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8:31:10 AM
在紐約工作與生活的智利藝術傢兼詩人塞西莉亞・維庫尼亞(Cecilia Vicu a)近日被選為泰特現代美術館2022年度渦輪大廳委任項目的藝術傢,赫爾辛基雙年展官方公布任命喬亞西亞・剋瑞薩(Joasia Krysa)為第二屆雙年展策展人,中國台灣地區“清玩雅集”的發起人、知名古董商徐政夫因病辭世。《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道並評析這一周來的國內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
倫敦|智利藝術傢塞西莉亞・維庫尼亞
受邀為泰特現代美術館渦輪大廳創作年度委任作品
智利藝術傢塞西莉亞・維庫尼亞(Cecilia Vicu a)
日前,在紐約工作與生活的智利藝術傢兼詩人塞西莉亞・維庫尼亞(Cecilia Vicu a)被選為泰特現代美術館2022年度渦輪大廳委任項目的藝術傢,她將在這座美術館的主入口呈現一件大型新作,這件駐地作品將從今年10月展齣至明年4月。不久前,維庫尼亞剛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奬。
維庫尼亞1948年齣生,創作過大量詩歌,而她的藝術創作則延伸至繪畫、雕塑與錶演,並涉及生命的動蕩、人類的脆弱、生態學與環境主義,以及社會公正,這些主題在其作品中彼此交織。她最齣名的雕塑是《奇普》(Quipu)係列,這些色彩鮮艷的大型懸掛式裝置以古老的安第斯交流方法為名,並與之密切相關,這種方法通過編織有色織物來進行交流。不久前,泰特收藏瞭維庫尼亞在2017年時創作的《奇普子宮》(Quipu Womb),作品曾於當年的卡塞爾文獻展首次亮相。
智利藝術傢塞西莉亞・維庫尼亞的作品
最近,維庫尼亞開始對其職業生涯之初的一係列繪畫進行再創作,當時她身在智利,而到20世紀70年代初時,由於國傢的暴力軍事政變和隨後的獨裁統治,她被迫開始流亡。維庫尼亞的另一大重要作品是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Precarios”,這是一些由貝殼、羽毛、石頭、布、垃圾等現成品組成的小型的雕塑,它們被呈現在海岸邊,因此最終會被漲潮衝走。
在5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維庫尼亞直到最近10年纔成為一名備受關注的藝術傢,曾參與14屆卡塞爾文獻展、2021年光州雙年展以及2021年上海雙年展。最近,她獲得瞭威尼斯雙年展的金獅奬終生成就奬,她將參與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並且在今年迎來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個展。
泰特現代美術館館長弗朗西斯・莫裏斯(Frances Morris)在一份聲明中錶示:“塞西莉亞・維庫尼亞數十年來來一直是一個鼓舞人心的人物,金獅奬終身成就奬公正地強調瞭她作品的相關性和緊迫性。作為生態意識和社會正義不知疲倦的捍衛者,以及令人驚嘆和強有力的藝術作品的創造者,我很高興泰特現代美術館將與塞西莉亞・維庫尼亞閤作下一件‘現代委任’作品。”(整理/錢雪兒)
赫爾辛基|喬亞西亞・剋瑞薩
擔任第二屆雙年展策展人
喬亞西亞・剋瑞薩(Joasia Krysa)
據Art Forum報道,上周,赫爾辛基雙年展官方公布任命喬亞西亞・剋瑞薩(Joasia Krysa)為第二屆雙年展策展人,展覽將於2023年6月12日至9月18日舉行。剋瑞薩齣生於波蘭,現居英國,她曾擔任2016年利物浦雙年展聯閤策展人。2012年至2015年,她任丹麥奧鬍斯美術館(Kunsthal Aarhus)藝術總監,在此期間她也是第13屆文獻展策展團隊成員。目前,她是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展覽研究教授和藝術與設計係主任,並在利物浦雙年展兼職。剋裏薩曾任2021年赫爾辛基雙年展谘詢委員會成員。
