實現“雙減”背景下傢庭生活的提質和傢庭教育的增效?如何基於現狀打破傢庭閱讀的睏境,通過傢庭成員的共學互學建設學習型傢庭?筆者所在的常州市龍虎塘實驗小學嘗試以傢庭玩伴團活動豐富傢庭閱讀內涵,讓閱讀與生活關聯起來,構建學習型傢庭閱讀場。
02
“傢庭玩伴團”活動的內涵
什麼是“玩伴團”?“玩”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學習的重要方式,在玩中學,更符閤學生的天性;“伴”是兒童成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伴可以是年齡相仿的,也可以是年齡有差異的,甚至可以是父母與長輩,但地位是平等的。“團”是一種組織形態,是介於學校建構的基本組織樣態與兒童日常離散群體之間的一種組織方式。因此,基於兒童立場以及兒童的成長需求,以學生興趣愛好為驅動,藉助社會資源並充分發揮成人的教育力為活動作保障與引領的一種自主活動組織,我們稱之為“玩伴團”。“傢庭玩伴團”是一種傢庭學習組織,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傢庭內部兒童與傢長或者以兒童為主體的多個傢庭之間的一種親子交往的有效方式。 通過活動讓閱讀與生活建立緊密關聯,就能打破傢庭互學共讀的窘境。 經過實踐,這種自組織活動受到越來越多傢庭的歡迎。
在交織與凝聚著學校、傢庭、社會等各種教育力量的關係網絡中,通過“傢庭玩伴團”活動實現傢庭成員自主學習、自主參與、互學共學的活動空間,接受著來自同伴、成人、社會等不同價值力量、文化力量、道德力量與知識力量的塑形與改造,即學習型傢庭閱讀場。 藉助“傢庭玩伴團”開展豐富的活動,可以加速建設“學習型”傢庭閱讀場。
03
以“傢庭玩伴團”構建學習型傢庭閱讀場的策略
為瞭建設學習型傢庭閱讀場域,我們通過傢校社聯動,開發“傢庭玩伴團”活動資源,打造“傢庭玩伴團”活動場域,開發促進“傢庭玩伴團”持續運行的活動體係和評價體係,並形成瞭相對穩定的活動範式。
(一)創意開發“傢庭玩伴團”閱讀活動資源
學習型社會要求“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傢庭學習、傢庭閱讀也是如此,不僅可以讀書,還可以從人力資源、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物質資源等方麵進行開發,豐富傢庭閱讀內涵、拓展傢庭共讀職能,激活傢庭共讀潛力。親子可以共讀經典,讀生活,讀自然;讀人,讀物,讀事……打通書籍與生活,閱讀就能變得更有意思。一方麵,依靠學科組的力量,我們建立瞭一至六年級學生親子共讀書籍庫,便於教師長程規劃;另一方麵,以學生發展需要與興趣為依據,我們梳理瞭常州地區圖書館、社會實踐基地、博物館、科技生活、田園探趣、非遺文化、文化故居、公園景點八大類本土資源,並以傢長、社區提供的資源為補充,建立活動資源庫,供“傢庭玩伴團”活動時作選擇。
錶1 “傢庭玩伴團”實踐活動資源梳理(部分)
學生的閱讀應是與生活體驗緊密相聯。當書本中的“社會”和生活中的“社會”建立連接,閱讀的意義纔更凸顯。以上呈現的實踐活動資源隻是我們梳理的一部分。這些資源,既能提供傢庭成員共讀的場所,享受閱讀書籍的環境,又能根據閱讀的內容和孩子的興趣開展實踐體驗,感受閱讀活動的樂趣;既可以走進自然,發現閱讀世界的美好,也可以走進曆史、走近科技,觸摸文字的真實。隻有傢校社聯動,呈現多樣的可供選擇的資源,傢長纔能與孩子一起在閱讀與實踐中思考,通過生動的互學共玩,成長孩子也成就自己。
(二)智造“傢庭玩伴團”閱讀活動空間
“傢庭玩伴團”閱讀活動可以構建傢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活動空間。
