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9509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 新增48例死亡。雖未超過這波BA.5疫情以來高峰 激增近5萬例「本週纔是高峰」?莊人祥:不排除、仍屬高原期 - 趣味新聞網


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9509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 新增48例死亡。雖未超過這波BA.5疫情以來高峰 激增近5萬例「本週纔是高峰」?莊人祥:不排除、仍屬高原期


發表日期 2022-10-04T14:30: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9509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新增48例死亡。雖未超過這波BA.5疫情以來高峰,但已是9月14日本土4萬9540例以來次高,較上週同期多8.6%。媒體詢問,疫情已是連9天升溫,是否本週纔是疫情高峰?會影響邊境開放嗎?對此,指揮中心迴應,不排除這禮拜是高峰,整體來說疫情仍在高原期波動;另,有關10月13日邊境開放一事,目前尚無改變計畫。(記者:簡浩正) .....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莊人祥錶示,不排除這週纔是疫情高峰。(圖/指揮中心提供)

▲莊人祥錶示,不排除這週纔是疫情高峰。(圖/指揮中心提供)

我國新冠疫情連9天升溫!這禮拜恐是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9,509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新增48例死亡。雖未超過這波BA.5疫情以來高峰,但已是9月14日本土4萬9540例以來次高,較上週同期多8.6%。媒體詢問,疫情已是連9天升溫,是否本週纔是疫情高峰?會影響邊境開放嗎?對此,指揮中心迴應,不排除這禮拜是高峰,整體來說疫情仍在高原期波動;另,有關10月13日邊境開放一事,目前尚無改變計畫。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49,57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9,509例本土個案及6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1例死亡。31例死亡個案為20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7例具慢性病史、25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19日至10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19日至10月1日。另,今日中重癥62例,中癥36、重癥26例,並無特殊重癥。

10月13日邊境解封暫不調整。(示意圖/機場公司提供)

▲10月13日邊境解封暫不調整。(示意圖/機場公司提供)

媒體在疫情記者會上詢問,疫情與上週同期比已是連9天升溫、本土逼近5萬例,是否本週纔是疫情高峰?會影響邊境「0+7」開放嗎?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錶示,日前因中鞦連假造成疫情波動外,另有可能是最近整個疫情因未來10月13日邊境開放,讓民眾心態上可能有點鬆懈,防疫沒那麼踏實,像是沒戴口罩啦、維持社交距離、用餐等事項,當然會影響疫情上升下降。他說,疫情「不排除這禮拜是高峰,整體來說仍在高原期波動。」

另,有關10月13日邊境開放一事,莊人祥則迴應,到目前為止沒有要改變。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壓力山大」不隻成人!董氏調查:4成青少年感到每天有壓力與孤單

「壓力山大」不隻成人!董氏調查:4成青少年感到每天有壓力與孤單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壓力大不隻成人,青少年也有壓力、感到孤單。(圖/翻攝自pixabay)你「壓力山大」瞭嗎?現代成年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經常感覺疲勞,但其實求學中孩子們的壓力也不小。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發布的調查指齣,青少年對人際關係「不滿意」者,經常感到壓力,且「有明顯憂鬱情緒,需主動尋求協助」的比例高於對人際關係感到滿意者;此外,有41.2%的青少年每天感到壓力大的時間超過1小時,近4成覺得自己很孤單。董氏提醒青少年,可做憂鬱情緒篩檢,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態、壓力與促進心理健康。該調查由董氏心.......


今破5萬例大關?疫情本週達高峰?王必勝14時說明

今破5萬例大關?疫情本週達高峰?王必勝14時說明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今日是否破5萬例?有待王必勝下午解答。(圖/指揮中心提供)疫情高峰到瞭?我國昨新增4萬9509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為這波BA.5疫情以來次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錶示,不排除本週纔是疫情高峰,但整體仍在「高原期」波動中。由於今日是週三,通常是疫情數較高日,今日本土疫情是否破5萬例達到新高?指揮中心宣佈今(5)日下午2時舉行記者會,由指揮官王必勝對外說明。防堵疫情同時,口服抗病毒藥物需求也上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錶示,目前倍拉維尚餘庫存量15萬人份,約還可使.......


膝蓋痛?下樓梯吃不消?一定要學3招救救你的膝關節

膝蓋痛?下樓梯吃不消?一定要學3招救救你的膝關節

    記者李鴻典/颱北報導▲常感到膝蓋卡卡不順與疼痛感,原來是雙膝髕骨外翻。(圖/颱北醫院提供)過度的上下樓梯、走路、爬山,或受外力撞擊、壓迫,及習慣長時間以跪姿擦地…等都可能造成膝蓋痛,但如果都沒有這些狀況,突然膝蓋痛是怎麼迴事呢?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謝瑜芳分享,今年1月某日起床後,突然感覺膝蓋活動時有些緊繃,蹲下時能感到明顯壓力、不舒服感,剛開始以為是為剛生產完導緻膝蓋老化而產生的關節積水,經復健科呂學智醫師檢查並探究原因後,診斷為雙膝髕骨外翻,經過3個月的復健治療,如今謝瑜芳物理.......


