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博物館又上新展瞭。這次展覽非常特彆:展陳的內容不是秦漢隋唐的東西 而是明清的;不是碑石的正麵 西安碑林又上原創新展 碑石背麵原來也大有看頭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5/21/2022, 10:55:30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碑林博物館又上新展瞭。這次展覽非常特彆:展陳的內容不是秦漢隋唐的東西,而是明清的;不是碑石的正麵,而是碑石的背麵;不是碑文和書法,而是圖形和圖畫。這個展覽的題目叫做“刻圖化民――明清石刻綫畫中的信仰… .....
碑林博物館又上新展瞭。這次展覽非常特彆:展陳的內容不是秦漢隋唐的東西,而是明清的;不是碑石的正麵,而是碑石的背麵;不是碑文和書法,而是圖形和圖畫。
這個展覽的題目叫做“刻圖化民――明清石刻綫畫中的信仰世界”,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原創展覽,也是全國首次舉辦的石刻綫畫專題展。該展覽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在該館西臨展廳正式開幕,展期4個月。
有孔子專題、仕宦專題、關帝專題等
5月20日,西安碑林博物館邀請媒體記者參觀瞭該展覽。策展人、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副研究館員楊兵介紹,在碑林眾多的石刻收藏中,石刻綫畫獨具特色,在藝術學、曆史學、民俗學和宗教學等多個領域均體現齣較高價值。
“這些全都是碑林館藏石刻的拓片。明清時期石刻綫畫數量比較多,我們從中挑齣來65組件刻畫精細、內容豐富、價值意義比較大的,來組成這個展覽。這個展覽不是講藝術,而是通過圖像來讀史。在這些石刻綫畫背後,是國傢以刻圖的方式,將治理思想融入百姓生活,以實現刻圖化民的目標。”
“我們把相同類型的形象放在一起,在同一類裏麵又按時代順序排列。通過時間的流變可以讓觀眾瞭解這些圖像生成的軌跡,比如:孔子的形象不同時代是怎麼演變的?關帝的形象是怎麼演變的?在這樣的策劃理念設計下,我把這些這批展品分為瞭4種類型:第一單元是濟世安邦,是刻圖類;第二單元是人神共福,是宗教類;第三單元是崇德敬禮,是寓意類、寓意畫;第四單元是福壽康寜,是風俗畫、風俗類。同時又提煉齣瞭多個專題貫穿於展覽之中,如孔子專題、觀音專題、達摩專題、仕宦專題、梅蘭竹菊專題、關帝專題等。”
65組件裏,60%展品是第一次展齣
展品的內容涵蓋民間傳說、名人繪畫、忠義形象、曆史典故、聖賢思想等,展現齣人們期望通過刻畫圖像來祈願美好生活、除災興邦、闔傢歡樂的樸素信仰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齣陝西地區的文化底色,為觀眾呈現瞭陝西地區明清時期民間信仰的流變軌跡,以及圖像背後的政治錶達,映射齣地方治理思想與刻圖立碑的因果關係。
“這65組件裏麵60%的展品是第一次展齣。其中有30件拓片的石碑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展綫上,但一般觀眾到碑林很少關注到它們甚至根本就沒發現。因為這些綫刻畫很少是單獨刻碑的,而是依附於某一個碑的碑陰或者碑側。還有些並不是平時在展綫上能看見的,原碑石在庫房裏。我們為此做瞭一個尋寶圖,這實際是個互動項目,觀眾可以根據它找到這些拓片的原碑。”
一幅詩圖背後藏著明藩王兄弟故事
在這些展品中,楊兵重點介紹瞭《瑞蓮詩圖》。“《瑞蓮詩圖》是弘治七年第四代永壽王硃誠淋為他的哥哥、第七代秦王硃誠泳刻繪的。他們兄弟倆關係很好,這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一件與跟他們兩人産生直接關係的一件文物。秦王在當時跟對陝西的曆史文化、地方治理起著決定作用,這件作品反映瞭當時秦藩地方治理的一些思想理念。”
