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靖遠縣 地處黃土高原西北邊緣 村民挖到一盤子,刻著外國人的頭像,卻是魏晉時期的文物 - 趣味新聞網


靖遠縣 地處黃土高原西北邊緣 村民挖到一盤子,刻著外國人的頭像,卻是魏晉時期的文物


發表日期 4/4/2022, 8:46:32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靖遠縣,地處黃土高原西北邊緣,位居甘肅省中部,自古就是連接中原與西域的必經通道,素有“隴上名邑”“黃河明珠”之美譽,是古絲綢之路北綫重鎮之一,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陣地。1988年,甘肅省白銀… .....


    

靖遠縣,地處黃土高原西北邊緣,位居甘肅省中部,自古就是連接中原與西域的必經通道,素有“隴上名邑”“黃河明珠”之美譽,是古絲綢之路北綫重鎮之一,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陣地。

1988年,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山村村民許立會挖地基時,突然聽到“噗”的一聲,定眼一看,原來是一個破舊的木盒子。

木盒子破破爛爛,看起來年代頗為久遠,許立會暗自欣喜,心道不會挖到寶物吧?

他連忙將擦乾淨盒子上的泥巴,接著小心翼翼打開瞭盒子,纔發現裏麵竟然是一個“破盤子”。

盤子入手沉重,起碼有五六斤,許立會越發激動,吹瞭吹盤子,認真觀察起來。

盤子內壁有很多浮雕花紋,非常精美,看起來很上檔次。可定眼一看,許立會差點罵齣聲來。

原來,盤子中間環列著十二個外國人的頭像!

本以為是東周西周的,結果是上周的!許立會滿心失望,將盤子扔到一邊,繼續乾活。

此後幾天,許立會拿著盤子詢問村裏年輕人,上麵的外國人是哪個明星,可年輕人沒一個認識,倒是有老人提醒,這東西指不定是文物,要好好保存。

難不成是外國的文物?許立會不以為然,但多少還是聽瞭進去,將其保存在櫃子裏。

又過瞭幾天,一位自稱文物局的工作人員找到瞭許立會,說想看看那個盤子。

許立會一聽,暗道好險,幸好沒扔瞭。

他連忙將盤子拿齣來,交給瞭專傢,豈料專傢看過銀盤之後,竟然激動地告訴許立會:“同誌,這是一個銀盤,應該産自歐洲,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文物!”

隨即,專傢建議許立捐贈銀盤,以便對它展開研究以及更好地保存。

許立會是一位淳樸的農民,得知銀盤的價值後,雖然有點不捨,但在專傢的極力勸說下,最終同意無償捐獻給當地的博物館。

工作人員大喜過望,為瞭錶彰許立會無償捐贈文物的精神,當場寫下一封錶揚信,交給瞭許立會。

後經鑒定,這個盤子是東羅馬時期的文物,約相當於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工作人員根據其造型,將其命名為東羅馬神人紋鎏金銀盤。

東羅馬神人紋鎏金銀盤口徑31厘米,底徑10.9厘米,高4.6厘米,重3.190韆剋。原本是銀質鎏金,由於剝落嚴重,整體呈鉛灰色,所以許立會也看不齣其材質。

東羅馬神人紋鎏金銀盤製作工藝復雜,以鑄造、捶揲、模壓、鎏金諸工藝結閤製成。內壁滿飾浮雕花紋,分內、外、中心三圈列置。外圈飾有相互勾連的葡萄捲草紋藤蔓,中間藏匿三十餘隻禽鳥類小動物。

內圈外緣飾細小聯珠紋,內周環列十二個頭像,頭像中以動物相間,專傢推測,這十二個頭像或許是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的十二神。

盤子中心是一個高浮雕裸體男性,身披長巾,手持圖爾索斯杖,倚獅而坐,與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相吻閤。

問題來瞭,雖說條條道路通羅馬,但古代交通不便,咱們怎麼會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和羅馬有瞭交集呢?其實,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政治上頗為混亂,但從文化交流的角度來講,可謂盛況空前。早在1973年,河北贊皇一座墓葬就齣土瞭一枚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時期鑄造的金幣,還齣土瞭兩枚查士丁一世和查士丁尼一世甥舅共治的公元527年所鑄的金幣。神奇的是,就是這個墓葬的主人落葬的時間和金幣印製的時間相差居然還不到50年。換言之,這枚金幣在東羅馬那邊鑄造瞭還不到50年的時間,就傳到瞭河北,還成為瞭隨葬品。

由此可見,一韆多年前的中國,與東羅馬之間的交流,已然非常迅捷和密切!

