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現場春節期間 電視劇《人世間》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齣。自開播以來 從小說到電視劇,《人世間》成為“熱點”“爆款”的背後是……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14/2022, 4:36:27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座談會現場春節期間,電視劇《人世間》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齣。自開播以來,該劇好評不斷,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豆瓣評分8.1,目前已纍計超4億受眾觀看。《人世間》成為優秀文學作品被改編為精品好劇的又… .....
△座談會現場
春節期間,電視劇《人世間》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齣。自開播以來,該劇好評不斷,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豆瓣評分8.1,目前已纍計超4億受眾觀看。《人世間》成為優秀文學作品被改編為精品好劇的又一成功案例。
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2019年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奬”。小說以北方某省會城市一個平民社區――共樂區為背景,透過周傢三兄妹的成長經曆,串起三綫建設、恢復高考、改革開放、棚戶區改造等曆史事件,塑造齣眾多勞動者、建設者、改革者、創業者等人物群像,從他們充滿悲歡離閤的跌宕人生中,記錄“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展現波瀾壯闊的中國社會巨變。
小說《人世間》被成功改編為電視劇《人世間》,並成為“熱點”“爆款”,既鼓舞人心,又充滿啓發。近日,為瞭深入探討總結文學影視改編的經驗,中國作傢協會在京召開《人世間》座談會。中國作協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錶示,《人世間》的熱播,再一次有力地證明瞭文學與影視的親密關係,從文學到影視,這不僅是在描述一個過程,更標誌著一個生機勃勃的創造與接受的廣闊空間。文學與影視,這是一種相互區分、相互激勵而又相互啓發、相互成全,最終相互增強和放大的關係。
“《人世間》是嚴肅文學,規律告訴我們,嚴肅文學更多是作者個人對生活經曆的思考以及私人情感的抒發,而電視劇是大眾藝術,所以,越是嚴肅文學,個人化的痕跡會越重,改編起來就會越難。”《人世間》編劇王海�_為這次全心投入劇本創作,直到關機前一個月纔完成,中間反復修改、打磨。她在座談會上錶示,嚴肅文學的最基本點是人性的真實,越真實越可信,可信纔動人。現在影視創作的風氣已逐漸走嚮藝術本身的軌道,作傢隻有堅持寫自己所思所想所感,纔有可能打動彆人。
“這部‘嚮文學緻敬、嚮生活緻敬’的作品,既是一部厚重溫暖的百姓生活史,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史,為電視劇製作提供瞭堅實的文學基礎。”作為該劇齣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程武錶示,文學與影視的有機跨界與融閤,是兩種文藝形態從“高原”邁嚮“高峰”的重要創新路徑,也是從“作品”到“精品”的高維提煉錶達。
讀完小說《人世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閻晶明分析梁曉聲小說“火”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其中的現實主義品格和現實主義精神總是能夠激發起觀眾的熱情。“他的小說裏有曆史,是當代人曾經經曆過的、依然曆曆在目的當代曆史,是和我們生活密切關聯的現實,小說中的人物生活與大時代潮流相裹挾,小說中的人物命運是一代人的寫照。”《人世間》從小說成功改編成電視劇,給閻晶明帶來很大啓迪,他感到,文學應該以更加開放的思維來提升自己和其他藝術共生的能力。在今天的新傳媒時代,文學傢也應該以更加開闊的視野,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去學習,從中汲取創作滋養。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傢協會副主席王一川也從美學視角評論道:“《人世間》已經讓中國式心性智慧引領現實主義精神原則,走齣瞭一條中國式現實主義的藝術道路,可以給予當代同類題材電視劇以及其他門類藝術創作以有益的美學範式啓迪,讓中國式的現實主義、美學方式結齣新的成果。”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宏森透露,中國作協將在今年推齣實施“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通過一係列新思路、新措施、新辦法,來集中打造和推齣一批高水準、有分量的文學力作,為影視和其他的文化領域輸送更多更好的文學資源。“在今天,文學創作想要更好地融入現代傳播格局,就一定要更加充分、更加主動地同眾多的藝術門類及文化形態交流互鑒、融閤接軌。”張宏森錶示,新時代文學,能夠在不斷的擁抱和衍生中,把握曆史主動、打開無限可能。文學的主動意識,正在獲得廣泛的支持與迴應,這體現瞭一種“雙嚮主動”,它證明我們所身處其中的文化生態是良好的、積極的、高度活躍的。
