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3年春鞦第一位霸主齊桓公去世,被阻擋瞭近三十年的楚成王,覺得自己可以又一次覬覦中原。
齊桓公雖然一代霸主,但沒有一個好的繼承人。因此齊桓公一死,齊國霸業就開始走下坡路瞭。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主角,一種是曆史選擇瞭他作為英雄,賦予他主角模闆,另一種是自己覺得是英雄,可以做主角。齊桓公屬於前者,而宋襄公便是後者。那麼楚成王算什麼?他隻是主角登頂的踏腳石罷瞭。
影視形象
宋國是微子的封地,實打實的殷商後裔。宋襄公看著齊桓公帶著中原諸侯開會,說打哪個就打哪個,很是眼饞。等到齊桓公去世後,宋襄公認為自己恢復殷商榮耀的時刻到瞭,於是就開始圖謀稱霸。
這個時候我們倒黴的鄭國又登台瞭。齊桓公在世的時候,鄭國偏嚮於齊。齊桓公一死,楚國一傢獨大,鄭國立馬就倒嚮瞭楚成王。不過楚成王也沒有讓鄭文公(當時鄭國君主)白投靠,楚成王把自己的妹妹江羋嫁給瞭鄭文公。
宋襄公一看鄭國支持楚國,心想:我不打楚國,還打不瞭你鄭國?於是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軍伐鄭。這一下惹瞭楚國這個老大,楚成王立即派大將成得臣直接攻擊宋國。這邊宋國還沒開始打,聽說楚國已經發兵打嚮宋都,宋襄公怕打完鄭國自己老傢沒瞭,於是就退軍瞭。
宋襄公最終停在泓水北岸列陣等著楚軍。想當年齊桓公聯閤七國,以七國的兵力與楚國作戰,都不敢說必贏。宋國以一國之力抗楚,結局早早就注定瞭。宋襄公戰敗之後,中原諸侯再也無力抗楚,紛紛投靠楚國,楚成王聲威達到頂峰。
宋襄公雖然失敗,但多少拖慢瞭楚國進兵中原的腳步,給我們春鞦第二位主角晉文公登場的機會。
晉文公於公元前636年迴到晉國,登上君主之位。男人麼,尤其是有能力的男人沒有不想成為齊桓公那樣的人,號召群雄,指點天下。晉文公可以說把中原諸國逛瞭遍,利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改革晉國內政,使晉國短時間內就強大起來。
晉文公十九年路綫圖
晉文公既然以齊桓公為榜樣,那麼與楚國有衝突是遲早的事。晉國處於太行山以西,黃河以北,想要圖霸中原就得從衛鄭兩國藉道,而這兩國跟楚國是姻親。鄭文公是楚成王的舅哥,衛文公是楚成王的老丈人。因此晉文公想要衛鄭兩國的投靠,隻能靠武力。可惜,隔著條黃河,晉國齣兵不是很占優勢。
在晉文公登位初年,王子帶引狄人攻打周王室,把周襄王打跑瞭。這個時候秦穆公本來想自己迎接周襄王,也學一學齊桓公尊王號令諸侯。這麼好的機會晉文公怎麼會放過。於是派人對秦穆公說:“老哥啊,你秦國離大王太遠瞭,還是我派兵去吧。”
這樣晉文公不僅僅得到瞭勤王的大功,更是因此獲得瞭南陽(太行以南,黃河以北)之地、溫、原等地,這些皆是武力懾服衛鄭兩國的橋頭堡。
橋頭堡有瞭,晉文公覺得還得把秦穆公拉上對抗楚國的戰車。但這事不能明著說啊,人傢秦穆公又不是傻子,秦國跟楚國又不接壤,抗楚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但是晉文公有高招啊。
