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0/2022, 10:03:03 PM
抖S馬總遇到瞭佛係老員工。
作者 | 畢安娣編輯 | 彥飛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馬斯剋還沒正式接手推特(Twitter),卻已經開始嘗試“馴服”推特員工瞭。
5月7日,馬斯剋發推錶示,如果完成對推特的收購,公司將高度聚焦於硬核軟件工程、設計、信息安全和服務器硬件。
緊接著,馬斯剋談論起對員工的要求:“公司對職業道德(work ethic)的期望‘極高’,當然瞭,比起我對自己的要求還是低一些。”
這條推文下麵,有網友評論道:“如果職業道德指的是愛崗敬業而不是長時間工作,那我想應聘一下。”
馬斯剋的這番話顯然是說給推特員工聽的,甚至帶有一絲敲山震虎的味道。就在他談論“職業道德”的前一天,據《紐約時報》爆料,馬斯剋嚮投資人宣稱,推特計劃在2025年擁有11072名員工,先從如今的7500名員工增加到9225名,再在2023年裁至8332名,此後再繼續增員。
另據《每日郵報》透露,馬斯剋計劃接手推特的六個月內,就先大刀闊斧裁員1000人。
這意味著,數韆名推特老員工的一部分將被迫“畢業”,而所謂“職業道德”很可能成為馬斯剋裁撤老人的藉口。
自從4月底,推特突然宣布接受馬斯剋44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後,大量推特員工處於懵圈狀態。一些員工試圖警示推特管理層:如果馬斯剋接手推特,很有可能造成大量員工的離開。
多名推特員工錶示,自始至終沒有管理層就收購對員工做過清晰的解釋。在4月26日的全員會議上,員工嚮CEO阿格拉瓦爾發齣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得到的最明確迴復卻隻是:在馬斯剋對推特的私有化交易完成後,推特的未來會怎麼樣仍難確定。
“就告訴我,我是要發財瞭還是要被炒魷魚瞭?”一名推特員工在網上調侃道,卻成功預言瞭接下來的“噩耗”。
目前來看,馬斯剋不僅不怕推特員工大麵積辭職,甚至有可能“先下手為強”。這個半路殺齣的新老闆,不僅要改造推特的業務形態和賺錢方式,也要改造公司文化與人員構成。
作為連續創業者,馬斯剋擁有豐富的裁員經驗,對於如何塑造以自己為中心的企業文化也是輕車熟路。但推特是一傢擁有16年曆史的老牌互聯網公司,其文化和基因早已固化在一代代員工身上。馬斯剋習慣瞭“霸王硬上弓”,但這一次能否成功要打上問號。
為馬斯剋打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為老闆,馬斯剋身上早已牢牢貼上“不近人情”的標簽,發起裁員嚮來雷厲風行。
例如,2018年和2019年,特斯拉經曆産能和交付危機,分彆裁員7%和9%。據統計,2017年10月到2019年6月,特斯拉纍計裁員8000人次。
經過一係列減員後,特斯拉控製住瞭虧損規模,並隨著産能和交付的改善扭虧為盈,最終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商之一。但顯然,並不是每一個為此付齣過的員工都有幸堅持到鹹魚翻身的那一天。
馬斯剋對於“無用之人”格外冷酷,甚至連跟隨他多年的老人都難以幸免。
瑪麗・布朗曾擔任馬斯剋的助理長達12年,除瞭負責馬斯剋的日程和公關工作外,還要負責他的生活起居,堪比福爾摩斯與華生的關係。2014年初,瑪麗嚮馬斯剋要求漲薪,原因是自己的工作很辛苦。
馬斯剋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先讓瑪麗休假幾周,宣稱自己要親自看看她的工作有多忙。然而,當瑪麗休假歸來後,馬斯剋告訴她,自己不需要她瞭,並給她安排一個新的職位。兩人因此徹底鬧翻,瑪麗不得不走人。
在馬斯剋的管理之下,“憤怒解雇”並不是個例。美國《連綫》雜誌曾報道,一位特斯拉高管錶示,“每個人每天來上班的時候,都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們在這裏工作的最後一天。”此外,特斯拉的經理們經常勸員工:最好不要靠近馬斯剋的辦公桌,以免丟瞭工作。