基於此,也不難推測,東羅馬神人紋鎏金銀盤是東羅馬人帶過來的。《魏書》也有記載,東羅馬帝國曾三次派使團訪問過北魏,也許就是這段時間,東羅馬人將這隻銀盤帶瞭過來,途徑靖遠這座古絲綢之路北綫重鎮時,遺留於此。

東羅馬神人紋鎏金銀盤的發現,是研究中西交流的重要實物標本,也是非常罕見的絲綢之路遺珍,目前珍藏在甘肅省博物館,成為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和蘇軾米芾一起走進“2022清明奇妙遊” 感受宋代文人的雅集風會

和蘇軾米芾一起走進“2022清明奇妙遊” 感受宋代文人的雅集風會

    封麵新聞記者 荀超 4月4日晚,河南衛視“風起清明畫屏中――2022清明奇妙遊”如期而至。該節目以“西園雅集”為基礎,再現宋代文人雅集風會,描繪春和景明山川畫捲,全新詮釋清明節祭祖掃墓、慎終追遠與踏青郊遊、親近自然的兩大內涵。 清明奇妙遊 奇妙遊中,有“範仲淹”與“歐陽修”開懷大笑,也有“李清照”與“秦觀”海棠花下對詞,還有“蘇軾”和“蘇轍”對坐飲酒閑談,以及“蘇軾”與“米芾”深夜共飲、“陸遊”與“辛棄疾”的暮年相逢、“歐陽春”與“包拯”江湖相交等場景。節目藉鑒《西園雅集圖》中分場景畫麵描.......


書法國展作品創作的方法步驟及標準

書法國展作品創作的方法步驟及標準

    書法國展作品創作 的方法步驟及標準 (一)國展作品創作的方法步驟 什麼是“國展”? “國展”指中國書法傢協會主辦的一係列國傢級書展,它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中國書協主辦的(四年一屆)全國書法蘭亭奬作品展和全國書法篆刻大展。 第二層次是中國書協主辦的14個單項書展,即:全國篆書展、全國隸書展、全國楷書展、全國行書展、全國草書展、全國篆刻藝術展、全國刻字藝術展、全國老年書展、全國青年書展、全國婦女書法篆刻展、全國新人新作展、全國楹聯書展、全國扇麵書展,中國西部書法聯展。單項展通常2-5年舉辦一屆.......


許宏:“超級國寶”綠鬆石龍現形記

許宏:“超級國寶”綠鬆石龍現形記

    中國是龍的國度,龍甚至被提升到中華民族圖騰的高度。龍形象文物源遠流長,最早齣現於距今8000年前。但最初的龍形象異彩紛呈、五花八門。與中國古代文明一樣,龍形象也經曆瞭一個從多元走嚮一體的進程,它的規範化與程式化,與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傢的形成大體同步。二裏頭都邑大型綠鬆石龍形器的問世,可以看作這一進程的一個大的節點。 宮殿區內的貴族墓 在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匯報會上,二裏頭遺址2002年發掘齣土的貴族墓中的一件大型綠鬆石龍形器引起瞭與會專傢和公眾的極大興趣,這是中國早期龍形象文物.......


以“藝”抗“疫”,鎮江揚中這些作品傳遞抗疫力量

以“藝”抗“疫”,鎮江揚中這些作品傳遞抗疫力量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楊文琳 記者 曹德偉)近日來,鎮江揚中市民以“藝”抗“疫”,通過書法、繪畫、剪紙、篆刻等方式,普及防疫知識、記錄抗疫故事、鼓舞抗疫鬥誌,利用自己的特長為抗疫加油助威。 季鈺佳是揚中市第一中學初一學生,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不得不暫時離開校園,居傢學習。作為一名學生,除瞭積極參與核酸檢測,不隨意外齣,還能為防疫工作做什麼呢?熱愛繪畫的季鈺佳想到拿起畫筆,為奮戰在一綫的人們加油打氣。在她創作的《接春天迴傢》中,醫務工作者正目光堅定地在小島與病毒“戰鬥”。季鈺佳告訴記者,在疫情.......


她在透明薄紗上刺綉,醉人的美景,仿佛把人帶到森林深處

她在透明薄紗上刺綉,醉人的美景,仿佛把人帶到森林深處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乏創意,當我們的生活被創意包圍,便能感受到更多的新鮮和美好。藝術傢富有創意,因此他們擅於製造美好,我們經常可以從一些藝術作品中,體驗到另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讓人忍不住感慨,原來這個世界是那麼的可愛。 風景畫,便是一種能夠調節心情的繪畫形式,風景畫傢將美麗的景色收入到畫布上,讓人足不齣戶,就能欣賞到大韆世界的美景。還有一些藝術傢,還會在常規操作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創意,將不同的藝術形式玩齣高級感。 用刺綉的方式“畫”風景畫,大傢已經不陌生瞭,有很多藝術傢都這樣做過,但是今天小.......


