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11:21:44 PM
年輕的時候,總被長輩嘮叨: 找對象一定要找“門當戶對”的,彆高攀,也彆低就。
但有幾個人能聽得進這種嘮叨,早就被電視劇裏貧民窟女孩嫁富二代,落魄纔子娶韆金這些跨越階層的愛情給洗腦瞭。
這樣的愛情不是沒有,就是太少瞭,世間難求的愛情纔會讓你感動得眼淚嘩嘩流嘛!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編劇開始搞現實主義題材,生活裏的雞零狗碎、油鹽醬醋,像剝開的洋蔥頭,辣得我眼淚直流。
再也不是感動和羨慕,而是在一地雞毛裏找到瞭感同身受。
多數長輩希望孩子門當戶對,是因為他們不想添麻煩,親傢好相處。
不對等的婚姻,確實很難。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女強男弱的婚姻,幸福的關鍵在於男人
《人世間》的周秉義和郝鼕梅,苟富貴勿相忘的愛情,仍然遭受瞭來自階層差距的睏擾,嶽父嶽母避嫌不與親傢往來,令周父傷心不已。
所幸兩口子都能互相理解,更得益於周傢的豁達,和周秉義的高情商。
再看《心居》,顧昕娶瞭高乾傢庭的獨生女,本該是一門高攀親事,顧昕不懂珍惜,顧母也不知分寸口無遮攔。
後來遇到親傢落難,更是得寸進尺,把自己兒子慣得不像話,隻當兒媳婦是根草,攀附瞭他們顧傢。
好端端的婚姻,鬧到最後要離婚,是女方傢庭太盛氣淩人嗎?
是,也不是。
這兩個例子,女方傢庭都很清高,瞧不起男方傢庭。
但既然認可瞭兩口子的婚事,自然是為瞭女兒著想,物質條件都會給到最好的。
女兒喜歡的人父母不好阻攔,隻要女婿上進又貼心,長輩就不會苛求太多。
為何兩個例子有不同的結果呢,起到關鍵作用的,其實還是男人。
如果顧昕從中多調和兩傢的矛盾,讓自己的母親不要太針對媳婦,嶽父嶽母自然會對他多些信任和寬容。
但是每次母親貶低媳婦和媳婦的父母時,他多半在一邊不管不問。
葛�h抱怨過一次,顧昕是這樣消極迴復的: 那她是長輩啊,她是我媽,她說什麼,我能怎麼辦。
多虧瞭嶽父格局大,教誨女兒這樣一番話: 彆人對你好,你過得去,彆人對你不好,你也過得去,這纔是本事。
傢裏多幾個明白人,就少幾樁煩心事。
作為新傢庭的男主人,不能全依靠長輩去調解矛盾,自己的媳婦自己疼,長輩就找不到太多錯處。
更何況,嶽父嶽母都是把女婿當半個兒子看的。反倒是不少婆傢,始終把媳婦當外人(參考劇中馮曉琴的婚姻)。
話說迴來,顧昕並不是真心喜歡葛�h,從頭到尾他就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一方麵藉助嶽父的身份在單位混到好職位,一方麵又放任母親針對葛�h。
葛�h,隻是他名利路上的工具人。
一旦嶽父落難,他涼薄自私的本性就顯露瞭齣來,竟然想在老婆懷孕期間提齣離婚!
好不容易忍住瞭離婚的念頭,孩子齣生瞭,他又對馮曉琴的妹妹有瞭非分之想。
故意創造獨處的環境,孤男寡女喝酒聊天,後麵會發生什麼事情,那就不言而喻瞭。
渣男渣女湊一對,真是絕。
《心居》這部劇裏,不止顧昕和葛�h這對傢境不對等的夫妻。
顧清俞的扶貧式婚姻,也是看得人抓耳撓腮。
為什麼真愛也抵不過不對等的婚姻
如果說顧昕是因為不夠愛葛�h,纔會有瞭婚姻破裂的結局,那麼施源對顧清俞夠真心瞭吧。
自己偷偷兼職賺錢,沒日沒夜地工作,隻想要追趕上顧清俞的腳步。
工作上,他真的很努力,情商上,也很在乎顧清俞的感受。他們有共同的愛好,且互相欣賞。
又是年少時就有過的朦朧情愫,於彼此都是白月光一樣的存在。
這樣的愛情本該是令人艷羨的。
可是……馮紹峰和童瑤演得太好瞭,好到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一點愛情的模樣。
感覺到的隻有無處不在的壓抑氣氛。
明明兩個人是真心相愛的,每說一句話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踩到對方的自尊底綫。不能坦誠,不能彼此融為一體,這就是壓抑的來源。
原本兩個人的起跑綫是差不多的,施源比她的條件更好一些。受到傢庭的拖纍,纔一步錯步步錯,昔日高材生高考失利,淪落到做導遊,還兼職假結婚這種勾當。
闊彆幾十年,再見時,一個是年薪幾百萬的女精英白富美,一個是多份兼職也隻能賺到她零頭的普通小市民。
有少年時白月光的濾鏡在,顧清俞腦袋一昏,就和施源閃婚瞭。說服瞭男方搬進自己新購置的奢侈大豪宅,開始瞭婚後幸福生活。
然而他們的愛情,可能隻感動瞭自己,屏幕前的觀眾感覺是哪兒哪兒都不對勁:他明明那麼努力瞭,為什麼還覺得自己是在吃軟飯呢?
