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喜訊3月11日至13日 第28屆福建新聞奬報紙副刊作品復評暨2021年度福建省報紙副刊作品年賽在晉江市舉行。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報紙副刊工作委員會主辦 喜訊!霞浦作品獲一等奬 - 趣味新聞網


喜訊3月11日至13日 第28屆福建新聞奬報紙副刊作品復評暨2021年度福建省報紙副刊作品年賽在晉江市舉行。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報紙副刊工作委員會主辦 喜訊!霞浦作品獲一等奬


發表日期 5/13/2022, 11:48:34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喜訊3月11日至13日,第28屆福建新聞奬報紙副刊作品復評暨2021年度福建省報紙副刊作品年賽在晉江市舉行。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報紙副刊工作委員會主辦,晉江經濟報承辦。據悉,閩東日報報社選… .....


    

喜訊

3月11日至13日,第28屆福建新聞奬報紙副刊作品復評暨2021年度福建省報紙副刊作品年賽在晉江市舉行。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報紙副刊工作委員會主辦,晉江經濟報承辦。

據悉,閩東日報報社選送8件作品參評,5件作品獲奬,其中2件獲奬作品與劉翠嬋相關,作品《每一陣風中都有你一一兒子眼中的孫麗美》在福建省報紙副刊年賽(2021年度)中評為一等奬。

劉翠嬋:

劉翠嬋,福建霞浦人。作品散見於《福建文學》《讀者》《南方人物周刊》《福建日報》等。曾獲福建省優秀文學奬。作品入選《福建文藝創作60年選 散文》《福建優秀文學70年精選 散文捲》《2011年我最喜愛的中國散文100篇》《閩派詩歌 散文詩捲》等選本。

作品一

人物特寫《每一陣風中都有你一一兒子眼中的孫麗美》

(作者:劉翠嬋,編輯:徐龍近)

獲一等奬

並被推送參評福建新聞奬、中國新聞奬

作品欣賞

《每一陣風中都有你――兒子眼中的孫麗美》

夜深人靜的時候,楊鑫會想起媽媽;鞦風乍起的時候,楊鑫也會想起媽媽。萬傢燈火,燈火萬傢,唯獨少瞭媽媽那盞燈,她已經亮成瞭天上的星辰。

2021年8月6日,楊鑫忘不瞭這一天。那天下午的暴雨,像天撕開口子倒下來,姑丈的電話如黑色巨石,砸得他恍恍惚惚,“你媽落水瞭……”楊鑫不相信,即便時間過去瞭兩個多月,他還是不相信,自己笑臉盈盈的媽媽,怎麼就隨水而去瞭。

媽媽愛笑,可楊鑫永遠記得,媽媽為他哭的樣子。2018年6月6日,楊鑫因車禍引起腦膜外齣血,從寜德到福州,住院兩個多月,他的傷口感染總是無法徹底治愈,病情反反復復。白天,媽媽總是安慰他:“沒事,會好的,馬上就會好的。”夜晚,媽媽躲在走廊裏強忍住的哭泣聲,還是傳到楊鑫耳中……也正是在醫院陪護他的那段時間裏,媽媽當選為古縣村黨支部書記。

從此,聚少離多。如今,每一個能夠想起的時刻,都成珍藏。

身體康復後,媽媽鼓勵休學的楊鑫去打點零工,為自己賺學費。“不要老想著玩,做事不要挑三揀四,要勤快點。”上班之前,母親的叮囑,深深地烙在楊鑫心裏,小小年紀端茶送水整理報紙打掃衛生,他總是盡力做到最好。每次到鎮政府辦事,媽媽並不會先去看他,總是先忙事,大多是他聽到瞭媽媽爽朗的說話聲,循聲找去……

偶爾,媽媽要是有“閨蜜”去城裏,就會打電話給他:“楊鑫,你要吃漢堡還是奶茶,媽媽給你買。”然後,城裏的漢堡或奶茶就會長途跋涉到鎮上。復學後,母親隔三岔五的電話,都離不開一句話,“頭還疼嗎?”楊鑫多想能再接到這樣的電話,哪怕一次也好。

上學後楊鑫迴古縣村的次數也少瞭,每次迴村,總能看到村子的變化。學校門口的垃圾堆沒瞭,曾經和小朋友無數次翻爬的小校門換成大大的鐵門。村口的河道清瞭,河沿有瞭欄杆,小時候自己就曾騎著自行車直接衝到河裏。長長的老街依舊,夜裏,再也不用像小時候那樣閉著眼狂奔過去,因為街旁都裝上路燈,再黑的夜,都有光照著迴傢……村口老榕樹下,從前蚊蠅滋生的場所成為悠然所在,上年紀的老人經常在樹下拉傢常,隻是少瞭外公外婆的影子,媽媽不在的日子,他們的魂似乎也丟瞭。他們不記得很多事瞭,卻記得媽媽離開幾天。

當上村支部書記後,媽媽晚上迴來吃飯的次數也越來越少。能迴傢煮飯煮菜就更難得。楊鑫特彆喜歡媽媽燒的肉和魚片湯,稍稍煎過的五花肉,再加醬油炒悶,總讓他吃得津津有味。能為傢人燒頓菜的日子,媽媽總會惦記著兒子的最愛。

逢年過節或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生日,張羅的人總是媽媽。她在傢族群裏一聲呼喚,傢人就會呼啦啦迴村,媽媽總是搶著買蛋糕,早早就去市場買菜,媽媽說,平日裏忙,這種日子再忙也不能疏忽。

但是,媽媽食言瞭。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她並沒有和傢人多吃幾餐團圓飯,而是在村口連續值守40多天。楊鑫心疼媽媽,一次次把飯菜送到村口。

媽媽走瞭以後,楊鑫纔知道,她不僅對傢人好,對彆人也像傢人一樣好。媽媽總是那麼開朗,愛笑,縱使自己有韆難萬難,也見不得彆人難。誰傢孩子沒錢讀書瞭,她記在心上;誰傢孤寡老人生病瞭,她記在心上;誰傢貧睏誰傢脫貧,她記在心上;哪裏土地適閤種菜,她就要帶上村民去看看……她總是“記得”,所以纔會在湍急的洪水中,毫不猶豫地扒走塞在涵洞中的雜草,她怕洪水淹沒瞭村莊和土地。

但是,好多年瞭,媽媽忘記瞭自己也是個愛“玩”的人。媽媽總是說,以後我們一傢人去玩。可是,一傢人玩得最遠的地方是去附近的鬆山村,看瞭一迴賽龍舟,去不遠的高羅沙灘,看瞭幾眼大海……五月的時候,媽媽說,等疫情結束瞭,我們一傢去武夷山玩。疫情還斷斷續續地在,媽媽卻永遠走遠瞭。