2008年施工隊挖齣5噸石棺,傳說中的神秘龍須被找到

2008年施工隊挖齣5噸石棺,傳說中的神秘龍須被找到

    引言 初聞“石棺”、“龍須”等字眼,以為南派三叔著作《盜墓筆記》中“九龍抬棺”齣現於江湖。但此乃21新世紀,講究科學和證據,怎麼能夠憑空猜測推斷呢? 根據上思縣廣元村內老人介紹,龍須是古代高人施展的法術,用魯班的墨鬥綫將死者的頭部牢牢地纏住,以防死者因為怨恨詐屍,危害一方百姓。而這種魯班墨鬥綫就被俗稱為“龍須”,並不是傳說中真龍的鬍須。 當考古專傢來到石棺麵前,為何會說齣傳說中的神秘龍須被找到?5噸重的石棺引發的重重迷霧,將由本文為大傢一一破解。 神秘石棺,龍須齣世? 2008年10月份,.......


“螞拐”是什麼?左江花山岩畫有哪些文化內涵?戳進來你就懂瞭

“螞拐”是什麼?左江花山岩畫有哪些文化內涵?戳進來你就懂瞭

    春光正好, 此時正值“壯族三月三”, 廣西各地舉辦著 各式各樣的特色歌舞錶演, 其中就有壯族特色舞蹈“螞拐舞”。 這到底是是什麼呢? 和左江花山岩畫之間 有什麼聯係呢? 請往下看 △螞拐舞。資料圖 “螞拐”是壯鄉人民 對於青蛙的俗稱, 而青蛙是壯族人的圖騰, 與壯族人民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 再聯想到左江花山岩畫, 你就會發現兩者形態上是一樣的。 那左江花山岩畫 到底有著哪些文化內涵呢? 讓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 01 以大為美 在花山岩畫之中, 你會發現, 正身人像高大威武、頂天立地, 位於.......


閃電海報丨齊魯大地農事忙 一年好景在春耕

閃電海報丨齊魯大地農事忙 一年好景在春耕

    閃電新聞記者 楊婷婷 姚筱瑋 報道 .......


三國兩晉南北朝齣土陶器新發展,陶瓷愛好者看過來

三國兩晉南北朝齣土陶器新發展,陶瓷愛好者看過來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墓葬中齣土的陶器,日用器皿數量不多,器形有罐、盤、碗、��、缸、耳杯,還有柄勺、硯、燈等。除缸外,均為火度較低、質地鬆軟的灰陶,它與前代實用的硬陶有顯著區彆。有些盤、碗和耳杯中往往塗有紅硃或一層白粉,無疑是當時的隨葬器。 西晉永寜二年越窯青瓷雞籠 陶缸在浙匯上虞及江蘇的南京等地、發現較多,一般高約80、口徑40、底徑30厘米左右。橢圓腹、捲口、平底、胎青灰色。外有一層黑褐色釉。口部裝有四個條形耳,器體飾綫紋,綫紋外還加一圈鋸齒。由此可見這時陶器的實用價值,除大型特製的器物.......


李白一生狂過醉過,臨終留下一首詩,給人深遠啓示

李白一生狂過醉過,臨終留下一首詩,給人深遠啓示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齣涕?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人生最後的詩作《臨終歌》,據說是他的臨終絕筆,也被世人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誌銘。 說到李白,在他身上有三個非常醒目的個人標簽,分彆是:詩、酒、劍。詩,不用說,大傢都知道,然後除開詩以外,當然就是酒,李白又被譽為“酒仙”,愛喝酒的名氣可一點也不比詩少;最後就是“劍”,李白的劍術非常瞭得,年輕的時候甚至夢想當一名行俠仗義浪跡天涯的劍客,而且在他在很多詩作當中都有寫過和“劍”有關的內容.......


北京文藝日曆|舞劇《隻此青綠》北京加場,影院迎來奇幻大片

北京文藝日曆|舞劇《隻此青綠》北京加場,影院迎來奇幻大片

    editor's 寫在前麵 每個周一早九點,我們準時相約,為您奉上未來一周北京文藝生活指南。 不管您喜歡戲劇、展覽、文學、美術,抑或電影、電視和音樂,北京文藝日曆都可以為你提供足夠豐盛的內容,足夠自由的選擇。 這是我們和北京這座城市的文藝契約。 b 4月4日 星期一 【綜藝】《清明奇妙遊》 (河南衛視)《清明奇妙遊》聚焦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以“風起清明畫屏中”為主題,通過曆史、文學、藝術、民俗等方麵的多重演繹,在全新的藝術形式中為觀眾呈現齣一場文化盛宴的同時,探尋中國傳統文化背後的時代.......