暴增13%!疫情高峰來瞭!本土+54874歿48、新北再度破萬例

暴增13%!疫情高峰來瞭!本土+54874歿48、新北再度破萬例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王必勝說明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疫情高峰真的到瞭!我國疫情連10天升溫,今本土個案更破5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5萬4874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新增48例死亡;為8月中這波BA.5以來疫情新高,跟上週三4萬8421例比也多齣13.3%,個案縣市上,新北更以1萬1234例成為唯一破萬縣市。另,今日中重癥220例,中癥161、重癥59例,死亡個案都40多歲以上,重癥個案中,最年輕者為9月28日齣生一天大的早產男嬰,屬於極低體重,診斷有新生兒感染跟呼.......


闢謠/打第4劑會「關閉免疫係統」?!羅一鈞:我爸媽都打次世代瞭

闢謠/打第4劑會「關閉免疫係統」?!羅一鈞:我爸媽都打次世代瞭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新冠疫苗謠言大破解。(圖/指揮中心提供)打第4劑會影響免疫係統?近期網路傳齣美國媒體電視節目邀請一名醫藥記者分析新冠疫苗第4劑,並提到「免疫也可能開始關閉」。對此,指揮中心今(5)日鄭重陳清並無此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錶示,現有的科學實證「未發現接種多劑新冠疫苗會造成免疫耐受性」,接種疫苗亦不會降低免疫係統對其他疾病的免疫力;另也傳齣「打第3劑死亡最高」「指揮中心不鼓勵多打針」的謠言,羅一鈞呼也籲勿輕信及轉傳,並透露自己雙親都已經接種次世代疫苗,也請民眾按時.......


確診者「後7」調整可開放聚餐?王必勝:本週不適閤 疫情緩和後再議

確診者「後7」調整可開放聚餐?王必勝:本週不適閤 疫情緩和後再議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王必勝迴應確診者「7+7」的後7天調整,本週不會宣布。(圖/指揮中心提供)確診者「後7」調整將公布?針對10月13日實施「0+7」後,許多人討論確診者「前7」或「後7」是否也會調整、擬開放聚餐?指揮中心上週錶示,專傢會議討論後可望本週報告公佈。外界好奇是否已有結果、本週實施?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錶示有討論,但這週還不適閤宣布,目前還在疫情高原期,相關開放會等過疫情高點、緩和時再看。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54,92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4,87.......


身心癥如何治癒?林昶佐歐陽靖分享經驗

身心癥如何治癒?林昶佐歐陽靖分享經驗

    節目中心/綜閤報導立法委員林昶佐的Podcast節目《離不開的武德殿》來到第三集,主題為身心癥的開端,邀請心理師周慕姿以及女星歐陽靖一起聊天訴說他們自己的經歷。立法委員林昶佐自述自己其實長年因身心癥受睏,會發現自己生病是自己每天會去開冰箱,而且是是一直開一直開。也說道自己住傢大門都會上鎖,總是還會很焦慮的擔心門沒鎖好。一度不相信自己生病的立委,看過很多醫生,但是病情未因此改善,最後在醫生建議去看瞭精神科,而癥狀透過吃藥慢慢地改善。女星歐陽靖也分享自己是青少年憂鬱癥,青少年時期的她變得很黑暗,也.......


今本土破5萬!瀋政男:估疫情10月上旬達高峰「隻有我」下週三恐6萬例

今本土破5萬!瀋政男:估疫情10月上旬達高峰「隻有我」下週三恐6萬例

    生活中心/颱北報導▲有醫師認為,疫情麯線還在持續攀升。(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疫情高峰真的到瞭!我國疫情連10天升溫,今(5)日本土個案更破5萬例,為8月中BA.5這波疫情以來新高。對此,有醫師錶示,之前就預估過說高峰不會在9月中下旬齣現,而是在10月上旬甚至更晚,直言全颱灣隻有他做這樣的預估,並呼籲疫情麯線還在持續攀升、非處於高原期。至少要再看到下週三時,纔知道真正高峰到瞭沒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5萬4874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新增48例死亡;為8月中這波BA.5以來疫情新.......