覺得自己是在吃軟飯,那就好好地吃,知恩圖報加倍疼惜便是。
非要分齣個你我,鬧得跟搭夥AA製一樣生分。
顧清俞為瞭照顧他的自尊,偷偷托人買下瞭他變賣的古董鋼琴,差點鬧矛盾;
得知婆婆需要換腎,聯係到瞭腎源不說還串通醫生說所有費用由慈善機構贊助,結果施源知道真相後,不是感激,而是憤怒。
剛剛換瞭腎能多活許多年的婆婆,竟然也憤怒地喊道:我要知道換腎的錢是她給的,我寜可等死!
你瞧瞧,這老婆子說的還是人話嗎。
憤怒從何而來?母子一脈相承的清高和可憐的自尊心。
婆婆曾經是大戶人傢的韆金,不管日子多睏苦,也堅持保留著她的大傢閨秀做派。
顧清俞第一次去她傢,婆婆用那老舊的茶具來瞭一套嫻熟的烹茶手藝,可惜物件太小氣寒酸,她勉強挽留得清高自傲,在旁人眼裏,像個笑話。
新上門的媳婦兒隻好尷尬地笑著誇一誇,她已經很剋製得體瞭。
日子終究是自己過的,不和婆婆住在一起,這些尷尬就可以少一點,所以和諧與否還是在於男人。
誰料豪宅裏的二人世界,還是沒能逃脫金錢的詛咒。
施源自負又自卑,一邊被媽媽灌輸大戶人傢的孩子必須硬氣,一邊麵臨著眼下的窮苦睏頓、與伴侶的巨大差距。
他若肯真正的放平心態,不糾結於那點自尊心,就沒有這許多的煩惱。
救治母親的錢可以給顧清俞打欠條。努力工作,慢慢還清,豈不是皆大歡喜。何必搞得人傢救你母親跟殺瞭你母親一樣。
至於欠的100多萬巨款,就不好跟顧清俞藉瞭,得自己去還。否則真的是扶貧式婚姻瞭。
孰輕孰重都分不清,這男人的格局也就這樣,顯而易見, 他們兩個人走不到最後 。
愛得再深又如何,對門戶的偏見,纔是婚姻失敗的癥結。
顧清俞也不是完全沒有錯處,自以為是,凡事不肯先與伴侶商量,就是犯瞭婚姻大忌。她覺得自己是在暗中幫忙,在男方眼裏,卻是高高在上的施捨。
加上男方本就自尊心特彆強,孰輕孰重拎不清……這彼此的白月光,最終會變成掛在嘴邊的白飯粒啊。
過自己的日子,管彆人怎麼說
不對等婚姻,付齣的心力必然是門當戶對婚姻的數倍。
但我們說的不對等,似乎都是女強男弱這種情況,你很少能見到灰姑娘嫁給有錢人會産生不可調和的矛盾,甚至很多平民女孩都夢想著能夠嫁給白馬王子,並嚮著這個方嚮去努力。
男強女弱為什麼能夠被眾人接納,是因為在中國傳統思想裏早已默認瞭這種模式――男主外女主內。
女人能在傢裏帶娃做傢務,安頓好大後方,給男人一個安穩溫馨的傢。網絡上曾流行過這樣的話:“我負責貌美如花,你負責賺錢給我花”,而且雙方都很樂意的樣子。
反過來女強男弱就不那麼受待見瞭。
有幾個男人願意在傢裏做傢務活伺候老人照顧子女?退一步講,又有幾個男人能接受妻子比自己掙錢多,社會地位比自己高?
根植在骨子裏的傳統思想,會讓男人覺得這是沒齣息、吃軟飯。
即便自己不覺得,旁人也會閑言碎語。
改變這種現狀是真不容易,但也在慢慢改善瞭。影視作品裏提到的這種不對等婚姻模式,並非讓你畏懼婚姻、加深門戶之見,而是從中得到領悟,看清楚癥結在哪裏。
自卑讓顧昕逐漸變態,將所有過錯歸結於女方傢長的強勢。於是他放任母親的刻薄,想在婚姻裏淩駕於女方,冷暴力頻頻發生。
葛�h為何跟他鬧前任的事,就是因為太沒有安全感,感受不到丈夫的嗬護嘛。
但凡顧昕多愛護體貼葛�h一些,適時化解母親的刻薄嘮叨,他都不會遭受來自嶽父嶽母的冷眼。
但凡施源收起自己固執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將妻子真正當成自傢人平等對待,顧清俞也不需要偷偷地援助他,變相加深兩人的裂痕。
女人願意“下嫁”,是因為男人身上有她欣賞的魅力,男人又何必妄自菲薄將自己看低。
劇中的兩個男人,都是中瞭“自卑又自負”的毒。
夫妻不是競爭對手,無需為瞭麵子壓對方一頭,過自己的日子你管彆人怎麼說呢。為共同的小傢而努力,同舟共濟、互相理解、坦誠溝通,纔是幸福婚姻的保障。
最後陪伴自己的,不是父母不是孩子,而是這個和你同床共枕的人啊。
珍惜眼前人,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