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2:37:13 PM
李先生(化名)今年50歲,平時身體還可以,可是脖子上長瞭一個包塊,而且這個包塊摸起來不痛不癢的,他也就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不知不覺一段時間過去瞭,李先生發現脖子上的包塊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還變大瞭,而且整個脖子看起來也變粗瞭。在朋友的提醒下,李先生也意識到情況不對,於是他就去醫院就診瞭。
到瞭醫院後,醫生詢問瞭李先生的情況後,就給他做瞭相關檢查,結果顯示,李先生的鼻咽部長瞭一個腫塊,而且病理檢查提示鼻咽癌。
王馨介紹,鼻咽癌是我國華南地區高發惡性腫瘤之一。
清遠市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博士王馨解釋,頸部齣現腫塊是鼻咽癌患者的常見癥狀,因為腫塊大多是無痛的,常常被人所忽略。她提醒,在臨床上,有不少的患者都是頸部有瞭很大的腫塊纔來就醫,導緻鼻咽癌發現較晚,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鼻咽癌在華南地區高發
王馨介紹,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還是我國華南地區高發惡性腫瘤之一。
相比於歐美國傢,鼻咽癌在中國較為高發,根據國傢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鼻咽癌的發病例數約為5.1萬例,位居癌癥發病譜的第20位;鼻咽癌的死亡例數約為2.7萬例,位居癌癥死亡譜的第15位。
鼻咽癌發病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華南地區鼻咽癌的發病率顯著高於其他地區,約是華北地區的16倍。鼻咽癌甚至被稱為“廣東癌”,廣東地區的人患鼻咽癌的概率,是其他低發病率地區的20倍。
鼻咽癌為什麼在廣東地區高發?王馨錶示,確切的原因還不知,可能與遺傳、環境和EB病毒感染等多重因素綜閤相關。
廣東地區的人喜歡吃醃製食物,廣東的地理位置近海,臘味和魚乾、鹹魚等食物受到很多廣東人的歡迎,但是醃製食物含有大量亞硝胺前體物質,容易在人體內轉化為具有較強緻癌作用的亞硝胺類化閤物。
此外,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誘發該病的發生,如經常接觸油煙、化學毒物、吸煙、喝酒等。
目前鼻咽癌的病理分型主要有角化性鱗狀細胞癌、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高發區98%的鼻咽癌患者病理類型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早期癥狀與鼻炎相似
“在早期階段,鼻咽癌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或是僅有一些類似鼻炎的錶現。”王馨介紹說,鼻咽癌的癥狀不典型,可能有鼻塞、涕中帶血、耳鳴、頭痛等,其中鼻塞、耳鳴或鼻涕帶血很容易被認為是“上火”或“鼻炎”問題。加上鼻咽癌病竈在鼻腔的後麵,位置比較隱秘,容易誤診。
大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淋巴結轉移,以頸部淋巴結腫大多見,多為無痛性。隨著病情的進展,頸部淋巴結可進行性增大、質硬、活動度差,開始多為單側,以後可發展為雙側。
“其他的癌癥大多以手術治療為主,但鼻咽癌治療以放療為主。”王馨解釋,由於鼻咽癌部位較深,周圍有大量神經、血管,手術切除比較睏難,且鼻咽癌對放射治療較敏感,所以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早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醫生會根據不同的臨床病理分期製訂個體化治療方案,對於早期患者一般采用單純放射治療,局部中晚期則推薦采用放療為主,化療以及靶嚮藥物為輔的綜閤治療。 王馨錶示,隨著現代放療技術的提高以及化療、靶嚮治療等綜閤手段的應用,中晚期鼻咽癌的局部控製率也明顯提高。鼻咽癌患者的5年總體生存率約為45%至50%。此外,在臨床上不少晚期患者經過係統的治療後,病情能得到較好的控製。
王馨錶示,隨著現代放療技術的提高以及化療、靶嚮治療等綜閤手段的應用,中晚期鼻咽癌的局部控製率也明顯提高。此外,在臨床上不少晚期患者經過係統的治療後,病情能得到較好的控製。
重視體檢篩查,做好預防
早篩查、早發現,是應對各類腫瘤的有效手段,鼻咽癌也不例外。王馨介紹,華南地區人群,特彆是有鼻咽癌傢族史的人,應進行鼻咽癌篩查。
目前較常用的初篩方法是EB病毒相關抗體檢測,EB病毒會導緻鼻咽癌,人體在感染瞭EB病毒後會産生抗體,抽取血樣進行分析可以初步判斷患癌風險。 如果受檢者體檢正常並且血清檢查結果為陰性時,5年後再進行鼻咽癌篩查。如果受檢者發現有鼻咽癌癥狀、體檢異常或EB病毒抗體檢測有異常時,則應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下一步檢查。
除瞭要重視體檢,還要及時糾正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吸煙喝酒的人患上鼻咽癌的幾率比正常人高,煙酒中的有毒物質會直接刺激鼻部以及咽喉黏膜,在不斷被刺激的情況下得不到修復,細胞發生病變也就容易引發鼻咽癌。
少吃醃製食品,遠離油炸熏製和燒烤類食物。鹹魚、臘肉和臘腸等食物含有很高的亞硝酸化閤物,是鼻咽癌的緻癌物,少吃醃製食品可降低鼻咽癌的風險。
另外,遠離高汙染環境,霧霾天氣盡量不要齣門,齣門時應戴上口罩,避免吸入汙染空氣。
【記者】劉鞦宜
【媒介助理】陳之瑜
【通訊員】彭可明
【作者】 劉鞦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