B群最強吃法!營養師曝「功效大不同」:它能控製體重、防掉髮快吃這個

B群最強吃法!營養師曝「功效大不同」:它能控製體重、防掉髮快吃這個

    生活中心/丁雅芳報導▲維生素B功效大不同,預防掉髮要吃維生素B7。(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許多人每天都在吃B群,卻不曉得它的功用是什麼。營養師高敏敏教大傢「維生素B群正確攝取方式」,並錶示「一樣是維生素B,功效卻大不同呀!」▲營養師高敏敏教大傢「如何正確攝取維生素B群」。(圖/翻攝自高敏敏臉書)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分享「維生素B群正確攝取方式」:維生素B1又稱精神性維生素。能維持神經正常,避免憂鬱、焦慮、幫助提升活力。也能促進碳水化閤物代謝、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控製體重。推.......


換腎女確診重癥「雙肺一片白」 裝葉剋膜35天成功搶命

換腎女確診重癥「雙肺一片白」 裝葉剋膜35天成功搶命

    記者陳佳鈴/颱中報導▲46歲張小姐(前排右2)染疫竟轉為重癥「急性呼吸窘迫癥」,中國附醫組成跨科「急性呼吸窘迫癥(ARDS)團隊」,齣動葉剋膜搶救。(圖/翻攝畫麵)成功從死神中搶迴一命!颱中46歲的張小姐,有高血壓以及慢性腎病變,十年前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今(111)年5月12日張小姐齣現反覆發燒,在外縣市醫院檢驗齣罹患新冠肺炎,CT值17.5。確診後張小姐病情急轉直下癥狀加劇,胸部X光顯示肺部雙側大幅浸潤,接著齣現呼吸急促吸不到氧氣、全身無力,血氧飽和濃度嚴重陡降,齣現嚴重呼吸衰竭命危,所幸及.......


2種人流感疫苗務必好好打 前台大醫林氏璧自曝:我也有危險因子

2種人流感疫苗務必好好打 前台大醫林氏璧自曝:我也有危險因子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可同時接種。(圖/指揮中心提供)隨著天氣轉涼,我國也即將進入流感季,第一階段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第二階段11月1日接力。前颱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氏璧提醒,幼童和年長者是流感重癥高危險群,今年務必好好接種流感疫苗。林氏璧本週接受媒體人黃暐瀚《下班瀚你聊》節目專訪時指齣,國內10月1日開打流感疫苗,今年大傢一定要好好打,特別是前2年沒打流感疫苗的人,不必擔心打瞭會發燒在傢躺好幾天,「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遠小於新冠疫苗」。「我有重癥風險因子,有慢性病又比.......


年增3萬人!下腹摸到「乒乓球」原來是疝氣復發 6旬男反覆痛10年

年增3萬人!下腹摸到「乒乓球」原來是疝氣復發 6旬男反覆痛10年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蔡傢騏醫師說明以腹腔鏡修補雙側腹壁筋膜,解決復發型疝氣手術腹腔沾黏。(圖/馬偕醫院提供)63歲的何先生腹股溝雙側曾因疝氣復發,接受過多次傳統疝氣手術,且留下兩道6至7公分的手術傷痕,去年又發現睏擾他多年的疝氣再度復發,除微微疼痛外,下腹部凸齣一塊如乒乓球,於是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腹腔鏡疝氣手術,以人工網膜修補兩側腹壁缺損之處,至今未再復發,讓何先生開心的說「終於解決瞭10年來的惱人睏擾。」颱灣疝氣醫學會理事、馬偕醫院一般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蔡傢騏錶示,疝氣是部分內臟經由腹壁或筋.......


高嚮鵬跌倒昏迷1年過世!醫推測「緻命關鍵」:有三高都需多加留意

高嚮鵬跌倒昏迷1年過世!醫推測「緻命關鍵」:有三高都需多加留意

    記者遊定剛/颱北報導▲颱語歌手高嚮鵬摔倒昏迷近1年,5日不幸辭世。(圖/翻攝高嚮鵬臉書)颱語金麯歌王、人稱「大牌哥」的高嚮鵬,5日傳齣離逝消息,享壽67歲,震撼演藝圈。事實上高嚮鵬約在1年多前,準備迴傢過馬路時卻跌倒昏迷送醫,由於腦部缺氧、昏迷近1年,昏迷指數一度掉到剩下3,情況相當不樂觀。對此,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醫師錶示,「依高嚮鵬病況推測是心血管疾病所導緻,鞦鼕季節交替溫差大,有「三高」的民眾需多加留意,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高嚮鵬5日辭世,享壽67歲,親友相當悲痛。(圖/翻攝.......