原著作者厚重的曆史生活底蘊與主創人員的匠心製作,於細微處洞見生活本質,準確捕捉人世間細膩的情感,最終呈現齣質樸可愛的人物形象、令人感動的故事情節以及鮮活真實的人民生活景觀,引發觀眾心底最深處的情感共鳴,從小說《人世間》到電視劇《人世間》,給文學和影視創作深深的啓示。正如鐵凝所說,讓文學和影視一起走進更廣大的人民群眾心裏,這也是一代代文學人和影視人共同的努力方嚮。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2年03月14日09版)
記者:謝穎
版麵編輯:謝穎 楊雪 張麗 郭海瑾
新媒體編輯:薛婧
審核:周佳佳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四川平武:“深山故宮”內百歲玉蘭花開正盛
在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報恩寺內,有一棵高聳的白玉蘭,眼下花開正盛,香氣撲鼻。白色的玉蘭花與綠色的琉璃瓦和硃紅色的院牆交相輝映,典雅而唯美。 “深山故宮”內的百歲玉蘭花開正盛。 “深山故宮”內的百歲玉蘭花開正盛。(鬍宇 攝) .......
緊急通知!邯鄲市圖書館 調整服務範圍的通知
接上級通知,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邯鄲市圖書館自2022年3月15日起調整部分服務範圍,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1、暫停在館閱覽服務、自習服務、綫下讀者活動,僅提供圖書藉還服務。 2、讀者進入圖書館必須規範佩戴口罩,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掃碼入館。 3、讀者進入館內請保持“一米綫”安全距離,不紮堆、少聚集,遵守安全警示規定。每位讀者在館時間不超過30分鍾,讀者藉還圖書後請盡快離館。 4、防控措施將根據形勢隨時調整,敬請及時關注邯鄲圖書館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官方發布平颱。 開館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
重印近20次|日本漢學大師寫給大眾的魏晉南北朝通史
日本漢學大師川勝義雄寫給大眾的經典魏晉南北朝通史, 日本文庫本重印近20次,深受讀者歡迎。 以超越王朝更迭的宏闊視野,照見縱深的曆史脈絡。 《魏晉南北朝》 著 者:川勝義雄 譯 者:林曉光 齣 版:九州齣版社 從秦漢到隋唐帝國之間的魏晉南北朝,經曆瞭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時期。這是群雄割據的混亂時代,也是文學藝術、思想文化波瀾壯闊的時代。本書宏觀地聚焦於這三百多年亂世的種種因素和曆史發展脈絡,以超越時代的廣闊視野,跳齣王朝更替、權力鬥爭等短時段的政治紛紜,綜閤性地考察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和.......
列隊!廣西最美的書籍一次看完
這是一次廣西書籍設計最高水平的展示, 這是一次對廣西未來書籍設計師的召喚和檢閱。 全區8傢齣版社, 多所高校師生共同參與, 276件作品,評齣廣西最美的書。 今天21:20 廣西衛視《遇見好書》本期關注 ――首屆廣西書籍設計大賽, 聚力起勢嚮未來。 ――大賽介紹―― 首屆廣西書籍設計大賽於2021年7月啓動,由中國齣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委員會指導,廣西齣版協會主辦,廣西齣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大賽設專業組、教師組和學生組三個組彆,麵嚮廣西各齣版單位及部分高校徵集作品。經過廣泛動員,大賽得到.......
10000平方米!濟南新增一座高鐵站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4日訊閃電新聞記者瞭解到,日前,經過多傢應徵單位的激烈角逐,中鐵設計成功中標新建濟濱鐵路濟陽站,項目已經順利進入實施方案和初步設計階段。 新建濟濱高速鐵路位於山東半島城市群北部,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綫路全長145km。 (此為效果圖 還會根據要求進行更改) 濟陽,泰山腳下,黃河之濱,孔子聞韶之地,攜河發展之所,韆載濟陽,黃河福地。舜之德神於韶,孔子之德神於聞韶。濟陽“聞韶颱”舉世聞名,不僅見證瞭儒傢思想的賡續傳承,也是儒傢學說的形象載體。 (.......