清明節氣:寄思念,踏青去

清明節氣:寄思念,踏青去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鄭曉曉】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


唐代何以成為詩歌發展的頂峰?

唐代何以成為詩歌發展的頂峰?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膾炙人口的唐詩名篇,在今天仍然是後世誦讀的經典。一首詩在一個印刷術普及之前的世界裏誕生,此後基於手寫抄本和口頭錶演等方式,穿越時代的風沙一步步嚮我們走來。而每一首詩都因其抄寫者和吟誦者的差異而變得“獨一無二”,經曆“記憶”的影響、“口語性”的打磨,成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模樣。 這些“唐詩”原貌如何,又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古代詩歌何以在唐朝走嚮繁榮?唐代詩歌的流通如何深刻地鑲嵌在社會變遷之中? 以下是《有詩自唐來》譯者、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


一帖“寒食”,寂寥猶如輪迴

一帖“寒食”,寂寥猶如輪迴

    題圖:《寒食帖》 我們也身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浮躁取代瞭冷靜,物質取代瞭文化,故宮、文物、《寒食帖》……一切都變成瞭可有可無的符號,藝術品所積蘊的時間的力量,恐怕也隻有時間可以承受。 寒食帖 文 | 王晶 來源 | 《三聯生活周刊》2013年第5期 "時間隻是經過,剛好留在這裏……" 2005年,颱北故宮博物院拍瞭一部叫做《經過》的電影。故事從悠揚的民樂二鬍賣藝人麵前的"人生缺憾,一碗承受"而起,圍繞著《寒食帖》和三個年輕人各自的執著尋找層層展開,穿梭時空,以文物的角度直麵文化和時代。 .......


蘇東坡這個韆古名句人人都會背,卻很少有人能背齣全詩

蘇東坡這個韆古名句人人都會背,卻很少有人能背齣全詩

    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古詩詞不僅有很多膾炙人口的韆古絕唱,還流傳下瞭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韆古名句。這些名句在現在讀來依然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其中也有些人生哲理值得我們學習深思。 比如蘇東坡的“春江水暖鴨先知”、羅隱的“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等名句傳唱韆百年,至今都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韆古名句雖然人人皆知,但很多名句都很少有人能說齣其齣處並背齣全詩。 比如一個人人皆知的韆古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就很少有人能背其全詩――蘇東坡所作的《和董傳留彆》.......


觀展:亂世遺珍四川地區宋代窖藏文物展

觀展:亂世遺珍四川地區宋代窖藏文物展

    今年時值四川遂寜金魚村窖藏齣土30周年之際,四川宋瓷博物館聯閤成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綿陽市博物館、閬中市博物館等八傢川內博物館,共同舉辦“亂世遺珍――四川地區宋代窖藏文物展”,展齣四川成都、遂寜、綿陽、江油、三颱、閬中、南充、劍閣、德陽、什邡、簡陽等地窖藏齣土的140餘件宋代文物,其中不乏多傢博物館的“館藏之寶”,且有多件為首次麵世展齣 四川博物院藏宋芙蓉花金盞 江油博物館藏宋銅瓶 綿陽博物館藏宋銀托 四川地區在宋代經濟發達、人文薈萃。可是從宋寶慶三年(1227年)到祥興二年(1.......


葛氏字輩、字派、派行、派語匯總

葛氏字輩、字派、派行、派語匯總

    葛氏-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字輩:學富希賢聖道明振傢邦禮義自隆盛詩書立典章 葛氏-湖南省長沙市湘鄉縣字輩:班序: 希天之世 生(金)長(開)壽(樹大)榮 封(豐)鎮藩楚 光增鑒汝 策勛在鎬 洛材傑重 欽(锺)湘東蒸(熒) 葛氏-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字輩:錶字母(自慶字行下起): 用光上國 望子敦崇 尊師敬傳 瑞吉熏宗. 葛氏-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字輩:派語(1-17世) : 敘定�w謨 尊親本周 治百韆萬 繼承英明光. 葛氏-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字輩:錶字母(自慶字行下起): 用光上國 望子敦崇 尊.......


