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馬老在傢中。馬識途 生於1915年1月 老驥伏櫪馬識途:108歲長者,也可能是青春偶像 - 趣味新聞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馬老在傢中。馬識途 生於1915年1月 老驥伏櫪馬識途:108歲長者,也可能是青春偶像


發表日期 4/1/2022, 1:15:55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馬老在傢中。馬識途,生於1915年1月,也即農曆甲寅虎年。重慶忠縣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曾在黨內擔任過不同的領導職務。1935年開始發錶作品… .....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

馬老在傢中。

馬識途,生於1915年1月,也即農曆甲寅虎年。重慶忠縣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曾在黨內擔任過不同的領導職務。1935年開始發錶作品,1945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閤大學中國文學係。曆任中國作傢協會中國作傢協會理事、顧問、榮譽委員,四川省文聯主席、名譽主席,四川作傢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郭沫若研究學會副會長,四川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中國國際筆會中心理事等等。著有長篇小說《清江壯歌》《夜譚十記》《巴蜀女傑》《魔窟十年》《滄桑十年》等,長篇紀實文學《在地下》,中篇小說《三戰華園》《丹心》,短篇小說集《找紅軍》,《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作品。齣版《馬識途文集》(18捲)。

馬識途先生的名字廣為人知,還是因為馬老的小說集《夜譚十記》,部分篇章被著名導演薑文改編為電影《讓子彈飛》,通過影像,更多的人們走進瞭馬老筆下那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那個嬉笑怒罵的人間。

去年,馬識途以《夜譚續記》獲得2021年春風悅讀榜年度敬禮奬,時年107歲。

一年過去,馬老進入108歲瞭。迴首春風榜,自2012年始,9年以來,所有獲奬者中年齡最大的獲奬者,就是馬識途老先生。

老馬識途,老驥伏櫪。令人欣喜的是,108歲的馬老,又於2021年10月由四川人民齣版社齣瞭新書,《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馬識途先生在四川知名度很高。記者走過成都寬窄巷子那傢著名的網紅書店見山書店,剛進門,一眼就看到瞭一整套的《馬識途文集》。

見山書店的《馬識途文集》。

老爺子惜時如金,他的手頭還有太多事情要做。這是平時一直無微不至照顧馬老晚年生活的女兒眼中的父親。

108歲的馬老,仍然興緻盎然。除瞭甲骨文研究,小說依然是他的興趣。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曾提議馬老可以采用口述實錄,把他的百年人生故事講給讀者。所以所謂的“馬老封筆”,可真是說封也難封之“筆”。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閤會主席、中國作傢協會主席、著名作傢鐵凝說,這部《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見證瞭馬老對漢字及其承載的博大傳統經久不磨的摯愛深情,更見證著一位革命作傢如金如石堅不可移的文化自信。

春風十年迴訪,讓我們走近最年長的春風得主馬識途先生的世界。

馬老和四川人民齣版社的編輯蔡林君正在討論《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的細節。

【“寶藏老人”馬不停蹄】

因為這個春天,疫情再度嚴峻,本報記者到瞭成都,依然無法當麵拜訪這位“寶藏老人”。畢竟馬老年事已高,馬老女兒對老爺子的謹慎嗬護,我們錶示非常理解。

於是記者來到瞭齣版馬老最新作品《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的四川人民齣版社,見到瞭這本書的責編蔡林君編輯。

蔡林君用成都方言惟妙惟肖地學馬老的口吻。她說,馬老一捧到自己的新書,就非常滿意。他用四川話說,“看到這本書時,我的喜悅無以名狀。”

蔡林君說,也許這本書纔是馬老的封筆之作,但是誰知道呢。馬老創造瞭奇跡,世界罕見。據蔡林君說,這本書已經獲得瞭一係列榮譽。

蔡林君嚮記者展示瞭馬老在校樣上的修改意見,好幾頁紙上,有馬老密密麻麻關於修改意見的字跡。

“那天正好是周天,我在辦公室加班處理一些稿子,突然收到馬老女兒馬萬梅老師的短信,說馬老校稿看完瞭,看我好久去拿。馬老的稿子是一刻都不能耽擱的,我馬上說現在就可以過去。馬萬梅老師說,那要等馬老睡完午覺,三點以後。我就跟她約的是下午4點左右。

3:50,我終於到瞭馬老傢。馬老正在揮毫丹青。隻見他認真地站在書桌前,寫毛筆,全神貫注。可能是站太久瞭,他先停下瞭手裏握著的毛筆,休息一會。馬老拿他放在背後桌子上的稿子,放在桌前,對我說道:“喏,這是稿子!”眼神裏的自豪感分明可見。我坐下,把他拿的稿子慢慢地抽齣來。看到序的第一頁我就驚呆瞭,馬老改瞭稿子中不少的不當之處,而且每頁都有改。

據馬萬梅老師說,馬老一個星期每天都拿著放大鏡在那裏一頁一頁地看校樣。除瞭吃飯、睡覺,就是拿著放大鏡坐在那裏一頁一頁地核查書稿,一動不動。傢裏人讓他休息,他都不願意。這個高強度的效率,一般年輕人都吃不消,這不連一個星期都不到,馬萬梅老師就給我發微信,讓我去拿馬老校對的稿子。

馬老還特彆交代瞭,裏麵的哪些甲骨文最好放那些正規的甲骨文,後麵一定要給我看看,不能有半點閃失。馬老還特彆指齣那幾頁稿子的甲骨文寫得不好。我準備重新物色書法傢來寫書中的甲骨文。”

在蔡林君的印象中,馬老說話聲如洪鍾,中氣還是那麼足,很渾厚。馬老看著自己的書,時而會有孩子般的笑容,

她還說瞭一個故事――

“我給馬老說,5月3日,我專門為五四青年節寫瞭一篇文章,說馬老您是我們真正的偶像,還給他翻看瞭新華社的那篇報道,當時快100萬+瞭,最後達到瞭106萬+。馬老尤其看瞭他那張青年時期的照片,不停地點頭。我給馬老讀瞭最後一段‘如果說青春可以不老……’,馬老開心地笑瞭,對著我說,你很熱情啊。我瞬間好感動。馬老毫無名人的架子。對待晚輩也很和藹可親。馬老指著我拿的需要他處理的問題以及第三部分稿子,信心滿滿地對我說,這個稿子,我一天就可以看完。”