94歲作麯傢吳祖強辭世,曾參與創作《草原小姐妹》、《紅色娘子軍》等作品
3月14日上午,著名作麯傢、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吳祖強去世,享年94歲。 吳祖強,原籍江蘇武進。1927年7月24日生於北京。小學和中學時代在音樂傢盛傢倫、張定和的影響下立誌學習音樂。1947年入南京國立音樂院理論作麯係,師從江定仙。 1952年在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赴蘇聯留學,入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理論作麯係學習。1958年畢業歸國,在中央音樂學院作麯係任教,曆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78年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1982年任院長,1985年起任中國音樂傢協會副主席。 1.......
《白眉大俠》中房書安斬殺多少高手?飛劍仙硃亮成為刀下之鬼
《白眉大俠》中房書安斬殺多少高手?飛劍仙硃亮成為刀下之鬼 鄭非夢妙文 發布時間:2022-03-1322:27 活力創作者,文化領域創作者 關注 細脖大頭鬼是《白眉大俠》中非常具有魅力的一個小人物,說他小人物是因為他的武功在開封府辦差官中排名倒數第一,是著名的草包。房書安雖然武功不行卻是一位不摺不扣的福將,按照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福大命大造化大,曾經創造過多次死裏逃生化險為夷的奇跡,而且房書安頭腦靈活非常有智慧,這是他能夠在險惡環境下能夠自保的關鍵。房書安憑藉一把一尺二寸長的小片刀斬殺過不少武林高.......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緻信“為奧運喝彩”組委會
“為奧運喝彩”組委會負責人吳愛華日前收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給他的一封信。 巴赫在信中說他對2017年在北京參加“為奧運喝彩”項目啓動儀式的情景記憶猶新。“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告訴我,這個項目每年舉辦豐富的文化活動和展覽,並且取得瞭極佳效果。‘為奧運喝彩’藝術傢們在洛桑奧林匹剋博物館的展覽,在促進奧林匹剋與中國傳統文化交流與融閤方麵,發揮瞭不容小覷的作用。”巴赫在信中說。 巴赫說,下一屆奧運會將於2024年在巴黎舉行,“請各位再接再厲,以‘擁抱巴黎’為主題,繼續開展‘為奧運喝彩’文化活動,.......
濟南初二學生登上央視《2022中國詩詞大會》,最喜歡李清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世金 實習生 吳慧淳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大傢好,我叫孫晗曦,來自山東濟南……”3月11日晚,央視《2022中國詩詞大會》第七期節目播齣,山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初二七班的孫晗曦作為返場選手精彩亮相。 從小熱愛閱讀,孫晗曦把詩詞當成瞭自己的“好朋友”。她告訴記者,參加《2022中國詩詞大會》不僅讓她認識瞭誌同道閤的“詩友”,也體會到堅持夢想和勇於嘗試的真正意義。 把詩詞當“好朋友” 未來想成為一名作傢 在孫晗曦的印象中,學習詩詞的契機源於傢庭氛圍。孫.......
《愛情神話》中的延慶路,等疫情好瞭,我們一起去逛逛吧
延慶路 李守白-海派剪紙-《延慶路》2017年 最近疫情反撲,上海再一次陷入瞭這場“戰疫”,希望大傢不要過分擔心,因為我們有著最專業的防疫團隊,相信這次很快就能”抗疫“成功。但在此之前,還是要提醒大傢一定好好照顧自己哦,可韆萬不要亂跑啊(小編的小區就有人大半夜齣去吃宵夜迴來就著瞭www)。等疫情好瞭,咱們就一起去逛馬路! 都說延慶路是自帶色彩感的,梧桐成蔭的沿街兩側,是綠色的、藍色的、黃色的建築,是風格各異的溫暖小店。不到500米的馬路,總是讓人怎麼逛都嫌不夠。 圖片源自網絡 原名.......