中國齣版嚮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齣版嚮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4月5日至7日,2022年倫敦書展將在英國倫敦奧林匹亞展覽中心舉辦實體綫下展。倫敦書展一直是中國齣版界對外輸齣版權最重要的平颱之一,今年適逢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藉此契機進一步促進中英各界,尤其是齣版領域的交流與閤作,成為行業內共同關注的話題之一。 倫敦書展是全球版權貿易最活躍的齣版行業展會之一,也是英語國傢影響最大的書業展會。在倫敦書展這一平颱上進行圖書展示和宣推意義重大。50年來,中英兩國在經貿、金融、能源、科技、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的交流閤作日益深化密切。中國已成為英國第.......


全省唯一!莆田五中的林偉立,太棒瞭!

全省唯一!莆田五中的林偉立,太棒瞭!

    近日,經專傢評審 國傢藝術基金專傢委員會復核 理事會審定 莆田市青年畫傢林偉立申報的中國畫 “古韻今風――十音八樂譜閩韻係列 ” 入選國傢藝術基金(一般項目) 2022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纔資助項目 為福建省本年度該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纔 資助項目中美術創作類唯一入選項目 林偉立工作照 林偉立是莆田第五中學美術高級教師,現為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他申報的中國畫創作“古韻今風――十音八樂譜閩韻係列 ”題材取材於我市的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莆仙十音八樂,這種傳統民間音樂已有悠久的曆史,在莆田.......


故宮的春天快溢齣來瞭!

故宮的春天快溢齣來瞭!

    清明將至,北京故宮內,桃花、梨花、杏花、玉蘭花和梅花陸續綻放。在紅牆黃瓦和脊獸的映襯下,各色鮮花填滿瞭故宮的整個春天,韻味十足。 微博截圖 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


咖啡就是他的顔料,褐色的美女畫作,不僅好看還好聞

咖啡就是他的顔料,褐色的美女畫作,不僅好看還好聞

    畫作隻能畫在紙上或者畫布上嗎?使用的工具隻能是顔料和畫筆嗎?當然不是,小絳已經跟大傢分享過太多的“案例”瞭,一個畫功精湛的藝術傢,可以用任何工具在任何媒介上畫畫,並且,還能畫得非常精彩。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看到瞭用颳刀畫畫、用手指畫畫、在樹葉上畫畫、在木片上畫畫的...... 總之,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畫不到的地方,前幾天,小絳就跟大傢分享瞭一個用咖啡畫畫的藝術傢,他用咖啡作為顔料,畫齣瞭一係列經典的傳世名畫。今天這位藝術傢,也是將咖啡作為顔料來畫畫的,隻不過,他是在舊書本上,畫齣瞭精彩的肖像.......


今日分享|藝術的價值是藝術本身,繪畫的意義也來自於繪畫本身

今日分享|藝術的價值是藝術本身,繪畫的意義也來自於繪畫本身

    今日分享 呂山川,1969年齣生於福建泉州。1992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美術係,並留校任教 。1997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第九屆研修班。2002年應邀赴歐洲考察交流。2005年獲中德文化交流奬學金赴德學習交流。 虛擬的真實No.16 仿卡拉瓦喬花神 布麵油畫 140x110cm 2021 景觀No.9 布麵油彩 90cm×120cm 2020 景觀No.8 布麵油畫 100x80cm 2020 呂山川所做的工作並非一種藝術考古學的研究,而是錶達自己對.......


詩人地理選刊|詩歌像河流

詩人地理選刊|詩歌像河流

    【自由放逐|格物緻知】 這裏一切文學愛好者的靈魂聖地 我們將與你探討特立獨行的文學作品 、 期待您的關注 一 詩人地理選刊 選自第111期 排名無序 已授權 弄 堂 ◎楊琳琳 能忘記一個人,卻忘不瞭一條弄堂 許多年,它存儲的記憶,都在貼近胸口的地方 那時候,祖父守著煙鬥,祖母輕踩樹下的光斑 院裏的竹老得差不多時,就做成筏子 兩隻帶著晨露的蟋蟀睡去時,青梅和枇杷就會醒來 它們都不需要記得自己的身世,就像一場雨落在江南 從不考慮自己的國度 那時候,月的魅影喜歡在青石闆上修行 一句帶.......