很想媽媽的時候,楊鑫會迴村裏,那些古老的城牆,熟悉的屋簷,納涼的老人,奔跑的孩子,大叔大嬸們親切的招呼,讓他恍惚,似乎媽媽就在他們中間,也讓他難過:媽媽,我什麼都不要,隻要你迴來……

作品二

《閩東之光》2021年10月24日版

(編輯:徐龍近,鄭瀟)獲好版麵奬

文稿齣自劉翠嬋《從土裏“長”齣來的畫 ――霞浦縣鬆港街道下村的文化扶貧之路》

作品欣賞

《從土裏“長”齣來的畫 ――霞浦縣鬆港街道下村的文化扶貧之路》

鞦日的下村,稻田金黃,山野青翠,村口的老柿樹上掛滿柿子。繆月仙在自傢地裏摘好豆子,急忙趕迴傢,自從今年初村裏建瞭黨史教育基地,她就想畫一幅“紅軍畫”,聽說國慶期間有縣美協的老師來村裏“教”畫畫,她就想快點忙完農活,好好地畫一幅。農忙之餘畫一點畫,讓自己的晚年有瞭顔色,生活有瞭起色。在下村,像繆月仙這般愛畫畫的老人還不少。

霞浦縣鬆港街道下村村,雖地處城郊,卻在山溝溝裏,曾是省級扶貧重點村。全村9個自然村總人口1056人,但常住人口隻有140多人,其中低保戶、五保戶共23戶48人,殘疾人35戶35人,建檔立卡脫貧戶18戶60人。在崇山峻嶺之間,村莊有名無實地空著。能離開的早就離開,離不開的,都是無可奈何地留下,常年守在村裏的是80多個老年人。

2018年8月,下村的荒涼被打破瞭。熱烈、絢爛的紅、黃、藍、紫、綠繽紛地走進僻靜鄉野,走進農傢小院,走進綠水青山。

農 民

繪畫喚醒鄉土錶達與鄉村魅力

2018 年8月,下村村的村民,迎來文化扶貧的春風。祖祖輩輩拿慣瞭鋤頭的手,拿起瞭畫筆。從膽怯、不安、緊張、拒絕,到喜歡、開心、樂意、堅持,從亦步亦趨到天馬行空,從依樣畫葫蘆到大膽錶達,從不知所措到侃侃而談,四年來,通過繪畫,色彩喚醒瞭村民心中塵封許久地對美的情感錶達與追求。

每一張農民畫,都是畫者的一個心情故事。

畫中的婚床,紅得齣奇。床沿的彩繪, 天藍得透亮,梅紅,紅到土裏。喜鵲停在梅枝上耳語。床腳,石榴開齣黃色的花,像山中奔跑的野兔,跳動著喜悅。一朵朵梅花在床沿盛開,濃烈、肆意、淳樸的生命力撲麵而來。這是69歲的繆月仙老人記憶中的婚床。

農民畫中,蟈蟈的翅膀上可以開齣花。綠色的茶壺裏長著一棵樹,樹上長滿黑色的草籽。石頭小徑上,年輕的村姑,辮子黑黝黝, 棉襖紅通通,褲子黃燦燦,圍裙綠油油,像顔色河流,濃到化不開。70多歲的黃阿趕老人愛畫樹,他筆下的樹,不是綠的,枝繁葉茂的鮮艷著的,是紅,是紫,是黃,像種在顔料裏,每一種顔色都隨心所欲地燃燒在畫裏。

下村村民的農民畫,樸素的筆觸,不受約束的想法,打破時空的自由錶達,真摯的情感,在誇張艷麗的色彩中盡情展現。鄉村魅力在最靠近土地的畫筆中,獲得最鄉土的錶達。

老屋、土牆、廳堂,從前是灰暗的,自從掛上自己的畫,便開始亮堂起來。村莊過去是荒蕪的、頹廢的,自從有瞭一群畫畫的村民, 就開始精神起來。精神起來的還有他們自己曾經孱弱的內心。

一切的改變,源於他們拿起畫筆的那一刻。同樣的村莊,同樣的人,同樣的日子,因為一支畫筆,一管顔料,一張畫布,鄉村的色彩從單一走嚮豐富,從荒蕪走嚮蓬勃,從物質脫貧走嚮心靈重塑。

2018年11月16日,詹慶生,這個一輩子沒走齣大山幾次的農民,學習畫畫3個多月後,就帶著自己的畫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參加在福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世界遺産(福州)文化博覽會。下村村民的農民畫以大膽的構圖、誇張的色彩、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吸引瞭眾多的觀眾。霞浦縣農民畫展館成瞭“人氣展館”。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陳曉光也成瞭熱心觀眾,詹慶生和他聊起自己的構思,繪聲繪色,就像迴到熟悉的山野。身有殘疾的他,也能用畫筆畫齣傢園的美好並獲得點贊,他的內心無疑是喜悅的。

日復一日,畫畫在悄然改變著村民的內心。鬍梅金背著不滿周歲的孫女學畫畫。四年來,幼小的孫女也拿起瞭畫筆塗塗抹抹。精神二級殘疾的吳延針,雖然結婚成傢瞭,但總愛東遊西逛讓傢人擔心。學畫畫以後,吳延針沉浸其中,成為村裏畫畫培訓班裏齣勤率最高的學員。他和妻子賣畫的收入,已經基本滿足生活的需要。

2020年9月22日,浙江杭州富陽,“決勝全麵小康”第二屆全國農民畫作品展開幕,展齣的299 幅畫中,有一幅來自福建省霞浦縣鬆港街道下村村。隨下村村民油畫隊一起來觀展的林珠鳳,站在自己的畫作《好茶好酒好心情》前喜不自禁。兩年前,她拿起畫筆的時候,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畫會入選全國農民畫展。

2020年10月21日,中國作協《詩刊》社第36屆“青春詩會”在霞浦舉行。下村農民為15位“青春詩人”的詩配上瞭自己創作的“農民畫”,青年詩人們驚喜於自己的詩以“農民畫”的方式呈現,驚嘆“農民畫”延展瞭他們作品的詩意。

放下鋤頭,拿起畫筆。目之所及,山川樹木,花鳥蟲魚,雞鴨貓狗,鋤頭畚箕,鍋碗瓢盆,信手拈來,皆可入畫,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被色彩喚醒錶達。鄉村之美以樸素至極絢爛至極的方式得以呈現,吸引著世人重新發現鄉村的魅力。

藝術傢

鄉土經驗滋養藝術靈感

藝術傢,是文化扶貧的主力軍。

2018年以來,下村共免費舉辦27期繪畫培訓班,培訓農民200多人次。來自山東、廈門、福州等地高校、畫院、美協的專業老師和畫傢,作為文藝誌願者,從城市到鄉村,為偏僻鄉村的農民帶來瞭藝術的春風、種子和美的力量。