一個108歲的長者,也可能是一個青春偶像,說來,也並不意外。

馬老近影。

【甲骨文是一生未瞭的情懷】

關於為何在108歲時,終於齣版瞭一部跟甲骨文有關的書,馬老有這樣一段往事――

當年他如願考上瞭西南聯大外國語文學係,後轉入中國文學係。他在西南聯大一方麵參與地下黨工作,擔任瞭西南聯大支部書記;另一方麵在全國著名學者的門下勤學苦讀。他曾選修瞭文字學大傢唐蘭教授所開的“說文解字”及“甲骨文”和陳夢傢教授所開的“銅器銘文金石學”等課程,頗有心得。四年後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正欲繼續深造,卻得到中央南方局調令,離開瞭昆明。從此放棄瞭在西南聯大的學術研究,並根據地下黨工作原則,將所有相關的筆記文稿付之一炬。

此後,馬老冒險犯難,九死一生,戰鬥到一九四九年,迎來全國解放。

馬老自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奉命從政,從此在黨政群大大小小單位任領導職務,載沉載浮七十餘年之久,精業從事,未敢他騖,遂與甲骨文絕緣。但我常迴憶當年,對大師們的諄諄教誨,念念不忘。離休之後,我在文學創作的閑暇時,竟就迴憶當年所及,開始撰寫“甲骨文拾憶”;尤其是二○一七年我的《夜譚續記》完稿後,更是投入關於甲骨文、金文等在內的古文字研究,寫齣這本甲骨文筆記,藏之書篋,未敢示人。”

據馬老迴憶,甲骨文發現一二��周年紀念座談會開幕,眾多甲骨文研究學者熱心參與。會上有學者提齣“科普甲骨文”的主張,在我國中小學生和大學生中推廣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甲骨文。“我作為一個曾在西南聯大眾多大師門下小有所成後又棄學七十餘年的學生,得此信息,興奮不已還心血來潮。於是重操舊業,重讀甲骨文,隨讀隨做筆記,經過七十餘年之後,重溫這門絕學。

“這次重讀甲骨文,我又將甲骨文進行分類,選取我曾認讀過的甲骨文中的一部分字,照我設計的順序,按簡體、繁體、甲骨文、拼音、《說文解字》、唐氏新解等,逐次寫齣,力求易認易解。分類照唐蘭教授常說的以“人為中心”,如人與自然、人與傢庭……”

就是這樣雄心勃勃的馬老,馬老雖自謙“纔力不夠、年老體衰,已無法實現這個心嚮往之的‘科普甲骨文’項目”,但這部心中的書,真的成為瞭現實。

這是一部書,更是一份深遠的情懷。

馬老博聞強記,寫這本書時,不斷地在迴憶他在西南聯大時期,受教於唐蘭教授。

說到甲骨文,以及為何對甲骨文有如此“執念”,馬老說,在學術研究上,一個字的發明往往窮畢一生之功,以緻很多研究者可能一生也未發明一個字。隻要在古器物古文字上能發明一個古字,他就夠稱為教授瞭。在古器物古文字上一個字往往會被爭論幾十年乃至幾百年,一字之彆,就可成就一傢之言;解決學術上的一個難解問題,就可形成對古史古文的新解。

他迴憶道,“不要認為這是冷僻學術,它對於中國文化的演變發展大有關係。你們要從讀《說文解字》開始學起。往往一個古文字的發掘,有如天上發現一顆新的星星給研究人員帶來無窮的快樂一樣。這本是一門最有興味、最有學術價值且最重要的學科呀!”唐蘭教授這麼一講,引起我們對研究古文字的源和流的興趣。

說到“西南聯大精神”,馬老如是說:“進行語言文字研究的學者,首先必須精通中國曆代文化典籍。所謂精通,不僅要能‘照本宣科’、傳授知識,更要能從典籍中闡其精義,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不僅要不泥古,更要有疑古精神,思人之所未能思、言人之所未能言,敢於發錶創見,對前人之說錶示疑義,甚至可以一鳴驚人、振聾發聵,這是精通的一層意思。其次,必須精通幾門外語,能從外國典籍中摘其精華,為我所用。留學外國的學子要能發現百年來被外國人偷去、抱去、抄去的中國曆代重要文化典籍,這叫‘齣國學中文’;學成以後,再把散失國外的古寶藏‘搬’迴來,加以中國化的闡釋,這是更高層次的精通。再次,一個語言研究學者,不僅要學貫中西、精通古今,善於從考古新發現中勘察鑒定傳承典籍,還要樂於從中國民間風俗、神話、口語中發現新材料,尤其要從中國少數民族遺存典籍和口語中取得比較研究資料。”

馬老給錢江晚報的“春風小書桌”簽名。

【馬老說字,他是怎麼來解讀甲骨文的】

對於這個108歲誕生的“孩子”,馬老鍾愛有加。他還謙虛地說,對西南聯大課堂上大師講授的古文字的迴憶與對古文字的說解,也許是我這個老人所能做的最後一件功德的事吧。請大傢斧正!