金水區國基路街道:傳承文化厚底蘊 規範“雙姿”習書法
中原網訊(於露 劉夢琳 通訊員 毛紅雲)為進一步提升轄區青少年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切實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3月12日上午,金水區國基路街道國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閤金水區書法誌願者協會開展“傳承文化厚底蘊 規範‘雙姿’習書法”――青少年書法公益課第一期第二節課程。 課前,書法協會李老師循循善誘,在講解關於“書法”理論知識的同時,很重視實際練習。對每個學員的握筆、書寫姿勢進行觀察和指導,並進行瞭親身示範和耐心糾正,幫助孩子端正姿勢、書寫多彩人生。看!一年級的小同學坐姿.......
漢字趣談:祭(462)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演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祭 "祭"(ji4),這是一個會意字。 甲骨文的"祭"字,有多款不同的寫法,第一款是由一隻手(又)+一塊肉+中間的幾個小點(意為新宰殺的牲肉上還粘連著很多鮮血)組成,整個字形錶示上古先民用剛剛宰殺的鮮肉獻祭於上天神靈,先祖烈宗。第二款字形在左下方增添瞭"T"(錶示祭祀用的供桌或祭神時的石柱或先祖的牌位),第三款是將第一款字形中的"肉"換成一個"皿"中裝有美味之形。 金文第一款的"祭"字承續甲骨文第三款字形。在.......
著名男高音歌唱傢李光羲逝世
中央歌劇院發布訃告,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傢、歌劇錶演藝術傢、中央歌劇院一級演員李光羲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3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李光羲1929年生於天津,1954年考入中央歌劇院,1956年起主演外國歌劇《茶花女》《貨郎與小姐》《葉甫根尼・奧涅金》及中國歌劇《阿依古麗》《劉鬍蘭》《第一百個新娘》等。1964年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演唱歌麯《鬆花江上》。在6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多次登颱演唱《北京頌歌》《最美的贊歌獻給黨》《周總理,您在哪裏》《祝酒歌》等保留麯目。曾榮獲中國.......
交房租時締結的跨國友誼——我和比利時房東夫婦的故事
求學海外,租房總是繞不開的一件大事。初到比利時,交房租確實給我帶來瞭一定的經濟壓力,但後來卻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難得的“小確幸”,我甚至開始期待每月一次的交房租。這個故事還要從我的房東說起。 我的房東哈濛德夫婦都過瞭75歲,但看起來卻像60歲的模樣。這對可愛老人性格迥異、完美契閤,哈濛德夫人活潑開朗、幽默風趣,哈濛德先生則認真踏實、沉穩大氣。去國離鄉萬裏之遙,起初內心難免有些許膽怯,老兩口成瞭我這個中國女孩初來比利時讓布盧小鎮後最初結交的朋友,他們的友好善良驅散瞭我對這個歐洲小國的那份陌生感。.......
《活動變人形》載譽歸來,二輪巡演從廣州開啓
根據作傢王濛同名小說改編的舞颱劇《活動變人形》去年首演後好評如潮,二輪巡演從廣州開啓,將於4月16日、17日登陸廣州大劇院。該劇是2022年度國傢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1年度資助項目、第五屆華語戲劇盛典最佳年度劇目、2021年老捨戲劇節開幕大戲。 用王濛的話說,“這是一部有記憶的小說。它是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心靈曆程的一個縮影。”該小說以倪吾誠的兒子倪藻作為語言學傢於1980年齣訪歐洲,拜訪父親當年的朋友開篇,迴敘幾十年人間滄桑和倪吾誠的一生經曆,從一個獨特的藝術視角,概.......
阿爾罕布拉宮:一次美的旅行
在春季,與導師和同學們一起來一場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的修學旅行,著實是一次最棒的學習之旅。 在藝術層麵,阿爾罕布拉宮的建築形式充分體現瞭自然的秩序。這座被光綫、色彩、詩意裝飾起來的建築完美呈現瞭中東藝術中最重要的三元素――幾何、交錯紋飾、阿拉伯書法。在恬靜又富有多層寓意的花園裏,在錯綜復雜的穆喀納斯拱頂下,在蜿蜒中蘊藏著虔誠之心的紋飾牆壁旁,將在倫敦的工作室中學到的藝術理論和應用知識以最直觀的方式進行實地學習,通過最真實的案例講述不同藝術媒介的曆史,這種有機結閤是實踐型藝術學習最好的修行。 .......
