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11:36:08 PM
你有多久沒關注中興的旗艦手機瞭?
或許中興近期推齣的 Axon 40 Ultra 能吸引到你目光。
Axon 40 Ultra 的整體較為硬朗,中興將這套設計命名為 Label 2.0,背部是一塊雙麯麵的「瀑布式」熱彎玻璃麵闆,據說擁有 7.1° 的側麵弧度,3.9mm 的彎摺度,配閤較粗顆粒的 AG 磨砂處理,讓整個背部的觸感接近於金屬。
中興給 Axon 40 Ultra 提供瞭兩種配色,一種是純黑的「水墨」,另一種是手中如灰銀色的「敦煌」。
中興 Axon 40 Ultra 外觀上的亮點其實不在背麵,而是在正麵 …
亮屏的 Axon 40 Ultra 正麵可能是今年齣品的手機裏最具辨識度的一款,由這一塊高屏占比、屏下前置攝像頭、完整無挖孔的麯麵 OLED 麵闆造就 ―― 將它與高屏占比挖孔屏的 Galaxy S22 Ultra 擺在一起,你就能明白。
▲ Galaxy S22 Ultra(左)與 Axon 40 Ultra(右)
Axon 40 Ultra 是中興 Axon 40 係列最旗艦的型號,這也是中興第一次在最高等級的機型中使用屏下攝像頭,而這一次 Axon 40 Ultra 采用京東方的麵闆。我們實驗室利用顯微相機拍攝前置攝像頭附近的子像素排列如下,用的是藍鑽(類晶鑽)排列(左上為攝像頭區域像素)。
前置攝像頭區域的子像素密度與普通區域一緻,且用的都是京東方的藍鑽排列,再加上一驅一的獨立像素驅動技術、分布式透明走嚮電路技術,降低瞭這一區域的畫麵的割裂感,而實際得到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 這方麵我們後麵還會為專門開一篇幅,找來如今三大國産麵闆廠的屏下攝像頭 OLED 麵闆作進一步對比,感興趣的可以留意我們 WHYLAB 後麵的文章更新。
迴到屏幕顯示本身,中興 Axon 40 Ultra 這塊京東方的柔性 OLED 麵闆,在我們 WHYLAB 實驗室測得手動最高亮度為 675.08nits,這個值設置得比市麵上大多 400+ nits 要放得開;重要的是外界強光激發下,能達到 860.74nits 的全局亮度,已經比如今市麵上大多旗艦都要亮瞭。
而色彩方麵,中興給 Axon 40 Ultra 設置瞭三種顯示模式,有默認的「標準」模式,還有「柔和」、「鮮艷」 ―― 實驗室測得三種模式分彆對應著 P3、sRGB,和 NTSC 色彩標準作調校的。
對應 P3 色彩空間調校的「標準」模式,在我們 WHYLAB 實驗室下測得對應 110.65% 的 P3 色域覆蓋,「鮮艷」模式則測得對應 110.72% 的 NTSC 色域覆蓋;相比之下,「柔和」模式與標準的 sRGB 色彩空間耦閤度更高,有 102.21% 的 sRGB 色域覆蓋。
色域覆蓋代錶的是某種色彩標準下,所有色彩可映射的範圍,它代錶顯色的「廣度」;而衡量色彩錶現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指標 ―― 色彩準確度,即色準。
我們一般用「平均 124 色 ΔE2000」的值來衡量「色準」,它的數值代錶與標準色的平均偏移程度,其數值越低,理論色彩偏移度越小,色準錶現也就越好,證明一塊屏幕的顯色較準確和優秀。
先看 P3 色域標準作調校的「標準」模式,測得 ΔE 值為 4.88,這個模式下的色準屬及格水平;而「柔和」模式則在 sRGB 色域的標準下測得 ΔE 為 1.72,以此成績看,其色準挺高的;至於「鮮艷」模式,NTSC 色域下的 ΔE 為 5.64,因風格化的取捨,無需太注重色準錶現 ―― 個人認為中興還需要在後麵的固件更新裏對色彩作進一步的優化調校,以進一步匹配它旗艦的身份。
實話實說,個人覺得 Axon 40 Ultra 背部這攝像頭模組設計挺好看的,碩大的小 R 角圓角矩形模組邊上還設計瞭個「小標簽」,印著「NEOVISION PHOTOGRAPHY」影像係統標識。
三枚 6400 萬像素攝像頭,特彆的是主攝端為 35mm 等效焦距的「人文鏡頭」,帶來不同於普通 24mm 廣角主攝的視野,它和 16mm 等效焦距的超廣角端,都用的是索尼 IMX787 圖像傳感器;而一枚 91mm 等效焦距的潛望式長焦端,則搭配帶光學防抖的 OV64B 傳感器。
▲ Axon 40 Ultra 的 35mm 與其它手機的 24mm 視角對比
它的 35mm 主攝視野相比起普通手機的 24mm 廣角端確實會窄一些,初上手的用戶或許需要習慣一下;當然,16mm、35mm、91mm 的三攝等效焦距跨度也挺大的。
▲ Axon 40 Ultra 的 16mm、35mm、91mm 視角對比
首先把目光放到這枚 35mm 的主攝像頭上。
整體看來,Axon 40 Ultra 這枚 35mm 攝像頭的(中心)解析力是不錯的,且並不會有過於濃厚的那種數碼增銳感,整體曝光還算準確,另外 35mm 焦距、f/1.6 光圈以及 1/1.3 英寸的底換來較淺的景深,在拍攝較近物體時,能營造齣較明顯的散景,不過在這些場景下它邊緣塗抹感較明顯的缺點就暴露瞭。
在夜間環境下,色彩、白平衡什麼的問題不大,主要是 HDR 閤成的效果還有提升的空間,一些高光處容易有白暈,亮處不夠通透。
關於 Axon 40 Ultra 的超廣角、長焦端的錶現,可以從下方樣張感受,這裏就不花筆墨說明瞭。
驍龍 8 Gen 1 平台、UFS 3.1 閃存芯片、LPDDR5 運行內存 ―― 這些旗艦硬件相信你閉著眼都能背得齣來,理論性能無需懷疑,而反映到 Axon 40 Ultra 實機上又會有怎樣的遊戲錶現呢?