我們來打開這本108歲老人的新書,來看看馬老如何妙筆生花,說文解字――

東西。“古人把物件叫東西,就是這兩個字。你們看這‘東’字就是一包東西兩頭用繩子結紮起來,‘西’字也是一包東西一頭被結紮起來。就是流傳到今天,我們寫的‘東西’兩個字。還有一個‘束’字,古字也隻寫成似‘東’字狀,也是兩頭被結紮的東西,意為‘結束’。現在我們寫的‘東西’二字和‘束’字,本來就是象形字。今天你們就開始認識三個古文字瞭。自古以來都沒有‘東西’兩個字的字源,現在終於被我們研究齣來瞭。我們用的許多字,都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一查字源,便清楚瞭。”

對於中國兩字,馬老是這麼釋的:

“中”字直杆上有旗嚮一方飄拂,此旗飄拂究是何義?於是,唐蘭教授說齣他研究後的個人見解。他說,人類自遠古時代起,總愛結成大小不同的族群,各自占領一塊地盤以求生存,進行采集植物、獵殺動物,以之為食物。演化為有雙手的真人後,繼續因爭奪食物及地盤,或相互結盟,或相互侵略。古書中就有黃帝炎帝之戰、黃帝蚩尤之戰。因此這些部落各自在地盤或軍營中央,竪立一根圓木旗杆,旗杆中上端修瞭一個方形或圓形的旗鬥,人坐在裏麵可以�t望,以防備敵人。這根旗杆非常重要,整個軍營都以它為中心。在旗杆的旗鬥上下分彆掛有兩幅飄動的旗幟.現代人的書法中也常見有上下軍旗飄動的中字的寫法。

那麼,中國的“國”字呢?馬老說,古“��”字裏的“或”字有解為地域的“域”字,土是後加的。實際上,這個“或”字是守衛疆土的戰士所持的武器“戈”。戈是古代原始部落的主要武器,本來就是武器的形象,這毫無異議。那個“囗(wéi)”字就是範圍的標誌,所以“��”字的字源就是族群的地盤內有執戈的守衛者。

如今世界又不太平,戰爭與和平,再一次引起世人關注。

馬老也關注著外麵的世界。

馬老說的三個字,一個是“武”字。此字易誤解為“止戈”為“武”,現在還引用為呼籲和平,大錯。此“止”非“停止戰鬥”,而為“進行戰鬥”之意。“武”字,即邁開步,拿齣武器,“戈”進行戰鬥。

一個是“取”字。他說,唐蘭教授就此先講瞭一個“取”字,把“取”字說清,“聯”字自然也能說通。“取”字的形象是用手抓住一個耳朵。前麵說過,古代氏族戰爭不停,打起仗來,殺人盈野,把被打死的人堆在一起,那是戰果,以此嚮首領報功。但要把成堆的死屍搬迴去太麻煩,於是把死屍的耳朵割下來(據說割的都是左耳),拿迴去報功就方便多瞭。這便有瞭“取”字,取者取耳朵也。如此說來,那“聯”字可不可以說解為這是割耳報功用的?用絲繩最結實,把割下的耳朵串起來運迴去,豈不更省事?於是以耳為旁的“聯”字自然就齣現瞭。

一個是“斤”字。古人打仗時也常用斧頭,號稱闆斧,頭大刃銳。隋唐英雄程咬金手提的就是這種闆斧。程咬金使用闆斧功夫深,所以他的“三闆斧”被傳為美談,流傳至今。戲台上常見這個識字不多、勇猛非凡的黑臉莽漢。還有一個後輩叫李逵,殺人也是用斧頭,魯迅就形容過李逵“拾起三闆斧一路砍去”。

還有一個,是“和”字。馬老說,“和”字由“禾”與“口”組成,禾就是糧食,人類生存之物質,自然重要。在精神方麵,中國人自古重視天人相和,和為貴,和而不同。“和”是人類生存交往的準則,世界亦倡導和平。但最理解、最重視“和”的是中國人,這是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而個彆國傢、個彆集團卻常常是口和心不和,一直爭鬥不息,是“和”的反麵。欲“和”則必須“平”,即平等。平等是“和”的內涵。

三月有兩個節日,一個三八婦女節,一個3月12日的植樹節。

馬老說“好”字。好 hǎo 從女從子,與《說文解字》“好”字篆文形同。《說文解字》:“好,美也。從女子。”唐蘭教授解,一男一女挨在一起,自然相悅。

馬老還時常幽上一默。他說,女人不是很喜歡戴上漂亮的手鐲和項鏈、腳鏈嗎?她們哪裏知道那是古代奴役女人的捆綁工具。男尊女卑,一個“尊”字,形象就是雙手捧酒尊敬上級的模樣。男尊女卑自父係氏族社會以來就如此,現在雖然取得瞭較大進步,但陳舊的觀念仍在。所謂“文明社會”的西方國傢依然如此,所謂Lady First是做樣子的,因此世界上還有專門為女權而鬥爭的組織。

他說,現在人類纔知道森林之可貴,不僅可作為物用,而且與人的健康生存大有關係。中國是植樹造林的典範,沒想到如今竟然還有國傢反對《巴黎協定》,殊難理喻。

對於自己姓馬的“馬”字,馬老是這麼說的:�R(馬)。傢畜或動物的甲骨文,都是以形造字,�R亦然。現有甲骨文,以�R眼為首造字,強調�R首形,與牛、羊等無異,並非隻強調�R鬃。�R現簡化為“馬”,既非強調馬鬃,也未強調馬首。“馬”筆畫簡至三筆,因此在“以筆畫為序排列”中我這個姓馬的人,藉光總排在前頭。遇到選舉時,我的名字就齣現在名單前麵,很顯眼,便於大傢畫圈(○)或畫鈎(√),我的被選中率提高。我因這一簡化字,很占瞭一些便宜。有朋友對我戲言,你是最應該感謝把“�R”字簡化為“馬”字的人。我非但不感激,反而大生疑問,為何要將它作如此簡化?這也可算一則趣事,故寫入。

藉“馬”說“馬”,就是這麼有趣的馬老。

馬老,祝你繼續寫寫寫,快樂健康地,寫下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青未瞭|蒲河之春

青未瞭|蒲河之春

    文/祁亞平(甘肅) 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季,蒲河水歡快地奔騰起來。萬物復蘇瞭,落葉喬木發揮神功重新披掛上陣,春天用綠色點綴大地。花草樹木、溪水河溝統統活泛起來。 在萬物爭寵的季節,各種色彩被青睞的眼神無數次點亮再點亮。 陽光、空氣、水分、土壤聯閤起來給蒲河兩岸換上瞭層層綠裝――從淺綠到蒼翠,從蒼翠到玄黃。蒲河的“披風”豐富多彩,春天裏,大自然的各種絕技輪番上陣,種種的濟濟楚楚、嬌態可掬、突兀離奇,永無遺漏地趕來再趕來…… 每年春天都有新的來客落戶蒲河,那些飛舞的翅膀,似曾相識,但又全然陌.......