《瑞蘭詩圖》裏畫瞭4種植物。第一種是荷花,是並蒂蓮花。一莖兩蒂實際上是沒有發育好,但古人常把自然界的這種現象賦予強大的功能和美好的祈願:蓮花齣汙泥而不染,代錶清廉;另一方麵,它還有多子多福的寓意。第二種植物是紅蓼,長得像稻榖一樣,但味道很大,人睏的時候拿紅蓼花在鼻子上一晃,就把人熏得清醒瞭。用這個特點比喻人不忘本,不忘初心。第三種植物是茨菰,它葉子鋒利但不傷手,用這樣的特點比喻人品行端正。第四種植物是香蒲,有細長的葉子,葉子嫩時可以吃,老瞭的乾葉子可用來編席子草鞋。用這樣的特點就教育人們要生活簡樸。所以,《瑞蓮詩圖》裏這四種植物都有明確教化人要清廉執政、勤儉持傢、品行端正的儒傢思想。
硃誠淋為何要刻這個圖?和硃誠泳有什麼聯係?在秦王府的東門――體仁門外曾舉行過兩次賞蓮之會,一次是藩王宗族和全城文人雅士公開賞蓮。在這次賞蓮會上,大傢都在用荷花來誇贊硃誠泳的賢德。第二次是在弘治五年,又組織瞭一次賞蓮之會,這次身邊很親近的官員的私會。在這幅圖上半部分的跋文裏說得是集閤宗藩以及文人雅士共同賞蓮,所以說的就是第一次的公開賞蓮之會。
為何大傢在賞蓮之會上都誇贊硃誠泳?因為硃誠泳執政為民非常勤儉,有很好的政績。比如在西大街的正學街那裏建瞭一所正學書院,讓宗藩傢族子弟、王府保衛人員的子弟都可以讀書上學。他還修水渠扶持農業,留下瞭很好的口碑。而硃誠淋生活奢靡,在西大街他的永壽王府建瞭一座九層的樓閣。建好之後,硃誠泳給他寫瞭匾額掛著,還寫詩來記錄瞭這件事。
硃誠泳寫的這首詩叫《處善樓為永壽王東軒題》:“百尺危樓喜落成,九重賜額一時榮。聖經浩浩乾坤大,祖訓諄諄日月明。莫嚮綺羅叢裏醉,直須韋布境中行。傳來天語南山重,好學間平享令名。”勸他不要成天泡在女人堆裏,要多和老百姓交朋友,纔能在宗藩族群裏留下美名。
而這幅畫就是哥哥硃誠泳寫這首詩教育他之後,硃誠淋刻瞭《瑞蓮詩圖》立在孔廟來錶達對哥哥教育他的態度。為何要要立在瞭孔廟?因為各級官員要來這兒祭孔,他在《贍學田頌碑》的碑陰刻瞭這個詩圖,目的就是為瞭讓來祭孔的官員看到他的態度,用它來錶達對哥哥教育他的迴話。
此外,關羽的“漢壽亭侯”到底是什麼等級?他是什麼時候纔被後世封王、稱帝,享受帝王祭祀禮儀?這些問題在展覽上也可以找到係統答案。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文/圖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湖南沅陵七甲坪鎮:助農、敬老、愛幼,這裏的政協委員有點忙
政協委員在扯秧、捆秧
紅網時刻通訊員 賀子平 沅陵報道
“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非遺傳承,我們齣發啦!”連日來,在湖南沅陵七甲坪鎮田間地頭、敬老院、校園裏,“誌願紅”和“民族彩”交相輝映,“政協委員走基層”和“非遺賦能鄉村振興”旗幟飛揚,七甲坪鎮政協委員工作室堅持以“委員之為”貢獻“政協之能”,描繪齣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群眾實踐。
七甲坪鎮政協委員工作室成立於2021年6月,由鬍生波、謝冰潔、金玲、全艷珍、全朝霞、張麗玲、張培等7位來自各民族的政協委員組成,緻力於傾聽民聲、瞭解民情、收集民意,既.......
楊繼東:後疫情時代的美國學術圖書館丨慶祝南大建校120周年
百廿華誕 藜照書香
慶祝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
後疫情時代的美國學術圖書館
楊繼東丨文
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
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的學術圖書館帶來瞭多重的衝擊。從2020年3月開始,大多數實體圖書館關閉瞭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此期間,除瞭極少數負責後勤保障的員工,大多數工作人員都在傢通過綫上遠程登錄的方式處理公務,包括行政、資源采購、編目、讀者服務和係統維護等等,學校的師生們隻能從綫上獲取圖書館的資源。由多個美國大學圖書館閤作建立的HathiTrust數字圖書館暫時放寬瞭版權.......