傢庭層麵,一是由學生發起,固定時間組織傢庭成員進行一本書的共讀和交流。倡導建立傢庭小書房,並通過學期初、學期中、學期末“我們與小書房共成長”的閤影活動促進閱讀“硬環境”的形成,督促學生整理、裝扮、熱愛小書房。鼓勵傢長和孩子共同成為圖書館的誌願者,這樣既能在書香中相互陪伴閱讀,還彌補瞭經濟睏難造成的傢庭藏書的不足,方便隨時藉書,為傢庭閱讀空間“充值”。二是由幾個學生共同發起的幾組傢庭的共讀活動,讓傢庭共讀煥發新活力。五年級同學邀請父母共讀《奔跑的少年》之後,共同找到瞭《湯姆叔叔的小屋》《穿條紋衣服的男孩》等書籍進行延伸閱讀,並與父母交流“種族歧視”等問題,既促進瞭親子溝通,又提升瞭傢庭生活的質量。
社會層麵,有效利用“鞦白書苑”“常州市圖書館”“常州博物館”“常州淹城野生動物園”“佳農生態園”等社區、社會組織、企業、公益性機構、博物館等豐富的活動空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與閱讀,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勇於探究、主動參與傢庭生活變革的能力。在共讀瞭《汪曾祺散文》之後,學生和傢長對其中的美食文化産生瞭興趣,就共同策劃瞭“吃遍常州”的活動,聯閤幾個傢庭從常州有名的美食文化街“雙桂坊”開始,到遍布常州各個角落的地方特色小吃,利用節假日瞭解、品嘗、記錄和嘗試製作美食,並通過學校的展銷會進行介紹和分享,充分挖掘閱讀對生活的指導意義。
學校則充分利用教室等有形的空間,展示和交流傢庭玩伴團學習成果並給予科學評價。以三(1)班螢火蟲中隊為例,每周的故事會時間,學生和傢長將輪流上台講述或演繹共讀的書籍。這樣的傢校社一體的空間打造,更有利於實現傢庭互學共讀的可持續發展。
(三)構建“傢庭玩伴團”閱讀活動體係
1.設計親子閱讀活動的框架
一方麵,可以開展傢庭內部的活動:一是親子共學互鑒,如親子讀經典、親子齊運動等活動讓父母成為“玩伴”,以學生的探究和嘗試與傢長的真陪伴相互潤澤,促成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生活習慣的養成。二是隔代互學,讓祖輩成為“玩伴”,不是簡單地倡議孝敬老人,而是倡導學生與祖輩進行深度溝通,嚮祖輩學習生活技能、社會經驗的同時也教祖輩現代技術,增進祖孫情誼,構建和諧生活,提高傢庭生活品質,為人口老齡化社會做齣小學生的參與式努力。另一方麵,以學生為主體,小手拉大手,組織多個“傢庭玩伴團”,倡導傢庭與傢庭間的共學和互學,共同成長。
2.設計親子共讀課程
為瞭讓“傢庭玩伴團”閱讀活動更具整體性、長程性和社會性,我們打通瞭傢庭―學校―社區的壁壘,建立瞭相對穩定的親子閱讀課程,既有共讀書目,也有推薦書目;提齣瞭與共讀書目相匹配的傢庭共讀方法,並推薦瞭相應的傢庭玩伴團實踐活動。這樣的設計,是在引導傢庭閱讀經典的同時,共讀自然、共讀社會、共讀人文……以五年級上學期共讀書目的“傢庭玩伴團”閱讀為例,我們是這樣設計的:
錶2 五年級上學期“傢庭玩伴團”共讀書目及活動一覽
讀書,即讀生活。如何讓傢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在生活這個舞台上攜手共進,是傢長、教師、政府和社會人士需要共同思考的。學校2018年就成立瞭由街道各部門領導、社區領導、傢長、教師、學生和社會人士組成的龍虎塘街道好教育促進委員會,政府和社區為傢庭搭建瞭很多實踐活動的平台。在推薦傢庭共讀書目時,從學生的成長需求齣發,一方麵與語文教材內容相關聯,另一方麵與學期生活和身邊的活動平台相整閤,努力實現閱讀即交流,即體驗,即實踐,即創造。課程實施後,傢長們錶示自己陪伴孩子的機會增加瞭,與孩子溝通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傢庭生活更加和諧;學生則錶示,跟父母一同閱讀,讓自己有瞭更多展示的機會,可以與父母像朋友一樣相互交流,共同學習;老師們則認為,這樣的共讀,有利於深度學習的發生,更有利於落實傢校社協同育人。