青未瞭|王義尚:走進春天的夢裏

青未瞭|王義尚:走進春天的夢裏

    走進春天的夢 文) 文/王義尚(山東) 熬過漫長的鼕季,春天的腳步嚮我們款款走來。一陣陣暖風吹拂,使大地慢慢復蘇變綠,綠油油的麥苗正在起身拔節,金燦燦的油菜花在明媚的陽光下開成瞭花海,好像給大地鋪上一層金色的地毯。溝渠、路邊與田野裏,春風吹吹綠瞭小草,吹醒瞭昆蟲與青蛙,一些野雞、野鴨和花喜鵲等野鳥,都蹦�Q齣來,爭相跑到田野裏鳴叫撒歡…… 清晨,一縷微光撩開輕霧的麵紗,追隨著三月的春風,我走齣傢門來到村外的小公路上,一路嚮北穿梭慢跑於田野邊的碧綠叢中。20餘分鍾便跑齣兩韆多米,駐足.......


智利駐華大使盛贊《冰雪國寶萬裏圖》

智利駐華大使盛贊《冰雪國寶萬裏圖》

    文章作者:大雪 今年4月1日正逢科學發現大熊貓153周年。150多年前,從法國傳教士戴維在中國發現大熊貓起,一股黑白鏇風隨即席捲全球。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智利共和國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先生等一行到訪北京神玉藝術館,專程參觀在此展齣的以大熊貓為主題的中國畫長捲版畫作品《冰雪國寶萬裏圖》。施密特大使即將離任歸國,此次蒞臨美術展覽,身體力行推動中智兩國文化藝術交流。此次為施密特大使一行首次展示的是該長捲的全球限量版畫的首捲,異常珍貴!外交部集郵協會原秘書長馬小玲先生、神玉藝術館李楊洋副館長、著名熊.......


“它們是最純粹的陶瓷”

“它們是最純粹的陶瓷”

    南宋哥窯青釉水丞 北宋定窯白釉摩羯形枕 南宋官窯青釉齣戟尊 北宋鈞窯天藍釉紫彩梅瓶 ◎剴弟 展覽:50絕美―禦宋 展期:展至4月5日 地點:南京德基美術館 從世界範圍內來衡量中國藝術,沒有任何形式可以超過瓷器的影響,而中國瓷器中最璀璨的明珠――宋瓷,尤以汝、官、哥、定、鈞為代錶的“五大名窯”最為卓絕,其自然含蓄、清新淡雅的獨特氣韻,凝結著宋代文人士大夫“道法自然”“格物緻知”的精神意趣,詮釋瞭中華文化獨特的審美理念及思想追求,其影響深遠,跨越時空,超越國度,散發著永恒魅力.......


塔可夫斯基90歲瞭 讓我們重新理解他

塔可夫斯基90歲瞭 讓我們重新理解他

    《鏡子》 《安德烈・盧布廖夫》 《犧牲》 ◎黑擇明 今年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4.4-1986.12.28)誕辰90周年,這位電影聖徒一生僅留下7部長片、1部短片,卻拓展瞭電影的詩意、夢幻、神性的邊界,為後世創作者留下豐厚的精神遺産,成為電影史上一座至高無上的豐碑。中國電影資料館將在4月推齣塔可夫斯基的紀念展,放映他的5部長片和1部短片。在這個春天,讓我們與塔可夫斯基相遇。 1 春天,特彆是4月的前幾天,我總會重溫塔可夫斯基的某部電影。一方麵是因為電影資源的.......


瀋華:從曆史文化的背景解讀清代玉器製作的工藝和特徵

瀋華:從曆史文化的背景解讀清代玉器製作的工藝和特徵

    (接上期) 這部從曆史文化的背景解讀各個時期的玉文化製作工藝特點的係列,終於也走到瞭尾聲。這是繼上一個專題《玉文化發展史》之後的又一篇係列連載,因為我寫的很多文章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確定專題,寫著寫著就慢慢確定瞭主題和寫作模式,所以仔細讀過我係列文章的朋友,可以從標題的格式到內容的充實度上,也能看齣逐漸完善的模式和區彆。 所以越往後,越不好寫,例如現在又到瞭清代的玉器特點,在我上一個專題係列的文章的內容中,洋洋灑灑的十幾篇文章,已經寫的麵麵俱到瞭,這次又寫到瞭清代玉器的時候,隔瞭兩天也無從.......


那些被遺忘的錄像藝術……

那些被遺忘的錄像藝術……

    ◎後商 展覽:重新聚焦媒介:東亞錄像藝術的興起 時間:2022年3月5日―2022年5月8日 地點: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電視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電視已經銷聲匿跡瞭,在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時代,電視隻是一件陪襯品,一塊顯示屏。 學者們大多持有批判電視文化的立場,他們將電視看作是單嚮度的,使觀眾沉溺其中的東西,認為電視剝奪瞭觀眾學習和認知的取嚮。這種批判延續到瞭今天,他們批判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但這種聲音隨著雙嚮的交互取代單嚮度的喂食也很少見諸公眾。.......


觀看約翰·伯格 理解約翰·伯格

觀看約翰·伯格 理解約翰·伯格

    ◎雲也退 人活著必須選擇一處棲身;人不可能無所不在,像聖經中的上帝那樣“自有永有”――這種天然的受限會讓很少數的人感到不滿,他們神思馳騁,靈魂不受任何形而下之事羈束,他們感覺敏銳,必須四處走動以不斷儲備新的感覺素材。 約翰・伯格是坐擁一個無限的素材庫的人。所有的藝術品,對他而言都是觸發感受、思考和想象的源頭。他的文風獨特,說好聽瞭叫“飄逸”,苛刻一些的話,也能說他愛講些不知所雲的東西。一韆多年來藝術作品的積纍,是他這個活在20世紀的人形成各種意見看法、各種批評的底氣。這些藝.......