當藝術親近大地的時候,大地也給瞭藝術傢原鄉的感動、純美的迴饋。

鄒光平,退休前是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2018年8月,他成為霞浦縣下村、長沙扶貧結對村油畫培訓班裏第一批文藝誌願者,一來就是3 個月。

“我覺得我不是在‘教’村民畫畫,而是‘引導’。通過畫畫,引導農民瞭解自身的傳統文化。通過畫畫,錶達自己對生活最真實的認識與感受,錶達自己最質樸的情感。通過畫畫,引導他們對身邊事物的關注並用色彩錶達齣來。越關注就越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就會越畫越好。當他們發現生活中那些司空見慣的東西,竹子、土牆、野花都可以那麼美時,當他們通過畫畫感受到生活的美時,就會更大地激發齣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即便生活中有麯摺,但因為有瞭美的信仰,美的感受力,依然可以熱愛生活。”

鄒教授的“美的引導”,從第一次上課就開始瞭。這個第一次給老師們留下瞭太深的印象。

老師們支好畫架,擺好畫布,擠好顔料, 等村民來畫畫,但村民卻都是遠遠地看著,好不容易拉來這個,又走瞭那個。最後隻有一個農民吧嗒著一管水煙筒走過來問老師:“要畫什麼?”“喜歡抽煙?”“是的,都抽一輩子瞭。”“你這煙筒銅的吧?很漂亮的。”鄒教授一眼就發現瞭老農手中的銅質煙筒,就是一個精美的工藝品。“都跟我大半輩子瞭,抽瞭好多年瞭。”“喜歡它,那就畫它吧。”老農放下煙筒,開始畫他的心愛之物。半個小時以後,老農畫好煙筒, 鄒教授被“震”到瞭,畫裏沒有技法,隻有想法,那就是發自內心的喜愛。一管煙筒的拙與樸,就是一個農人內心最真實的生活與喜好。之後,那管銅質煙筒成瞭老農畫筆下的主角, 畫中的背景有時是藍天,有時是大樹,有時是土牆,但前景永遠站著一管煙筒。幾乎是畫一張賣一張,成瞭農民畫裏的“熱賣單品”。

“美的引導”讓村民們“人人成瞭藝術傢”。無論識字與否,畫畫都讓村民找到瞭錶達的齣口。村民有時聽不懂老師的普通話,在語言無法到達的地方,色彩與畫畫開始說話瞭。婚床、老屋、農具、天空、河流,這些農民們熟視無睹的物件與景色,從前從沒覺齣的美,通過畫畫,被真實地感受到、捕捉到,並被形象地錶達齣來。

這種“美的引導”,常常讓鄒教授和文藝誌願者們收獲許多驚訝和感動,甚至是激動。

“這樣誇張的色彩,學院齣來的是不會用的,但農民們敢用,用瞭效果還非常好,齣其不意。”來自城裏的畫傢被農民畫的色彩運用深深打動瞭。動物的翅膀上畫著各種各樣的花鳥,這樣的創作力和想象力趣味橫生,老師們直呼“想不到”。“一張畫裏,可以同時有平視、俯視、仰視三種透視角度,這種多角度構圖,專業畫傢是不敢畫的,想都不敢想。”但下村的村民們,想瞭,還畫瞭。他們在一張畫裏,從三個角度畫齣瞭長在村莊的樹,是對自己周遭的重新認識和藝術感知,帶著濃厚的“主觀”色彩,這種“主觀”恰恰就是來自內心的自信。老傢還是老的,但老農們的心不“老”瞭,藝術在悄然改變著他們的精神麵貌。畫畫課再也不用生拉硬拽他們來畫畫瞭。在老師們不在村中的日子,他們畫著畫著就會順手微信發一張給老師求點評。

在“美的引導”中,來自城市的藝術傢也被鄉村樸素而自然的美“引導”著,那就是“彼此的尊重與互動”。鄒教授是第一次來霞浦,走進鄉間,貼在竈前的竈王爺、闆壁上喜慶的年畫、門上的對聯、村民手中的剪紙都成瞭他關注的民間文化藝術。對霞浦地域文化、民俗民風瞭解得越多,他對未來霞浦農民畫的走嚮就越有清晰的目標。他想“引導”村民把霞浦地域文化融入農民畫中,也許有一天,霞浦農民畫會以自己鮮明的地域性彰顯它的藝術價值,而這正是鄒教授作為綜閤繪畫藝術專業老師,多年來在專業領域孜孜探索的一個內容,或者,農民畫正是綜閤繪畫一個閤適的平台與傳達錶現的路徑。

“美的引導”,把藝術種在遼闊的鄉村與田野,它一點一點滲透進土地,滲透進人心。下村,在“美的引導”中,有瞭獨具一格的炫目色彩。

駐村乾部

文化扶貧激活鄉村經濟

藝術,讓下村由內而外美起來。這一點,曾是駐村第一書記的福建省委統戰部下派乾部黃小紅感受最深。她最大的期盼就是通過畫畫,通過藝術,通過內生動力的迸發,讓村民們活齣自己的價值。

蘇文明和他的老伴身體都不好,一個75歲,一個70歲,兩個女兒早已齣嫁,重農活也已乾不動。沒學畫之前,老兩口也沒啥話好說,學瞭畫畫以後,村民經常看到他們在老屋簷下共同作畫的情景,阿婆坐在門檻上,和阿伯說著哪裏要畫一棵樹,哪裏要描一隻雞。他們的畫裏總是充滿著勞動的快樂與豐收的喜悅,一派祥和氣象。二老一個月可以收入1000 多元,雖然不是很多,但生活基本有保障。滿壁鮮艷的畫作裝點瞭老屋,也明亮瞭他們的老年生活。

四年來,鄰裏之間,說閑話生是非的少瞭,說畫畫的多瞭。老人們臉上,愁容少瞭,笑容多瞭。村裏大事小事,漠不關心的少瞭,齊心協力的多瞭。村口不知堆瞭多少年的垃圾山被清走瞭,老屋也不會人雲亦雲推倒重建,而是學著修舊如舊瞭。路變寬瞭,屋子變亮堂瞭,人也變精神瞭,心胸也開闊瞭。畫畫,改變著村民的穿衣打扮,也改變瞭鄉居環境。農民們自己也感嘆,村子好久沒有這麼乾淨、這麼美瞭。

越來越多離鄉的人,重新發現瞭鄉土之美、鄉情之美,迴村的人漸漸多起來。30歲齣頭的吳晉章,在廈門創業多年,似乎突然發現傢鄉的美,毅然迴鄉在吳坑岩村投資200多萬元開展香草種植,創辦親子體驗園。鬍邦錦的200箱蜜蜂從山底下彆人傢的山頭飛迴來采蜜瞭。種植戶繆李吉、繆國輝也不想上山種果瞭,他們在村裏租瞭400多畝地,擴大種植規模。

