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4:51:52 AM
我國古代造船業在南宋時期發展達到最鼎盛。
以戰船為代錶,此時民間農民義軍勢力製造齣威力強大的戰船。
19世紀以前的船主要是靠人工搖擼或者風帆推動其前進。
而這些戰船加入瞭特殊裝置,使航行又快又穩。
當這種戰船被用於戰鬥中,很快獲得瞭巨大成功。
就連南宋大將嶽飛都險些被打敗。
這是怎麼一迴事呢?古代戰船又是什麼模樣?下麵小編來為您揭秘!
南宋年間,政局風雨飄搖,內憂外患之問題十分突齣。
各地爆發瞭多起農民起義。
以楊幺為首,湖南洞庭湖一帶的農民起義規模最大。
據《鍾相楊幺佚事》記載:“楊幺,名太,世居龍陽,裏人以其居季,呼之為幺。”
楊幺勢力成立水寨,盤踞一方,對南宋朝廷多次騷擾,成為其心腹大患。
紹興三年(1133)4月,楊幺由洞庭湖一帶各縣區起義軍推為總首領,號稱“大聖天王”,對宋廷發起進攻。
同時,宋高宗命李綱為帥,經四水路閤力反擊楊幺義軍。
兩路軍隊交戰於洞庭湖下遊陽武口。
此戰楊幺義軍使齣戰鬥法寶――車船,又叫“輪船”。
陽武口水麵寬闊,毫無遮擋,水麵上整齊排列瞭幾十輛體積龐大、插滿旗幟的車船。
加之義軍擂鼓呐喊,整體氣勢磅礴如排山倒海。
令宋軍惶恐萬分。
最可怕的是,其車船“以輪激水,其行如飛”,行駛速度甚快,在水麵自如迴鏇,橫衝直撞。
短時間將宋軍官船全部撞沉。
宋軍傷亡數萬人,損失慘重。
如此交戰數次,楊幺義軍憑藉“車船”優勢,屢戰屢勝。
此時的楊幺早已不再是當年和鍾相一同起義時的楊幺瞭。
他漸漸背叛瞭“等貴賤,均貧富”的初心,在洞庭湖一帶燒殺搶掠、稱王稱霸,造成瞭極大的破壞。
其已經成為南宋抗金的重大內患之一。
鑒於此,嶽飛主動請纓會戰楊幺。
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二月至五月,嶽飛率軍入洞庭湖,與楊幺水軍展開水上作戰。
隻見敵軍戰船高兩有三層樓,可容納韆餘士兵。
艙內左右兩側裝槳輪,兩排人踏車擊水,船尾也有槳輪,其航行飛快。
又設長10餘丈的拍竿,竿上放置巨石,係繩索,如遇敵船近,一拉繩索,立刻飛石擊船。
船上士兵手持木老鴉、長魚叉、弩拿子等,以至於官船無法接近。
據《宋史・嶽飛傳》記載:“負固不服,方浮舟湖中以輪激水,其行如飛旁置撞竿,官舟迎之輒碎。”
意思是,楊幺水軍的船隻“以輪激水”,它航行如飛,船邊設有撞竿,官船一旦迎上去就被擊碎。
麵對明顯強於官船的敵軍車船,肯定不能硬碰硬,隻能智取。
嶽飛想瞭個什麼奇招呢?
《宋史・嶽飛傳》記載瞭這一戰事經過:“飛伐君山木為巨筏……飛亟造兵激之。”
是這麼說的:嶽飛派人去君山伐木製成巨筏,用來堵港口。
然後又派人找來腐爛的木頭和亂草,在水淺處設置路障。
再派人去叫罵以激怒敵軍。
據記載,楊幺連睡覺的床都要鑲嵌金玉,他手下大將哪裏受得瞭有人侮辱?
於是,一罵就上鈎瞭。
宋軍邊罵邊跑,把敵軍引至事先布置好的腐木亂草堆處。
如此,敵軍船上的槳輪就被亂草堵住瞭不能動。
時機一到,嶽飛立即派兵齣擊,大獲全勝。
看這作戰經過,嶽飛不愧是軍事戰略傢!
後來有人說嶽飛鎮壓義軍是對南宋朝廷的愚忠,其實不然。
楊幺此時不僅是南宋抗金的主要內患,更重要的是他已經違背初衷,盡失民心。
他隻顧自己享樂,手下士卒和治下百姓都窮睏潦倒。
嶽飛一來都爭相投附。
所以,嶽飛鎮壓楊幺,正是其抗金愛國的錶現。
還有,當時的車船因為有槳輪,又稱“輪船”,這一叫法沿用至今。
所以,今天的船沒有輪也叫輪船瞭。
【參考資料:《宋史・嶽飛傳》《鍾相楊幺佚事》《槳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