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中K3(3號坑)齣土的銅尊局部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一個發掘齣的探坑 黃山遺址齣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産作坊 2021年10月9日拍攝的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局部 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北區二次葬大墓齣土的典型器物 K5(5號坑)齣土的金麵具殘片 湖北雲夢鄭傢湖戰國秦漢墓地齣土的扁壺 陝西西安江村大墓齣土的陶馬 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慕容智墓齣土的鎏金銀飾件 剋亞剋庫都剋烽燧遺址齣土的文書 明中都遺址齣土的建築構件 .......


樂壇公僕吳祖強

樂壇公僕吳祖強

    為創作《草原小姐妹》在內濛古采風 和著名小提琴傢 梅紐因(中)在一起 留學時期的吳祖強(中) 1982年6月1日,鄧穎超與《風雪夜歸人》全體工作人員閤影留念 ◎吳歡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傢。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開篇先引白居易這首詩,當然是意有所謂。2022年3月14日,我的六叔、音樂傢吳祖強先生以95歲高齡駕鶴仙逝,去找他的大哥我的父親吳祖光先生,可謂功德圓滿。 六叔祖強生前,有人稱他為“音樂教父”,被他當場婉拒,說:“不好!音樂兩字太.......


一塊銘磚揭開韆年前的儲糧秘密

一塊銘磚揭開韆年前的儲糧秘密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3月31日,記者走進河南博物院的第七展廳――隋唐時期展廳,位於展廳西南角的含嘉倉倉窖結構模型旁,陳列著一塊1971年在含嘉倉城址內齣土的銘磚,磚上記載瞭儲糧的時間、數量、品種、來源、倉窖位置及授領糧食的官員姓名,反映瞭當時儲存糧食的特殊措施和管理製度,從銘磚記錄的內容來看,當時糧食的儲存已經製度化、科學化。(河南日報農村版) 來源:河南日報 .......


1300多年前,李白就把人看透瞭

1300多年前,李白就把人看透瞭

    《萬捲樓國學經典(珍藏版):李太白集》讀完瞭,結束時候簡單評價瞭一下: 編輯過於粗糙,名實不符。對李白沒啥興趣的,建議忽略。 剛好讀來袁行霈先生一段關於古典詩歌的見解: 中國古典詩歌通常不是把感情脈絡的連續性呈現給讀者,或從中截取最有啓示性的一段,或通過詩句之間大幅度的跳躍,讓讀者通過有形的部分去聯想補充其他留白的部分,略去的部分就隱約地浮現在這無言的行間。 對袁老之言深有體會,這也是自己喜歡閱讀李白詩歌的一個重要原因。袁老這段話,像一顆定心丸――展開自己的聯想力,盡情去讀就好瞭。 把閱讀這本.......


春和景明警院長捲圖

春和景明警院長捲圖

    權威發布,讀懂蘇警。 清明時節 警院長捲圖 參差樓颱花影中, 再嚮灞颱聞摺柳。 昨夜細雨催蘭舟, 曉窗分與讀書燈。 △共賞此幅畫捲△ 空氣中些許帶著些水汽,清早的晨曦緩緩升起,教學樓和圖書館巍峨雄壯,無論去哪走一走,仲春的氣息都在醉心蕩漾,哪怕在宿捨窗口望一眼庭中草木,綠意葳蕤,日入陶然,不作清夢,倒真像宋人的一幅古畫瞭。 四月,最多的應該是雨吧。層層疊疊的雨,染綠瞭石階,攪動瞭河水,氤氳瞭寒衣,也讓偶爾的晴天變得歡欣鼓舞。 誰又能不想齣去,見證百聞不如一見的金陵春色,也像古人.......


2021年“百花杯”評審活動獲奬名單公示

2021年“百花杯”評審活動獲奬名單公示

    2022年3月31日,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公示瞭2021年“百花杯”評審活動獲奬情況,公示時間為2022年3月31日至2022年4月6日。如有情況需要反映,請在公示期間嚮評審辦公室反映。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成立於1988年,是國傢一級社團組織。協會的工作宗旨:遵守國傢法律、 法規和國傢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發揮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熱忱地為行業、企業和會員服務;保護傳統.......


桂林萌娃玩轉三月三

桂林萌娃玩轉三月三

    “尼的呀,尼的呀 美麗的廣西誰能不愛它” 一首《廣西尼的呀》 感受壯鄉民族風情 臨桂三元社區 3月31日上午,臨桂三元社區工作人員與多美幼兒園小朋友身著民族服裝,手拉手載歌載舞,歡快地跳著竹竿舞,共慶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活動上大傢互相分享壯鄉美食、民族服裝時裝秀,營造瞭民族團結一傢親的和諧氣氛。 象山區子興幼兒園 “三月三”是廣西的傳統節日,也是壯族人民的歌圩節。為瞭讓孩子們更加深入體會瞭解廣西特有的民族文化,象山區子興幼兒園開展瞭“壯鄉三月三 多彩歌圩樂”主題活動。對山歌、拋.......


西方的劍術大師可不比東方大俠差 除瞭兵器 他們還會玩工程和外交

西方的劍術大師可不比東方大俠差 除瞭兵器 他們還會玩工程和外交

    西方劍術大師可不比東方大俠差 除瞭兵器 他們還會玩工程和外交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武俠世界的童話,中國曆史上有過強大的遊俠勢力和遊俠首領,但這些人物在今天的中國人看來大部分都是反派,比如秦漢之際的劉邦、張耳、英布、彭越,比如東漢末年的董卓(董卓有健俠的名號)和袁紹,在秦漢時期能罩得住、有強大私人勢力的大佬都是俠。在西方近代曆史上同樣誕生瞭一個強力團體,那就是劍術大師,他們可和影視劇中的畫風截然不同。 咱們中國曆史上的著名劍客最常用的兵器可不一定是劍,比如東漢末年的呂布就被王允當作是劍客,.......


從金相淑的作品裏,讀懂女性浪漫

從金相淑的作品裏,讀懂女性浪漫

    美劇《瞭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裏有這樣一個橋段:女主的媽媽羅斯執意跑到巴黎深造藝術,卻未曾想過要成為藝術傢,甚至對藝術學院裏學素描的女學生說:“為什麼要獲得藝術係的學位?在美國是沒有女藝術傢的,以前在巴黎有幾個,一個放棄瞭,沒有人知道她現在在哪兒,另一個自殺瞭,主要是因為沒有人願意買女孩的藝術品。” 雖是橋段,卻也是那個年代的事實。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女性藝術課題引人關注。全球範圍女性藝術的曆史發現和研究不斷深入,尤其藝術品市場方嚮,女性藝術開始有硬通貨的意思。當然,這個“遊戲”目.......


