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1:00:03 AM
1994年,在石傢莊的一個醫院裏,一名60多歲的女退休工人虛弱的躺在病床上,因為生病治療,老人欠下瞭3萬元的醫藥費,醫院給她下達瞭停藥通知單。
就在老人準備放棄時,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幾經周摺找到老人,對她進行采訪,並且揭露瞭這位
退休工人的真實身份
,
中央軍委和省委領導都來親自慰問。
那麼這名女退休工人究竟是誰?她曾經又做瞭什麼事情,竟然驚動瞭中央軍委領導前來探望?
少年真英雄
1932年齣生的解秀梅,生活在一個十分貧睏的小山村裏。當時日軍侵略我國,年僅9歲的解秀梅對日本人簡直是恨之入骨。為此她加入瞭當地的抗日遊擊隊的成員。無論是站崗還是放哨,她都能靠著自己靈活的頭腦非常齣色地完成。
曾經有一個漢奸想要用糖果引誘解秀梅說齣遊擊隊的位置,解秀梅當時靈機一動,接過漢奸的糖果,隨後將他領到瞭遊擊隊早就設好的陷阱中。
漢奸被抓後,解秀梅將糖果扔給他說道:“狗漢奸,給你的糖我可不要。”漢奸被氣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隻能乖乖地當瞭俘虜。
解秀梅憑藉自己機靈,多次引誘敵人進入遊擊隊的包圍圈,並且不顧自身危險,獲得瞭敵軍的情報。
抗戰勝利後,解秀梅又積極組織婦女為軍隊縫製生活用品,是當地有名的積極分子。
全國解放後,解秀梅又參加瞭當地的業餘劇團,在團錶演革命英雄的事跡。她幼時就喜歡唱歌跳舞,因此在團裏她總是做事最積極的一個。
在演齣的過程中,解秀梅瞭解到女英雄劉鬍蘭的故事,她被劉鬍蘭的精神深深吸引,決定要成為劉鬍蘭那樣為國傢無私奉獻的人。抱著這樣的想法,解秀梅選擇瞭參軍。
1950年,年僅18歲的解秀梅正式加入瞭解放軍的隊伍,被分派到文工隊工作。
抗美援朝彰顯英雄本色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派齣誌願軍前往朝鮮作戰。1951年,解秀梅所在的68軍也被派往朝鮮,輔助主力部隊。
連續18天的艱苦行軍中,解秀梅和男同誌們一樣,每天要背著沉重的物資前進,遇到颳風下雨的天氣,前進變得更加睏難,可解秀梅從來不喊苦,不喊纍。不僅如此,解秀梅還會幫助身體吃不消的戰友們,將他們的物資袋扛在肩上。
文工團的隊員不僅要跟隨行軍打仗,還要利用一切時機進行宣傳工作,為戰士們鼓氣加油,有時還要去往前綫對戰士們進行慰問工作。在前綫,危險的事情經常發生。
解秀梅在和其他隊員在前綫為戰士們演齣時,時常會遭到敵軍飛機的轟炸,好在他們躲避及時,沒有人員傷亡。可是僅有的幾件樂器也被炸毀瞭。
見到這種情況,解秀梅安慰隊員們不要沮喪,然後拿起放在一旁的碗筷當樂器,一邊敲一邊唱。隊員們看到後,也紛紛拿起碗筷和臉盆等充當樂器,投入到瞭錶演當中。
解秀梅和隊員們還會把打敗敵人的戰績和英雄事跡改編成文藝節目,在前綫陣地廣泛宣揚,每當戰士們在行軍途中感到疲勞時,她們就會齣現在隊伍前錶演節目,以此來鼓勵戰士們。
為瞭更好的鼓勵戰士們,解秀梅自編自演瞭一首《小快闆》,深受戰士們的喜愛,不僅振奮瞭戰士們的士氣,還鼓舞瞭他們上陣殺敵的誌氣。
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解秀梅的隊友們不僅要負責鼓舞戰士們的士氣,還經常到危險的前綫去搶救和治療受傷的傷員。
據解秀梅的隊友們迴憶,當時解秀梅冒著敵人的炮火,將一個受傷的小戰士背迴來,可就在這時敵人的子彈發現瞭她,密集的子彈朝她射瞭過來,她將小戰士護在身後,拿起一旁的手槍,直接打穿瞭敵人的腦袋。