用詩酒傳遞“中國釀世界香” 古井貢酒讓傳統文化“燃”起來
近日,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獨傢冠名的《2022中國詩詞大會》第三期節目如約在央視播齣。 除瞭再次嚮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傳遞中國詩詞文化之美,也和觀眾在這期“燃”的主題下,迴顧瞭眾多“高燃”時刻,一起感受“情飛揚、誌高昂”,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同時,傳遞共同的情感和精神。 距今1800多年的“九醞酒法” 自2016年以來,《中國詩詞大會》已連續舉辦瞭7屆,以廣泛的參與性、濃鬱的文化性和鮮明的時代性,引領大眾重拾源遠流長的詩詞文化。《2022中國詩詞大會》以“燃”為主題,“燃”意味著積極嚮上、.......
講座|王笛&陸大鵬:為民眾寫史的曆史學傢
近期,曆史學傢王笛教授與青年譯者陸大鵬做客成都尋麓書館,從公眾史學與微觀史視角齣發,就曆史學傢如何為大眾寫作這個話題,與嘉賓主持人趙瓊和現場讀者做瞭一場精彩分享。 以下是本次內容迴顧。 《史記》五帝本紀:關於三皇五帝,在西漢初年還有各種說法。經過司馬遷的考證,五帝分彆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他們都是傳說中華夏族的先皇。 關於為民眾寫史 趙瓊:為民眾寫史,我想到這個主題時,有兩點:一是在王侯將相之外,民眾的曆史是怎樣的,我們立馬能想到的《史記》是帝王史,而普通大眾的呢?二是,走齣曆史研究.......
江蘇校園春景!這裏有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悄悄地, 春天來瞭! 當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 不提倡齣門賞花 蘇教君帶大傢 雲賞江蘇高校的花花 走起! 南京大學 詩傢清景在新春,綠柳纔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齣門俱是看花人。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東南大學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宋] 歐陽修《阮郎歸》 河海大學 遊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 [宋] 吳濤《絕句》 .......
浙江寜海啓動“翰墨風骨”潘天壽文化周活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寜波3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今天,寜海籍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誕辰125周年,浙江省寜波市寜海縣啓動“翰墨風骨”潘天壽文化周暨“高風峻骨畫人生”書畫展。 潘天壽先生(1897年-1971年),曾擔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等職務,是20世紀中國知名的畫傢和美術教育傢之一。作為藝術傢,他倡導“至大、至剛、至中、至正之氣”,力創沉雄奇崛、浩大剛正的畫風,以其風骨遒勁、清朗明豁的風格,在中國畫史中獨樹一幟;作為教育傢,他推動瞭中國畫和書法現代教育的發展。 據介紹,本次“翰墨風骨.......
《2022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少年篇”豪情滿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葉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範雪)在第一期節目“江山篇”引發全網熱議之後,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颱與教育部、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閤主辦,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獨傢冠名播齣的《2022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少年篇”繼續在央視綜閤頻道播齣。 自古英雄齣少年。少年,是鋒芒所嚮,銳不可當。年方弱冠就踏平匈奴土地,打通河西走廊的霍去病,“齣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嚮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六歲便能作詩的王勃,二十六歲時一揮而就《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鞦水共長.......
《人世間》老地方見
一部《人世間》 一段當代百姓生活變遷史 也是一段包含記憶的建築發展史 全劇跨越五十年點點滴滴 為瞭還原往日的景象 劇組的取景也是煞費苦心 讓我們跟隨《人世間》一起 去瞭解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 01周秉義辦公地點 劇中周秉義後來工作多年的 辦公樓的原型 就是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的大樓 他也是在這裏為人民辦實事 一步步努力實現自己理想抱負 基礎醫學院始建於1951年5月 原為白求恩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部 1992年改“部”為“院” 是吉林大學集基礎醫學教育與科研 於一體的重要教學基地 02吉春火車.......
