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1:52:59 AM
樊噲從一個屠狗之輩,最終封侯拜相。一方麵說明其確實有過人的能力,另一方麵錶明他大哥劉邦確實有識人之明。樊噲的高光時刻,不是像張良、韓信一般運籌帷幄,攻城掠地,而是其武力值爆棚,尤其在鴻門宴上,秦末第一猛人項羽都對其另眼相看。
然而哥倆再好,劉邦最終成為瞭皇帝,而樊噲則是手下的臣子。在剪除功臣的大背景下,樊噲幾乎是最後被大哥拿下的那個人。
要不是劉邦先病死瞭,樊噲十有八九也得身首異處。但是另一方麵,劉邦和樊噲的連襟關係,也算是樊噲最後的護身符。而這個仗義的屠狗之輩,當初是如何跟大哥一起走上打江山道路的呢?
猛人樊噲和劉邦是連襟
劉邦比樊噲大14歲,這位野生的大哥還在沛縣街頭鬍混的時候,肯定沒少“照顧”樊噲的生意。彼時樊噲是個殺狗人,再下九流不過瞭,劉邦這種大哥,估計是時常去拿點狗肉都不帶給錢的。但是劉邦會來事,帶頭大哥一句話,些許狗肉錢不算啥。
更何況,劉邦看上呂公的女兒後,前去赴宴都不帶禮物,也不知道呂公和呂雉當初是如何看上劉邦的,居然被這個小混混弄得五迷三道。彼時,劉邦曾去過鹹陽一迴,碰巧趕上秦始皇齣巡,那威風淩淩的排麵,不禁讓劉邦慨嘆:大丈夫就應該如此。
不過那時候的劉邦並非什麼大丈夫,既好酒還好色,動輒在市麵上惹是生非,靠著一股子賴皮勁兒,纔把呂雉給追到手。其後帶頭大哥還十分照顧兄弟,連帶著把呂雉的妹妹呂須介紹給瞭樊噲,就這樣,哥倆成為連襟“好上加好”,恨不能穿一條褲子。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反水,距離劉邦的傢鄉沛縣並不遠。那時候東南地區已經完全亂瞭套,各個郡縣的人都紛紛起事,劉邦豈能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他聚集起平時的那幫朋友,而後在沛縣正式起兵反秦,手下的人推舉劉邦為沛公。樊噲由於力氣大武功好,被劉邦留在身邊當瞭一名護衛親隨。
這之後,樊噲充分發揮齣勇猛的一麵。他膂力很大,有一場戰鬥中,樊噲連續斬首15人,劉邦看在眼裏,破例給樊噲以更高的軍功和封賞。但此後的曆次戰役中,劉邦還是將樊噲帶在身邊,除瞭要其保護自己外,劉邦也很清楚:自己這個連襟,除瞭力氣大也就隻剩力氣大瞭。
就這樣,樊噲跟著劉邦一路攻城略地。當時劉邦和項羽共同推舉楚國的後裔為王,猛人項羽一根筋,帶著人馬一路嚮北準備打過黃河。而人精劉邦乘機嚮西進軍,比項羽先拿下瞭鹹陽。而且在拿下鹹陽之後,劉邦立刻約法三章,不允許手下在城中作亂。
項羽氣得火冒三丈高,在範增的策劃下,打算設下鴻門宴殺掉劉邦。於是,樊噲一生的高光時刻就要來臨瞭。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彼時劉邦隻把樊噲看成是一個有力氣的人,事實上是劉邦看走瞭眼,但劉邦聞過即改,所以纔能最終打敗比自己實力強大的項羽。
項羽因為氣不過劉邦先拿下瞭鹹陽,更有劉邦的部下曹無傷從中發齣離間的信息,因此打算設下酒宴,以便宴會中趁機乾掉劉邦。劉邦因為實力較弱,對於項羽發齣的宴請帖子,不敢不從。於是,曆史上有名的鴻門宴就開始瞭。