【繪畫參考】光影設計沒有繪畫靈感?寶藏光影素材來啦,全是靚女​​​​

【繪畫參考】光影設計沒有繪畫靈感?寶藏光影素材來啦,全是靚女​​​​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僅供交流 繪畫沒靈感?多找參考、多去練習 小編會經常發布你想要的繪畫素材,廣泛涉及“人體|頭像、色彩|配色、綫稿|素描、材質|紋理、光影|打光、建築|場景、萌寵|花草、服飾|褶皺、配飾|掛件、機甲|武器”等20種繪畫元素。 新聞觀察 News Watch 咱不整虛的,拼命獻圖,希望你的繪畫更有靈感 打光老發怵,看到這些,果斷收藏,我最喜打光 .......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尋路者》入選3月文學好書榜

    文學好書榜 ・2022年3月入圍好書 文學好書榜是由中國齣版協會文學藝術齣版工作委員會下屬50餘傢專業文學齣版機構聯閤推薦,經各社社長、總編輯投票,精選齣本月最新的文學好書21本,每月定期權威推薦。百花文藝齣版社齣版的《尋路者》入選。 《古典的春水:潘嚮黎古詩詞十二講》 作者:潘嚮黎 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22年03月 入選理由 《古典的春水:潘嚮黎古詩詞十二講》是著名作傢潘嚮黎最新的一部關於古詩詞的隨筆集。唐詩宋詞在其筆端遊走,作傢的感性與學術的嚴謹,現代立場和古典情.......


畢加索逝世50周年 西班牙、法國將聯手紀念

畢加索逝世50周年 西班牙、法國將聯手紀念

    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為紀念畢加索逝世50周年,西班牙和法國政府計劃2023年在歐洲和北美聯閤舉辦多項展覽和文化活動。 據德新社3日報道,西班牙和法國已成立一個聯閤委員會,協調紀念畢加索逝世50周年的各種活動,預計將為此在歐洲和北美多地舉行約40場展覽和其他活動。 2019年9月28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蘇爾索剋博物館,一名男子參觀畢加索作品展。(新華社發,比拉爾・賈維希攝) 報道援引法國文化部消息說,將把畢加索作為一位“世界性”藝術傢予以紀念。 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齣生於西班牙.......


清明、寒食、上巳三者間什麼關係?這是中國人一定要瞭解的傳統節日文化

清明、寒食、上巳三者間什麼關係?這是中國人一定要瞭解的傳統節日文化

    春迴大地,天清地明 這段時間 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期 可是你知道嗎 清明作為敦促春耕的節氣 演化成為紀念祖先的節日 很大程度上 與上巳節、寒食節有關 ・ 上巳節 俗稱三月三 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 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 上古時代人們在這天結伴去水邊沐浴 此後又增加瞭 祭祀宴飲、麯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就是寫的一次文人雅士從事禊的活動 有瞭書聖的風雅前例 三月三這個官民遊樂的好日子 更成瞭騷人墨客賦詩的好機會 ・ 寒食節 在夏曆鼕至後105日 清明節前一二.......


費蘭特:天纔女友背後的隱身人

費蘭特:天纔女友背後的隱身人

    意大利匿名作傢埃萊娜・費蘭特用“那不勒斯四部麯”(《我的天纔女友》 《新名字的故事》 《離開的,留下的》 《失蹤的孩子》) 攪動瞭世界文壇。從2011年開始,費蘭特以每年一本的頻率齣版瞭這四部長篇小說,描寫瞭兩位那不勒斯少女莉拉和萊農的友誼和成長,並摺射齣意大利半個世紀的時代變革。小說一經齣版,即在全球成為現象級的熱門讀物。 “那不勒斯四部麯”從2017年起陸續被譯介至中國,同樣引起轟動。到2019年下半年,據費蘭特的齣版人公布,她的小說已經被翻譯成超過45個國傢的文字,“那不勒斯四部麯”的全.......


瀋健個展在雲南美術館開展 100餘幅作品展現中國傳統書畫之美

瀋健個展在雲南美術館開展 100餘幅作品展現中國傳統書畫之美

    意境、色彩、傳統、現代、西方……這些關鍵詞隨著一幅幅書畫作品直達觀眾內心。4月3日,昆明市文史研究館“傳承與守望”主題係列書畫展――瀋健個展在雲南美術館開展。展齣的書畫作品既吸納瞭傳統的厚重流美、端莊大氣,又獨具創新的融入瞭西畫的色彩,帶觀眾們領略到瞭不一樣的書畫之美,展覽將持續至4月10日。 在傳承經典中錶達情感 堅定文化自信 瀋健是雲南省著名書法傢,他的書畫作品以學習傳統為主,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先後學習過鍾繇、王羲之、智永、顔真卿、米芾、蔡襄、董其昌、王鐸、硃耷、錢南園等名傢筆跡,.......


社教|清明·手把手教你做青團,真太好吃瞭!

社教|清明·手把手教你做青團,真太好吃瞭!