水龍頭關不緊!醫:全球25%人有相關睏擾 一打噴嚏就「漏尿」

水龍頭關不緊!醫:全球25%人有相關睏擾 一打噴嚏就「漏尿」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醫師錶示,每四人就有一人深受尿失禁、漏尿、急尿癥狀的睏擾。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颱北醫院提供)「如果你突然打瞭個噴嚏,卻要小心褲底濕透的話,可能與尿失禁有關。」65歲的王太太,過去在市場擺攤,退休後三五好友常相揪旅遊或進香團,但王太太都拒絕,原來她在中年後齣現尿失禁問題,且漏尿越來越嚴重,一齣門就擔心「水龍頭關不緊」褲子溼答答,有次齣遠門沒辦法換褲子時,整身尿臭味實在令她很窘。經求診泌尿與婦產科醫師經詳細檢查和評估後,進行藥物與復健治療後逐漸好轉,總算恢復日常生活。北市聯.......


高端逾期交貨「未扣違約金」?醫稱下週三纔是疫情高峰!莊人祥14時說明

高端逾期交貨「未扣違約金」?醫稱下週三纔是疫情高峰!莊人祥14時說明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有關疫苗違約金爭議、疫情高峰等議題,有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審計部今(6)日提交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報告指齣,疾管署針對高端疫苗採購履約交貨,沒有核實估算逾期違約金,針對超過30天以上未能履約部分,未依約扣罰違約金,亟待檢討。指揮中心宣佈今(6)日下午2時舉行疫情記者會,由發言人莊人祥主持說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舉辦「COVID-19疫苗及冷鏈之購買、廠牌、價格、劑量、施打及相關預算執行情形與效益專題報告」。審計部審計長陳瑞敏指齣,高端疫苗部分批.......


早餐、晚餐吃多少影響減重?研究結果曝關鍵:熱量控製優先

早餐、晚餐吃多少影響減重?研究結果曝關鍵:熱量控製優先

    記者張雅築/綜閤報導▲減重、瘦身除瞭要適當運動外,控製飲食熱量更是一大關鍵。(示意圖/資料照)不少人為瞭瘦身常常不吃早餐或晚餐,究竟早、晚餐吃的多寡是否會影響減重效果呢?近日就有研究解答。知名營養師呂孟凡分享最新的《細胞代謝》期刊,裡頭刊登在限製熱量的情況下,早餐多吃一點或晚餐多吃一點對減重效果的影響,測試結果顯示,並無明顯差異,但該作者推測早餐吃得多對減重有好處。呂孟凡除瞭分享該研究翻譯,更提齣自己的見解,強調減重還是依照自身生活習慣調整和整日熱量控製為優先。減重、減肥是許多人的課題,但除瞭.......


連11天升溫!「疫情比上週增3.9%」本土+46423、歿57

連11天升溫!「疫情比上週增3.9%」本土+46423、歿57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發言人莊人祥說明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本土連11天升溫!但所幸今日本土個案未破5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6423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新增57例死亡;本土疫情跟上週四4萬4665例比也多齣3.9%,縣市分佈上,以新北9281例為最多個案縣市。另,今日中重癥211例,中癥150、重癥61例,最年輕重癥個案為1例3歲男童MIS-C;最年輕死亡個案為1名1歲無慢性病、未接種疫苗的男童,9月24日齣現發燒、咳嗽等癥狀,後快篩陽確診,後來因全身抽搐送急.......


10/13上路!「境外生」入境免居檢 4圖看懂防疫新規

10/13上路!「境外生」入境免居檢 4圖看懂防疫新規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計10月13日起放寬邊境管製,教育部宣布從13日零時(航班錶定抵颱時間)起,境外生入境免除居傢檢疫,改採7天自主防疫。 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說明,境外生憑入學通知單直接嚮外交領事事務局及內政部移民署申請簽證或入齣境許可,備妥入境相關證件即可自各機場或港口入境,並由學校協助安排接送事宜。教育部在桃園機場入境大廳仍設桃機小組櫃檯,協助境外生處理緊急事件及提供諮詢服務。有關境外生的自主防疫天數,廖興國提醒,入境日為第0天,進行「7天自主防疫」,自主防疫期間若無.......


突然昏倒!「惡性心律不整」猝死機率高 電燒手術大進化

突然昏倒!「惡性心律不整」猝死機率高 電燒手術大進化

    文/照護線上編輯部「醫師,我又昏倒瞭。」50歲的王女士說。「當時是什麼狀況?」「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瞭。」患者已有幾次昏倒的經驗,檢查發現是惡性心律不整。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陳煌中醫師錶示,惡性心律不整發作時,患者可能在幾秒鐘內失去意識,若未及時救治,有極高的可能緻命。上述王女士案例,經與傢屬、患者溝通後,決定施行配有3D立體定位技術的電氣燒灼手術,也就是有搭配電腦3D定位貼片、高密度定位導管以及壓力感應器的電燒導管,可提升成功率與安全性,藉此完成惡性心律不整的高難度電燒手術,後也再植入體.......


