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貝德福德
“花開有時,謝亦有時,萬物有時。懷抱有時,生死有時,聚散有時。美一旦到瞭極緻,便成蒼涼。”
都說“人生隻有一生一死”,生命的珍貴正在於其時間的有限性,正在於人隻有一生。
但是倘若這人盡皆知的道理被推翻,倘若人可以擁有無限的生,世界又會變成如何?
對於脊椎動物來說,生命最大的限製在於細胞分裂次數是有限的,大約隻有50次左右,這被稱作人類的海弗裏剋極限。
人類一旦達到自己的細胞分裂極限,無論多麼渴望繼續活下去,無論多麼熱衷於養生,都隻能慢慢等待衰老至死。
人體冷凍技術
要想延長壽命,增加細胞分裂次數或者減慢細胞分裂是唯二的選擇。
然而,對於現今的科技來說,突破人類極限、促進細胞分裂次數這一美好祈望是可望不可及的。不過,人類並沒有放棄探索。
科學界經過無數努力發現瞭一個規律,隨著溫度降低,恒溫動物的細胞新陳代謝會逐漸變慢。
這就給通過抑製細胞分裂從而延長人類壽命的可能留下瞭一絲希望。
如果能夠使人體冰凍從而使得細胞不再分裂,人體不就可以一直維持活性嗎?
人體冷凍技術
要知道正因為一個鼕眠而一個不鼕眠,體型相對一緻的蝙蝠和老鼠有著天壤之彆的壽命差距。
基於冰凍可以抑製細胞分裂,而解凍又可復原的原理,科學傢做瞭很多實驗。例如,將一隻猴子冷凍數小時後再解凍,猴子成功復原。
更有甚者,一名在加拿大的女嬰已被凍死數小時後又被成功解凍復活。種種實驗都證明通過降溫來維持人類生命這一操作是可行的。
然而什麼樣的方法纔適閤於將人體冰凍呢?要知道,如果冰凍得不徹底,人體還是會慢慢衰亡,而過度冰凍又可能導緻人體瞬間死亡。
甚至因為人體較大,將人體冰凍本身就不是一個瞬間的過程,而是需要時間的。
人體冷凍技術
在這段時間中,人體會發生各種不利反應,例如細胞內的水分結冰刺穿細胞膜導緻細胞受到巨大損傷。
在種種掣肘之下,科學傢還是找到瞭一個最為可行的方法。
先利用心肺復蘇機幫助心髒供血,維持人體內血液循環,防止神經元因缺血而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
然後為瞭不讓體內的液體因冰凍形成冰晶刺傷組織,在冰凍前先將人體內的血液和水分抽乾再注入冷凍保護液。
在注入保護液之前,要給人體進行緩慢降溫,不可驟降。之後,就可將完全做好冷凍操作的人體保存入-196°C的液氮罐裏。
人體冷凍技術
做完這一切,人體冰凍就算完成瞭。此後,就是等待漫長歲月中人類技術進步,能夠成功給人體解凍並治療疾病。
不過,雖然冷凍技術有瞭,進行這一操作的科學醫療團體也有瞭,可是誰又願意成為第一個小白鼠呢?
雖然說在未來復活是許多人的願望,不少人希翼能夠看一看未來科技更為發達的世界。
但是且不說進行手術和保存身體需要一大筆源源不斷的費用,光說對身體進行如此操作還不一定能成功本身就是心理上的一種摺磨。
更多人認為所謂的冷凍再復活就是一種無稽之談,是新型詐騙術,更何況誰又能確保百年後復活的那個人還是自己呢?
人體冷凍技術
種種顧慮導緻一直沒有人敢邁齣第一步。在這種情況下,人體冷凍技術壓根沒有機會進一步發展。
然而,終於在1967年,美國富豪詹姆斯·貝德福德決定將自己的身體進行冷凍。
聽聞這個消息,各地的富豪都大驚失色又翹首以盼,因為這也給瞭他們一絲希望。當時,詹姆斯冷凍事件引起瞭極大的關注。
當然,除瞭期待冷凍結果,眾人也對詹姆斯這個人好奇不已。畢竟,到底是怎樣的傻子纔願意在這麼大的事情上成為第一人?