晚潮|現代江南作傢“談鬼“,其實是談什麼

晚潮|現代江南作傢“談鬼“,其實是談什麼

    □杭州師範大學 竺建新 張伊菲 青年魯迅。 江南曆來有尚鬼神,信巫術之風尚。此風尚可以從大量的古代典籍記載中得到證實,如“其俗信鬼神,好淫祀”(《隋書・地理誌下》)。也可以從河姆渡文化遺址與良渚文化遺址中齣土的文物得到證實。前者齣土的“雙鳥朝陽”紋象,異首連體且上麵刻有太陽,錶明瞭此鳥具有某種神性特徵。後者齣土的玉琮饕餮紋儺麵具,是巫師主持驅鬼逐疫的儺祭儀式時所戴的麵具。 作為一種民俗,鬼神崇拜在民間信仰中影響深遠。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對鬼神信仰不僅沒有排斥,反而用“三世輪迴”、“因果報應”.......


滑溜書院|王培靜:又聞槐花香

滑溜書院|王培靜:又聞槐花香

    文 | 王培靜 初夏時節,到處都有桃花節、杏花節、梨花節,等這些花們依次怒放之後,還有一種沒有節的花要開,那就是槐花。隻所以槐花沒有節,就在於它太普通瞭吧。 休息日到樓下走走,小樹林裏竟開瞭一種紫紅色的花,走進一看,竟是槐樹上結的花。也許是自己孤陋寡聞,從來還沒見過紫色的槐花,這或許是從國外引進的品種,或許是有人嫁接培養的觀賞新樹種。 到郊處的公園散步,很遠就聞到瞭一種熟悉的味道,那味道帶著淡淡的香氣,那香氣中還摻有一絲甜味。我一邊走一邊四處尋找,果然走過一個彎道,那種親切的味道更濃烈.......


十位心理專傢聯袂推薦:瀋傢宏共情技能30講

十位心理專傢聯袂推薦:瀋傢宏共情技能30講

    共情(Empathy)經由羅傑斯(Rogers)係統研究並被深入運用到心理谘詢實踐中,共情也是以人為中心療法的三大核心技能(Genuineness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Empathy)之一。 共情又被kohut 的自體心理學和Stolorow的主體間性心理學推嚮瞭高潮。 共情在心理谘詢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心理學流派所重視和研究,並成為瞭不同流派之間的共同語言。 .......


(同題詩賽)清明|姚金鬥(山東)

(同題詩賽)清明|姚金鬥(山東)

    本文由文學時代微刊(公眾號ID:wxsdwk)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學時代微刊・總第7815期 清明(同題) 文/姚金鬥(山東) 我采瞭幾束小花, 放在瞭烈士白曉卉的像前。 深深地為她默哀, 以慰我對她思念! 白曉卉, 是省立醫院的專傢, 一直奔赴在抗疫前綫。 她逆行到威海, 在工作中以身殉職。 獻齣瞭寶貴的生命! 她走瞭, 她是白衣天使, 去瞭一個遙遠的地方。 那裏是仙境,是天堂。 聖潔花開,泉水流淌; 綠樹蔥蔥;鳥語花香...... 版權和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錶作者觀點.......


《中國名傢藝術——關香凝》書畫集齣版發行

《中國名傢藝術——關香凝》書畫集齣版發行

    關香凝,女,1933年10月齣生於吉林。離休後1992年學習山水畫。1994年成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曾師從劉大海、段俊川、曾剛等知名畫傢學習彩墨山水。 1998年6月作品參加京、深、港警察書畫攝影展,在北京曆史博物館,香港大會堂及深圳展齣。1999年5月參加公安部老年書畫研究會舉辦的個人聯展。1999年9月,慶祝建國五十五周年《祖國頌》書畫展。《長白積雪》、《長城鞦色》、《泰岱映雪》作品入編《第四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響水湖》、《往事如煙》作品入編《中國藝術傳世寶典》。2000.......


《西海固筆記》|西海固之子的傾情之作

《西海固筆記》|西海固之子的傾情之作

    季棟梁報告文學《西海固筆記》齣版後,很快被列入中宣部齣版局公布的“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好書薦讀書目,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重視。這部作品具有的不尋常意義,不僅在於書中呈現的西海固扶貧史可以被視為新中國扶貧史的典型縮影,使它成為一部必將誕生的作品;也在於西海固作傢群早已超越地區局限,成為聲名遐邇的全國性文學品牌,而一部由西海固代錶性作傢書寫的展現西海固脫貧麵貌的長篇紀實之作,也就象徵瞭西海固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的嶄新局麵,意味豐富。 季棟梁被稱為“西海固之子”,在故鄉生長過二十多年,從小的.......


青未瞭|走進黃金庵(外一篇)

青未瞭|走進黃金庵(外一篇)

    走進黃金庵(外一篇) 文|李偉 走進黃金庵 迎春花簇擁開嶄新的春天,粉嫩的櫻花飛舞進人們的心窩。趁陽春,拜訪一處名勝古跡,瞭一截慕名的心願。 4月12日,我和夏龍河老師、孫美清老師一起來到大夼中心初級中學,剛到校門,如詩如畫的校園恰恰溫潤成教書育人的模樣,嶄新的教學樓、實驗樓、書香花香和黃金庵一直在靜靜地等候著我們…… 在徐世玉校長的陪同和精心講解下,開啓瞭對黃金庵的虔誠之旅。 來到前門東側,“黃金庵”三個大字醒目大方,遒勁有力。1987年4月27日,煙颱市人民政府授予黃金庵煙颱市級文物保.......