(四)完善“傢庭玩伴團”閱讀活動的範式和樣態
在傢校社共同努力下,從傢庭單獨的共讀,到不同傢庭聯閤共讀,從綫下的共讀,到疫情期間的綫上共讀,學校逐漸構建瞭相對固定的傢庭共讀模式,即一個活動組織範式、五種活動樣態。
一個活動組織範式是指為瞭讓更多學生和傢長參與傢庭玩伴團閱讀活動,逐漸形成傢庭學習習慣,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瞭可操作、可模仿的六步走範式,即:由一位學生自主發起共讀活動;得到響應後,製作共讀活動的思維導圖式方案;在傢裏或班會課上(也可以在班級群裏)招募傢庭(或同學傢庭)玩伴團成員,成立“傢庭玩伴團”;成員共同論證方案;方案完善後,共同實施;最後,對共讀成員的錶現予以評價,進行學習小結。
因為活動發起主體不同,會呈現多種樣態。目前呈現齣五種活動樣態: 1.以一個學生為主體,帶動自傢的傢庭成員共同發展, 如寒假裏,學校要求共讀《十歲那年》,四(3)班的王同學就召集傢庭全體成員每天聽她朗讀一部分內容,並組織大傢分彆講述自己十歲那年的故事,既融洽瞭傢庭成員的感情,又將書籍與生活建立瞭連接。 2.以一個傢庭為主體,帶動多個傢庭共同發展, 形成瞭傢庭群的學習場。如讀瞭《玩轉趣味科學實驗:77個令人驚訝的實驗》後,學生在傢長的支持下,組織招募七八個傢庭一起做實驗,探究科學奧秘;二年級的暑假,讀瞭成語故事、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後,由不同傢庭組織,開展瞭八場故事分享會,讀故事、講故事、演故事,從羞澀、膽怯,到自信、陽光,通過親子陪伴閱讀,同伴共讀,大傢一起見證瞭孩子的成長。 3.以一個班學生為主體,推進這個班級傢庭成員之間互學共進, 形成瞭更大的全班傢庭群的學習場。如五(7)班在共讀瞭《我媽說》之後,全班學生發起瞭與傢庭成員的共讀活動,三代人都寫下瞭屬於自己的《我媽說》,講述自己與母親的故事,三代同堂共同交流,並在母親節藉助社區“道德講堂”,組織一場社區演講比賽,將感恩母親的主題教育在活動中落地。 4.以一個班學生為主體,嚮全校招募,創生傢庭、年級、社區等多元賦能的學習場, 如二(1)班學生在共讀瞭《這就是二十四節氣》這套書,嚮街道申請瞭龍虎塘廟會上的一個年貨展銷攤位之後,在全校各年級傢庭招募誌願者,從符閤廟會文化的賣品徵集,到售賣物品的技巧學習,從攤位的布置到事務的分工,傢長和孩子在過程中都進行瞭體驗和融進經驗後的再創造。 5.以一個“傢庭玩伴團”為主體,引領多個“傢庭玩伴團”活動,開啓多元交互的學習與輻射, 形成瞭主題化學習場。如2018年春節前夕,四(1)班學生學習瞭《常州市禁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後自主組織瞭以“禁放煙花爆竹”宣傳為主體的“傢庭玩伴團”活動,經過調查問捲發現落實這項規定最大的難點在於老人和小孩,於是協同社區、城管等部門,引領多個“傢庭玩伴團”就這個主題開展瞭內容各不同的綫上、綫下活動,既達成瞭參與法規治理的目的,又得到瞭能力的鍛煉與提升。
(五)健全“傢庭玩伴團”閱讀活動的評價體係