晉文公派兵幫秦國攻打鄀(今河南省內鄉縣﹑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之間),襲取商密(鄀國都城,當時屬於楚國)。晉文公沒花費什麼代價,既迴報瞭秦國的友誼(幫秦國攻城略地),又把秦國放到瞭楚國後方,使得楚國無法像以前那樣能夠全力進兵中原,可謂一石二鳥,薑還是老的辣。
宋襄公從泓水戰敗後受傷,迴到宋國,於第二年去世。他的兒子成為宋公,史稱宋成公。宋成公礙於楚國的強大,沒法,隻能投靠楚國,宋成公親自朝楚,以示親好。
晉文公三年,宋成公看晉文公這三年的所作所為,覺得晉文公會是一個大粗腿。宋成公可能覺得當時臣服楚國覺得委屈,於是叛楚通晉。這間接導緻瞭後麵的城濮之戰。
楚國成王聽說瞭宋國背叛的消息,當即大怒:“這是往我臉上踩啊,忘瞭你爹的結局瞭?”不過當時楚國正在幫另一個小弟魯國伐齊,就派瞭一部軍隊把宋都給圍瞭,期望宋成公悔悟。結果人傢宋成公鐵瞭心的跟著晉文公走,不理楚成王。這真正的惹毛楚成王瞭。
楚成王當年一人麵對齊桓公好幾個人,現如今楚成王也是有眾多小弟的人瞭。所以當時跟著楚成王伐宋的國傢有:陳、蔡、鄭、徐。沒有齣兵的魯曹衛也是楚國的小弟,宋國完全被圍瞭。
晉文公如果直接救宋,自己的軍隊有可能陷入楚國聯軍的包圍中,因為宋國離晉國遠而離楚近。所以晉文公先打楚國的小弟曹衛,把楚國從宋國引走。這樣既能解決宋國的睏境,又能使的楚國的優勢降低。
可惜晉國小看自己的戰鬥力瞭。晉國侵衛滅曹似乎旦夕之間就完成瞭。當楚國知道的時候,曹衛已經被晉文公拿下瞭,楚國已經失去救援的意義瞭。這下晉文公尷尬瞭,救宋不符閤戰略意義,不救自己唯一的小弟就沒瞭,對將來危害太大。這時候晉文公手下的先軫說:“我們把曹衛的土地分給宋人,那麼楚國必然會放棄宋國來救曹衛。”
(曹衛隻要服軟,必定還會重新建國,但是土地要是被分完,那麼也沒有建國的必要瞭,因此楚國必定會去救援曹衛。)
這時候還有一段小插麯,楚令尹子玉派人給晉文公,隻要晉文公放過曹衛兩國,那麼我們就放瞭宋國。晉國如果答應那麼曹衛兩國肯定感激楚國,宋國卻不會感激晉國(宋國就又可能迴到楚國的懷抱)。若不答應,那麼三國都會怨恨晉國。這個時候又是先軫說瞭:“我們擒瞭楚使,我們自己與曹衛談妥,許他們復國,這不就解決瞭。”
楚使被擒激怒瞭子玉,子玉決然違背楚成王不得與晉國交戰的命令(楚國令尹權利極大),嚮曹國進軍(當時晉國在曹國)。
晉國一見楚軍被引齣來瞭,便嚮後方退去,一個是為瞭拉長楚軍戰綫,另一個是培養楚軍驕——你一個大國主君被我攆著跑,你有什麼臉麵?最終兩軍對峙於城濮。
城濮之戰最終是楚國大敗,子玉為他的狂妄付齣瞭代價——被楚成王逼的自殺。楚國戰敗,手下的小弟皆是牆頭草,魯、曹、衛、陳、鄭等國皆脫離楚國,投靠晉國,晉文公賴此登上霸主之位。可憐的楚成王被齊桓公壓瞭幾十年,好不容齊桓公死瞭,自己還沒風光幾年,又齣來個晉文公,又踩著他楚成王上去瞭。
齊桓公之所以是霸主因為他是第一位以諸侯的身份主持盟會的。而晉文公卻是讓秦齊楚都低頭的霸主。若從時間上看,晉文公短短三四年便成為瞭天下霸主,似乎又高齣齊桓公不少,大傢怎麼看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