貴博文物說節氣|小滿看銅量
欄目背景
規矩,自信和希望。這是列入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碼。
歸屬,傳承和文化。這是每一件文物,所承載的自遠古以來,華夏民族在造物、開智的探索求知中,蘊藉的深厚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讓“詩意的曆法”和“厚重的曆史載體”聯名,煥活文物魅力!即日起,貴州省博物館聯閤多彩貴州網教科文體事業部,策劃推齣“貴博文物說節氣”係列報道。讓我們在文物和節氣、時間和空間的交匯中,感受數韆年文化積澱下,文明的自信與博大。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應騰).......
1968年,13歲男孩撿到一玉璽,上交獲20元奬勵,45年後又奬一物
提起陝西,您可能會想起“鳳鳴岐山”,古老的周王朝在那裏興起。陝西美麗富饒,渭河平原古稱“八百裏秦川”,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曆史文化氛圍厚重,可以說陝西每一尺土地下麵都埋藏著文物。
去西安看過兵馬俑的朋友,對大雁塔也不會陌生。古色古香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就在大雁塔旁邊,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到1944年,館藏文物達170萬件,涵蓋從石器時代到近代的文物,數量多,品種全,僅國傢一級文物就有700多件,還有18件國寶級珍品。
這18件國寶裏,有3件被有關部門列入禁止齣境展覽名錄,其中有齣自唐代的一個.......
南京街頭創意藝術傢“網紅”作品秀齣“文藝範”
主題為“街堂入室”的藝術節活動登陸南京展示創意作品。 泱波 攝
展齣的藝術作品吸睛。 泱波 攝
各種創意作品吸引年輕人前來打卡。 泱波 攝
現場布置成藝術展示區。 泱波 攝
舉辦藝術節,旨在打造藝術潮流生活圈。 泱波 攝
展示現場吸引瞭眾多市民前來。 泱波 攝
5月20日,主題為“街堂入室”,融閤瞭展覽、音樂、市集等互動形式的“櫥窗藝術節2.0”活動登陸南京景楓KINGMO,以藝術節的形式集中展示多位街頭創意藝術傢的作品,同時齊聚瞭當地百餘傢“網紅”店鋪在一周的時間內模.......
妙手丹青 畫中有詩——大寫意花鳥畫畫傢段彤君
段彤君,1953年生,河南滑縣人,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現為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海南省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女畫傢協會會員, 研修於清華美院郭石夫大寫意花鳥畫高研班榮寶齋畫院,邢少臣花鳥畫高研班,海德恕花鳥畫研修班。
花鳥畫以其獨特的思想含量、 文化含量、 藝術含量成為中國畫重要門類之一,在世界藝術寶庫上,堪稱一絕。明清以來,大寫意水墨花鳥畫傢白陽山人、徐渭、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傢,都是個性獨具,大刀闊斧,筆醋墨暢,氣勢恢宏,為世人所稱贊。
段彤君以以苦作樂的心態,筆耕不輟,深得大.......
今日小滿丨夏味漸濃,江河漸滿
小
滿
GrainFull
插遍新秧綠滿田。
一聲戴勝蠶眠後,
鰣魚初上帶冰鮮。
我愛江南小滿天,
Grain Full
小滿
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八個節氣
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四月中,小滿者,
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夏意已至 小滿初來
石榴花紅 布榖啼叫
熱風貼過地麵 初夏踏風而來
天地間充滿漸次盈潤的快樂
立夏已過 小滿到來
麥粒漸滿 夏至未至
江河小滿好插秧
暖風十裏百花香
初夏好時節 不容辜負
5.21
歲月靜好 小得盈滿
萬物恰到好處
掛在葉尖的小小雨珠
映射齣微小的.......
蘇國勛:韋伯與中國文化
本文作者蘇國勛先生(1942-2021),1965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外語係,1987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學係,獲哲學博士學位。生前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社會學理論研究室主任。
蘇國勛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社會學方法論和社會思想史,在中國社會學理論和思想史領域均有卓越貢獻,被普遍認為是最早係統性研究韋伯的大陸學者,其著作《理性化及其限製:韋伯思想引論》是國內社會學界最早對韋伯學說進行介紹和評論的文獻之一。
作為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培養的第一.......
讀書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老票證》——不忘過去苦難 珍惜今天幸福
這些兵團老票證你見過嗎?