一個偏僻的山村,文化扶貧激發瞭鄉村經濟的發展,帶動瞭個人收入的增加。2018 年以來,下村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600多萬元,成立“霞浦同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村集體投資扶貧倉儲項目等,村集體收入從零增加到21萬元。四年來,下村村民共創作瞭4000多幅畫,全村畫畫收入18萬元。吳延針夫婦賣畫也有瞭1萬多元收入。當吳延針能夠自食其力,有滿滿的獲得感時,他的精神疾病再也沒有發作過。

茶餘飯後,村民們會自發聚在村口,拉起多年沒拉過的二鬍,亮開多年沒亮過的嗓子,唱上幾麯,村莊因此充滿瞭美好和諧的生活氣息。

2021年7月,寜德市檢察院乾部王奎成為新一任駐村書記。剛一進村,古樸的村落,掛滿院牆的農民畫,讓他未來三年的村莊發展“藍圖”有瞭清晰的著力點。遠在山東的鄒光平教授,也在琢磨,在文化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如何真正把美育“育”到基層、普及到基層,他想通過申請國傢藝術基金、聯閤全國高等院校、引進更多文化誌願者等方式,把霞浦的地域文化、海洋風光、民俗風情融入農民畫創作,引導更多農民加入創作隊伍,讓“霞浦下村農民畫”成為“霞浦農民畫”,讓藝術成為鄉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濃墨重彩。

漫山遍野,依舊是綠,但如今的綠,已是恣意、歡脫,是生機與活力,是溫暖與希望。

來源:閩東日報・新寜德客戶端 霞浦縣融媒體中心、霞浦新聞網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德壽宮項目有新進展!中西區遺址啥模樣?搶先來看

德壽宮項目有新進展!中西區遺址啥模樣?搶先來看

    近日,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一期)項目(簡稱“德壽宮項目”)中西區遺址揭示順利完成。這意味著該項目已打通關鍵建設節點,為日後遺址精彩亮相、打造精品傳世工程、傳承宋韻文化打下瞭堅實基礎。 德壽宮項目整體進展 此前,為落實遺址保護、保障現場施工需求,工程方對考古發掘的遺址進行瞭保護性迴填。由於杭州氣候環境、水文條件較復雜,曆年發掘的遺址多以迴填為主。德壽宮項目創新性采用瞭止水帷幕、大跨度不透光保護棚罩等方式開展遺址保護,力求探索一條平衡文物保護與展示利用的新路徑。.......


莫奈“夕陽”7596萬美元,佳士得巴斯專藏全部成交

莫奈“夕陽”7596萬美元,佳士得巴斯專藏全部成交

    5月13日(紐約當地時間5月12日晚),紐約佳士得2022春拍的重頭戲“安妮・巴斯珍藏”如期舉槌。澎湃新聞瞭解到,此次的12件拍品全部來自巴斯夫人的紐約寓所,匯聚德加、莫奈、羅斯科、巴爾蒂斯等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大傢的作品。 最終,12件藝術作品總成交超3.63億美元,遠超拍前2.5 億美元的總估價;成交率達100%,斬獲白手套佳績。其中,有7件作品成交價超韆萬。最高成交價為剋勞德・莫奈的《夕陽下的國會大樓》,成交價為7596萬美元。 安妮・巴斯 (Anne Hendricks Bass) 生於.......


圓桌|在藝術與技術之間,身體如何感知世界?

圓桌|在藝術與技術之間,身體如何感知世界?

    在本雅明論斷的“機械復製時代”的百年以後,藝術如何思考技術曆史的總體經驗,並提齣符閤今天時代的觀念?位於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的新展“身體・宇宙:共同生活的藝術”試圖對此展開一次探討。展覽開幕之際,藝術傢馮夢波、王魯炎、鬍介鳴圍繞“藝術、感知、技術”展開瞭一場綫上對話。他們從各自的創作齣發,分享瞭對於技術時代下藝術的看法。 近兩年來,由全球疫情而衍生齣的對“共同生活”的探討和反思,正在互相交織,成為全球範圍內藝術界的普遍議題,例如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主題是“我們如何共同生活”;2021年.......


漫世界|這可真是井底下看書——學問不淺啊

漫世界|這可真是井底下看書——學問不淺啊

    歇後語是中華文化經過曆史滄桑的沉澱、淬煉、凝聚而成的一種短小、風趣、形象且絕妙的語言藝術。歇後語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邊像謎麵,起“引子”作用;後邊像謎底,起“後襯”的作用,十分自然貼切。在某些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齣前半截,“歇”去後半截,聽者就可以領會和猜想齣它的本意。 來源/諷刺與幽默報 漫畫/典婆婆 編輯/王虹 壹點號漫世界 .......


投票啦!南京人纔宣傳口號等您來定!

投票啦!南京人纔宣傳口號等您來定!

    一韆年文脈傳承 尊纔之風融入血脈 400萬英纔薈萃 人纔之城曆久彌新 近期 通過前期徵集 6條南京人纔宣傳口號 脫穎而齣! 現已麵嚮社會公開投票 期待您幫助 選齣最優秀作品 01 投票說明 1.投票時間:即日起至5月22日中午12點截止。 2.投票規則:每個賬號可選擇1個作品進行投票,隻投1次。 02 入圍六大優秀作品 01 未來有“寜” 纔有作為 02 “寜”聚英纔 智繪“南”圖 03 “南”得英纔 “京”彩有您 04 “寜”心聚纔 創享未來 05 “寜”聚人 纔興業 06 天下文樞地.......


孫鬱:廢墟之上|天涯·新刊

孫鬱:廢墟之上|天涯·新刊

    天有際,思無涯。 點擊封麵,一鍵購買 廢墟之上 孫鬱 在舊都生活久的人,是很容易生齣思古之情的。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日報社上班,辦公大樓就在元大都南城牆的舊址,報社的老員工,偶爾念及於此,還說過不少的故事。身邊有幾位朋友,熱心收藏古董,對於舊都是很有心得的。負責副刊工作的副總編輯是林浩基先生,也是嗜古很深的人,工作中常把自己的趣味也帶瞭進來,影響瞭周圍的人, 一時頗有些文氣。 初次見到林浩基是什麼時候,已經忘記瞭,大傢都稱他老林,印象中他慢條斯理,有點深不可測的樣子。漸漸發現他是個可以深談的.......


天龍後傳:段譽八個老婆生下四兒四女,大兒成為盟主,二兒成幫主

天龍後傳:段譽八個老婆生下四兒四女,大兒成為盟主,二兒成幫主

    在《天龍八部》中,段譽是個放蕩公子哥,雖然不是段正淳的親生兒子,但是長期受到養父段正淳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成為瞭與段正淳一樣的男人,都是見一個、愛一個。段譽當年遇見瞭鍾靈、愛上瞭鍾靈,遇見瞭木婉清,要跟木婉清廝守一輩子,遇見瞭王語嫣,這輩子隻要守候在王語嫣身邊即可,最終段譽如願以償,將這三個傾國傾城的絕色美女納入後宮之中,後來段譽又娶瞭五位老婆,總共娶瞭八位老婆,但是這五位老婆並非段譽隻是一時興起,而是齣於俠義心腸,迎娶瞭五位老婆。而這八位老婆對段譽也是一心一意,為段譽生兒育女。 .......


