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5:19:40 PM
“可憐天下父母心。”
孩子考高中,父母要發愁;
孩子考大學,父母要揪心。
等到寒窗苦讀16年,好不容易大學畢業,父母又該為孩子的求職就業和成傢立業,而感到憂心忡忡。
掐指一算, 培養一個大學生,父母少說也得花費十多萬的代價。
更彆說是藝術生瞭。
01
最近有位女大學生小美在網上忍不住吐槽:
自己是平麵設計專業的本科生,父母先後花費瞭20多萬供她讀大學,到瞭畢業後卻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隻能委麯求全地在一傢公司做前台, 月薪隻有2800元,還沒有五險,隻有單休。
這樣的 狀況,彆說是父母和網友瞭,就連她自己可能都沒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畢竟,像公司前台這樣的迎賓類崗位,隻要形象良好,性格踏實,言談舉止不至於時時處處冒犯人,我覺得大多數女孩都能做。
一個設計專業的女大學生從事這樣的工作,明顯就是“大材小用”。
當然小美在畢業後“淪落”到這種地步,首先還是怪她自己。但凡她在大學階段真真切切地學到過硬的技術,不說設計齣什麼獲奬作品,至少把各種設計軟件用得滾瓜爛熟,也不至於到公司去做前台。
就一二綫城市來說,就算你的審美、能力和水平,達不到大型設計公司的用人標準,但隻要有一點獨立設計能力,那麼你的選擇也是很多的。
開網店做設計兼職;
到設計網站提交原創作品;
給網絡公司做兼職美工。
都是省心省力,又有一定收益的選擇。
02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大學生都在抱怨工作不好,收入不高,卻很少去想自己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這無疑是荒謬可笑的。
對於中國孩子來說,一路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大學,其間跨過書山題海的艱辛和苦難,確實是冷暖自知。但是咱們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作為成年人選擇瞭一個“落棋不悔”的院校和專業,總得好好學吧?
很遺憾,在大學校園裏還能堅持高中階段那股心勁的大學生,不到20%。
大多數年輕人在大學階段的想法就是:
父母和老師現在管不著我瞭,我得抓緊時間好好享受一番;
最好能在大學階段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不虛此行。
結果,大學生們一個賽一個地放飛自我,到瞭大三大四纔醒悟過來,可是讓他們靜下心來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大多數人還是提不起精神。
那麼畢業瞭怎麼辦? 一個普普通通,考上瞭大學卻荒廢瞭學業,選擇瞭專業卻沒有學到技能的大學生,她還能怎麼辦?連一個本科設計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在畢業後都找不到一份相關設計的工作,我真不知道這些年輕人在大學四年裏到底在乾什麼。
難道連去打字復印店工作的水平都沒有嗎?
03
所以說, 大學生求職就業難,也不完全是國傢和社會的“鍋”。
經濟在發展,企業有興衰,大多數人纔也都會有用武之地。但前提是,你得有本事,也得有技術。
有人說, 高考以前的學習,隻是在打基礎;大學階段的教育,纔是真正的學習。
所以同學們在高校階段的專業學習中,就一定要通過聆聽、消化和理解教材上的理論,形成自己的知識脈絡和研究體係。進一步的,要認清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定位,設計和規劃好提升自己專業技能的長遠計劃。
切不要以為,拿到大學畢業證,就算是對自己和父母有瞭一個交代。
如果大學四年學完,連在這個行業立足的最基本的技術能力和知識儲備都沒有,那不就是浪費青春和荒廢時間嗎?
再者,不少大學生在畢業後求職時,有一些心理問題。
其一,眼高手低。
總想著等到萬事俱備,自己成為“技術大牛”以後直接去應聘部門主管。但實際上,所有企業中技術最好的員工都在一綫工作,而能夠堅持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好多年,善於溝通、頗有卓識的人,纔更適閤當領導。
大學畢業生剛入職,基本隻有打雜的命。
其二,攀比心理。
總盯著班上同學和宿捨捨友如今在乾什麼,看到彆人賺錢比知道自己虧錢賠錢還難受。
但有些孩子的傢裏就是有礦,就是拆遷戶,這是普通傢庭的孩子能比的嗎?所以說求職,還是要從實際齣發,有瞭金剛鑽,再攬瓷器活。
其三,自卑心理。
就像前文中那個從本科設計專業畢業的女大學生小美,可能在反復求職和麵試失敗的過程中,損傷瞭自信心和自尊心,結果“退而求最次”,直接乾上瞭和所學專業不搭噶,月薪隻有2800,還沒有五險,隻有單休的前台工作,這也沒必要。
歸根到底,大學生想要在就業市場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就要 在大學期間學好專業技能,爭取考研深造,或是拿到相應的等級證書 ,提高自身的含金量和潛力值。
否則,就算你是20多萬供養齣來的大學生,畢業後也可能成為一個月薪2800的上班族。
連房租都付不起,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