10剋麵值的棉花票,是當年全國麵值最小的棉花票。這張票齣自兵團盛産棉花的八師一五��團棉區,團場將自己生産的大批優質棉花都給瞭國傢,職工分到的自用棉花票卻少得可憐,體現齣兵團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
還有次花票,即比較差、等級較低的棉花票。這類棉花票都是發給職工自用的,好的棉花(即好花票)大都上繳國傢瞭。
這兩張是1964年的兵團衛生部藥政科食堂飯票。“細糧壹個閤人民幣肆分”計量單位奇特。
這張是農五師紅星煤礦農業隊“瓜票”。“瓜票”是1960年.......
一周藝文|世界博物館日精彩紛呈,張大韆作品拍賣再創最高價紀錄
文字整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硃紹傑
上新展:世界博物館日,廣東精彩紛呈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即博物館有能力改變我們周圍的世界。
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前後,廣東多個博物館上新展。包括但不限於: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的《絲路光華:粵隴文物精品聯展》《繪冠南天――粵藏宋元書畫特展》;毛澤東同誌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的《農民運動的搖籃――毛澤東同誌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曆史陳列》;廣州藝術博物院的《藝海藏珍――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曆代繪.......
二十四節氣丨今日小滿 麥風清
小滿,四月中
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清 仇英款蠶桑圖捲 安徽博物院藏
圖繪宮中仕女采桑、養蠶、搗練、織絲、縫衣等勞作場麵。畫麵中亭颱樓閣,金碧輝煌,長捲展開,物隨景移。所繪人物眾多,場麵宏大而又井然有序。《清嘉錄》中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小滿時節,正是養蠶人和絲商忙碌的時候,收繭繅絲,期盼收獲,是中國古代蠶桑文化的重要體現。
小滿有兩層含義,第一,與氣候降水有關。在這期間南方降水頻繁。“滿”,指雨水之盈。小滿節氣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滿。衍生齣瞭“小.......
詩歌:我聽著她的童謠降生,又聽著她的情歌成長
風詩三首
~
風囑
.
風從窗外竄進來
把我的一頁詩稿變成蝴蝶
本想寫
在綠葉中害羞的紅花
在高山上舞蹈的流水
本想寫當年離傢時的
那條小路、那張車票
一瞬間
靈感被捲得無影無蹤
隻剩下一段空白
像無字的窗紗翻動歲月
但我並沒有責怪她
她隻是想告訴我
一首詩歌的創作過程
山窮水盡的構思
是柳暗花明的成熟
~
風哺
.
我是聽著她的童謠降生的
那時還感覺不到她的溫暖
但我畢竟長齣瞭
鵝黃色的幻夢
我是聽著她的情歌成長的
我在她熱烈
且近乎殘酷的節拍裏
垂下頭顱
對著蕩漾的鏡子
學會瞭.......
文水縣舉辦“積澱在歲月裏的鄉村故事”主題講座
5月15日,文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麗彬文化産業園、文水縣民俗博物館聯閤舉辦“積澱在歲月裏的鄉村故事”主題講座,特邀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呂梁市文聯調研員梁大智主講。
鄉村是一座真正的“曆史博物館”,是本百讀不厭的書。近兩年來,梁大智走遍文水155個村莊,深入基層采訪座談,先後采訪鄉村老年講述者1800餘人,召開座談會160餘次,拍攝古跡照片3400餘張,收集老照片500餘件,寫齣瞭鄉村係列故事150餘萬字。目前,第一輯《鄉村記憶》已由山西人民齣版社齣版,第二輯《鄉村往事》正式齣版。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鍾連盛綫上解讀景泰藍之美
“真的是中國氣派、中國色彩、中國設計!”5月21日下午,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中國巧手”美育係列社教活動在綫上舉辦,網友“灰棕櫚寶寶”在公屏上發齣這樣的贊嘆。
作為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係列活動之一,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推齣“中國巧手”美育係列社教活動第一期“銅胎掐絲琺琅”,邀請到北京市琺琅廠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景泰藍製作技藝代錶性傳承人鍾連盛為大傢綫上解讀景泰藍之美。
活動中,鍾連盛從該館藏品入手,具體講解瞭景泰藍的起源、工序、分類、發展.......
中國故事|盛世清尚越韆年的中國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茶文化興於唐,繁於宋。韆載以來,品茗飲茶在中國被視為生活之雅事,盛世之清尚。茶亦是中國人最富情趣、最具全民性的生活習俗之一,如今在中國很多傳統茶鄉,茶更是與科技、産業緊密結閤,成為鄉村振興、百姓緻富的金葉子。
茶也是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從古代通過茶馬互市遠播四方,到如今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跨越山海,中國茶成為世界之飲品。
品茗飲茶 傳承韆年
“鶯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煮茗鬆花香”。在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國際藝術區的觀漢雅集茶室,演藝人員正.......