潮玩分享、研學、講座……本周末,成都市文化館的活動很精彩

潮玩分享、研學、講座……本周末,成都市文化館的活動很精彩

    紅星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5月13日報道2022年5月,成都市文化館新館正式嚮市民開放,新館“開館月”係列活動正式開啓。記者獲悉,新館本周末將舉辦四場文化活動。既有中國傳統的體育競技、紙影動畫和樂器音韻,亦有時尚前沿的潮玩分享;既有中國二鬍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樂委員會理事、四川省博物館優秀講解員、成都皮影戲傳承人,亦有潮玩手辦設計師、成都優秀版權作品作者、獨立手作工作室創始人等各領域優秀代錶。“古典”與“時尚”“傳統”與“現代”在此相遇,點亮周末文化生活的美好光澤。 在研學、講座中,觸摸.......


鏡中花,水中影

鏡中花,水中影

    《水中的影》|文:李勝 「此時的夜皓月韆裏,河中浮光躍銀」 /01/ 那個舊跡的影不知沉溺在心中多少時日瞭,仰取俯拾,總戀戀不棄。珍奇般時常牽掛記憶起,像枚青果,澀且苦,仍然癡心地追逐、尋索著,讓黑夜與碰撞的靈魂一起美妙的嚮前,嚮前…… 這些鼕日裏,我總魂不守捨地厭煩、惱怒,似乎它是沒有理由,心中像一被攪濁的渾水,沒有興緻,沒有心情,便常常在星月闌珊的午夜獨自齣走,讓心靈與黑夜對話。突一夜,我不顫而泣。那個黑夜與心神的萎靡大相徑庭,多麼渴望,有飛瀉的雪,呼嘯的風,或者零星的雨陪伴淒愴的心。.......


祁連山發現唐朝大墓地,墓中奇珍異寶無數,墓主人究竟是誰?

祁連山發現唐朝大墓地,墓中奇珍異寶無數,墓主人究竟是誰?

    在中國的考古界 一隻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祁連山下有大墓地,果真 在甘肅省祁連鎮的山上發現瞭一座神秘的大墓地,在墓室內被打開的那一刻簡直震驚瞭在場的考古人員,數不盡的奇珍異寶,讓在場的所有人員目瞪口呆,當考古專傢發現墓誌銘的一刻卻看也不敢看,究竟是怎麼一迴事?如此豪華的大墓究竟葬的是何人?背後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祁連山發現巨型墓地 追溯到甘肅省岔山村的一個地方,有名的祁連山就在這裏,祁連山是有名的風水寶地,所以有懂行的風水先生說這裏有大墓地,同時也是盜墓賊惦記的地方,在2019年, 此地接.......


去年預約的5枚普通紀念幣,好多人沒搶到,如今怎麼樣瞭

去年預約的5枚普通紀念幣,好多人沒搶到,如今怎麼樣瞭

    2022年已過去5個月瞭,暫時還沒有新的普通紀念幣發行。不過接下來我們可以預約的紀念幣,還是比較多的。離最近的就是虎年紀念幣和2枚雙遺産紀念幣。 在此之前,就帶大傢迴顧一下去年(春節之前)預約的5枚普通紀念幣,看看它們現在的錶現如何。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它們的預約時間,來估算今年紀念幣會何時發行。 下麵就按預約時間順序,開始說起。 5月預約的牛幣和武夷山幣 可能有人看到上麵兩枚紀念幣,會略有疑惑,這不是2020年發行的嗎?確實如此,但它們在第一次預約中還剩餘少量,於是在5月進行瞭二次預約。 .......


王羲之 行書《建安帖》高清放大

王羲之 行書《建安帖》高清放大

    王羲之《建安帖》,拓本,四十一字,行書。 釋文:四月五日羲之報:建安靈柩至,慈蔭幽絕,垂卅年,永惟(崩)慕,痛徹五內,永酷奈何?無繇言苦,臨紙摧哽。羲之報。 褚遂良《右軍書目》“草書都五十八捲”第三十八捲記載:“四月五日羲之報。五行。”此帖首行前七字與《右軍書目》記載相閤,但是行數卻相異。王氏尺牘中涉及傢中尊長處多空格或提行以示尊敬,“慈蔭”處若提行,則正閤五行。若此,又可見《閣帖》摹勒上石時的改易和訛誤。《右軍書記》著錄此帖文字,然帖中“永惟慕”一句,《右軍書記》作“永惟崩慕”,“無.......


人間四月好風光

人間四月好風光

    古人所說的四月,是農曆四月,算來已經入夏瞭。春天剛剛過去,而夏天纔剛露齣麵孔,往往讓人有些分不清,到底四月屬於哪一個季節。但不管怎樣,四月的風光是很迷人的,不比春天遜色,卻又無酷暑之炎熱。四月,沒有繁花,惟見滿目青綠,風吹過來,清新無比。 四月深澗底,桃花方欲燃。 寜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 此意頗堪惜,無言誰為傳。 過時君未賞,空媚幽林前。 ――唐・劉長卿《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晚桃》 四月還會有桃花嗎?有的,除瞭白居易筆下的山寺桃花,還有深澗底的桃花。它們都錯過瞭最熱鬧的春天,卻又笑到瞭.......


泉州“獅”話丨守望閩南建築的福獅

泉州“獅”話丨守望閩南建築的福獅

    守門獅兼具“迎賓”功能 由於獅子本身具有樣貌威武、身軀龐大、吼聲巨大的特點,自古就被人們視為一種神聖的物種。在漫長歲月中,經過民間藝術的加工後,獅子的形象逐漸升華成人們內心感情寄托的一種對象,希望它能護衛自己的安全並帶來祥瑞。由古而今,閩人在修建殿宇、陵墓、橋梁、府邸、民居、園林建築等時,總喜歡為其加入獅子元素。如此一來,福獅文化便與閩派建築文化悄然融為一體。 泉州城南民居守護路口的獅子(邱聯鋒 攝) “人們在修建佛寺、道觀等傳統建築時,總喜歡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獅子蹲踞守望,民間稱之為‘守.......


孔子說這三個方麵都能做到的話,達成完美的人格修差不多瞭!

孔子說這三個方麵都能做到的話,達成完美的人格修差不多瞭!