但對於瑪麗,馬斯剋至少還保持瞭一定的耐心,甚至還試圖瞭解她的工作。對於其他不是那麼親密的員工,馬斯剋並沒有興趣換位思考,而是習慣於直接“壓擔子”。
不管是SpaceX還是特斯拉,馬斯剋都直接深入進業務之中。《矽榖鋼鐵俠》一書如此描述他在SpaceX總部的錶現:“馬斯剋大部分時間都在‘馬斯剋之地’親曆親為。他很高調,會擺著權威的架子四處巡查。”
馬斯剋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2018年9月,特斯拉拉斯維加斯銷售團隊曾嚮馬斯剋匯報,已經安排瞭1700名顧客在未來幾天去提Model 3,創下瞭紀錄。但是馬斯剋不滿意,要求第二天把提車人數增加一倍以上,否則會親自接管。
此外,他提齣銷售團隊一直通過電話來溝通提車的事,而沒有人喜歡在電話溝通,應該改用短信。如果第二天還用電話,他就會解雇當地的銷售主管。
至於馬斯剋推文中所稱對員工的要求“不會比對自己高”,也因為其“工作狂”屬性,而不具備安撫作用。
特斯拉最大股東之一、巴倫資本CEO羅恩・巴倫(Ron Baron)曾透露,馬斯剋每天隻睡5小時,每天工作19小時。前女友也吐槽他工作狂、不著傢。
《矽榖鋼鐵俠》一書描述瞭馬斯剋在SpaceX、特斯拉、太陽城三傢公司間穿梭的瘋狂日程:周一在SpaceX待一整天,周二先在SpaceX上班,然後坐私人飛機去矽榖,分彆在特斯拉位處兩地的辦公室和工廠分彆工作,周四迴到洛杉磯和SpaceX工作。
馬斯剋甚至每年都會整理每周飛行時間的錶格,以掌握情況的“失控程度”。而在工作以外,馬斯剋還兼顧著公司外會議、脫口秀、采訪等五花八門的活動。
不同的人,對於“職業道德”、工作是否飽和的理解並不相同。當工作狂馬斯剋開始談“職業道德”時,即將被收歸麾下的推特員工恐怕很難感到輕鬆。
和馬斯剋的幾傢公司相比,推特對於員工來說就像一座溫室。
推特一直以塑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而著稱,是一傢非常強調“工作生活平衡”的科技企業。美國職場調研公司Comparably的數據顯示,約有63%的推特員工每天工作少於8小時,隻有6%工作時間“極長”。而推特在招聘中吸引人纔的亮點也並不是高薪酬,而是“在讓你有熱情的地方工作”。
在矽榖,推特是第一個允許員工永久遠程辦公的大型科技公司。2020年疫情發生之後,推特關閉瞭綫下辦公室,用綫上辦公形式繼續運轉;當年5月又告訴員工,即使未來綫下復工,如果員工的情況允許並且願意,可以永久居傢辦公。
推特如此“佛係”,與其創始人之一、前任推特CEO傑剋・多西(Jack Dorsey)的風格有很大關係。
傑剋・多西
與馬斯剋不同,多西並不願意當“工作狂”,而是一個“討人喜歡的怪人”。他留著鬍子、戴著鼻環,在諸多場閤暢聊自己對於冥想、沐浴、闢榖等生活方式的實踐。
在參加一檔播客節目時,多西說:“許多人假設,成功意味著要每天工作20小時,睡4小時――我讀到馬斯剋就是這樣做的。”在他看來,“企業傢需要通宵工作,從不休息一天纔能取得成功的想法已經過時瞭”。
在多西的長期影響下,推特形成瞭獨特的“友好文化(nice culture)”:輕鬆、包容,強調創造力。雖然多西已經在去年卸任,但“友好文化”卻延續至今。
今年3月,推特重新開放辦公室,員工可以到公司上班。現任CEO阿格拉沃爾兌現承諾,允許員工繼續遠程辦公,並錶示希望員工在他們“覺得最有效率和創造力”的地方工作,而公司緻力於“真正靈活的辦公”。
推特的“友好文化”,與馬斯剋的狼性作風有著巨大落差。
2020年疫情期間,馬斯剋多次指責加州政府不讓特斯拉復工後,選擇“頭鐵”無視居傢令,強行讓加州弗裏濛特工廠復工,還嚮所在地縣提起瞭聯邦訴訟。
馬斯剋錶示,感到不舒服的員工可以繼續居傢隔離;但是彼時有報道稱,員工實際上知道堅持居傢代錶什麼,因為害怕丟瞭工作會選擇遵循公司的復工要求。
同樣是在疫情中的2020年5月,多西宣布推特員工可以居傢辦公,馬斯剋卻在淩晨1點召開SpaceX全員會,在會上問道:為什麼不能每天24小時、每周7天地打造火箭?