赫爾辛基雙年展總監暨赫爾辛基美術館館長邁婭・坦尼寜-馬蒂拉(Maija Tanninen-Mattila)錶示,“喬亞西亞的閤作策展模式以及她對技術和數字藝術的興趣迴應瞭我們這個時代的相關問題。雙年展是赫爾辛基文化願景的一部分,我們期待著在我們對本土共同創造的承諾的基礎上,通過在本地和國際社會之間建立聯係,將赫爾辛基雙年展的視角擴展至全球。”
首屆赫爾辛基雙年展原計劃於2020年舉辦,但由於全球疫情危機被推遲至去年鞦天開幕。上屆展覽主題為“同一片海”(The Same Sea),由赫爾辛基美術館的皮爾科・西塔裏(Pirkko Siitari)和塔魯・塔波拉(Taru Tappola)擔任策展人,展覽在前軍事島嶼瓦利島(Vallisaari)舉辦。2023年的展覽將迴到該島,同時也將在更大的城市範圍內舉行。目前展覽尚未宣布主題。(整理/錢雪兒)
台北|古董商徐政夫
因病辭世,享年78歲
中國台灣地區“清玩雅集”的發起人、知名古董商徐政夫因病辭世,享年78歲。徐政夫曾任台灣畫廊協會前理事長,台北觀想藝術中心董事長。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參與發起創辦台灣著名收藏團體“清�D雅集”。
徐政夫舊影
1991年,徐政夫從“寒捨”辭任總經理,齣來自己“打天下”,他在建國南路旁成立瞭“文物藝術研究室”。
徐政夫此前接受對話時曾說,在清玩雅集誕生之前,香港地區已存在收藏傢團體“敏求精捨”。通過此類模式使具有相同興趣的收藏傢們能夠齊聚一堂,相互切磋、交流心得。我們十分贊賞這一形式,歸納其優勢如下:第一,聆聽演講、相互切磋、增長收藏知識;第二,定期聯誼、增廣見聞、有益事業發展;第三,形成團體、參與活動、迴饋社會。
徐政夫自己所收藏最經典的藏品之一,是被當代書畫鑒定大傢徐邦達題跋為媲美“清明上河圖”的明代作品“上元燈彩圖”。原畫者不詳,無畫名及款識,流傳來曆等狀況亦隱晦不明,經過徐邦達的鑒定,方纔揭開瞭畫作的神秘麵紗。
徐政夫收藏的佛造像
除此之外,他的個人收藏還非常廣泛,包括中國佛造像、唐卡、唐三彩、近現代書畫和當代藝術等。佛造像收藏是徐政夫的“心頭好”。曾在台灣世新大學教授過攝影學的他,坦言立體雕塑就是他的“最愛”。在他看來,喜歡攝影的人,都會對立體雕塑情有獨鍾。(李梅 整理)
北京|藝術傢張功�U
紀念性個展“或形或影”
張功�U近影(2019年7月23日,張立攝)
4月1日,藝術傢張功�U(1924年-2020年)個展“或形或影”於嘉德藝術中心開幕。張功�U1923年齣生於上海,1948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專,是我國第二代從事現代藝術創作的代錶畫傢之一。在學生時代,他先後接受顔文�擰⒘址緱摺⒎礁擅瘛⒐亓嫉鵲南ば呐嘌�,特彆是吳大羽對他的栽培和愛護,影響其一生。
此次展覽展齣的均為張功�U的油畫作品,時間涵蓋張功�庀壬�從上世紀50年代到去世前各個階段,讓觀者一窺他的藝術發展脈絡和創作成就。
花裙少女,布麵油畫 67×55cm,1991年作 張功�U
在吳大羽的引導下,張功�U在學生時代就對現代主義藝術産生瞭濃厚興趣,並始終保持著對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情有獨鍾。從上世紀四十代末開始,張功�U就生活、工作在上海。為瞭自己能自由創作,張功�U選擇在本地中學當瞭一名美術老師。在五十年代前期,是張功�U對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學習、探索階段,之後,畫麵開始追求似像非像的東方美學意境。九十年代初,張功�U訪問美國兩年後迴到上海,在繼續抽象創作的同時,他還以具象錶現畫風創作瞭一係列花卉題材的作品,彆開生麵。進入新世紀後,張功�U有更多機會去海內外旅行,也因此觸發瞭他再次寫生的念頭,他經常在戶外進行現場油畫創作,這些作品大多是具象寫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