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5:48:50 PM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問題,並給齣瞭具體的解決辦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寫作業的另一個典型問題:孩子寫作業“粗心、馬虎、總齣錯”,怎麼辦。
“粗心馬虎”這個問題幾乎成瞭育兒過程中的“疑難雜癥”。明明會的題,就是做不對。跟孩子反復說要細心點細心點,還是會齣錯。
對此,有些教育專傢說:父母要能容忍孩子犯錯。孩子會在犯錯中拿到經驗,獲得成長。可父母卻常常對這樣的言論感到焦慮: 在一個問題上總是犯錯,怎麼講都不長記性,好像一點兒也沒有從犯錯中拿到經驗的意思啊!
其實,專傢說得沒錯。隻是我們還需要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從錯誤中獲得經驗,這其中是有技巧和門道的。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粗心齣錯?
“粗心馬虎”隻是一個錶麵的標簽, 是對孩子寫作業齣錯的一個簡單歸因。 而在孩子寫作業總齣錯的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孩子某方麵的具體能力還有欠缺。 這種能力指的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孩子有沒有學會某個知識”,而是指容易被父母忽視、但實際上非常重要的幾個核心能力。
(1)認知能力不足
孩子說,“我看題時不小心看錯瞭。”實際上並非不小心,而是孩子認知發展不成熟的錶現。
著名兒童心理學傢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提到,兒童在12歲之前,正處於從具象思維嚮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於數字、語言等抽象符號敏感度較低,纔會齣現所謂“看錯題”的情況。
(2)記憶不牢固
簡單說就是,以為自己記住瞭,其實並沒有記牢,模棱兩可,因此容易齣錯。
(3)理解力不足
有些孩子習慣瞭死記硬背知識點。數學硬記原理公式、語文做閱讀理解硬記套路,英語硬記語法規則。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等到真正做題時,題型稍微有點變化,就容易齣錯。
下麵,我就圍繞 如何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記憶力和理解力這三個方麵的核心能力,來提高孩子做題的正確率 ,從根本上解決那些看似由“粗心馬虎”而産生的錯誤。我主要給大傢係統性地介紹2種有效的方法。
方法一:從預習到筆記,再到錯題本,強化認知和記憶,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寫作業隻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目的是為瞭鞏固所學的知識。因此,要提高孩子做題的正確率,需要關注孩子從預習到上課,再到復習、總結,這一整個過程。我們要關注 3個關鍵點:預習、筆記、以及錯題集 。
1、預習
預習的目的是為瞭讓孩子帶著思考和問題,更有目標、更專注地聽課。基於這樣的目的,我給大傢推薦一個預習方法,叫做 課後問題預習法 。具體怎麼做呢?
通常來說,每課的知識點後麵,都會有課後習題,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從明天課程的課後題中選擇幾個,去課文中尋找答案。我們也不用告訴孩子他的答案是否正確,而是讓他自己從明天的課程中驗證答案。這樣做,孩子通過尋找答案,不但熟悉瞭一遍課程內容,有利於第二天在課堂上更專心聽講,而且還能鍛煉齣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提醒大傢兩點:一是, 問題量不宜太多 ,以免給孩子造成壓力,通過問題,能夠讓孩子基本瞭解明天的課程內容,並能産生一些思考就行;第二, 靈活預習 ,如果某天實在沒時間,隻預習薄弱學科就好瞭。
2、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筆記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習效果,幫助孩子更好地梳理、吸收和內化知識,因此,父母如果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將使孩子受益終身。不過做筆記不是抄闆書,更不是記得越細越好。就課堂筆記來說,關鍵在於跟著老師的節奏聽課、思考,並記錄要點。
關於做筆記,你可以告訴孩子這樣幾點:
要給孩子強調,上課時專注聽講是第一位的。要調動眼、耳、口、手來上課,記筆記隻是其中一個部分;不是什麼都要記下來,隻要記關鍵詞就好瞭,建議直接在書上標注,尤其不要因為記筆記而錯過老師後麵講的內容;復習的時候,根據需要,可以用筆記本對課堂筆記進行梳理;筆記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隻要能夠幫助孩子梳理知識點,建立知識之間的聯係,任何形式都可以大膽嘗試,比如,思維導圖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3、錯題集
錯題集,是掃清知識盲點、提升做題正確率的一個重要武器 。很多父母喜歡額外給孩子布置刷題任務,但其實,更高效的學習方法是: 收集和整理錯題來鞏固薄弱環節 。
關於如何整理錯題,現在市麵上有很多專門的錯題本,上麵有比較標準的模闆,主要是題目、錯誤答案、正確答案,以及齣錯的原因分析。
其中,原因分析這一步非常重要, 一定要讓孩子弄明白到底為什麼會齣錯 。無論是平時作業,還是隨堂練習、大小考試,每道錯題都可以讓孩子收集到錯題本上,並且反復復習,加深理解和記憶。此外,還可以讓孩子根據錯題的難易程度、齣錯頻率,用不同顔色的熒光筆來做標注,這樣可以方便每次考試前,有針對性地復習。
很多傢長都知道收集和復習錯題的重要性,但實際的難點在於,孩子們大都不願做錯題整理,把它當作老師和傢長額外布置的任務,要麼不乾,要麼敷衍瞭事。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意識到錯題集的重要性,從而願意主動花時間去整理錯題呢? 2點建議供參考:
(1)不要過於強調“錯”字,放大孩子對錯題的抵觸心理
我們一起來思考幾個問題:為什麼孩子玩遊戲經常失敗,反而會沉迷遊戲?為什麼孩子下棋輸瞭一局,卻常常要求再下一局?事實上,犯錯和失敗並不會打倒我們,有時候反而會激發我們的求勝欲。可是為什麼遷移到學習上,孩子麵對錯誤時就顯現不齣來越挫越勇的態度呢?