宴會開始之前,劉邦先是自謙瞭一番,說是僥幸先入瞭關中,而且小人挑撥,纔使得咱哥倆産生瞭誤會。項羽是個直腸子,直言是曹無傷這個碎嘴子說的,要不是他,我還不請你來呢。劉邦聽瞭估計內心一頓吐槽,而宴會就在這種皮笑肉不笑的尷尬氛圍中開始瞭。
範增是個精明人,酒席間一再暗示項羽盡快動手,可惜項羽不知道內心在想什麼,就是不接範增的茬兒。範增沒辦法,想要把項莊叫進來,讓他舞劍助興,伺機刺殺劉邦,而一旁的項伯也趕緊起身助舞,局麵眼看就失控瞭。張良,趕緊喚瞭樊噲進來。
樊噲帶著劍和盾牌入席,進瞭屋子就直視項羽,兩大猛人就這樣相互直視瞭許久,樊噲的頭發都竪起來瞭。項羽賜酒賜肉,樊噲一飲而盡,而後又在項羽麵前賣弄起瞭自己高超的操刀技巧,直接用劍割著豬蹄子肉吃。估計項羽不知道樊噲此前的職業是殺狗的,否則也不會看得發呆。
吃飽喝足,樊噲還發瞭一通議論。他說劉邦雖然先入瞭關中,但是並沒有自立為王,而是在等項羽到來。現在你不給劉邦封侯也就算瞭,還想殺掉劉邦,趁早打消這個念頭。猛人樊噲的這番話,若是被清醒的劉邦聽到,估計能讓他感激涕零,但此時的劉邦被嚇得魂不守捨,根本無法思考那麼多。
他藉口上廁所就離席瞭,過瞭一會兒,劉邦覺得要先辭行纔好,不能不辭而彆。樊噲估計急得都想扇劉邦大耳颳子瞭。我說大哥,這都啥時候瞭,還想著辭行?咱們現在就是人傢案闆上的肉,人傢想怎麼切就怎麼切,咱還是趕緊跑吧!
劉邦這纔如夢初醒,沒想到這個連襟不但力氣大,關鍵時刻腦子還真好使。就這樣,劉邦不辭而彆,順著小路一溜煙逃走瞭,迴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曹無傷宰瞭。劉邦這一跑,直接改變瞭以後的曆史進程。
劉邦先死,撿迴瞭一條命
得瞭天下之後,當年和劉邦一同起兵的那幫哥們兒,卻又成為瞭劉邦的心頭之患。他想盡一切辦法,逐一地消滅瞭這些異姓王,而樊噲是最後一個被劉邦收拾的。當時樊噲位居舞陽侯,最初的時候他還被劉邦利用,去嚮當初的哥們兒下手。一直到平定瞭異姓王之後,劉邦轉過頭來打算收拾連襟。
有人嚮劉邦進言,說樊噲的妻子是呂後的妹妹,呂傢和樊噲的關係很不錯,劉邦死後,樊噲肯定會跟著呂傢嚮劉傢下手。劉邦不知道是老糊塗瞭,還是就坡下驢,立刻讓陳平和周勃,到軍前去把樊噲給殺瞭。
彼時的樊噲還在前綫攻打燕王盧綰,陳平和周勃在路上商量,雖然皇帝是下令讓咱們殺樊噲,但是樊噲和皇帝畢竟是連襟,而且當年樊噲又救過皇帝的命,要是真把樊噲殺瞭,劉邦要是後悔起來,咱倆罪過就大瞭。於是陳平和周勃最後決定,先把樊噲抓住押送京城,交給劉邦處置。
倆人到瞭軍前,把樊噲誑騙齣來,然後立刻抓住他,將其押送長安。由於路途遙遠,等到樊噲被押送到長安的時候,劉邦已經病逝瞭。呂雉已經成為呂後,她掌握著大權,又給自己這個妹夫平瞭反,恢復瞭樊噲的官職、爵位、食邑。
要不是樊噲和劉邦有連襟這個身份,要不是劉邦病重先死瞭,樊噲鐵定也會像韓信那樣被收拾。其後,樊噲在前189年善終,死後謚號為“武侯”。
但是有利就有弊,樊噲雖然善終瞭,但是由於和呂傢的這層關係,其後呂後掌握大權,大肆分封自傢和親戚為王侯。呂後一死,劉傢又反過來報復,樊噲的兒子樊伉因為母親呂須的牽連也被處死,不過,這已經是後話瞭。這可謂是,情意綿綿,都逃不過政治紛爭;權力利益,全部用親人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