印度藥廠4感冒糖漿「有毒」 66童服用腎衰竭死亡、世衛警告:緊急下架

印度藥廠4感冒糖漿「有毒」 66童服用腎衰竭死亡、世衛警告:緊急下架

    國際中心/潘靚緯報導▲世界衛生組織5日對印度製藥公司「Maiden Pharmaceuticals」提齣警告,其生產的4款感冒與咳嗽糖漿化驗齣含有毒物質,導緻66名兒童服用後死亡。(圖/翻攝自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YouTube頻道)兒童服用的感冒糖漿,竟含有「劇毒」,導緻66名甘比亞孩童腎臟齣問題並死亡。世界衛生組織5日對印度製藥公司「Maiden Pharmaceuticals」發齣警告,其生產的4款感冒與咳嗽糖漿,化驗齣二甘醇、乙二醇等不應該齣現.......


痛風族小心!火鍋「高普林地雷」蔬菜也上榜 喝「湯」直接爆錶

痛風族小心!火鍋「高普林地雷」蔬菜也上榜 喝「湯」直接爆錶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醫師提醒,愛吃鍋的饕客須留意高普林地雷。(圖/戴定恩授權)國內火鍋店林立,颱灣人多愛吃火鍋不言而喻,鞦鼕時節來上一鍋,寒氣盡除,通體舒暢。醫師提醒,「尿酸過高」是颱灣人常見的問題,火鍋湯底下肚更是普林爆錶,地雷食材不僅包括肉類和海鮮,少數蔬菜也是榜上有名。颱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錶示,火鍋的湯雖然好喝,一喝下去真的會普林爆錶,普林在體內代謝會形成尿酸,尿酸一高便會導緻關節疼痛,引起尿酸代謝異常、腎臟排泄尿酸受阻、痛風和腎臟問題等。戴定恩叮嚀,雖然不是說完全不能吃.......


喝「平民燕窩」白木耳補充膠原蛋白?營養師打破迷思:誤會大瞭

喝「平民燕窩」白木耳補充膠原蛋白?營養師打破迷思:誤會大瞭

    生活中心/潘靚緯報導▲營養師打破迷思指齣,白木耳其實不含膠原蛋白,黏滑口感來自水溶性纖維。(圖/翻攝自營養師餘硃青臉書粉專)白木耳喝起來口感滑順,是女性喜愛的美顏聖品,素來有「平民燕窩」之稱。許多人以為白木耳富含「植物膠原蛋白」,喝瞭感覺皮膚會膨潤起來,但營養師餘硃青錶示,長久以來大傢「誤會大瞭」,白木耳煮熟後黏稠的質地其實是水溶性膳食纖維,想攝取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建議多吃豬皮、豬腳、 豬蹄筋、雞腳、雞皮、海參、鮭魚、魚肚等16種食材。營養師餘硃青在臉書專業發文分享,蠻多口感滑黏的食材,像是.......


從沒確診就是「天選之人」?研究揭殘忍真相:身體恐比一般人還糟

從沒確診就是「天選之人」?研究揭殘忍真相:身體恐比一般人還糟

    生活中心/丁雅芳報導▲王大元醫師揭露,即使沒確診過,也可能不是「天選之人」。(示意圖/資料照)疫情自2019年延燒至今,許多人都在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浪潮中確診。不過仍有不少人沒確診,但沒有確診是否就等於是基因與一般人不同的「天選之人」呢?中醫師王大元錶示,這樣的情況可能不僅不是「天選之人」,身體還比一般人糟糕。王大元在臉書粉專「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提到,有患者跟他分享,「醫生,我旁邊的同事一個個都中獎瞭!但是疫情到目前為止,我每次有感冒的癥狀,但怎麼驗都是陰性欸,我是不是天選之人啊?是不是超級健.......


呼吸不順冒冷汗!50歲男剛到急診就猝死 「10大徵兆」韆萬要留意

呼吸不順冒冷汗!50歲男剛到急診就猝死 「10大徵兆」韆萬要留意

    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醫師提醒有10項癥狀分別搭配齣現,都有可能是猝死前兆。(示意圖/資料照)胸悶、冒冷汗、頻繁心悸都屬於猝死前兆!急診醫師指齣,有名男子胸悶、冒冷汗跑到醫院急診,纔剛做完心電圖就突然猝死,好在醫護人員發現及時,纔將男子從鬼門關拉迴來。因此,醫師提醒,當有10種異常癥狀分別搭配齣現時,民眾就要提高警覺、特別注意。急診專科醫師魏智偉於節目《健康好生活》中指齣,有名50歲的中年男子,因為胸悶、吸氣不順跑到急診就醫;急診護理師在替他檢傷分類時,發現男子狂冒冷汗到全身濕透的程度。護理師.......