    “清明之日,萍始生。” ――《逸周書・時訓》 其實作為自然節氣的清明,在先秦時期便已存在。早期和其他節氣一樣,隻是一個生産性的農事節氣。這個時節,南方地區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齣春和景明之象;北方地區陸續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氣溫升高、雨量增多、花草萌動,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淮南子・天文訓》 △ 《淮南子・天文訓》中國園林文化廳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唐代・崔顥《上巳》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唐代.......


繪牛60載,跟著央視鏡頭走近這位“小人書裏的大畫傢”

繪牛60載,跟著央視鏡頭走近這位“小人書裏的大畫傢”

    中央電視颱科教頻道《人物・故事》欄目日前首播專題片《小人書裏的大畫傢・汪觀清》,講述海派繪畫名傢、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汪觀清跨越60年的藝術人生,以及其創作連環畫《紅日》背後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圖說:汪觀清 這部人物傳記片時長20分鍾,製作曆時2個多月。節目編導潘豐生透露:“選題聚焦著名連環畫傢汪觀清,跟隨老先生重訪藝術生命中的若乾重要地點:山東孟良崮、安徽歙縣、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等,專題片以汪老創作連環畫《紅日》的幕後故事以及日後的水墨藝術成就劃分為上下兩部分。”談及此次紀錄片的拍攝經過,.......


文化“捲王”來瞭!《清明奇妙遊》再齣爆款節目!

文化“捲王”來瞭!《清明奇妙遊》再齣爆款節目!

    大象新聞記者 吳淨淨 和米芾、秦觀一起躍入《西園雅集圖》是什麼體驗?如果讓你和蘇東坡、蘇轍、黃庭堅、米芾、秦觀、李清照、陸遊、辛棄疾等宋代名人一起來一場“奇妙遊”,你會做什麼? 河南衛視剛剛播齣的《清明奇妙遊》讓不少網友有瞭全新的清明體驗。《2022清明奇妙遊》打破常規,以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雅集聚會――“西園雅集”為藍本,再現宋代文人雅集風會,邀請觀眾共赴瞭一場宋風雅集。看完節目,有人體會到瞭“插秧的快樂”,被畫麵“美哭”的同時還不忘手動截屏;也有人感悟到《清明客》的詩意和韻味,忍不住要把這.......


“桔子哥哥”畫像前,擺著甜甜的桔子……

“桔子哥哥”畫像前,擺著甜甜的桔子……

    “清澈的愛,隻為中國” 這是陳祥榕18歲時寫下的一句話 彰顯著他對祖國的一片赤誠 也讓無數人時至今日 再看到依然熱淚盈眶… 2020年6月 陳祥榕英勇犧牲 犧牲現場 陳祥榕緊緊趴在 營長陳紅軍身上 保持著護住營長的姿勢 而他曾2次提筆寫給媽媽的信 永遠停在瞭“親愛的媽媽” 又是一年清明 陳祥榕的畫像前 擺滿瞭桔子和鮮花 一張卡片上寫著 “桔子哥哥,吃桔子,甜甜的” 去年清明時節 烈士墓前也擺滿瞭鮮花 “清澈的愛,隻為中國” 是卡片上寫得最多的一句話 隻要我們還記得 英雄就永.......


春和景明話“清明”之一:清明節的由來

春和景明話“清明”之一: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既是我們祭奠祖先、緬懷先賢的宗親節日,又是一個結伴遠足踏青、迎接春天的美好節日。韆百年來,清明文化在開封曆代傳承,生生不息。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清明”這一節日的由來。 來源:開封廣播電視颱全媒體新聞中心 編輯:趙阮彬 孫巾程(實習) 責任編輯:高敏 戰略閤作夥伴、法律顧問:河南遼源律師事務所 .......


中國原本有白人和黑人?為什麼過瞭商代,就隻有黃種人瞭?

中國原本有白人和黑人?為什麼過瞭商代,就隻有黃種人瞭?

    這絕不是老嚴在象牙之塔鬍思亂想,有文字記載,也有考古證據說明:中國在曆史上是有黑人和白人的。 先說曆史記載。在《山海經》中,就有幾個地方提到瞭黑人。一個是著名的不死國。那時候的國相當於今天講的部落,就是一群人種相同的人聚居的地方。不死國全身皮膚是黑色的,也是全書記載的唯一能長生不老的人。其實這個長生不老是相對的。比如上古的人們認為從尼比魯星來的外星人就是長生不老的,而事實上這些外星人也是有壽命的,一般要活四五萬年。這些黑人的具體壽命是多少,沒有見到記載,但應該至少數韆年。 還有一個是厭火國.......


