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2:57:55 PM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這裏是華清池,楊貴妃和唐明皇曾在這裏恩愛纏綿,為後人留下淒婉的愛情傳說,大詩人白居易更是感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這裏有皇傢園林,曆來都是帝王妃子行宮彆苑,有四眼溫泉,供他們療養享樂,芙蓉湖、驪山、環園都是這裏的美景。
而這一次,下榻在環園的正是蔣介石。
蔣介石在西安
九一八事變以來,東北三省淪陷,僞滿洲國成立,東北人民為奴為婢,廣大底層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侵略者
狼子野心
,東北隻是他們入侵中國的橋頭堡,目標是
整個中國。
然而蔣介石絲毫不顧及東北人民死活,也不顧及全國人民高漲的抗日情緒,依然將共産黨視為心頭大患,不斷對共軍和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並宣揚
攘外必先安內
的政策。
在這樣的政策驅動下,東北軍在與紅軍屢屢作戰,在勞山和直羅鎮戰役裏,接連失利,勞山戰役中師長甚至戰死。
蔣介石大為惱怒,
決定親自前往西安,進行督戰,並成立瞭西北作戰指揮部。
他雖然惱火張學良、楊虎城二人的作戰不力,但也十分信任二人。來到西安他也想到,若二人還是不願意和共軍對戰,那就把二人調防,調去其他地區作戰。因此在西安時
並未帶多少人馬
。
兵諫
這一天,還在臥室的蔣介石剛起床沒多久,便聽到瞭一陣槍聲,門外警衛立刻進門,無論進攻的一方到底是誰,依靠他們目前手中的兵力,恐怕難以為繼,於是掩護
蔣介石逃走
。
雙方交火的聲勢越來越大,守衛節節敗退,參與進攻的竟然是
張學良的心腹孫銘九。
孫銘九1927年加入東北軍,跟隨張學良已快十年,他曾遠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迴國後在
張學良弟弟張學銘手下做教官。
孫銘九後來跟隨張學良屢立戰功,先後成為張學良的隨軍參謀、衛隊營長,張學良對此信任有加,這一次,派孫銘九強攻華清池,竟是要孤注一擲進行兵諫。
兵諫,一往無前,
不成功便成仁。
孫銘九知道此戰事關少帥生死,更決定整個東北軍的命運,自交火時,便已置生死之度外,敢打敢衝,他知曉時間拖得越久,局勢對己方越為不利。
奈何蔣介石的衛隊,也是精銳,隨身裝備精良,不僅配有輕機槍,手槍更是連發。不僅作戰素養高,死戰不退,槍法也準,孫銘九
身邊的戰友不斷倒下。
局勢一下焦灼起來,蔣介石的衛隊可以等,他們不能等。
孫銘九帶領幾人,先是不計傷亡搶占平台,占據射擊高點,壓製瞭蔣介石衛隊的火力,然後身後戰友源源不斷進行支援,接著他帶領一小隊連忙去
蔣介石臥室抓捕正主
。
然而到瞭臥室,
孫銘九等人卻發現早已人去樓空,幾人心裏都是一涼,任務不是失敗瞭吧?
孫銘九強自鎮定,上前摸瞭摸被子和放在桌子上的水杯,還好,尚有餘溫,看來他們跑瞭沒多久,再看放在一旁的假牙,剛纔跳到嗓子眼裏的心稍稍落瞭下來。
這時候,電話聲音響起,
孫銘九過去接通,原來是少帥。
張學良詢問是否捉到瞭蔣介石,孫銘九麵有懺愧之色,直言
讓他跑瞭
。
一聽這話,張學良也是嚇瞭一跳,東北軍數萬人的性命,均係於這一戰,萬萬不能有所閃失,他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搜捕蔣介石,找不到人,所有人全部提頭來見。
眾人領命,
立即齣門安排相關事宜。
此時,蔣介石的衛隊已盡數伏誅,孫銘九留瞭一小撮人打掃戰場,剩餘所有人四散分開,尋找蔣介石。
時間一分一秒度過,無論是對於孫銘九還是蔣介石,都是一種煎熬。
正在這時,有士兵前來報告可能發現瞭蔣介石的蹤跡,眾人連忙趕去,通過被抓的衛兵找到瞭藏身在假山洞中的蔣介石。
原來蔣介石跳窗而走,摔傷瞭後背,本就不以武力見長的他,並沒有跑瞭多遠。
活捉瞭蔣介石,眾人心裏都是一鬆,
西安事變後續
蔣介石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被兵諫的一天,還是被自己最信任的張學良所賜。
被扣留期間,
蔣介石已做好最壞打算,連寫三封遺書,
分彆寫給愛妻,兒子和國民。
然而最終,局麵並未如蔣介石所想那樣惡劣,他活瞭下來,被迫停止內戰,聯閤抗日。
西安之事,令蔣介石心有餘悸,發動兵諫的兩位將領,
楊虎城
在1949年被蔣介石派遣的軍統特務刺死於重慶,
享年56歲。
而張學良被蔣介石長期軟禁,漫長的人生一直在囹圄中度過,在老蔣心裏,大概是:你囚我一時,我禁你一世。
善終
兩位高級將領,蔣介石曾經最信任的兩人,尚且落得如此地步,那麼在西安事變中,將蔣介石親手活捉的孫銘九怎麼樣瞭,想必很多人都很關心?會不會早被暗殺?
然而,孫銘九卻一直
活到瞭92歲
,甚至還曾是上海的政協委員,晚年得以善終,可謂殊為不易。
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軟禁,東北軍為營救少帥分成兩大派,一方主張和平談判,另外一方主張武力營救,
孫銘九等人正是武力營救一派。
兩派衝突不斷加劇,最終孫銘九等人竟刺殺瞭主張和平談判的東北軍高級將領王以哲,此事引起軒然大波,孫銘九等人叛逃,
東北軍開始內亂。
孫銘九等人逃至共産黨陣營避難,為遵守約定,共軍未把孫銘九等人交給東北軍處理。
東北軍內部自此開始清理親近共産黨的士官,同時一部分高級將領投靠南京政府,東北軍從此以後名存實亡。
後來的孫銘九離開共産黨庇護,到瞭上海,一度還投靠瞭汪精衛,甚至還到東北軍部隊策反,拉攏準備一起當漢奸,
後來孫銘九又投靠瞭國民黨,最後被我軍俘虜。
原本,以孫銘九在日僞政府的工作經曆,審查後會被判刑。但在核實之後,卻發現他並沒有屠殺抗日軍民,在東北軍也未對我軍造成任何影響,因此
未對他進行處理。
從那以後,孫銘九便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
甚至還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擔任社會職務,同西安事變裏兩位少帥相比,真是難得的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