台式早餐怎麼吃不怕胖?營養師曝「4重點避雷」:2食物超危險

台式早餐怎麼吃不怕胖?營養師曝「4重點避雷」:2食物超危險

    生活中心/許元馨報導▲高油的蔥抓餅是精緻澱粉類中的重量級食物,不宜多吃。(示意圖/資料照)一日之計在於晨,吃對早餐讓人一整天好精神!許多人喜歡吃颱式早餐,不過颱式早餐品項多,該怎麼點纔健康?營養師指齣,早上應避免吃油炸類的食物,此外,酥皮類、鐵闆麵、蔥抓餅等都要避免。營養師劉怡裏與資深媒體人蔡逸帆在YouTube頻道《裏帆不煩》發布一支「早餐店的肥胖地雷」影片,內文談論早餐要怎麼吃纔健康。劉怡裏錶示,早餐店地雷是炸物,例如雞塊、薯條、薯餅等都是容易讓身體發炎,高糖早餐、咖啡因有礙小朋友成長與發.......


婦半個月沒排便!輕拍肚子有「啵啵聲」竟大腸癌末期

婦半個月沒排便!輕拍肚子有「啵啵聲」竟大腸癌末期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婦人2週沒排便,醫師拍打肚子聽到高音頻的腸音,診斷是腸阻塞。(圖/翻攝自 醫師好辣 YouTube)脹氣有時可能是嚴重疾病的錶徵!一名60多歲婦人肚子痛2週,起初以為是便秘,後連連續嘔吐5天,被診所醫師診斷是腸胃炎,但後續癥狀沒有緩解,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婦人罹患大腸癌末期,癌細胞也轉移至肝臟多處。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婦人因連掛2診所無效、癥狀加劇,纔會到大醫院檢查,葉秉威醫師看到婦人整個人很虛弱,且肚子非常脹,醫師聽診發現腸音不對勁,光是.......


6旬婦髖關節崩壞「竟成長短腳」!醫:5成患者忍痛拖延不治療

6旬婦髖關節崩壞「竟成長短腳」!醫:5成患者忍痛拖延不治療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忍痛不治療,竟成長短腳!68歲林女士五年前因兩側退化,接受左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不料術後竟麵臨髖臼杯鬆脫的窘境。原應當立即再次接受手術治療,但她因手術曾有過失敗的陰影,遲遲不敢接受二次手術,日常起居皆倚靠尚未手術的右腳勉強支撐,日夜強忍疼痛,也因此導緻長短腳情形,就連簡單的日常起居深受影響。在傢人勸說下,林女士終於來到醫院求診,醫師建議她先治療尚能支撐行走的右髖關節,再重建嚴重受損的左髖關節,醫療團隊先後透過微創手術置換、搭配3D列印髖臼杯,幫助林女士修復右髖關節及重建穩.......


82歲嬤腹痛3個月暴瘦 罹「大腸癌+腸套疊」醫:初期沒癥狀再拖恐緻命

82歲嬤腹痛3個月暴瘦 罹「大腸癌+腸套疊」醫:初期沒癥狀再拖恐緻命

    記者潘靚緯/颱中報導▲阿嬤3個月來腹脹腹痛反覆發作,體重減輕,就醫發現竟罹患大腸癌伴隨腸套疊。(示意圖/資料照)長期肚子脹痛韆萬不可輕忽!颱中一位82歲陳姓阿嬤,最近3個月腹脹、腹痛反覆發作,體重也減輕5、6公斤,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她的右側大腸不隻長瞭惡性腫瘤,還有「腸套疊」阻塞。醫師錶示,成人發生腸套疊初期多半不易察覺,直到腹部劇痛纔會發現,發生在大腸的腸套疊,有5至6成會是惡性腫瘤。經過緊急手術切除,阿嬤恢復良好,已順利齣院。▲▼成人腸套疊初期不容易察覺,直到劇烈腹痛纔會發現。(圖/.......


新版公費清冠一號條件一次看 這19種人可以 隻剩2種人還不行

新版公費清冠一號條件一次看 這19種人可以 隻剩2種人還不行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公費清冠一號還有2種人不行,衛福部與中醫師公會全聯開會討論中。 (圖/國傢中醫藥研究所提供) 中鞦連假前,衛福部限縮公費清冠就一號條件,引起爭議。9月8日,衛福部緊急修正清冠一號申請補助方案條文,增加3種人可以公費。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柯富揚理事長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強調,這跟之前的清冠一號公費,還是有一點差距,現在隻剩2種人還沒有公費,未滿12歲的兒童以及孕婦。今天與衛福部開會討論,希望都納入公費對象,以及清冠一號EUA緊急使授權期限終止之後該麼進行下一步。▲公費清冠一.......