幼兒園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五篇,趕緊收藏!
“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
活動一:我知道的端午節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交流、討論等形式,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來曆及風俗習慣,豐富相關經驗。
2、能積極、大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和討論。
3、知道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進一步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進行過端午節的調查。
【活動建議】
1、活動前,根據幼兒的問題設計、製作有關端午節經驗的調查錶,鼓勵幼兒廣泛收集資料、積纍經驗。
2、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資料,互相交流、分享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
【八岐論劍】“畫”裏有話(王傳祿)
長期緻力於國內外臨朐人閤作聯誼的實體平颱,歡迎關注!
【八岐論劍】
“畫”裏有話
王傳祿
對中國畫我有種偏愛,對中國傳統山水畫一直情有獨鍾,喜歡山水畫裏麵的綫條和筆墨,喜歡那種粗獷和細膩,更喜歡裏麵那種抽象的意境和逸情,喜歡裏麵藏著的大智大愛。孔子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古人把智慧與情趣都蘊藏於山水之間。
花鳥、山水和人物構成瞭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國畫體係。古人畫花鳥稱之為“寄意”,畫人物稱之為“達懷”,畫山水稱之為“暢神”。把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都筆墨於山川大海,花鳥人物中,一幅畫蘊藏著.......
還記得《海的女兒》這本小人書嗎?
《小人書和大連》是我2013年至2015年寫的草稿。
因為《大連老街》被大連某知名媒體抄襲,就另闢蹊徑做瞭這部書稿。
這樣做也是告訴部分沒有底綫的媒體人,大連故事是多樣化的,有各種各樣的視角,有各種各樣的寫法,有各種各樣的講法。
孟昭勝老師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人。
雖然我和他並沒有交情,也深錶懷念。
大連老一輩畫傢隋軍說起比他年輕的大連畫傢,始終會說起於振立和孟昭勝。
在筆者收藏的《海燕》雜誌1982年全年十二期中,幾乎每個月都能看到這兩位老師畫的插畫。
2022年,這兩位畫傢都走.......
“緻敬,南繁”《南繁——築牢中國飯碗的底座》新書發布會舉行
現場嘉賓為新書揭幕。人民網 牛良玉攝
人民網三亞5月21日電(牛良玉)5月21日,“緻敬,南繁”《南繁――築牢中國飯碗的底座》新書發布會,在三亞市崖州區南濱農場紅旗隊國傢現代農業(種業)産業園圓滿舉行。據悉,該書由海南齣版社與海南省作傢協會精心策劃、聯閤打造,是根據六十餘年的南繁發展曆程,以及袁隆平、吳明珠、郭三堆、李登海、程相文等為代錶的南繁科技工作者艱苦奮鬥、砥礪前行的故事,創作而成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牛良玉攝
據介紹,《南繁――築牢中國飯碗的底座》是作者楊沐.......
小滿丨小滿盈時,小得盈滿
古有言:
“四月中,小滿者,
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五月中,小滿至
小滿的氣息
彌漫在重大的每個角落
快來跟隨小薇的腳步
領略重大的“至味”小滿吧
(一)人間五月
小滿時
農諺道:“小滿小滿,麥粒漸滿”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每年公曆5月20―22日交節
小滿便悄然而至
五月末小滿的到來
往往帶來大麵積的強降水
給五榖灌漿抽穗
“江河漸滿梅雨過
人間初夏款款來”
(二)萬物小滿
結新芽
五月的小滿
偶有熱情似火的艷陽
更多的時候
是淅淅瀝瀝的綿綿陰雨
.......
渠敬東:藍色的豹——戴澤的隱真世界
《雲陽老傢的狗》,是戴澤先生迄今留存的最早的作品之一,作於1944年。那時,他還在中央大學藝術係學習。兩年後,年僅22歲的他,便應徐悲鴻先生之邀,來北平國立藝專執教瞭。2003年,年逾古稀的先生,在這張素描上注明:“雲陽故陵長帶河我傢的狗,是我傢中唯一的一張寫生”。畫中的土狗,似乎在溫順地匍匐著,前爪緊貼著臉,湊在鼻子旁邊,兩隻後爪和尾巴也順勢靠近自己的身體,蜷縮著,像是犯瞭什麼錯,一動不動的樣子。
▲
戴澤《雲陽老傢的狗》
紙本素描,1944年,28.7 x 40.8 cm
這張寫生.......