    孔子告訴我們,一個人要達成完美的人格修養,有三個重點,缺一不可。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知者不惑”, “知”通“智”,在傳統文化裏可不隻是知識,而是“智慧”。 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 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 佛學裏麵用“般若”兩個字,可理解為智慧。 “仁者不憂”, 真正有仁心的人,不會受環境動搖,沒有憂煩。 “勇者不懼”, 真正大勇的人,沒有什麼可怕的。 其實真正的仁勇,通常也都與大智慧並存的。 當然所有的前提,是你想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如果本無此念,.......


河南衛視迴應台標有“四季”之分:感受中國節氣之美

河南衛視迴應台標有“四季”之分:感受中國節氣之美

    新京報訊(記者張赫)近日,有網友發現河南衛視的颱標會隨四季變換。有網友比喻,夏天的颱標像薄荷糖,鼕天的颱標像晶瑩剔透的雪花。對此,新京報記者求證河南衛視形象工作室主任張霞。張霞錶示,河南衛視四季款颱標分彆在立春、立夏、立鞦、立鼕這四個節氣更新,意在讓觀眾通過颱標的變化,感受中國節氣之美,在季節的變化中品味獨特的文化韻味。 河南衛視供圖 據張霞介紹,2022年1月1日河南衛視品牌形象全新升級,頻道呼號由之前的“融萬象 更齣彩”改為“河南衛視 文化中國”,以傳承中國文化,傳播中國精神為理念,.......


《隻此青綠》是如何成為“爆款”的

《隻此青綠》是如何成為“爆款”的

    【熱點觀察】 編者按: 由故宮博物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人民網共同齣品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是近年來少見的現象級舞颱藝術作品。近日,該劇剛剛結束第二輪全國巡演海口站、北京站的演齣,所到之處,場場爆滿,甚至應觀眾請求,一再加演。這一“爆款”作品是怎樣創作齣來的?它爆火“齣圈”的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訣?今日,本版特邀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小勇為我們講述《隻此青綠》的創作故事。 近日,舞蹈詩劇《隻此青綠》在北京保利劇院連演18場,不僅創下該劇首演以來最高紀錄,也創造瞭中國舞劇在一個城市.......


國際博協公布博物館定義兩個最終提案

國際博協公布博物館定義兩個最終提案

    新民晚報訊(記者 薑燕)5月9日,國際博物館協會(以下簡稱“國際博協”)公布瞭經特彆谘詢委員會會議投票産生的博物館定義兩個最終提案。此項工作由博物館定義常設委員會負責,曆經18個月、11個步驟、4輪谘詢後,由數據分析得齣5個提案,再由各委員會代錶投票選齣其中2個。 圖說:土耳其安塔利亞博物館內的舊石器。東方IC 國際博協將對最終提案開通綫上投票,經各委員會主席投票後,在5月20日舉行的谘詢委員會第91次會議上確定最終提案提交執行委員會。今年8月舉行的國際博協布拉格大會中的特彆全體大會上,會.......


喜訊!我盟再添1個自治區非遺就業工坊

喜訊!我盟再添1個自治區非遺就業工坊

    為深入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麯藝傳承發展計劃,加強非遺保護研究,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工作,自治區文旅廳於2021年底開展瞭自治區傳統工藝工作站、非遺就業工坊、非遺麯藝書場、非遺研究基地、“非遺在社區”試點申報工作。最終經自治區文旅廳專傢評審、社會公示,在全區確定增設9個自治區非遺就業工坊,我盟氈綉項目(額濟納旗薩仁格日勒毛氈刺綉工作室)成功入選。截至目前,我盟自治區非遺就業工坊增至2個。 5月12日,記者在額濟納旗薩仁格日勒毛氈刺綉工作室看到,盟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承人薩仁格日.......


劉畊宏的直播間裏可以放周傑倫的歌麼?

劉畊宏的直播間裏可以放周傑倫的歌麼?

    據三明中院: 今天你“劉�u宏”瞭嗎? 最近全網都被劉�u宏和他的魔性健身操刷屏瞭 不少人錶示 一聽《本草綱目》就條件反射想拍腿 而與爆火相伴而來的則是爭議 有網友擔心 劉�u宏在直播間用周傑倫的歌算侵權嗎? 下麵就讓我們 一起來跟法官聊一聊 網絡直播與知識産權那些事兒~ 01.劉�u宏在直播間用瞭周傑倫的歌算侵權嗎? 答:根據《著作權法》規定,以印刷齣版、錄音發行、公開演奏演唱、公開放送錄音、廣播、編配和音像混成的方式使用音樂作品,都應徵得音樂著作權人的許可。也就是說,劉�u宏在直播間想要用.......


京劇言派老生任德川先生去世,享年81歲

京劇言派老生任德川先生去世,享年81歲

    一天裏,梨園痛失兩位藝術傢。今早傳齣消息,程派名傢李薔華去世。 新聞晨報・周到詳細報道 著名京劇錶演藝術傢、程派青衣李薔華去世,享年93歲 2022年5月12日20時許,著名京劇演員、京劇言派老生任德川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1歲。 任德川(1942年-2022年5月12日),男,國傢一級演員,山東青島京劇團著名言派老生。 言少朋、張少樓的親傳弟子,也曾師事於李傢載先生。 擅演劇目有《吞吳恨》《鼎盛春鞦》《臥龍吊孝》《讓徐州》《賀後罵殿》等。 任德川的錶演頗具言派神韻其言派唱腔中.......


學書法如何選擇宣紙及保存方法

學書法如何選擇宣紙及保存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筆墨、紙張也影響著書畫作品好壞的重要因素。我們在書畫創作時又如何選擇好的宣紙呢?宣紙又有哪些特點呢? 學書法如何選擇宣紙? 一,什麼是宣紙?宣紙有哪些特點? 中國畫主要用宣紙來畫。宣紙是中國畫的靈魂所係,紙壽韆年,墨韻萬變。宣紙,是指以青檀樹皮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為主要配料,並主要以手工生産方式生産齣來的書畫用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摺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 生宣與熟宣有什麼不同? 二,如何選擇宣紙? 平時常見的宣紙、 麗紙、.......


5月14日下午2時30分!這場直播活動你一定不能錯過!

5月14日下午2時30分!這場直播活動你一定不能錯過!

    閱讀潤澤心靈,書香滋養成長。為持續推動“滿城書香・悅讀鄖陽”活動,激發學生閱讀熱情,指引學生寫作方法,武漢市警察協會、武漢電視颱、鄖陽作傢協會,聯閤舉辦“警營暖童心 書寫少年夢”青少年作文公益課堂雲講座直播活動。 一、主辦單位 武漢市警察協會 武漢電視颱 十堰市鄖陽區作傢協會 二、講座主題及主講人 講 座:《寫作是一場熱愛》 主講人:黃春華,中國作協會員武漢作協副主席,齣版長篇小說《我和小素》、《貓王》、《楊梅》《一滴淚珠掰兩瓣》、《雪山的女兒》等三十多部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奬、.......


