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4:29:52 PM
作者:子非魚
過去一周,樓市發生瞭三個標誌性事件。
第一,首個萬億GDP城市,公開降低首付比例。
第二,首個國傢中心城市,全麵開啓救市模式。
第三,首個副省級城市兼計劃單列市,鬆綁限售。
01
三個標誌性事件的當事城市,分彆是南通、鄭州和青島。南通方麵,於近日降低瞭商業貸款的首付比例。
根據多傢權威媒體披露,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江蘇銀行位於江蘇省南通市相關網點下調瞭首套房的首付比,從之前的30%降到20%。
南通的降首付意義,比較重大,因為南通不是一般的城市,作為江蘇省的十三太保,全國24個萬億GDP城市之一,其實力自不必說,更為關鍵的是,南通還是上海的衛星城。
南通降低首付,首先反映齣的問題是:居然連工業強市、經濟強市的南通,都需要降首付來救樓市瞭嗎?
降首付本身,就已經證明瞭去年的信貸收緊,乾倒瞭一大批城市,也顛覆瞭此前房價不跌的神話。
南通去年的狀況是,新房成交量僅為16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4.12%,僅為過去5年最高位時的不到一半。
成交量的下降,讓這座城市的去化周期延長瞭不少。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老港閘區存量和去化周期處於最高位,分彆為32.8萬平方米和12.4個月;其次為中創區,存量為20.6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約為9.2個月。
理論上來說,在去年年末就開始迴歸友好的信貸推動下,南通這樣的城市,應該不至於再用降低首付的手段來拉動需求。
但實際上南通動用瞭這個手段。這裏就說明瞭一個問題,即便經曆瞭兩輪宏觀層麵的降息和一次降準,各城市的利率也隨之下降,按揭放款速度也逐漸迴歸正常,但各城市的成交量依舊無法保證。
因為,市場信心尚未恢復。於是,即便是萬億GDP城市,也需要通過降首付的手段,來提振市場信心。
02
鄭州方麵,近日正式發布瞭係統性救市文件。
這份文件,從支持閤理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市場供給、加大信貸融資支持、推進安置房建設和轉化、優化房地産市場環境五個方麵作齣瞭調整,通過19條具體措施,全麵優化鄭州的房地産市場。
鄭州鬆綁的標誌性在於,它不像其他城市一般,隻是針對某些部位鬆綁或者試探,而是發布瞭一份係統性的文件,從供需、土地、信貸乃至市場監管等方方麵麵做齣瞭調整。
如此堂而皇之地發布係統性救市文件,是因為鄭州樓市庫存太高瞭。
最近有人梳理過鄭州的潛在庫存,為1.09億平方米,按照此前鄭州年均1300至1800萬平方米的銷售速度,即便鄭州未來不增加供應,也需要賣7年左右。
麵對如此多的庫存,鄭州豈能不齣大招。
其中力度最大也是最為吸引眼球的,是其改變需求的三個措施:
1、放鬆限購。《通知》提齣,鄭州子女、近親屬在鄭工作、生活的,鼓勵老年人來鄭投親養老,允許其投靠傢庭新購一套住房。
2、取消“認房又認貸”。《通知》提齣,對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傢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3、開啓貨幣棚改。實施安置房建設工作三年行動,結閤房地産市場形勢,堅持以貨幣化安置為主。對未開工建設的安置房,鼓勵拆遷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
這三招,招招戳中關鍵。
鬆綁限購,一定程度上引導瞭需求。
取消“認房又認貸”,是此次鄭州發布文件中最大的亮點,因為這個亮點,鄭州被刷屏瞭。因為鄭州成為首個取消“認房又認貸”的城市。
在取消“認房又認貸”的背景下,鄭州的二套房購買者,隻要結清瞭貸款,就可以享受到買首套房一樣的首付和利率。
之前,鄭州的二套房首付,無論之前的貸款有沒有結清,都得60%,現在結清瞭隻要30%,且利率按照首套房利率。
它的實質,是對一批人進行降首付,降低一部分人購買二套房的壓力。如此會調動一批人的購房需求,加速去庫存。
開啓貨幣棚改,更加不用說,這是大傢非常熟悉的通過增加需求去庫存的方式。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兼國傢中心城市,如此大力度連環招數救市,居然沒有被約談,也沒有被點名。鄭州算是為所有城市,探明瞭放鬆的尺度底綫。
03
青島方麵,與近日放鬆瞭即墨區的限售政策。此前,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限售時間都是五年,而且是從取得不動産證開始算起。
放鬆之後,二手房限售市場從5年變為2年。新房限售時長不變,但計算節點從取得不動産證改為網簽之日,實際上相當於縮短瞭一兩年。
這個放鬆,力度其實不大,隻是放鬆瞭限售政策,一定程度上釋放瞭流動性,而且隻是一個區的流動性。
即墨之前是青島下轄的縣級市,2017年即墨撤市設區,成為青島下轄的即墨區。
這次雖然隻是放鬆瞭一個區的限售政策,但畢竟區是屬於青島的,而青島可是副省級城市兼計劃單列市,城市級彆非常高。
它的標誌性在於,鬆綁樓市城市,已經成普通地級市上升到瞭副省級城市。
三個標誌性事件蹭蹭遞進,短時間內同時發生,顯然意味著官方期盼樓市迴歸正常,不希望再齣現去年那種全麵冷場的局麵,希望從泥淖中走齣來,希望通過樓市來拉動消費。
在態度和政策友好之下,接下來的樓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樓市,會振作起來。
具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的剛需和價值投資者,可以開始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