及時、準確、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不僅對學習型傢庭的建設具有導嚮和激勵作用,同時對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堅持過程性評價,留下閱讀足跡。每月評價與學期評價有機結閤,以及項目評價、團體評價與個人評價三結閤的原則,評選“學習型傢庭”“金牌傢庭玩伴團”“自主閱讀好父母”“自主閱讀小標兵”。同時也堅持形成性評價,展示創造成果。每學期期初,我們都會開展“傢庭玩伴團”活動博覽展銷會,打造活動現場體驗環境;每個月,班級也利用有形的“牆壁文化”展示傢庭共讀成果,如共讀小報、親子思維導圖、活動連環畫等,更多的是藉助午間自主活動由學生進行傢庭共讀的展示匯報與交流。每周的升旗儀式,也是學生展示傢庭共讀共創成果的舞台。以五年級的紅色書香傢庭玩伴團活動為例,在建黨百年之際共讀瞭《青少年學習黨史叢書》後,為瞭更好地瞭解黨史,傢長們主動收集資源,開展瞭許多實踐活動,如走進瞿鞦白紀念館、張太雷紀念館,采訪身邊的老兵,參觀新四軍紀念館,並邀請老教師教唱革命歌麯,請刻紙非遺傳承人利用百幅黨史刻紙作品,講述黨史故事,瞻仰新北區革命烈士碑……通過一個月的共讀,學生在升旗儀式上,展示瞭與父母共讀的成果,獲得全校師生的好評。
04
以“傢庭玩伴團”構建學習型傢庭閱讀場的收獲
經過幾年的研究,在傢庭互學共讀的氛圍營造、閱讀聯係生活、教育主體的多元發展等方麵取得瞭一定的成效。
(一)多頻互動營造氛圍
不論是陪伴孩子閱讀經典書籍,還是在走進自然、走進社會等多種活動中,傢長的陪伴質量提高瞭,營造瞭溫馨和諧、互學共學的傢庭學習氛圍。在讀《奔跑的少年》這本書時,一個學生組織瞭七八個傢庭的共讀玩伴團活動,邀請筆者做導師,經過半個月的共讀,學生說:“當老師為我們搬去瞭讀書過程中的攔路虎,我和爸爸覺得閱讀更有趣瞭。”傢長說:“一直以為讀書是很枯燥的事,但是跟孩子一起與老師交流,發現原來書可以讀,可以演,可以用思維導圖,還可以找影視作品瞭解背景,看來,不學習真可怕!”
(二)多方聯動連接生活
閱讀即生活,要讓閱讀浸潤到生活中,讓閱讀成為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門,成為每個人生活的需要。今年的疫情期間,學生組織開展瞭“傢庭共話‘十歲那年’”活動,在傢裏舉辦瞭一次茶話會,祖孫三代各自講述自己在十歲時發生的故事和成長經曆,比一比各自“十歲”的生活,再現當時的情境。再對比《十歲那年》書中主人公因戰爭逃離祖國的遭遇,祖孫三代人的“十歲生活”就是祖國發展之路的最好見證,愛國之情油然而生。傢庭成員對閱讀的價值與意義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三)成事成人共同成長
通過“傢庭玩伴團”活動,學生不斷學習,在嘗試中進步,在交往中自省,在挑戰中自信,在閤作中互律;傢長不斷學習,努力打開視野,增強瞭“培養高素質、會生活的人纔比培養成績好的孩子更重要”的意識,敢於打破局限,滋養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勇氣和智慧;社區、社會工作者也不斷學習,從一開始的被動、機械式組織活動到後來積極協商、共建,使街道每個部門都能積極為學生的假期生活提供豐富的資源,並能共同參與“傢庭玩伴團”活動策劃討論、過程實施以及後期的評價。學習型傢庭的建設正在推動學習型社區的逐步形成。
“傢庭玩伴團”活動不僅可以開展豐富的綫下活動,還可以開展綫上活動。在今年由於疫情導緻的超長寒假中,藉助“玩伴團QQ群”,開展瞭由各學科教師指導的綫上“傢庭玩伴團”活動共三十多場,引導親子共讀、共玩、共運動,閤力安排生活,科學防疫抗疫。無論是在身體健康還是心理健康方麵,“傢庭玩伴團”活動都發揮瞭積極作用。在多力驅動、多環交融的傢校社閤作模式下的傢庭閱讀,與學校閱讀、社區閱讀有效綜閤融通,綫上與綫下科學互補,學習型傢庭閱讀場已初具雛形,隻待更多傢庭根植書香,融通生活,嚮陽生長。
文章來源 | 《新課程評論》2021/11
文章作者 | 陳亞蘭
微信編輯|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