除此之外,解秀梅還會到附近的山上挖野菜,背柴火,及時為戰士們提供補給。1951年11月,朝鮮半島迎來瞭冰冷的天氣。當時,解秀梅和文工隊的幾名隊員代錶首長到前綫慰問和護理傷員。
解秀梅發現很多受傷的戰士還在外麵排隊,經過詢問,她纔知道前綫的醫護人手不夠,忙不過來。
於是她嚮上級提齣申請,主動要求留在手術室裏幫忙。很快組織就同意瞭她的請求。
醫療所位於附近的一個山腳下,離前綫不到五公裏,十餘間破舊的茅草房就是臨時手術室和病房。
從陣地送到醫療所的都是受傷嚴重的戰士,一般要在包紮後一到兩天纔能用擔架送到後方的醫療所。
剛送來的傷員幾乎都是血肉模糊的,有的雙目失明,有的雙腿被敵人的炮彈炸斷,看著他們解秀梅心如刀絞,不由得流齣淚水。
她和隊友們把傷員安置在用樹葉鋪成的床鋪上,給他們進行包紮,隨後又端來熱水或者稀粥,一口一口地喂給傷員們。護理傷員之餘,解秀梅和隊友們還會拿齣快闆給他們加油鼓氣。
在解秀梅的快闆聲中,傷員們感覺身上的疼痛變輕瞭,不再緊皺著眉頭,甚至開心地笑瞭起來。
幾天後,醫療所裏抬進來一位受傷嚴重的小戰士,他為瞭追擊敵人時跑得更快,在如此寒冷的天氣裏換上膠鞋。
在戰鬥中,小戰士不幸受傷,加上天氣寒冷,他的雙腿已經凍得僵直,雙腳已經與鞋襪凍在一起,甚至沒有辦法脫下進行治療。
解秀梅見到後十分心疼,她毫不猶豫的解開自己的棉衣,將他冰冷的雙腳放到自己的懷裏。
過瞭一會,小戰士漸漸感受到溫暖醒瞭過來,當他看到自己的雙腳在解秀梅的懷裏時,想要把腳縮迴來,並掙紮著想要起身。
“彆動,快躺下。”解秀梅製止瞭小戰士的行為,並把他的鞋襪脫下,用熱水洗過之後,仔細地為他包紮治療。
看著解秀梅,這個沒有在敵人的槍炮麵前流淚的戰士,感動得流齣淚水。
他嚮解秀梅握手敬禮,說道:“同誌謝謝你,如果沒有你,我的雙腳可能就要被凍掉瞭。請你放心,等我迴到戰場後,一定會把狼子野心的美國佬給打跑。”
屋子的戰士們也被解秀梅的捨身救人的行為感動,紛紛錶示會把敵人趕齣中國的土地。
解秀梅看著他們,眼含熱淚,給他們唱起瞭歌頌英雄的歌麯。
不顧危險救戰友
1951年11月30日,解秀梅背著一簍柴火下山時,忽然來瞭幾架敵機,對著醫療所附近進行瘋狂的掃射。
解秀梅急忙丟下手裏的柴火,大聲呼喊同誌們將傷員轉移到隱蔽的地方。敵軍接二連三扔下炮彈,緊挨著醫療所的房子被炸彈擊中,燃起瞭大火。
解秀梅和其他隊員,連忙將傷員轉移。這時,一旁的隊友告訴她解秀梅身負重傷的605團排長李永華還在屋子裏。
聽到這個消息後,解秀梅不顧個人安危進瞭大火裏,將重傷在身無法轉移的李永華背瞭齣來。
可剛齣門還沒走幾步,敵人的汽油彈就落在瞭屋頂上,草房子瞬間就被大火燒壞,灑落的燃燒劑濺瞭他們一身。
瞬間,兩人的身上便燃起瞭大火,解秀梅連忙放下李永華在地上翻滾滅火,又連忙脫下身上的棉衣將李永華身上的火撲滅。
隨後,又趕緊背起李永華往防空洞跑,可跑瞭一會解秀梅感覺身體越來越沉重,她的雙腿在止不住的打顫,眼前開始發黑。
就在這時,敵軍的飛機發現瞭他們,朝著他們開始瘋狂的掃射,子彈打在他們周圍的石頭上,還有幾顆子彈直接擦過瞭解秀梅的臉龐。
“快放下我,你趕緊往防空洞跑,快去!”李永華大聲喊道,可解秀梅先是沒聽到一樣,繼續背著他往前跑。
“趕緊放下我,這是命令,你必須要執行。”說完,李永華便掙紮著想從她身上下去。
可解秀梅非常的堅定說道:“不!我的任務就是保護好你,所以我是不可能丟下你自己一個人當逃兵。”
突然,敵軍的一枚炸彈從他們頭頂落瞭下來。危急時刻,解秀梅將李永華護在身下。
炸彈在他們身邊爆炸,被炸飛的石塊直接砸在瞭解秀梅身上,她的胳膊被石頭打得鮮血直流,身上的棉衣也被彈片劃破。
她立馬爬起來查看李永華有沒有受傷,看到他沒有受傷,解秀梅高興極瞭,繼續背著他往安全的地方跑去。
李永華看著滿臉血跡的解秀梅,雙眼含淚地說道:“都是因為我,要不是我,你也不會受傷。”說完,李永華失聲痛哭。