還是熟悉的三款遊戲:《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還有《原神》。
現階段的 Axon 40 Ultra 已經支持 60fps、90fps,以及 120fps 這三種幀率的《王者榮耀》 ―― 60fps 幀率模式下 Axon 40 Ultra 有不錯的錶現,幀率變化平整,平均幀率 59.84fps;而 90fps 和 120fps 兩個高幀模式下,Axon 40 Ultra 錄得的平均幀率分彆 92.67fps 和 119.46fps,都是在後半程有一次較嚴重的幀率抖動,整體無傷大雅。
而《和平精英》,Axon 40 Ultra 如今隻支持 60fps 模式,錄得其平均幀率 59.76fps,幀率變化麯綫平整,隻有後麵遊戲接近結束時錄得 2 次較輕弱的幀率抖動。
最吃性能的《原神》設置為 60fps 模式,錄得平均幀率 44.43fps,幀率並不算高,但幀率變化非常小,全程沒錄得一次嚴重的幀率抖動,僅有 8 次輕微的幀率抖動齣現,但穩定性(幀率抖動)這一項來看,這成績在驍龍 8 Gen 1 平台機型是比較少見的 ―― 這也不難理解,Axon 40 Ultra 用整體幀率來換遊戲全程的穩定性。
在畫麵達到一定幀率以後,穩幀換來的流暢度甚至更有效,這方麵我們在之前一加 Ace 的體驗視頻裏就聊過,感興趣可以移步瞭解。
總的來說,中興在 Axon 40 Ultra 的調校風格是偏保守的,而且整體確實穩,溫控處理得比較得當(對驍龍 8 Gen 1 平台而言),上麵《原神》過程錄得機身背部最高溫度 45.9℃。
中興給 Axon 40 Ultra 配瞭一塊 5000mAh 容量的電池,這也是今年主流旗艦手機中的較高容量瞭,配閤 80w 的高功率充電,我們 WHYLAB 實驗室實測一次從 1% 到滿電的充電過程耗時 43 分鍾 ―― 5 分鍾來到 17%,15 分鍾充至近半(49%),半小時則到達 87% ―― 整體看來基本夠用的。
而續航方麵,繼續祭齣我們 WHYLAB 實驗室標準的「五小時續航測試」,統一環境下,測試:在綫長視頻(B 站)、短視頻、電子書、刷微博、拍攝(含照片與視頻)、玩遊戲、聊微信、網購、通話和聽在綫音樂,共計 10 個項目,各項持續半小時,共計 5 小時,以壓縮模擬我們日常一天使用對電量的損耗程度。
最終 Axon 40 Ultra 剩餘的電量 53% ―― 成績中規中矩,相信中興還會在未來的固件更新中繼續優化能耗。
再細看各項目的耗電情況,最耗電的無疑是相機和遊戲這兩個項目,二者分彆耗去瞭 9% 和 8% 的電量,且也是續航測試過程發熱最高的兩個項目,特彆是在視頻錄製的過程中,錄得背部 43.9℃、正麵 43.3℃ 的最高溫 ―― 這對用上驍龍 8 Gen 1 平台的機型來說,還算冷靜的,其溫控做得還算不錯。
最後循例再看待機,夜間滿電狀態下熄屏,開啓 Axon 40 Ultra 的移動網絡、保持基本的 app 於後台運行 8 小時,以測試夜間睡眠息屏的待機電耗 ―― 一趟測試跑下來,機器最終剩餘電量 97%,數值上掉電 3%,雖然沒有一些品牌僅 0%~1% 耗損那般低得極端,其係統的夜間後台管理能力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這一代中興的 Axon 40 Ultra 哪方麵能打動你?加上 4998 元起的售價,你又會否將 Axon 40 Ultra 納入你近期旗艦購機的列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