快訊/又破5萬例!40歲男打3劑「腦炎全身抽搐」歿 今本土50710死52

快訊/又破5萬例!40歲男打3劑「腦炎全身抽搐」歿 今本土50710死52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指揮官王必勝說明今日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今日本土個案又破5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5萬0710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新增52例死亡,不過發言人莊人祥昨說「因係統異常低估」,今個案會增加多一點;而在縣市分佈上,以新北又破萬例、10378例為最多個案縣市。另,今日中重癥228例,中癥178、重癥50例,最年輕重癥個案為1歲男童MIS-C。而今日死亡個案最年輕為40多歲男子,曾接種3劑疫苗、無慢性病史。9月下旬咳嗽有痰3至4天,當時快篩陰性,9月24.......


創紀錄!11歲男童從確診到MIS-C長達125天 兒童已35死

創紀錄!11歲男童從確診到MIS-C長達125天 兒童已35死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國內齣現「確診新冠到發病MIS-C」間隔最久的案例,達125天。(圖/擷取自指揮中心直播)國內今(7)日新增50710個本土COVID-19病例、69例境外移入、52人病逝、228例中重癥。一名11歲男童從確診新冠到發病MIS-C(兒童多係統發炎癥候群)間隔達125天,創下本土紀錄。今天新增228例中重癥,包括178例中癥和50例重癥。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一起特殊MIS-C病例,個案為11歲男童,沒有慢性病,5月14日確診,8月20日接種1劑新冠.......


快訊/13日「入境移工」也0+7 勞動部:「自主防疫快篩陰」可外齣工作

快訊/13日「入境移工」也0+7 勞動部:「自主防疫快篩陰」可外齣工作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入境移工0+7自主防疫措施。(圖/指揮中心提供)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上週指齣,預計10月13日實施0+7,入境免居傢檢疫。不過我國在疫情前平均每天有600餘名移工入境,外界關心,實施0+7是否有包括移工?當時勞動部錶示仍在與指揮中心討論,若移工入境0+7且持有2天內陰性快篩證明是否比照國人外齣工作,待指揮中心拍闆。對此,指揮中心今日宣佈,10月13日起入境的產業移工及非重癥高風險社福移工依規定快篩陰性,得於7日自主防疫期間內從事許可之工作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錶示,配閤.......


高端疫苗報廢1/3 王必勝稱「必然現象」:無法未蔔先知

高端疫苗報廢1/3 王必勝稱「必然現象」:無法未蔔先知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疫情指揮官王必勝強調,隨著新疫苗問世,舊疫苗勢必麵臨大眾施打意願降低和屆效報廢的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部分輿論質疑高端疫苗的銷毀率高於其他廠牌疫苗,行政院長蘇貞昌今(7)日錶示,基於防疫,保護民眾健康,寧可多不可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指齣,隨著次世代疫苗問世,第一代疫苗施打意願降低是必然的事情,日本也報廢瞭大量AZ疫苗。衛福部長薛瑞元昨天在立法院受訪時提到,我國目前共銷毀400萬劑新冠疫苗,包括高端120萬劑,其餘廠牌共銷毀280萬劑。審計部報告也指齣,.......


170萬劑高端將報廢藍委批!王必勝:「我們不是先知」認沒草菅人命

170萬劑高端將報廢藍委批!王必勝:「我們不是先知」認沒草菅人命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王必勝錶示,隨著疫苗的演進,舊疫苗的施打率就會減低,高端、AZ都有這樣的問題。(圖/指揮中心提供)高端疫苗日前公告可有效對抗BA.5,不過衛福部長薛瑞元昨強調,次世代疫苗採購中,不會有高端;今年11月後,高端疫苗預估最多有170萬劑因過期報廢。對此,有藍營立委抨擊,讓高端為第3劑追加劑疫苗清單之一,政府根本是「草菅人命」,把民眾當成白老鼠。對此,指揮中心錶示「我們不是先知」,隨著疫苗的演進,舊疫苗的施打率就會減低,高端、AZ都有這樣的問題;而高端疫苗作為追加劑,也是透過A.......


「天選之人」沒染疫=身體較虛?羅一鈞舉「多種機轉」破解迷思

「天選之人」沒染疫=身體較虛?羅一鈞舉「多種機轉」破解迷思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大規模傳播至今,仍有不少民眾尚未確診,被戲稱為「天選之人」。(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天選之人」其實身體更糟?國內歷經兩波較大規模的新冠疫情傳播,但仍不少民眾並沒有確診,往往被稱之為「天選之人」。不過有中醫師引述英國研究認為:「沒有確診的你可能不是天選之人,是比一般人更虛弱,早被其他感冒病毒捷足先登。」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迴應,民眾不必把天選之人跟身體比較虛弱的人畫上等號,因為沒有直接的關聯性,且有太多的機轉有可能導緻為什麼這個人會染疫.......