人物|一筆一畫記錄美好人生人物|一筆一畫記錄美好人生
人物介紹
仲曉娟,1984年5月齣生於沭陽縣。江蘇省美術傢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會員、宿遷市美術傢協會理事。
作品入展
2013年《練習進行時》獲江蘇省首屆水粉畫展優秀奬,2016年《畫室裏的青春》獲宿遷市第八屆美術作品展優秀提名奬,2017年《遇見大師》入選江蘇省第六屆新人展。
2017年《靜觀鑽石坊》入選宿遷市美術現象晉省展,2017年《靜觀鑽石坊》入選第二屆江蘇省美術奬,2018年《靜觀鑽石坊》入選首屆宿遷油畫展,2018年《東方織造》獲宿遷市第九屆美術作品展優秀提.......
助推“詩詞之都”建設越秀書香●陌上花開詩會在越秀公園隆重舉行
【廣東省文化學會訊】5月21日,越秀書香●陌上花開詩會在越秀公園陌上花開會議廳隆重舉行。此次詩會由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指導,廣州市越秀公園、廣東省文化學會、廣東廣播電視颱城市之聲等單位聯閤主辦,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南沙區語言藝術協會協辦。
越秀山自古以來就是詩人雅集的勝地,此次舉辦越秀書香●陌上花開詩會,與詩詞名傢麵對麵,以詩會友,共同品讀詩意花城,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倡導全民讀詩,吟唱齣最嶺南的越秀最時代的廣州,在詩歌誦讀中感受美、欣賞美,助力廣州打造“詩詞之都.......
妙品|圓潤遒麗:此帖體現瞭這位曠世纔子揮灑自如的境界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妙品 | 圓潤遒麗:此帖體現瞭這位曠世纔子揮灑自如的境界
唐寅行書《醉�W香譜》,收錄於《唐寅人物圖頁》,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香閨長日不勝情把春心分付銀箏巧弄十三弦間關花底流鶯寫幽怨�v慘紅驚還記得天��年中舊麯調促音清且移宮換徵試奏新聲能彈更羨人如玉玉生香笑語盈盈十指弄�o柔傳芳意�G語叮嚀催象闆一任他翠鈿零落金�e縱橫恁風流也應未數薛瓊瓊
右《醉�W香譜》蘇颱唐寅
唐寅(1470年-1524年.......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我省已齣版4本相關著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1日訊(記者 廖慧文)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俠之大者,國之仁士”,袁隆平的貢獻,是中國科學傢對人類文明發展做齣的貢獻。近一年來,湖南人民齣版社、湖南文藝齣版社、湖南科學技術齣版社陸續齣版瞭《袁隆平的故事》《永遠的袁隆平》《把功勛寫在大地:袁隆平畫傳》《“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故事:袁隆平》等4本圖書,紀念緬懷袁隆平院士、激勵鼓舞後人。
《永遠的袁隆平》是以新聞報道紀實形式紀錄袁隆平故事和展現舉國悼念的作品。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主編,湖南人民齣.......
今日小滿: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小滿。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節,氣溫攀升,炎夏將至,雨水相趕,江河漸滿,世間萬物都進入生長的旺季。
物至於此 小得盈滿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小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在我國北方地區,小麥等夏熟作物的顆粒逐漸飽滿,又未完全成熟,因此被稱為“小滿”。而在我國南方地區,此時適宜水稻插秧,因此流傳著“小滿不滿,乾斷田坎”的農諺,這裏的“滿”則體現著農人對充盈雨水的期盼。
以五天為一候,古人.......
今日小滿,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關於小滿的詩歌!
小滿是夏天的第二個節氣
小滿是播種的季節
也是豐收的前奏。
如果你願意,不妨現在就拿齣一個花盆,灑下幾粒種子,然後耐心地等著它發芽,長葉,長高,開花,凋謝,結果。
古人沒有電,那麼他們又是怎麼度過炎熱的夏天的呢?
我們來讀一讀關於小滿的古詩,
從中窺探古人的生活。
小滿
(唐) 劉長卿
昨夜玉盤沉大江,夜來忽夢薺麥香。
時人但隻餐中飽,莫忘舊時苦菜黃。
小滿
(北宋) 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遣興
(宋) 王之道
步履隨兒輩,臨池得憑欄。
久陰東虹斷.......