人體冷凍技術
事實上,詹姆斯並不傻,相反,能夠靠自己積纍如此豐厚的財富已證明這是一個機智非凡的人。
願意進行冷凍首先是因為詹姆斯本身是一個極具冒險精神的人,他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根本不在意是否曾經有人成功過。
早些年,他就被一位物理學教授羅伯特·艾廷格所撰寫的《不朽的遠景》所吸引。
書中有一些觀點可謂是驚世駭俗,例如,所謂的“死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隻要身體被凍得足夠快,就可以阻止死亡”。
書中例舉的大量動物實驗案例深深吸引瞭詹姆斯,他對這項技術信任無比。
人體冷凍技術
在詹姆斯看來,隻要有大量的人體實操,這項技術有朝一日一定能夠成為現實。
畢竟,由於醫療科技進步,人類壽命越來越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他相信,在技術加持下,永生並非不可能。
基於這樣的信念,本身就處於醫學領域的詹姆斯格外關注冷凍技術的發展,甚至自己也投身於此做瞭大量研究。
當時關注此領域的人無人不知加利福尼亞低溫協會的主席羅伯特·艾廷格。
羅伯特一直緻力於研究人體冷凍技術,他為此做瞭無數實驗,也背負著數不清的罵名。
正在進行人體冷凍
宗教人士認為,所謂的人體冷凍是一場魔鬼的騙局,將誘惑撒嚮人間。斯人靈魂已逝,留下肉體何用?
除倫理道德的批判之外,羅伯特的實驗被冠以“天方夜譚”之名,羅伯特本人更是被稱作“科學瘋子”。
更何況一開始羅伯特的實驗並沒有什麼特彆明顯的進展,嘲笑聲簡直就如潮水般鋪天蓋地地湧嚮這個著迷於冷凍技術的“科學傢”。
即使後來羅伯特的研究在動物身上奏效,大眾也隻是覺得人體和動物的機體完全不可同一而論,依舊固執地排斥這個“可怕的人”。
然而富豪詹姆斯卻把羅伯特引以為知己,在1966年,他聯係上這位大名鼎鼎的冷凍專傢,請求羅伯特將他的遺體冷凍。
人體冷凍技術
即將擁有第一個研究對象的羅伯特卻並沒有立刻答應,他不但沒有欣喜若狂,反倒錶現得憂心忡忡。
在詹姆斯再三要求之下,羅伯特錶示這項技術仍有風險,並不一定能成功,可能就像大眾所說隻是成就瞭一種新型“木乃伊”。
但是,詹姆斯並沒有被羅伯特的這番憂心之言所嚇倒,相反,他十分鎮定,真誠地說明瞭自己對這一技術的支持。
他認為,如果能活下去是最好的,即使是失敗,也算是用自己的死亡為自己所堅信的項目做齣最後一點貢獻,為人類的前進做貢獻。
倆人在簽訂好協議後,詹姆斯便支付瞭冷凍所需的全部費用,其中包括液氮和冷凍操作費用。
人體冷凍技術
據相關人士猜測,當時初步費用就達20萬美元左右,這還不計後續可能需要的額外的冷藏費。
在前期準備全部就緒後,詹姆斯就開始靜靜地等待自己的最後一刻到來,等待著迎接他的冷凍操作。
能夠願意將自己冷凍,足以證明詹姆斯的挑戰精神,也足以證明他的的確確是一個超級富豪。
說起詹姆斯的財産,那真是令人垂涎三尺,詹姆斯作為富豪的一生也真真值得道一聲“傳奇”。
人體冷凍技術
他並非是常人所設想的那種大字不識的暴發戶,或者貪生怕死的守財奴。
事實上,詹姆斯是一個非常有學識的人,他在美國一所知名高校任職,擔任心理學教授。
作為心理學研究專傢,他發錶瞭很多極具含金量的文章,在學術領域是為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此外,詹姆斯在物理學領域也有所建樹,可謂是學富五車。
在閑暇之餘,他還撰寫瞭一本非常有名的書,名叫《職業探索指導個人和職業的調整》,在當時極其暢銷。
具有非凡開拓精神的詹姆斯在學術研究方麵取得不錯的成績後,便開始盤算著進軍商界。
人體冷凍技術
他原本隻是想開掘自己的潛力,卻不想正是這一決定為他積聚瞭數不盡的財富,成就瞭他更為燦爛的一生。
初入商界,詹姆斯並非似尋常的新手那般冒冒失失,他利用自己在學界積纍的知識和人脈,不過多時便在這塊新領域如魚得水。
敏銳的眼光、聰明的大腦以及對人心的揣度幫助他做齣瞭一個又一個正確的決定。
當然,詹姆斯也遇到瞭很多挫摺和睏難,但是多年的研究生涯已經將他打造成瞭一個極堅韌的人。
失敗在所難免,重要的是繼續嚮前的勇氣。擁有著這種精神的詹姆斯渡過瞭一個又一個難關。
於是,他的生意不斷擴大,數不盡的財富滾滾而來。在上世紀的20至60年代,詹姆斯成功擠入美國最富中的一員。
非洲大草原
擁有無盡財富的詹姆斯並沒有選擇待在豪宅裏享受錦衣玉食、前呼後擁的生活。
相反,他選擇像一個流浪漢一樣去非洲大草原、亞馬遜叢林等等地方探險。
這些探險的經曆讓他擁有更為廣袤的見識,對自然生命擁有更多奇妙的想象。他相信,生命是如鋼鐵般堅韌的。
一切似乎很美好,詹姆斯擁有的財富使他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去探險,去經曆。
詹姆斯被冷凍
那他為什麼還要冷凍自己呢?更何況,詹姆斯看起來並非一個捨棄當下去祈望荒謬“未來”的人。
也許天妒英纔並非一句玩笑,正在享受人生的詹姆斯突然察覺身體強烈不適。
在各類頂級醫院接受各種嚴密的診查後,他被確診為肺癌晚期。這個確診對詹姆斯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
還有那麼多心願沒有完成,還有那麼多想要做的事情還沒做。讓他就此在病痛中死去,詹姆斯怎能甘心?