中國版“廊橋遺夢”來瞭!《廊橋夢密碼》創意新“民間故事”

中國版“廊橋遺夢”來瞭!《廊橋夢密碼》創意新“民間故事”

    這是一部中國版“廊橋遺夢”。 網絡作傢陳釀長篇小說《廊橋夢密碼》日前由浙江文藝齣版社齣版。 小說以廊橋為背景,以夢境、現實時空交織的穿越玄幻的手法,歌頌人、神共同追求“天地有真愛”的美好共性,描寫跨越天地兩界偉大的愛情、友情,錶達天上人間崇善尊技、堅持真理、追求真愛的偉大情操,創造性地為中國廊橋描繪瞭一個瑰麗、神秘、奇特的美麗故事。 在這部作品中,陳釀努力將中國傳統文化和人、神交錯的網絡文學寫作手法相結閤,創作瞭第一部“中國非遺新民間故事”。 《廊橋夢密碼》立足於現實題材和傳統非遺工藝,卻.......


禦窯遺址申遺丨助力申遺,景德鎮這個地方被印上瞭郵票!

禦窯遺址申遺丨助力申遺,景德鎮這個地方被印上瞭郵票!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建好景德鎮國傢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颱”的重要指示,落實江西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景德鎮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助推景德鎮禦窯申遺和創5A等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景德鎮市郵政公司主動作為,通過積極爭取,中國郵政定於2022年5月19日發行《中國古鎮(四)》郵票(一套四枚),其中第一枚郵票圖案名稱為江西浮梁瑤裏鎮,其餘三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彆為福建晉江安海鎮、浙江富陽龍門鎮、山東微山南陽鎮。 郵票即是郵資憑證,更是.......


超精細手繪插畫帶你領略不可思議的昆蟲世界!

超精細手繪插畫帶你領略不可思議的昆蟲世界!

    有常見的蜜蜂、螞蟻、蟬、螢火蟲,也有仿佛精通數學的質數蟬,頗具舞蹈天賦的迴鏇蟲,幫助警察探案的反吐麗蠅……打開這本超級大開本的昆蟲書,昆蟲世界的奇妙之處一定會震撼到你! 由荷蘭生物工程師、企業傢和發明傢撰寫、著名插畫傢梅迪・奧伯恩多夫繪製的《不可思議的昆蟲大書》近日由海峽書局齣版。 該書涉及近百種昆蟲,具體介紹瞭近四十種。它們小到可以停在蒲公英的絨毛上,大到可以蓋住我們的手掌。它們會僞裝成樹枝、鳥糞、蛇,甚至是金屬物體。它們仿佛精通數學,能按照質數周期有規律地繁殖。它們又頗具音樂天賦,可以.......


50首絕美的夏日詩詞,終於找全瞭,值得永久收藏!

50首絕美的夏日詩詞,終於找全瞭,值得永久收藏!

    夏天,在我們心中是清爽又難忘的。今天,詩詞君陪你一起去尋找古詩詞中的那些美好的夏日時光。 在古代,靜坐讀詩就是非常好的消暑方式。讀完這50首夏日的詩詞,一定能讓你清心淨氣,清涼一夏。一起來看看吧! “小荷纔露尖尖角” “映日荷花彆樣紅” “陰陰夏木囀黃鸝”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 古往今來 無數文人墨客為夏天寫下瞭動人詩篇 50首夏日古詩詞 讓你清涼一夏 01 《齊安郡後池絕句》 唐・杜牧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韆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02 《客中初夏》.......


“韆古詞帝”李煜經典詩詞十六首,首首都有韆古名句

“韆古詞帝”李煜經典詩詞十六首,首首都有韆古名句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韆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纔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韆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瞭不朽的篇章,被稱為“韆古詞帝”。 《虞美人・春花鞦月何時瞭》 春花鞦月何時瞭?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硃.......


精選詩詞|​​花邊欲夢人如水,拂袖濃薰與麯行

精選詩詞|​​花邊欲夢人如水,拂袖濃薰與麯行

    《沙磧春聲》 文/春鞦 草色遙看似未齊,牛羊散亂任東西。 百靈已覺春光足,上下飛停磧裏啼。 《如夢令 無題》 文/鼕羽 北域春風晚顧,好雨知時相助。 陣陣灑濱城,鼕草並肩齣土。 爭吐,爭吐。它日嫣紅綠樹。 《七絕 暮春》 文/東城 殘紅飛絮兩重天,春暮湖濱賞柳煙。 隻惜人來花不在,卻留雙蝶共翩躚。 《七絕 夜愁》 文/小橋流水 霏霏暮雨又連連,村外蛙呱夜不眠。 莫是愁憐春老去,頻頻鳴鼓嚮蒼天? 《七絕 閑吟》 文/東城 坎坷人生半世鞦,幾經風雨幾多愁。 霜侵兩鬢花斑白,月滿西樓水自流。 《.......


鬍抗美|臨摹傳統就是要根除有害習慣

鬍抗美|臨摹傳統就是要根除有害習慣

    臨摹無法與創作割裂開來。如果將臨摹視為創作的需要的話,那麼,臨摹的齣發點是為創作。中國人寫漢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寫習慣。書法傢臨摹傳統就是要改變或根除那些有害於藝術創作的習慣。臨摹初期的痛苦,說到底是臨摹對象與個人習慣的搏鬥。臨摹,就是無條件接受傳統,接受傳統的方法論,接受傳統的規範和秩序。臨摹的境界,是在敬畏中的執著。這似乎具有魔力,因為它能錶現連你自己都無法言說的那種最隱秘、最真誠的情感。閉目設想,當一個人的情感與傳統經驗契閤的時候,該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享受! 創作是把情感形式化的.......


賈平凹為人民大會堂題字,網友直呼看不懂!

賈平凹為人民大會堂題字,網友直呼看不懂!

    著名作傢賈平凹曾應邀為人民大會堂題字,這則消息引起瞭廣大網友的關注。 賈平凹是當代的著名作傢,他所著很多小說不但深受廣大讀者喜愛,還拿到瞭許多國內外的重要文學奬項。除瞭小說,賈平凹在詩歌、散文和文藝評論方麵,也有很多作品問世。 賈平凹是個多纔多藝的人,除瞭人所盡知的作傢身份之外,賈平凹在書畫領域也有所涉獵。他尤其喜歡書法,在西安的很多條街道上,都可以看到賈平凹為一些店鋪所題寫的牌匾,因此,人們也笑稱他為“當代牌匾王”。當然,賈平凹題字價格不菲,也引起不少網友質疑。 這次賈平凹應邀為.......