一種讀書方法:找到書的骨架
可能每個人的讀書方法,都不一樣。
有的是大緻看看,不求甚解。這樣雖然能看很多書,但是學不瞭多少東西,隻是知道一個大概。往往也不能抓住重點、關鍵內容。
有些人讀書讀得很仔細,逐字逐句地讀,這雖然認真,但是速度很慢,往往難以堅持下去。
最近看到一種讀書的方法,說是每本書都有它自己的骨架,而作為一個讀者,就是要把書的骨架找齣來。
這裏麵還有兩個技巧。
一是,用一句話或者幾句話,來說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意思是說,用盡可能短的話,說齣書中的內容。
其實還是找重點。透過書中的內容,在閱讀的過程中把.......
聽敬一丹在居庸關講小滿,共賞“居庸疊翠”
小滿節氣到瞭,越來越濃的綠色擁抱著長城。
小滿寓意著小麥快熟瞭,稻田裏也蓄滿瞭水。而每年的這個時候,蠶繭也要收瞭。小滿的這個節氣,似乎在提醒我們,要常常琢磨生活的味道。來聽敬一丹在長城上講小滿,共賞“居庸疊翠”......
長按下方二維碼
安裝“北京昌平”掌上服務APP
輕鬆暢享一站式本地服務
來源:敬一丹、央視頻
微信公眾號:beijingshichangping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
這條“上海第一花園馬路”,人氣正在慢慢在恢復
新華路,素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之美譽,也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和武康路相比,新華路低調內斂。在海派作傢惜珍老師的《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全三冊)中,新華路被稱為“上海的閨秀”。
在文化人眼中,這是富有海派風情和人文魅力的街區;在市民心裏,這裏是適閤宜居的生活圈。疫情之後,新華路也和城市中的其他馬路一樣,歸於寂靜。讓我們通過多位住在新華路及附近的采訪嘉賓的鏡頭和視角,來看看最近正在慢慢恢復人氣的新華路。
晨報視頻節目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這天,住在新華路附近的藝術工作者夏意蘭.......
郵政博物館的那些事兒!(今日有奬!)
博物館的力量!
這是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
那咱郵政的博物館你瞭解多少?
它們都在哪?
裏麵都有啥?
本期調查
咱們就一起看看郵政的博物館
郵政文化的魅力
讓郵政博物館來告訴您
天津郵政博物館
該館是在大清郵政津局舊址,也就是現在的天津市和平區解放北路109號闢建而成,展覽麵積1500平方米。天津郵政博物館館名由著名書畫傢範曾先生題寫。展陳內容從時間跨度上分為五個階段,即早期通信時期、近代郵政創辦時期、大清郵政時期、中華郵政時期、人民郵政時期,設有序廳、郵政廳、集郵廳、珍寶廳。通過文字.......
想成為朋友圈的“唱作達人”嗎?《樂悠尤——一個人的尤剋裏裏》來教你!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1日(記者 廖慧文 通訊員 馮博)今日,一場彆開生麵的圖書分享會在長沙橘子洲樂之書店舉行,由湖南文藝齣版社齣版的音樂圖書《一個人的尤剋裏裏》,成為瞭這場小型文藝沙龍的主角。圖書創作者雲小小進行瞭輕鬆詼諧的“書與琴背後的故事”創作趣談分享會,隨後,還舉辦瞭LIVE SHOW,將現場氣氛帶入瞭高潮,為周六的星城長沙平添瞭幾分文藝歡快的氣息。
學習一門樂器不僅可以讓生活充滿樂趣,還可以緩解心理壓力,於是低成本、易上手的尤剋裏裏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人拿起這.......
奔跑在互聯網新賽道上的文博人
王維一
李濤
袁旭
陳嚮東
掃碼看《博物館脫口秀》
聽段子手講博物館那些事兒
王維一
" />
李濤
" />
袁旭
" />
陳嚮東
" />
掃碼看《博物館脫口秀》
聽段子手講博物館那些事兒
" />
這些年,文博熱興起,讓博物館火齣瞭圈,也讓整個博物館行業“捲”瞭起來。從“文物戲精大會”全網刷屏,到各地博物館玩起瞭“雲直播”,探索文博在“元宇宙”更多錶達……這些“腦洞大開”的想法,都源於這一代年輕文博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他們不再是印象中的博物館刻闆“老學究”,而是在互聯網熱.......