新刊推薦|從街巷進入成都•一群人的“炸街”實驗
“ 03 MAR.2022 無數的案例一再證明,城市更新不隻是重建和拆遷,更重要的是立足於人,通過文化賦能,重塑街巷“場所精神”,實現城市更新下的文化煥新、商業煥新、人口煥新、服務煥新。 年輕人的到來、青年文化的創造性和生長力,點亮瞭城市的街巷。 什麼樣的街區是有趣好玩的?往年輕人紮堆的地方去準沒錯。他們在街頭辦集市、組樂隊、玩實驗戲劇,舉行韆奇百怪的派對;他們帶著滑闆、跳著街舞、玩著說唱,或是身著漢服、Lolita 服飾,Cosplay 同大傢一起漫步街巷;有的開設各式小店作為自己的.......
著名作麯傢、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吳祖強去世 享年94歲
作麯傢、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吳祖強 封麵新聞記者 杜恩湖 圖由受訪者提供 封麵新聞記者從北京文化活動策劃人喬智那裏獲悉,3月14日,著名作麯傢、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吳祖強因病去世,享年94歲。 喬智說:“昨天,演唱《祝酒歌》的著名歌唱傢李光羲去世。我們悲痛的心情還沒有緩過來。今天,著名作麯傢吳祖強又不幸去世。兩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傢,都是我尊重的老藝術傢。兩天時間,他們相繼去世,這是中國音樂界的損失。” 青年時代的吳祖強刻苦學藝 吳祖強,原籍江蘇武進人。1927年7月24日,生於北京。小學和中.......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中國航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從古代的徐福、鑒真、鄭和 再到當代的郭川、翟墨, 一代代的中國航海傢們 傳承航海精神 弘揚航海文化 為我國航海事業的發展貢獻著力量 由於職業屬性,小編每去一個城市,總想多瞭解一下當地的航海文化,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但遺憾地發現,承載航海曆史和航海文化記憶的航海博物館少之又少。 不過,令人驚喜的是,不久前,青島市首個航海主題博物館――青島市南針路航海博物館(以下簡稱“針路航海博物館”)正式掛牌。 這意味著我國又多瞭一個航海主題博物館!還是個民營的航海博物館! .......
去國博讀古代飲食文化|國博觀展記
遼代纏枝花紋長頸金瓶,用以貯酒。 清代的紅銀裏三清茶鍾。茶鍾就是茶盞。 明代玉雙鳳耳杯 青銅角是商代的一種飲酒器。 硃漆皮胎彩繪葫蘆式餐具盒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絕非虛言!去國傢博物館北11展廳,走進“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您將對這句話産生真切的認識。 “民以食為天”,但吃,不僅是為瞭果腹與生存,而且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集中錶達,調羹弄膳之間,處處流露著生活智慧和生命尊嚴。 本次展覽共分為“食自八方”“茶韻酒香”“琳琅美器”“鼎中之變”“禮始飲食”五個單元,展齣精選文物.......
田漢新劇目奬、田漢單項奬……永州市在第七屆湖南藝術節中收獲滿滿
紅網時刻3月14日訊日前,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閤主辦的第七屆湖南藝術節已圓滿閉幕。永州市獲田漢新劇目奬1個,田漢單項奬3個,優秀復排劇目奬1個,復排劇目錶演奬2個,齊白石藝術奬美術、書法類4個,優秀攝影作品奬1個,“三湘群星奬”最佳作品奬3個,“三湘群星奬”優秀作品奬4個,“三湘群文之星”2名。 此次藝術節,永州市共選拔1颱新創大型舞颱劇目,1颱復排傳統經典戲麯劇目,美術、書法作品21件,攝影作品11組參加專業藝術展演,參加群文類展演節目8個。 .......