工程師團隊解釋稱,沒有足夠的人手換班。於是在接下來的48小時,馬斯剋火速招聘來252名員工,讓工廠的人力翻倍。
對於新老闆的強勢風格,推特員工已經感到不安。
今年4月,馬斯剋明確拋齣收購橄欖枝的時候,推特的員工正處於“焦點周”:在焦點周,員工可以周一休息,並且一周當中盡量少舉行會議,以聚焦在手頭的項目上。
然而,推特員工在網上看到這個消息後,不禁發推抱怨:這焦點周過的……我需要再來一周!
推特溫室般的工作環境,並不是隻有好處、沒有缺點。它此前已經在嘗試改變公司文化,卻收效甚微。
2019年,多西還沒離開推特,彼時推特産品開發的速度很慢。在投資者和用戶的雙重壓力之下,高管們做齣判斷:推特的協同環境已經“鈣化”,員工不願意相互批評。
其中,新任設計副總裁丹特利・戴維斯(Dantley Davis)將他的員工聚集在舊金山總部的會議室裏說:“推特過於友好瞭。”
他要求員工在會議室裏走動,互相稱贊與批評,並稱嚴厲的批評有助於推特改進。在場的三個人告訴《紐約時報》,會議持續兩個小時,弄哭瞭幾位與會者。
此後幾年,戴維斯一直緻力於這樣的改革,受到一些員工的歡迎,認為這有利於推特的發展。但長期的“友好文化”畢竟頑固,在推特內引發瞭不少衝突。
有員工稱,戴維斯對待員工的方式多次被推特的員工關係部門調查,而多西則抱怨離職的人太多。2020年夏天,戴維斯甚至收到含有死亡威脅的郵件,並遭遇營造“恐懼文化”的投訴。
2021年,推特新任CEO阿格拉瓦爾改組管理層,戴維斯離開推特。
如今,馬斯剋即將對推特施行外科手術式的改革,注定要比戴維斯的小範圍實驗範圍廣得多、程度激烈得多,甚至將直接捅破“友好文化”的公司傳統。
目前,推特員工的反製措施僅限於警告“員工大量流失”。這也是當年他們抵製戴維斯改革的重要手段。但這次情況已經大不相同。
從馬斯剋“接手六個月裁員上韆人”的計劃中不難看齣,員工跑路並不能阻擋他的腳步。相反,他樂於讓那些不認同其觀念的人下車,同時吸取更多誌同道閤的人進入新推特。
事情也正在嚮他期待的方嚮發展。美國《財富》雜誌援引第三方數據稱,4月24日到30日期間――也就是推特接受收購協議後的一周――人們對推特空缺職位的興趣增加瞭263%。
但《財富》同時強調,“增加263%”來自平台的推特職位招聘信息點擊量,不一定都與應聘興趣相關。
在《財富》雜誌報道瞭上述數字後,馬斯剋在推特上發齣瞭對推特員工的“新期望”。他似乎從中看到瞭外界對於他開齣猛藥、整頓推特的某種贊許和期待。
但馬斯剋忽視瞭一點:他之所以能夠在特斯拉、SpaceX等公司一言九鼎、無人敢反對,除瞭CEO身份外,更多源於他作為創業元老的地位。
這種管理者與精神領袖閤二為一的特性,讓馬斯剋形成瞭所謂“現實扭麯力場”,在促使員工竭盡所能的同時,也讓那些並不閤理和友善的行為,披上瞭一層曖昧的麵紗,並在公眾的成功者敘事中不斷增添閤理性。
但在推特,他隻是一個揮舞著鈔票,闖入員工熱愛的夢幻花園的野蠻人。如今,這位野蠻人不僅要對推特的業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甚至還要把自己信奉的“一切以效率為綱”的方法論,強行替換以善待員工著稱的“友好文化”。這不可能不引起老員工們的反感和警惕。
在這種情況下,馬斯剋對於推特基因的深層改變,將麵臨事倍功半的難題。他固然可以第一時間搬來一整套嚴苛管理手段,也能夠不留情麵地開除老員工,但習慣瞭多西的“友好文化”的數韆推特老人,未必會真心擁抱這種令人沮喪的變革,進而拖纍馬斯剋改變推特業務和麵貌的進度。
在馬斯剋的成噸鈔票麵前,推特員工不得不與這位商業狂人踏入瞭同一條河流。但雙方到底是和衷共濟,還是貌閤神離,仍然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