文物專傢1800元,買走村民傢中一捆“柴火”,現在成國寶禁止齣國

文物專傢1800元,買走村民傢中一捆“柴火”,現在成國寶禁止齣國

    人要是走運,齣門都能撿到錢,人要是倒黴,咽口水都能嗆死。戰亂年間,很多人都選擇保車棄卒,破財消災,丁百萬就是其中的一個。 在我國上個世紀50年代,正是戰爭的年代,在山東有個首富丁百萬,傢住在黃縣,經營著多傢當鋪、錢莊,有多少錢呢?就這樣說吧,不要猜測,怕各位會受傷。這戰爭年代的軍閥,見到瞭財主那是黃鼠狼碰到雞,彆想走瞭,整閤胃口,於是當時的軍隊就對這位大財主動瞭心,好在的是這位財主,在軍隊中有些人脈,提前知道瞭消息。 但是逃跑的時間緊急,他帶著一些硬通貨黃金白銀之類的跑瞭,這生死之間,就管.......


小楷名品|一套可以相伴終生的經典法帖

小楷名品|一套可以相伴終生的經典法帖

    “工書者不精小楷,不能稱書傢。” ―― 清・錢泳 小楷雖小,但法度全備, 變化萬韆,包羅萬象。 加之書寫便捷,自魏晉以來, 大凡官方文書、科舉試捲、 詩文著錄、典籍抄本、佛道經捲, 往來的書函、重要文件的抄寫、 布告、題款等多用小楷寫成, 小楷在古代文事活動中, 起著基礎而又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今小楷也是我們學習考試、 日常交流的必備字體。 能寫一手精美的小楷 成為具備高度文化素養的一個典型標誌。 《超等第一名劉已韆考捲》 小楷書法飄逸遒勁,為考捲中之精品善本! “書法當自小楷齣,豈有正未.......


人生不如一句十四行詩:波德萊爾與十九世紀巴黎社會

人生不如一句十四行詩:波德萊爾與十九世紀巴黎社會

    “人生不如一句波德萊爾”。對法國詩人波德萊爾的一般印象,我們停留在《惡之花》裏那些腐敗而唯美的意象:瘋狂的賭徒、美麗的盲女、清冽的月光、恐怖的腐屍。這位晚期資本主義的抒情詩人敏銳地捕捉到瞭第二帝國時代的巴黎所彌漫的頹廢情緒與時代精神,並以他的天賦進行瞭錶達。他是自我放逐的流浪者,也是真正的先知:他看到瞭城市的曖昧與現代文明的壓抑,也洞悉到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的孤獨。 19世紀的巴黎街頭 然而對於波德萊爾本身,我們卻知之甚少。在好友戈蒂埃的《迴憶波德萊爾》中,這位詩人“有自己的王國,自己的臣民,.......


女作傢廬隱:覺醒中的女性

女作傢廬隱:覺醒中的女性

    廬隱,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她的父親是前清舉人,母親是一個不曾讀書的舊式女子。1898年5月4日,她在福建省閩侯縣城內降生的那天,外祖母去世瞭。 因此,母親認定她是一顆災星,便把她交給一個奶媽去喂養。奶媽把她帶到鄉下,後來這段鄉下生活,在(海濱故人》這個中篇小說裏,有著美麗的迴憶:“露沙住在奶媽傢裏,整整地過瞭大半年。 她忘瞭她的父母,以為奶媽便是她的親娘,銀姊和小黑是她的親姐姐。 從中可以看齣作者筆下的女性帶有自傳的性質,作者的人生帶有悲情色彩,因此她筆下的女性多為悲情女性。 《海濱敵人.......


圍觀!廣漢這下又齣名瞭!這次不是因為三星堆,而是……

圍觀!廣漢這下又齣名瞭!這次不是因為三星堆,而是……

    今日德陽天氣中雨轉大雨 13℃~19℃ 最近 紀錄片《嚮陽而生》 在首播後 引起瞭各界的強烈反響 一起來看看 �� 紀錄片《嚮陽而生》上篇《大地的收獲》 該片講述人與土地的共生,農民在與自然的抗爭中收獲,從考古發現3000多年前三星堆地下的種子與絲綢,到當代廣漢農村經過的兩次重大變革:土地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集中,每一次大膽的改革創新,都徹底改變瞭農民的命運,當代廣漢現代農業下的田園盛景,映襯齣新一代職業農民更加自信的風采,更讓這片土地真正成為瞭成都平原最重要的天府糧倉。本篇還通過.......


安特生筆下的中西關係:中國和歐洲的“糾纏史”

安特生筆下的中西關係:中國和歐洲的“糾纏史”

    ▲安特生照片,上有其親筆題贈(1904年)。 ▲1927年8月31日安特生在他創建的東方博物館內留影。 ▲安特生(左二)在仰韶村首次發掘時的留影。 瑞典考古學傢、古生物學傢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於1914年應北洋政府的邀請,來華擔任農商部礦政顧問,主要在剛剛成立的中央地質調查所中,與擔任所長的地質學傢丁文江(1887-1936)一起組織地質調查,特彆是尋找鐵礦和煤礦。1916年以後,安特生轉而專注於古生物化石的收集和整理,得到瞭農.......


《我的恩師馮其庸》齣版

《我的恩師馮其庸》齣版

    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社)高級編輯、山東省新聞美術傢協會主席葉兆信編著的《我的恩師馮其庸》一書,日前由山東電子音像齣版社齣版。著名學者、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宋遂良為該書作序。 馮其庸先生是著名文化學者、紅學專傢、國學大傢、書畫傢。在這部紀實體著作中,編著者葉兆信以深情質樸的筆觸,生動真實地記述瞭馮其庸先生與自己交往相處三十年的難忘經曆,介紹瞭在馮其庸先生殷切教誨和言傳身教下,自己在書畫藝術創作等多方麵獲得的成長和進步,是一部尊師、寫師、頌師、念師的佳作。同時,作品中也精心選輯瞭我省部分媒體發錶.......


陝師大2022屆書法碩士畢業展來襲

陝師大2022屆書法碩士畢業展來襲

    近日 無問西東―― 陝西師範大美術學院 2022屆書法專業研究生畢業作品綫上展 開展 前 言 再談“立於人文,止於大美” ――油畫及書法碩士班畢業展序 前幾日,國畫研究生班的同學請我來寫序,我寫瞭題為《立於人文,止於大美》的小序,想給同學們說的話大體都在上麵。這次油畫班的同學又來請我寫序,我一時不知道要說什麼。不過有同學問我,“立於人文,止於大美”是什麼意思?我想趁機解釋一下。“立於人文,止於大美”是我對同學們的一個期待,也涉及我們的辦學理念。我們要辦一個什麼樣的學院?我們是辦一個培養藝術傢.......




第一次去男友傢,送瞭4件禮物,男友父母隻做瞭3道菜招待,閤適嗎

喜訊!霞浦作品獲一等奬

三少四壯集-從一份手稿說起


前一篇新聞
采用天階雲窗設計 vivo S15係列5月19日來啦
后一篇新聞
安徽將建10個縣級中等城市,阜陽4個縣入選,皖南入選數量為零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