想打「次世代疫苗」?台北市加開特別門診 27據點一次看!

想打「次世代疫苗」?台北市加開特別門診 27據點一次看!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颱北市加開次世代疫苗特別門診。(圖/食藥署提供)第32期北市新冠疫苗預約平颱提供3萬7韆餘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服務量能,提供18歲以上者接種第3劑、第4劑及第5劑,截至今(7)日中午已全數預約額滿。因應民眾預約踴躍,北市衛生局協調27傢閤約醫院加開次世代疫苗特別門診,量能近1萬3韆人次。國內今天新增50710個本土COVID-19病例、69例境外移入、52人病逝、228例中重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本土疫情仍在高原期波動,呼籲符閤接種資格但尚未接種者儘速接種,以降低感染.......


國慶連假後疫情會升溫「單日恐破6.4萬例」?王必勝認瞭:不排除

國慶連假後疫情會升溫「單日恐破6.4萬例」?王必勝認瞭:不排除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對於單日恐破6.4萬例?指揮官王必勝錶示並不排除。(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本週有2天單日本土新增病例數破5萬例,雖發言人莊人祥昨預告因「病例通報數係統齣現異常」,部分通報病例數會列入今天病例數。不過外界仍擔憂此波疫情高峰會在何時,以及是否會突破6萬4000例?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7)日錶示,目前看起來不會到6萬4000例,「不過疫情還在高原期,不能完全排除,會密切觀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50,779例COVID-19.......


驚悚!1歲女童腹脹、高燒40度 剖腹驚見「8公分樹枝」穿腸而齣

驚悚!1歲女童腹脹、高燒40度 剖腹驚見「8公分樹枝」穿腸而齣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高雄發生1歲女童誤吞樹枝的意外。(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提供)傢長一定要留意小小孩的一舉一動,最近高雄有一名1歲女童因嘔吐、發高燒被送到急診,醫師懷疑是腹膜炎併腸穿孔,緊急為她開刀治療,肚子一剖開,竟發現一根樹枝「穿腸而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張鈺堂錶示,該名1歲女童因腹脹和發燒來到急診室,肚子脹得厲害,X光檢查發現疑似腸穿孔,隨即安排手術,醫師發現一根樹枝從她的十二指腸穿齣,緊急移除後再經過抗生素治療,小朋友最後順利齣院。高醫住院醫師陳威翰.......


快訊/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從寬認定 中醫好消息新增3種人

快訊/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從寬認定 中醫好消息新增3種人

    資深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中醫好消息,衛福部同意放寬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圖/國傢中醫藥研究所提供)颱灣疫情正處於高原期,傳來公費清冠一號的好消息。中醫師全聯公會與衛福部開會之後,衛福部放寬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錶示,這次開會有重點突破,重癥風險因子新增:控製不良高血壓者、齣血性/消化性潰瘍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產婦開放公費清冠一號,孕婦暫時還沒有,至於12歲以下兒童,還要再研議,但往樂觀的方嚮走。▲  中醫好消息,衛福部同意放寬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圖/國傢中醫藥研究.......


快訊/中醫師公會力爭!公費清冠一號擬擴「產婦、消化性潰瘍」等4類人

快訊/中醫師公會力爭!公費清冠一號擬擴「產婦、消化性潰瘍」等4類人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公費清冠一號擬擴「產婦、消化性潰瘍」等4類人。(圖/記者簡浩正攝影)受到新冠肺炎BA.5變異株影響,我國疫情近期再度升溫,本週內更有2日本土個案突破5萬例,但日前衛福部中醫藥司卻公布,自9月15日起限縮清冠一號公費對象範圍,引發熱議。對此,衛福部今(7)日舉行會議,討論公費「清冠一號」適用對象,會議與傍晚結束。與會的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帶來好消息,錶示將適度放寬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重癥風險因子適度擴大,新增控製不良高血壓者、齣血性/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產婦也開放公.......




除瞭確診、病歿數 醫揭未來疫情進展!有兩件事影響大

首創4校高峰體驗課程 孩童乘獨木舟學溝通

鞦鼕抗禽流感 學者籲加強監測撲滅病源

莊人祥需居隔7天 羅一鈞:對媒體服務不周請體諒 - 生活 -

盧廣仲《花甲》床戲願犠牲 忙到沒空為母慶生


前一篇新聞
遭疑養媒體?指揮中心「6大項費用」明細齣爐 莊人祥澄清:沒亂花錢
后一篇新聞
高峰落在12月!「0+7」國門開護照申辦量翻倍 3招讓你省時間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