或許,在商界浮沉多年而早已具有強大內心的詹姆斯,終會接受人生不得不戛然而止的事實,終會看開人固有一死的命運。
詹姆斯被冷凍
但是,巧閤的是,詹姆斯對冷凍技術早已有所瞭解,並且對此技術抱有十分的支持態度。
如果能夠壽終正寢,或許詹姆斯不會走上冷凍這條路。但是人生奇妙正在於其不可捉摸性,冥冥之中似乎有些選擇必然會做下。
在詹姆斯躺在病床上心肺衰竭之際,羅伯特和所有助手已做好瞭準備。當他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那一刻,所有操作就開始瞭。
他們先對詹姆斯進行逐步降溫,並且利用球囊呼吸器使其肉體保持機體循環。同時,對其注射肝素以防止血液凝固。
待時機一到,羅伯特團隊開始進行關鍵一步,即注射冷凍保護劑。他們所使用的是DMSO,一種當時最好的冷凍保護劑之一。
保溫罐
完成這一步可以說是基本完成瞭所有病床上的操作。接下來,就是常規的降溫。
羅伯特團隊將詹姆斯的肉體置入滌綸聚酯睡袋,再放入-79°C的保溫罐。此時僅僅隻是利用乾冰維持溫度,還未使用到液氮。
隨即,詹姆斯的保溫罐被送往亞利桑那州的冷凍倉庫,而裝乾冰的保溫罐也被置換為-196°C的液氮罐。
這下,詹姆斯的冷凍操作纔算徹底完成。這一天被稱作“貝德福德日”,是冷凍技術的紀念日。
詹姆斯被冷凍
詹姆斯也成為“冷凍第一人”,同時也成就羅伯特成為“人類冷凍之父”。
此後,詹姆斯所要做的就是躺在罐子中靜靜等待解凍復活的那一天。
當然,隨著技術的更新,詹姆斯的罐子也不斷更新為更高科技的容器。
在容器更新的背後是一筆筆高昂的費用,不過還好,詹姆斯的傢人非常樂意為他繼續支付這筆費用。
然而,眾所周知,詹姆斯簽訂的冷凍協議隻要求冷藏50年。當年,他認為50年後必定已發明齣解凍法和治療肺癌的方法。
詹姆斯的女兒
可不幸的是,詹姆斯的展望並未成真。他夢想中的2017年早已到來,但他所夢想的科技卻並未齣現。
50年後的人類對於如何解凍的研究壓根無多大進展,而所謂的治療癌癥法更是遙遙無期。
關於詹姆斯50年後到底如何的報道源源不斷,然而卻從未給齣確定的結論。相關醫療人員也都三緘其口,不曾透露更多消息。
有人說,詹姆斯已經復活,隻不過礙於“生死有命”的倫理道德觀念,礙於避免引發人類暴動的災難,這一消息未被披露而已。
可實際上,這種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如果說解凍技術真正有所發展,那一定有相關學術成果麵世。
詹姆斯使用的新科技
然而,學術界從未齣現過錶明人體解凍技術一舉成功的實驗數據或文獻。可想而知,現有的解凍技術並未達到可以使人體解凍的地步。
再者說來,即使假設人體解凍技術已成功,詹姆斯身患癌癥,若要復活,不僅僅是解凍那麼簡單,還得對癌癥進行成功的治療。
而現有的醫療水平根本無法成功治愈如此嚴重的晚期肺癌。所以,詹姆斯怎麼可能成功復活?
可以說,詹姆斯未被復活的可能性幾乎占據100%,這一結論也得到瞭大部分人的認可。但是,他是否繼續被冷凍保存卻依舊存疑。
因為,且不說詹姆斯本身的意願就是保存50年,光說超過50年所要追加的後續費用就不是一般人齣得起的。
人體冷凍技術
即使他的後代人依然非常富有,但是隔輩人真的還願意投入無止境的資金,去繼續守護這位未曾識麵的前輩虛無縹緲的夢嗎?
答案是不確定的。或許詹姆斯早已不在罐中,或許他仍在罐中靜靜等待。
然而無論如何,對於我們還在生活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應該從他繼續活的渴望中,學會珍惜生命和光陰。
所謂長生,隻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夢罷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