青未瞭|墮落的二叔

青未瞭|墮落的二叔

    墮落的二叔 文|李虹昌 大年初一,又叫正月初一,按照傳統習俗,由於年長輩分高,村裏族人們都會給父親拜年,所以我們一傢人,天不亮就要起床,吃完水餃飯(按照習俗正月初一早上要吃水餃),就驅車趕迴老傢。 一進村東頭的大橋,迎著耀眼的車燈,走來一位身著大衣鬍子拉碴、邋裏邋遢的老人,年齡大概六七十歲,父親坐車好暈車,車窗沒有關嚴,透過車窗飄進來濃重的酒氣,父親問:“這是誰?一大清早就喝這麼多酒!”我由於專心開車瞭,並沒有仔細看,妻子透過車窗看瞭一眼,迴答道:“是咱那個好喝酒的二叔。”“你二叔這一輩子.......


中國書法代言人符道誌作品展

中國書法代言人符道誌作品展

    符道誌 ,字道之,號二公、伏牛山人,男,一九四三年生,河南南陽人。 五十年代參加西北建設。 曾先後供職於青海省圖書館、青海省文化廳,現任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東方藝術研究院教授等職。自幼酷愛書法。 學書三十餘載,初以唐楷立骨,後直追魏晉,下涉宋元明清百傢。 字體由楷入行、流溢為草,且融入篆隸,力圖在行草天地中開闢新的審美領域。 篆隸楷行草五體俱備,尤以行草見長。 書作雄強壯偉,筆力遒勁,既存魏晉氣韻,又得宋人意趣,具有渾厚華滋、格調高古的書風。 作品在國內多次獲奬,並入編《中國.......


寶劍齣龍淵: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在綫分享鑄劍故事

寶劍齣龍淵: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在綫分享鑄劍故事

    人民網悉尼4月1日電 (李含悅)近日,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通過官方社交平颱分享《匠心――中國非遺》之寶劍鑄造係列微視頻,介紹淵源深厚的寶劍鍛製技藝,以饗鍾情於中國非遺技藝及其無窮智慧的新西蘭受眾。 “美玉生磐石,寶劍齣龍淵。”詩中所述的龍淵,即浙江龍泉古地名。龍泉,自春鞦戰國起,已有2600多年鑄劍曆史,龍泉寶劍鍛製技藝於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中國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名錄。其技藝最大特點在於用材講究,工藝獨特,以及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有著80多道製作工序的龍泉寶劍,最主要的技藝就是.......


90後麵塑匠人楊剛:越來越多青年人親近傳統技藝

90後麵塑匠人楊剛:越來越多青年人親近傳統技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山西運城的90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楊剛,是一位麵點師,也是一名麵塑匠人。他憑藉著對麵塑手藝的熱愛,多年來,跟著師傅在深圳、天津等地學藝、曆練,利用休息時間勤加練習。 如今楊剛的生活雖不像從前那般匆忙,但製作一個麵塑精品仍要經過小半年的時間,經反復雕琢,纔能達到期望的效果。 勤學苦練、曆盡艱辛的經曆,不僅讓他收獲瞭榮譽、奬章,更增添瞭同苦悶、枯燥對抗的勇氣。在問及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的價值時,楊剛錶示,其傳承重在“精神”二字,迎難而上,勤學苦練,苦盡甘來,是非遺留給當代青.......


202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神仙打架”背後是什麼?

202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神仙打架”背後是什麼?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 應妮)早在終評開始,就有業內人士用“神仙打架”來形容202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評選。 山西夏縣師村遺址齣土的仰韶早期石製蠶蛹,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蠶蛹形象;浙江餘姚施嶴遺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麵積最大、年代最早、文化係列最完整、證據最充分的稻作農耕遺跡;陝西寶雞周原遺址為確認先周國傢中心提供瞭證據,結閤文獻進一步證明周原為古公��父遷岐之地;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極有可能是姑衊國的王陵區,填補瞭姑衊國考古研究的空白……盡.......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3月31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圖片來源:新華社 Piluo site, Sichuan Province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 Piluo is by far China's best preserved archaeological site from the Paleolithic period dating back from 2.5 million to around 10,000 years ago. It is situated in the Qinghai-T.......


詩情畫語|趙清縈畫作:《入若耶溪》

詩情畫語|趙清縈畫作:《入若耶溪》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周潔 錢江晚報“成長讀本”攜手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美術部發齣徵集令,如果你熱愛古詩詞,如果你喜歡畫畫,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品詩中之意,繪畫中之情。 優秀作品將亮相“成長讀本”,並有機會成為“浙江少年詩詞大會”決賽現場的題目。 入若耶溪 唐・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岩中響自答,溪裏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嚮餘景。 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中心小學六4班 趙清縈 指導老師:瀋晶晶、瀋飛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


詩情畫語|任耀揚畫作:《同醉》

詩情畫語|任耀揚畫作:《同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周潔 錢江晚報“成長讀本”攜手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美術部發齣徵集令,如果你熱愛古詩詞,如果你喜歡畫畫,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品詩中之意,繪畫中之情。 優秀作品將亮相“成長讀本”,並有機會成為“浙江少年詩詞大會”決賽現場的題目。 同醉 唐・元稹 柏樹颱中推事人,杏花壇上��形真。 心源一種閑如水,同醉櫻桃林下春。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 任耀揚 指導老師:施雨蕾 言西早: [圖片]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


詩情畫語|林和靜畫作:《春日偶成》

詩情畫語|林和靜畫作:《春日偶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周潔 錢江晚報“成長讀本”攜手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美術部發齣徵集令,如果你熱愛古詩詞,如果你喜歡畫畫,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品詩中之意,繪畫中之情。 優秀作品將亮相“成長讀本”,並有機會成為“浙江少年詩詞大會”決賽現場的題目。 春日偶成 宋・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 樂藝油畫社 林和靜 指導老師:魯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


【睡前故事】無用之足

【睡前故事】無用之足

    本期題目 【任務發布】書魚文學社第94場:敬自由 盧婉娘一咬牙,手上愈發用力,叫過下人壓住玉奴不許她動彈,沉聲問道:“玉奴,難道你不想嫁宰相瞭嗎?貴女都是要綁腳的,隻有綁瞭腳,纔能嫁到好人傢裏去。” 無用之足 作者:潦倒何妨 限定詞:靖康之恥 紹興三十年,盧婉娘忙過傢中內外,終於得閑能喘上一口氣,今日傢中還有一樁大事等著她去辦呢。 她剛坐在榻上沒多久,一個相貌清麗的女孩便跑瞭進來,雖是年齡尚幼,但已是可見得將來的花容月貌。這是盧婉娘的幼女,因著生得玉雪可愛,傢裏人都稱之為玉奴,最受寵愛.......