一位遊戲設計師的話道破瞭關鍵所在。他說,我們設計遊戲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決用戶闖關失敗後的負麵情緒。為此,他們會設計各種友好的、有趣的界麵,激發用戶再次闖關的求勝欲。但我們的父母卻不會這麼做。父母麵對孩子的錯誤常常是各種批評、指責,這恰恰強化瞭孩子對錯誤的負麵情緒。
智慧的父母一定要理性看待孩子的犯錯。不僅要讓自己意識到,同時也要讓孩子認識到,犯錯隻是學習中一個必經的過程,同時也是自我修正和進步提升的一次好機會。
(2)教會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態度
幾乎所有的錯誤,都可以從中找到學習的價值。幾乎所有的人都需要經曆無數次失敗纔能一步一步走嚮成功。某種意義上,錯誤是一種有效的反饋機製。它讓我們知道自己的知識短闆在哪裏,然後有針對性地強化、鞏固。從而讓自己離成功更近一些。所以,父母想培養孩子整理錯題集的習慣,首先要教會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態度。
方法二:巧用“提問法”幫助孩子深入理解和吃透知識點
如果孩子在同一類問題上經常齣錯,說明孩子對這一部分知識不足夠理解,概念不清晰。對於這類問題,僅靠刷題提升做題熟練度是沒有用的,硬記做題套路更是不行。隻有理解這個知識點,把這個知識點跟更多的知識點聯係起來,纔能以不變應萬變,怎麼齣題都不錯。
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理解力”呢?提問,就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方法。隻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提問技巧,就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深度思考。分享3個有效的提問技巧:
提問技巧1:追問“為什麼”
這個技巧的核心是深度追問原因,幫助孩子把關注點放在因果關係上。舉個例子:
孩子說:“今天作文課上,老師告訴我們,寫作文要首尾呼應。”
爸爸問:“哦,為什麼要首尾呼應呢?”。
孩子說:“不知道啊,反正老師說,開頭結尾要相互照應。”
爸爸又問:“那你想想,開頭結尾相互照應有什麼好處呢?”
孩子說:“顯得更完整吧?就像括號的作用一樣,前後括起來,就知道它們是一個整體瞭。”
在這個例子中,當孩子迴答不知道時,爸爸靈活地變換瞭一種方式追問原因,啓發瞭孩子深入思考。引導孩子學習,不一定父母能完全懂這些知識。有時候, 父母“不懂”也是很好的啓發孩子的契機。 父母多問幾個為什麼,請孩子當小老師解答一下,也可以幫助孩子梳理知識點,提升理解力。
提問技巧2:相似問差
相似問差的意思就是, 對於相似的、易混淆的知識點,要詢問差異。 經常這樣提問,能幫助孩子養成對比思考的習慣,提升對易混淆知識點的辨析能力。舉個例子:
媽媽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學瞭什麼有意思的東西嗎?”
孩子說:“今天語文課上,我學瞭一個新成語,叫:不三不四。”
媽媽又問:“嗯,那你知道和“不三不四”,意思差不多的成語嗎?”
孩子想瞭一會兒,說:“嗯,我知道一個,不倫不類。”
媽媽說:“很好,它倆是挺相似的,但也有細微的區彆,你知道嗎?”
孩子想瞭想,說:“我感覺“不三不四”好像更帶有貶義,比如,我們今天學的句子就是:彆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來往。但不倫不類,好像就是說人或者東西怪怪的,不像這也不像那,沒有那麼明顯的貶義。”。
提問技巧3:相異問同
相異問同是說, 對不同的知識點,詢問他們的相同或相似之處。 通過這樣的提問,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把一些錶麵看起來區彆很大的知識,聯係在一起,從而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洞察力。 發現事物之間聯係和規律的能力,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能力。
比如,媽媽問孩子:“說說看《春江花月夜》和《楓橋夜泊》這兩首詩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孩子說:“這兩首詩的每句話字數都一樣,都是七個字。
媽媽說:“嗯,還有嗎?比如內容上有一樣的地方嗎?”
孩子想瞭一會兒說:“我知道瞭,都寫到瞭夜晚和月亮。”
媽媽說:“嗯,很好,都是七言詩,都描寫瞭夜晚和月亮。還有嗎?”
孩子又仔細想瞭想,說:“對瞭,這兩首詩的作者都是唐朝人。”
媽媽說:“嗯,真棒,你發現瞭很多相同的地方。關於作者,除瞭都是唐朝人,還有一點相同的地方哦,就是他們都因為寫瞭一首好詩而名流韆古。”
寫在最後:
關於如何陪孩子學習,我連續用瞭三篇文章分享瞭一些很好用的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讓我們以更平和、從容的心態看待孩子在寫作業過程中的各種所謂的問題,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能夠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