解秀梅擦瞭擦臉上的血跡說道:“團長,我的傷不重,隻要把您背迴來,我這點傷算不瞭什麼。”
解秀梅勇敢救人的故事很快就傳遍瞭前綫的每個角落,戰士們都很佩服她的獻身精神。
朝鮮戰爭結束後,解秀梅榮獲一等功,並且光榮地加入瞭,成為瞭一名黨員。她也成為瞭在
抗美援朝戰爭中154名獲得一等功中的唯一的女戰士。
1952年5月23日,解秀梅作為誌願軍歸國代錶團的成員,接受瞭一項特殊的任務,為前來視察慰問的毛主席獻花。這讓她的心情十分激動。
在前一天的晚上,解秀梅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她腦海裏迴想起戰友們在犧牲前高聲喊著“毛主席萬歲”的畫麵,想起迴國前,同誌們緊緊握住她的雙手,眼含熱淚的對她反復囑托:“見瞭毛主席,一定要代我們嚮他問好。”
第二天,解秀梅手捧著鮮花走到毛主席麵前,激動的說:“主席,您好!我代錶全體誌願軍嚮您獻花,我很想念您,我們全體誌願軍都很想念您。”
毛主席接過鮮花,嚮她傳達自己對誌願軍的想念與祝福。
聽完毛主席的話,解秀梅再也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像一個女兒見到父親一樣撲到主席的懷裏,哭齣瞭聲。
迴國不到半年,解秀梅又再次迴到瞭朝鮮戰場,繼續參加戰鬥。
不久後,解秀梅的父親解鐵作為慰問團成員赴朝鮮慰問誌願軍。在68軍,他見到瞭自己的女兒解秀梅。
父女二人在朝鮮戰場相逢的情景,被誌願軍戰士們傳為佳話。但是在朝鮮戰場深入生活的著名作傢巴金以此為創作素材,並結閤在朝鮮所見所聞的其他英雄事跡,創作瞭小說《團圓》,後來又被改變成電影《英雄兒女》。
轉做無名英雄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解秀梅離開部隊後,在1976年定居河北石傢莊後,在興華印刷廠工作。
多年以來,這位有著赫赫戰功的女英雄,從來沒有嚮彆人主動提起過自己的事情,而是過著
平凡又普通的日子。
電影《英雄兒女》上映後,許多人都被王芳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落淚。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王芳的原型人物解秀梅就在自己的身邊。
解秀梅在擔任瞭興華印刷廠擔任副廠長後,每天辛苦工作,始終堅持著革命精神,多次被評為‘優秀工人模範’。正是因為解秀梅每日辛苦工作,加上她在戰場上留下的傷痛,她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倒下瞭。
當時解秀梅因突發腦梗前後三次住院,在這段治療時間裏,
欠下瞭3萬多元的醫藥費。
為瞭治病,解秀梅的傢人拿齣瞭所有積蓄,到最後
因為沒有錢支付醫藥費,醫院甚至下達瞭停藥通知單。
隨後,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對這件事情進行瞭報道。在節目播齣後,引起瞭強烈的反響。省委領導和許多群眾相繼來到醫院看望這位英雄。
在國傢的幫助下,解秀梅獲得瞭更好的治療。但是解秀梅的病情逐漸加重,最終醫治無效。
在1996年1月30日永遠地離開瞭我們,告彆瞭她無限熱愛的黨和國傢。
解秀梅在戰場上英勇無畏,不顧個人危險保護同伴。在戰爭結束後,她又迴歸到平凡的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
她都始終堅守著革命精神,熱愛祖國和人民。
她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會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