喜報!景德鎮當選《中國美麗城市》城市典範

喜報!景德鎮當選《中國美麗城市》城市典範

    美麗中國,城市先行。曆經初評、網絡投票、終評結果公示等環節,日前,中國建設報社《中國美麗城市》年度作品奬獲奬名單正式發布。其中,江蘇蘇州、江西景德鎮、廣東汕頭等30個城市當選《中國美麗城市》城市典範。 禦窯廠 據《中國美麗城市》年度作品奬活動總策劃劉宏偉介紹,《中國美麗城市》城市典範參選範圍為《中國美麗城市》專刊上公開發錶的經典案例和政研中心課題閤作城市案例。評選采取指標體係分類參照、綜閤要素分類評分法。在指標體係方麵,主要參照城市體檢、海綿城市、園林城市、節水型城市、人居環境五大細分評價.......


有200多年曆史的“汴京燈籠張”,從那一刻起就不僅僅是張傢的瞭……

有200多年曆史的“汴京燈籠張”,從那一刻起就不僅僅是張傢的瞭……

    民盟河南省開封市委會盟員張俊麗是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汴京燈籠張”第七代傳承人,也是河南省級代錶性傳承人。她從小在掛滿燈籠的環境裏長大,七八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張金漢學習彩燈製作技藝,十幾歲時,已經成為父親的得力助手。在假期和放學後,當同齡的小夥伴在盡情玩耍時,她在精心製作著一盞又一盞汴京燈籠。從豆蔻梢頭到花信年華,燈籠陪伴著她美好的青春時光。 “汴京燈籠張”有200多年的曆史,創始人張泰全(1740-1806)是清代製作彩燈的名傢,曆代傳人均有獨特技藝傳世。2008年6月,“汴京燈籠張”被國.......


Wa,來啦!第68期——精彩迴顧

Wa,來啦!第68期——精彩迴顧

    Wa,來啦! 第68期 《Wa,來啦!》利用優質的平颱渠道,將傳承文化與關注青少年兒童的成長結閤,把欄目辦成有人文思考、有社會關愛,承載弘揚傳統文化使命的品牌節目。 《Wa,來啦!》三歲啦!我們特彆精選瞭往期節目中的精彩內容,為您集中呈現,讓我們一起迴味一路上的那些“小美好”。 節日篇 清明節、端午節、母親節 融媒小記者在行動 體驗篇 小記者走進警營、氣象局、銀行 體驗不同工作 探秘篇 體驗“科學與美食的碰撞” 走進供電供熱公司、萊國春鞦博物館 滿足小記者的好奇心 .......


日媒評價中國人:變得更“有禮貌”,在國外有時會被誤認成日本人

日媒評價中國人:變得更“有禮貌”,在國外有時會被誤認成日本人

    一直以來,國際社會都對中國人有刻闆印象和偏見,認為中國人野蠻落後、不懂得文明和禮貌,雖然這與不同種族之間的文化差異有關,但同處亞洲的日本也這麼認為。過去的日本認為中國人很沒禮貌,經常在公眾場閤大呼小叫,甚至插隊、亂扔垃圾。有日本人甚至揚言,中國人到瞭旅遊景點之後往往會留下一地垃圾,嚴重破壞環境。 但因為全球大流行,中國人不再外齣旅遊,但日本的景點依舊充滿垃圾,到底是誰在破壞環境、誰沒有素質,答案一目瞭然。大流行持續的越久,日本人對這種情況的意識就更深刻,而最近日媒評價中國人,稱中國人變得更.......


中山國瑪瑙、水晶、琉璃器賞析

中山國瑪瑙、水晶、琉璃器賞析

    中山國齣土瞭很多瑪瑙、水晶、琉璃等器物,這些器物的原料來源廣泛,製作工藝精美,為戰國時期的瑪瑙、水晶等的研究提供瞭材料,也為研究中山國的經濟貿易提供瞭依據。我們來認識一下中山國絢麗多姿的瑪瑙、水晶和琉璃。 一、瑪瑙器 1、瑪瑙環。中山王厝墓共齣土瑪瑙環234件,其中齣土於槨室的191件和齣土於北盜洞的37件形狀、大小相近,槨室內瑪瑙環均勻的分布在大棺四周,知原為棺外飾物,但因經火燒大部變色,嚴重者失去透明度呈灰白色,多殘破。棺外使用近二百件瑪瑙環做裝飾是罕見的。瑪瑙顔色可分乳濁白、乳白、牙白白.......


民間故事:仙妻激勵丈夫讀書,成為畫中人,高中皇榜後纔齣來團圓

民間故事:仙妻激勵丈夫讀書,成為畫中人,高中皇榜後纔齣來團圓

    很久以前,有一個情商很高的書生,名叫季學立,情感豐沛,尤其擅長寫一些風花雪月的詩詞,讀起來令人心醉神迷。他喜歡遊山玩水,每到一處,必然留下佳句。 這一天,季學立到湖邊遊玩,正是陽春三月,一片明媚的春光,風景無限好。他流連忘返,在湖邊長堤上徘徊瞭好幾天,總覺得心頭縈繞著一絲情感,說不清道不明,卻梗在心頭。湖邊一排楊柳樹,柳絲飄飄,輕拂著他的衣衫,讓他似乎明白什麼,卻又想不明白。 這一天,季學立和幾個文友在酒樓裏聚會,喝瞭幾杯酒,詩興大發,做瞭一首有關湖邊楊柳的詩句,大傢不免稱頌一番。 當天晚.......





前一篇新聞
氛圍感爆棚!學生打“小報告”給老師生日驚喜,蛋糕一人一口
后一篇新聞
索尼裁員近90名PS業務營銷人員 將著手關閉采購部門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