【微節氣】小滿,隻想這時剛剛好
今天我們在“521”這天
迎來瞭小滿節氣
愛之所念 小得盈滿
夏風扶穗的時節,萬物將實
桑葚紅瞭,梅子熟瞭
春蠶也抽絲結繭
就像歐陽修筆下的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我們也在享受小滿的美好時節中
多瞭一份對生活的期許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
知足常樂,小滿足矣
願你我都心懷希望
人生有夢,靜待佳期
一起加油呀
.......
除瞭王莽的遊標卡尺,我們隨便看看,曆史上還有哪些逆天的發明
談到中國人的發明創造,幾乎所有人都會隨口說齣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四大發明,實際上,中國人的重大發明遠遠不止於此,下麵我就隨便看一些看上去很“超前”的發明。
1、遼代骨質牙刷,有麼有被驚到?原來我們可愛的古代人也是如此的講究衛生呢?
2、西漢時的廚房用具,前麵有漏孔,後麵有孔釘擦麵,可以用來磨取生薑汁
3、王莽時期的青銅卡尺,與現代遊標卡尺相比較,二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所以都說王莽是穿越迴去的,哈哈
4、從前有個人叫獨孤信,他有好多官職,每天要隨身攜帶很多很多的官印,丁玲咣.......
老農挖齣一件古文物,嫌晦氣低價賣給日本人,如今被日本捧為國寶
老農挖齣一件古文物,嫌晦氣低價賣給日本人,如今被日本捧為國寶!
自清朝晚期開始,各國列強用大炮轟開瞭我國的國門後,近代中國便進入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再加上,滿清政府的迂腐統治,當時的國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除瞭備受官府的欺壓之外,還要忍受洋人的欺辱,可謂是活得非常艱辛。
自進入民國以來,雖說推翻瞭滿清的統治,但當時的列強仍然在我國國土上作威作福,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沒有得到本質的改變。那時候的人們,連溫飽都還沒有完全解決,更彆說保護古代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國寶瞭。近代以來,我國流失到海外的國寶是.......
原創|蔡相龍:“綠光搖曳處,相逐舞姿輕”詩小輯
一直覺得螢火蟲是一種很神奇的昆蟲,在現實中很少看到,多在影視作品中齣現。每一次飄浮在人們的視綫中,就像天上落下的星,讓人眼中有光。
是啊,那麼多昆蟲,為何螢火蟲能發光呢?它們美而不自知,聚而成星海,營造齣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
想到螢火蟲,就想到瞭夏天,想到瞭野外,想到瞭童年,但其實都是人們的一廂情願。螢火蟲如花一樣自開自落、自生自滅,不僅不為瞭取悅於人,而且有意與人保持疏離,這就是它們的生活方式。
人也如同螢火蟲。即便微小,仍可點亮,不逐繁華,亦有方嚮。
詠螢一組
其一
幽草流明滅,清池.......
我喜歡在夏天的夜晚,齣去看石頭生長丨周末讀詩
我喜歡在夏天的夜晚齣去看石頭生長。沙漠上溫暖乾燥,我覺得它們在這裏比在彆處長得更好。也或許,活動的隻是那些年輕的石頭。
年輕的石頭總是比長輩們認為適宜的要活動更多。大部分年輕石頭都有一個秘密的願望,它們的父母從前也有過但早已遺忘。而且因為這個願望涉及水,所以從不被提及。老石頭不贊成水,它們說:“水就像牛虻一樣討厭,從不肯在一個地方老實呆著學點兒什麼。”然而年輕石頭努力挪動,慢慢地,不被長輩發現,夏夜暴雨産生的激流可能會把它們衝到邊上或未知地帶,比如說把它們衝下山坡,衝進一個河榖。盡管這有點危險.......
小滿,小滿,小得盈滿!
寒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
小滿是一個錶徵物候的節氣
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
“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所以小滿也是最接地氣的節氣
小和大往往對應齣現
在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
有小暑有大暑
有小雪有大雪
有小寒有大寒
唯有小滿而無大滿
大滿並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一切達到極緻後必然走下坡路
而“小得盈滿”
是將熟未熟還有嚮上的空間
還可以“繼長增高”
這纔符閤中國人的理想
這或許
正體現瞭古人的處世哲學
不疾不徐
不求全求滿
小滿時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