廣藥王老吉“跨時空”置地元宇宙建吉文化基地
記者日前獲悉,廣藥王老吉將開創國內快消行業先河,置地Highstreet World,開建吉文化基地,成為“吉文化”全麵進軍元宇宙的又一重要載體。 近年來,有著194年的涼茶始祖企業王老吉深入挖掘“吉文化”內涵,成為傳統快消行業首個布局以文化開路探索元宇宙的企業,並積極尋求與年輕人的契閤點,品牌傳播成功打破圈層觸達年輕消費群體。 隨著元宇宙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風口,國內外眾多實體企業相繼加快布局,在虛擬空間建立另一個“平行世界”、推齣數字藏品等舉措已成為元宇宙營銷的主流玩法。 在2022年31.......
我建議·我提議|駱芃芃:設立“中國篆刻節” 讓非遺文化煥發新魅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駱�M�M 中國篆刻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中華美學意蘊,承載著厚重的民族文化記憶,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篆刻是中國漢字發展演變的活化石。因此,對中國篆刻的傳承和保護,也就是對漢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2009年9月30日,中國篆刻成功列入聯閤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産。2014年“金石篆刻”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延展項目。篆刻藝.......
彆的武俠3流高手可橫掃《白馬嘯西風》?這5大高手,讓他們有來無迴
《白馬嘯西風》是金庸武俠當中,最為小眾的一部,不僅被改編為影視劇的次數少得可憐,就連知名度也低很多。這部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言情為主,武功為輔。但是,作為一部武俠小說,終究是離不開武林高手的。這部小說的五大高手,都有誰? “青蟒劍”陳達海:作為呂梁三傑的老三,陳達海的武功未必會高於老大“神刀震關西”霍元龍,和老二“梅花槍”史仲俊。但是,因為另外兩人和他比起來,更為缺少直接齣手的戰績。 霍元龍雖然殺死瞭重傷的白馬李三,但是對方那時候背心中瞭重箭,肩頭還被長槍刺穿,武功已經剩不下瞭一成。所以,.......
蕭峰,蕭遠山,鳩摩智,慕容博,4人武功如何排序?鳩摩智名次很閤理
《天龍八部》,武學繁盛,高手如林,傲視群雄的掃地僧,開掛的段譽、虛竹,逍遙派天山童姥、無崖子、李鞦水,以及大名鼎鼎的天龍四絕蕭峰、蕭遠山、慕容博和鳩摩智,哪一個不是江湖中人人仰視的高手。 特彆是實戰次數最多的天龍四絕,每一個人的地位都是靠自己的拳腳打齣來的。蕭峰、蕭遠山、慕容博和鳩摩智這四人,雖然並稱四絕,但是他們的武功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慕容博,姑蘇慕容傢傳人,武功極高,善於傢傳武學參閤指,以渾厚內力化作無形氣勁,伸齣食指,淩虛點擊對手,指風點處,中者輕則胸口一麻,便即摔倒,重則彈指間殺.......
曾以為張三豐自創武學,是全武林天花闆,後來發現,有1人早已超越他
中原兩大門派,少林派和武當派,聞名江湖,曆史悠久。這兩大門派誕生瞭兩大絕世高手,一個是達摩老祖,一個是張三豐,被江湖人譽為武林雙璧。 絕世高手,往往世間罕見,達摩老祖和張三豐,常常會被世人拿來比較,此二人既然武學修為已經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那麼,他們二人可以分齣勝負嗎? 兩個處於不同時代的人物,沒有麵對麵較量的機會,怎麼比?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間接比較。 01 張三豐,齣場於《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他年少時,一齣場就很驚艷,錶現齣瞭絕強的實力,現場和楊過剛學瞭四招,就能輕鬆打中.......
郭靖、楊過、張無忌,3人如何排序,郭靖張無忌爭議最大
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麯,曆來被認為是其武俠著作當中成就最高的。在這其中,郭靖、楊過和張無忌三名男主,更是傢喻戶曉。而這三名男主的武功,應該如何排序呢? 楊過,一直是最受女性武俠迷所喜愛的男主,他不僅風流倜儻、個性瀟灑,更是對女主小龍女忠貞不二,視天下其他女人如若無物。 然而,楊過的武功,也和他的個性有關,楊過早年修煉的是古墓派武學,等到後來越學越雜,雖然有主角光環加成,也不過是全真七子的水平。 等到學到獨孤求敗的劍法之後,楊過武功纔大進,使用玄鐵重劍,已然可以對戰濛古國師金輪法王。然而,這時.......
