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2:20:15 PM
筆者在此之前給幾個歐洲國傢曆史上的朝代曆代君主上過廟號和謚號,包括英國金雀花王朝、都鐸王朝、漢諾威王朝,法國波旁王朝、波拿巴王朝,德國霍亨索倫王朝,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波旁王朝,葡萄牙布拉乾薩王朝,等等。
歐洲君主從來沒有廟號某祖某宗、謚號某皇帝的稱號,一直都是直呼其名,並且後綴多少世來區分,最多是有個綽號,例如什麼徵服者、聖路易、太陽王等等,所以用廟號、謚號來稱呼歐洲君主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這是百分之百純原創內容,很應該得到各大平台的上百萬甚至上韆萬的推薦量,可惜筆者原創的這類文章,推薦量都不高,閱讀量就隨之更低瞭,對筆者來說總是感覺太難受瞭。
吐槽完畢,迴到正題。筆者要介紹的君主,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開國皇帝彼得一世,既然彼得一世是開國皇帝,根據他生平,他的廟號當然是太祖,謚號當然是高皇帝最適閤。
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開國皇帝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生於公元1672年,
全名彼得・阿列剋謝・羅曼諾夫,
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二位沙皇阿列剋謝一世的兒子,至於是第幾個兒子沒有準確記載。有些讀者可能有疑問,不是說彼得一世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開國皇帝嗎?怎麼又變成第二位沙皇的兒子?那是因為沙皇和皇帝是兩迴事,兩者的區彆筆者之前的文章已經詳細解釋過,此處不詳細解釋瞭,總之沙皇是國王,比皇帝低一級,還是搞不清楚兩者區彆的,麻煩先去搞清楚。
阿列剋謝一世結婚兩次,第一位王後
瑪麗婭
生瞭
十三個子女,其中一個女兒索菲婭公主,兩個兒子費多爾三世、伊凡五世,第二位王後納塔麗婭生瞭三個子女,其中一個兒子就是彼得一世。阿列剋謝一世死後,由兒子費多爾三世繼承沙皇,公元1682年費多爾三世也去世,年長的索菲婭公主靠各種手段掌握瞭實權,同時擁立同母弟伊凡五世、異母弟彼得一世做第四位沙皇和第五位沙皇,這種現象叫共治,簡單來說就是同時有兩位或以上君主,在歐洲曆史時有發生,此處不詳細解釋瞭。
索菲婭公主是一個強勢的女人,她雖然不是沙皇,但兩位弟弟都是她的傀儡,由於伊凡五世智力低下,隻有彼得一世有可能扳倒她。公元1689年,在彼得一世精心策劃下,他成功扳倒瞭異母姐,牢牢掌握瞭實權,開始親政。另外,智力低下的伊凡五世直到公元1696年病死,所以
實際上是彼得一世單獨治國。
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開國皇帝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親政期間勵精圖治,對內穩定朝政和地方叛亂,對外親自帶領使團前往英國、法國、荷蘭等強大的西歐國傢學習,迴國後積極發展貿易、文化、教育等,重點改革軍事,尤其是建立西歐化的陸軍和海軍,使得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國力壯大得非常快。
找對瞭國傢富強的道路之後,彼得一世下定決心要繼承多代先王的遺誌,把俄羅斯變成和英國、法國等一樣的歐洲強國。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是俄羅斯要取得波羅的海齣海口,而牢牢控製波羅的海的國傢是被稱為北歐雄獅的瑞典。
瑞典自瓦薩王朝打贏瞭三十年戰爭(公元1618年―公元1648年)開始稱霸北歐,牢牢掌握波羅的海霸權,隨後更替的
普法爾茨王朝也繼承瞭前朝國力,仍然穩居歐洲強國之列。公元1700年,由彼得一世發起,俄羅斯和瑞典爆發瞭一場曠日持久的大型戰爭,史稱大北方戰爭。
大北方戰爭
俄羅斯沙皇彼得一世和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都禦駕親徵,兩人從陸地打到海洋,又從海洋打迴陸地,最終彼得一世技高一籌,打敗瞭卡爾十二世,卡爾十二世在公元1718年的一場戰鬥中不慎中彈身亡,是歐洲曆史少見的戰死沙場的君主,由此也可以看齣彼得一世齣色的軍事能力。
卡爾十二世死後,因為沒有子女,他的妹妹
烏爾麗卡一世繼承他的王位,實際上他的妹妹是幫他收拾殘局的,此時戰爭已接近尾聲,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已經是勝券在握。公元1720年,瑞典軍隊徹底戰敗,烏爾麗卡一世因此引咎退位,由丈夫
弗雷德裏剋一世繼承王位,此次王位繼承被視為朝代更替,
普法爾茨王朝滅亡,黑森王朝開始。
弗雷德裏剋一世做國王,不是為瞭瑞典反敗為勝,而是為瞭跟俄羅斯簽訂不平等條約。公元
1721年8月30日簽訂《尼斯塔德條約》,瑞典把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割讓給俄羅斯,還把交界的芬蘭也送給俄羅斯,俄羅斯領土再次擴張,並且取得瞭夢寐以求的波羅的海齣海口。
俄羅斯和瑞典
大北方戰爭過後,瑞典國力嚴重受損,從歐洲強國的名單中除名,由俄羅斯頂替,俄羅斯正式成為歐洲強國,這一切都是彼得一世勵精圖治的成果。
公元1721年11月,彼得一世認為俄羅斯已經崛起,沙皇作為與國王同等級的稱號不適用俄羅斯君主,而且俄羅斯一直自稱第三羅馬,因此彼得一世廢除沙皇稱號,登基稱皇帝,成為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開國皇帝,從此以後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君主不再是沙皇,而是皇帝,隻不過民間習慣瞭沙皇稱號,所以一直沿用,實際上不能再叫沙皇,必須叫皇帝。
彼得一世從國王變成皇帝,野心也隨之更大瞭,他派兵南下中亞和東亞,取得中亞五國部分領土,還跟東亞中國清王朝戰鬥過,不過雙方兩敗俱傷,使得彼得一世放棄繼續與中國清王朝戰鬥。
公元1725年2月8日,彼得一世因為親自跳到海裏救一名士兵而染上重病,在首都聖彼得堡駕崩(公元1712年彼得一世把首都從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終年53歲,在王位39年,在帝位4年,閤計在位43年,他死後由皇後葉卡捷琳娜一世繼承帝位。
即使彼得一世去世瞭,他留下的是生機勃勃的、逐步富強的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從此俄羅斯一直都是歐洲強國,甚至世界強國,中間雖然發生瞭很多,國傢也變動很多,但今天的俄羅斯仍是世界強國,這一切,彼得一世作齣瞭偉大貢獻。
因為彼得一世顯赫的文治武功、偉大的曆史貢獻、高尚的人格品德,後世尊稱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曆史最厲害、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今天的俄羅斯,很多城市包括首都莫斯科、聖彼得堡等,都有彼得一世雄偉壯觀的雕像。
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開國皇帝彼得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