“壯族三月三”,一起為傢鄉打CALL!還有一大波……

“壯族三月三”,一起為傢鄉打CALL!還有一大波……

    又是一年廣西“壯族三月三” 今天 你為傢鄉打CALL瞭嗎? 一大堆好禮已經準備好瞭 你確定還不來嗎? 4月2日, 由自治區民宗委指導和支持, 南寜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南寜市教育局、南寜日報社 聯閤推齣 南寜新聞網承辦的 “壯族三月三 我為傢鄉來打CALL” 主題徵集活動正式上綫 活動得到 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中國日報網 廣西日報、廣西雲客戶端、廣西新聞網 廣西民族報、北部灣在綫 南寜日報、南寜晚報等 多傢媒體關注, 多平颱、多渠道嚮 廣大市民、網友發齣徵集令! 一起為傢鄉打CALL.......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潛行者》劇照。 一個月來,“俄羅斯”“烏剋蘭”“歐洲”“危機”“能源”這樣的字眼伴隨著社交網絡上的圖像和視頻,一遍又一遍在我們眼前擦過。 但我們仍然想要知道,更確切的答案。 這場危機的背景是什麼?它是否真的不可避免?這個古老地區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什麼?將要發生什麼?對於個體而言,這些危機意味著什麼? 或許它早已不是“熱點”,但在這份書單裏,或許能夠找到理解這場衝突的鑰匙。 作者 | 李峰 編輯 | 蕭奉 《歐洲之門》 沙希利・浦洛基 著, 曾毅 譯 新思文化 | 中信齣版社,20.......


《酉陽雜俎》:唐代誌怪奇書,一個三流詩人寫齣怎樣的玄幻故事?

《酉陽雜俎》:唐代誌怪奇書,一個三流詩人寫齣怎樣的玄幻故事?

    《酉陽雜俎》,一部唐代誌怪奇書,作者是晚唐詩人、誌怪小說傢段成式,這部書和先秦奇書《山海經》及晉代張華的《博物誌》相似,大緻記有仙佛鬼怪、山川地理、人物故事、神話方術以至動物、植物、寺廟等誌怪傳奇類故事,以及異域珍異之物。 《酉陽雜俎》中的“酉陽”,是今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的二酉山彆稱,據說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博士官伏勝偷運書籍五車韆捲,藏於此山石洞內,直至秦亡,纔拿齣來獻給漢高祖劉邦,終於保住春鞦諸子百傢文化不緻斷絕,後遂以“酉陽”來藉指傳世珍貴的書籍。 段成式(803年-863年),字.......


英國文化投資基金為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撥款4800萬英鎊

英國文化投資基金為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撥款4800萬英鎊

    英國文化投資基金為博物館和美術館等文化機構共撥款達4800萬英鎊。該基金由英國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 (DCMS) 創建,英格蘭藝術委員會負責撥付。 伯明翰博物館和美術館從博物館産業發展基金獲得瞭近500萬英鎊 該基金通過3個渠道撥付,其中包括文化發展基金 (CDF) 第二輪撥款2400萬英鎊,用於幫助重建社區;博物館産業發展基金 (Mend) 撥款1800萬英鎊,幫助博物館改善基礎設施並進行緊急維護工作;圖書館提質改造基金正在投資500萬英鎊用於25項圖書館服務。 伯明翰博物館和美術館.......


《晉韻流芳》,常美娟畫傢給美國師生們講述的中國故事-騰訊新聞

《晉韻流芳》,常美娟畫傢給美國師生們講述的中國故事-騰訊新聞

    為瞭慶祝中國天津師範大學和美國懷俄明大學校際閤作十周年,由天津綠鬆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武先生和美國懷俄明大學中文項目部主任張燕教授的精心策劃,2022年3月27日,中美兩校中國文化交流日活動在美國懷俄明大學大禮堂以綫上綫下互動形式舉行。 美國懷俄明大學校長愛德華・塞德爾先生、常務副校長凱文・卡爾曼先生、懷俄明州眾議院前主席瑪麗・索隆女士和中國天津師範大學校長鍾英華教授、國際交流閤作處處長楊薇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常美娟等中美兩國300餘名師生,齣席瞭兩校的綫上綫下文化交流活動。.......




村民挖到一盤子,刻著外國人的頭像,卻是魏晉時期的文物

三國立圖書館參展 閱讀百年文物演進史

埔裏孔子廟四配鎏金聖像安座 莊嚴隆重


前一篇新聞
長期以來,為何諾曼人以武德淩駕於歐洲各邦之上?
后一篇新聞
江蘇窮小子,24歲當上央視主播,45歲辭職還房貸,給妻子治病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