金庸:韋小寶為什麼不能有武功?
《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為特殊的一部,有人說,《鹿鼎記》是超越武俠的武俠,因為,全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男主韋小寶一反常態,從頭至尾都不會武功,而且結局還娶瞭七個老婆,這和金庸之前的小說,男主必須是當世絕頂高手,且專一隻愛一人的情況大為不同。 相信作為金庸迷,大多數人都會有這個疑問,就是為什麼金庸在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中不給男主武功呢? 最大的可能是,金庸想把這部封筆之作寫成反武俠的著作。 在金庸先生之前的作品中,無論是早年的《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還是後來的巔峰之所射雕三部麯.......
我建議·我提議|吳為山:加強少數民族民間美術收藏 共畫民族團結同心圓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中國的民間美術包含中華各民族人民根植於鄉土文化之上創造齣的具有本原審美文化特徵的各類民間造型藝術形式。它們廣泛應用於各民族的生活場域,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貫穿於宗教祭祀、生活裝飾、審美娛樂、勞作功用之中,從形式上包含有繪畫、服飾、頭飾、刺綉、染織、玩具、紙紮、戲具、雕塑、傢具、器皿、農具等種類。習近平總書記指齣:“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産,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各民.......
花朝節丨一個被世人遺忘的節日,卻是一年中最美的日子
花朝節 ・ 一年中最值得珍惜的日子 今日農曆二月十二,是一年一度的花朝節。 花朝,一個慶賀花神生日的日子, 舊時人們在花神廟擺花糕香供, 青年男女聚在花魁樹下歡歌起舞, 古人相信萬物有靈, 美好的日子將隨著花開而來。 不知哪日,寒意料峭中第一朵杏花裂開,就此泄瞭春光。緊接著桃花要開,梨花也來,海棠、櫻花也齊齊湧來。當它們轟轟烈烈占滿華夏大地的時候,花朝節就到瞭。 比起元宵和中鞦,花朝節的名聲在今天並不那麼響亮。但它由來已久,早在春鞦的《陶硃公書》中就有記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
獻藝鼕殘奧會
巔峰時刻 趙巧(14歲) 冰上身姿美 雪中毅誌堅(書法) 李有來 百花頭上開 冰雪寒中見(書法) 趙雁君 雪容融(篆刻) 硃培爾 鑄火為雪(篆刻) 古耀華 冰上奪球 顔旭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4日 1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趙柏田長篇曆史題材新作|講述一座城的舊日浮世繪
近日,作傢趙柏田的 兩部長篇曆史小說代錶作 《買辦的女兒》及 《赫德的情人》齣版。 兩部小說均以清朝晚期為背景,選取近代史上具有深刻意味的時間節點和人物,重述瞭現代性降臨前夕當時社會的裂變。《買辦的女兒》可以視為《赫德的情人》的前傳。 七封長信中被曆史塵沙掩埋的往事 《買辦的女兒》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初期的上海,各色人物聚集在這裏,在戰火與愛情交織中紛紛登場。七封長信,讓一段被曆史塵沙掩埋的往事重新浮現:陳小羊是上海灘最大的買辦楊坊的夥.......
春意濃濃,春光明媚話踏青
踏青,也稱春遊,是每年春天人們熱衷的一項活動,而這一民間風俗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曆史。據《晉書》中記載: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們都要結伴而齣,到郊外遊賞春景,感受春意。而一些文人雅士在踏青春遊之時,備受濃濃春意所感染,一個個不免詩興大發,寫下瞭不少有關踏青春遊的名篇佳句,給後人留下瞭寶貴的文化遺産。 在古代,人們春日郊遊,為的是祛除不祥。晉代詩人張華的《三月三日後園會》一詩就說明瞭這點:“陽氣清明,膏澤流盈;習習祥風,啓滯導生;禽鳥逸豫,桑麻滋榮;縴條披綠,翠華含英。”唐朝時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