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8:26:04 PM
《成長加油站》節目邀請常州市蘭陵中學黨支部副書記、校長詹發雲、常州市蘭陵中學課程發展處主任丁峰、常州市蘭陵中學九年級年級組長陳海燕走進直播室,帶您一起走進蘭陵中學。
嘉賓簡介
詹發雲
常州市蘭陵中學黨支部副書記、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常州市中小學教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常州市特級教師後備人纔,常州市突齣貢獻人纔,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個人,並獲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奬。
讓教育迴歸本質
1.我對雙減的認識和理解
“雙減”時代,讓教育迴歸本質,讓學習迴歸課堂,讓學生迴歸生活,對學校而言,既是初心和使命,更是機遇和挑戰;對教師來說,既是本職和義務,更是責任和奉獻。
教育是促進人類生命個體健康成長,實現生命個體由自然人嚮社會人的高度轉化。
“雙減”政策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讓學校迴歸它應該有的樣子。同時“雙減”不能被簡單化,隻是等同於“控製作業量”和“課後延時服務”這些可視化的“標識”,否則隻能“治標”而難以“治本”。“雙減”的推進還要在完善社會保障製度、改革用人機製、激發辦學活力、保障教師權益、重構質量評價體係、營造良好教育生態等多方麵予以部署,進行係統化、全鏈條推進。
2.蘭陵中學的發展概要
1.蘭中是一所最常州的學校。(公元前547年)周靈王25年,常州稱為“延陵”;(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改作“毗陵”;(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又稱“晉陵”;西晉末年,山東蘭陵縣居民部分移居常州,常州又稱 “南蘭陵”,蘭陵中學是唯一一所以城市地域命名的學校。
2.蘭中是一所百姓身邊的學校。蘭陵中學位於蘭陵街道,九州新世界旁,工人新村內,學校大門位於新村乾道上,是被社區“包圍”的學校,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聲,鬧中取靜。
3.蘭中是一所高成長性學校。蘭中的學生雖然基礎有些薄弱,但是蘭中是一個有愛、有溫暖的校園,老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不拋棄、不放棄,師生實現瞭許多的原本以為的“不可能”。
雙減背景下,學校堅持將“立德樹人”放在教育工作首位,以“蘭文化”為統領,深入發掘“蘭文化”內涵,師生凝心聚力,蘭馨德潤,自在生長,緻力於打造一所文化高雅、特色鮮明、社會贊譽的高成長性初中。
嘉賓簡介
丁峰
常州市蘭陵中學課程發展處主任,中小學高級教師,常州市優秀共産黨員,常州市德育先進工作者。
讓學習迴歸課堂
雙背景下,學校教育要“三提”――提高教育質量、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後服務水平。我校構建“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改革新樣態首先關注教師的“新基本功”(學生觀、課程觀和教育情懷),實施新教學(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落實新課堂(堅持素養導嚮、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閤學習、落實因材施教)。具體有四個方麵的錶達:
1.豐富“菁蘭課程”,為“雙減”築基
蘭中的教師一直抱有一個樸素的理念:課程不是取決於老師,而是取決於學生。麵對學生能力的差異,老師們針對性的設計瞭麵嚮全體的基礎性課程、幫助學生的補償性課程和富有挑戰的學科拓展課程,從體現學生的共同基礎,到個體補充再到特長發展,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做好特色課程,開設瞭21門校本課程,讓每個個體張揚生命活力,真正彰顯課程的生本、適切和選擇性。
2.賦能“潤蘭課堂”,為“雙減”助力
聚焦“學習為中心”,提升“潤蘭”課堂的生長力。重點圍繞“雙減背景下構建“以學習為中心”的學習社區和分層教學、凝練“以學習為中心”的學科主張和課堂範式、強化“以學習為中心”的作業設計和作業管理”。
3.聚焦“作業分層”,促雙減落地
學校圍繞“壓總量、控時間、精設計、提質量”四個方麵,擬定瞭《常州市蘭陵中學作業管理製度》,力爭讓作業有彈性、有分層、可選擇,努力達成“每一個學生都願意去做”、“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去做”、“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做對”這一樸素的願景。
4.增值“育蘭評價”,為“雙減”提效
聚焦“自我增值”,發揮“育蘭”評價的助推力。學生的評價立足“增值”,秉承“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優秀學生”的學生發展觀,走齣唯分數、唯升學的鬍同,以學生的進步和成長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
嘉賓簡介
陳海燕
常州市蘭陵中學九年級年級組長,語文教師,常州市高級班主任,最美常州人,常州市最美教師,常州市師德模範。
讓學生迴歸生活
“雙減”政策實施的成效不在於我們做瞭哪些工作,而是需要站在學生視角反思如何讓學生享受高質量的校園生活;如何讓學生享受高質量的傢庭生活;如何讓學生享受高質量的同伴生活;喚醒他們對生命的敬畏、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學習的渴望,以及為瞭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還有哪些需要做的事情。
1.享受高質量的校園生活
創設更多讓學生迴歸自然和生活的機會,使每一個體在受到尊重的同時有獲得感。
精緻的校園環境。蘭中校園每一處場景都是學生品德的互動場,校園裏每一個細小的角落都散發齣芬芳馥鬱的蘭文化氛圍。
校園的主題節。蘭中校園每一項活動都是學生品格的生長場。校園裏既有貫穿學生三年成長的研學活動、綜閤實踐、拓展活動等,此外每年的讀書節、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書法節、英語節等繽紛多彩的活動點亮瞭學生的生活,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成長的舞台上熠熠閃光。
豐富的大課間活動。一班一品,班班有特色。大課間體育融入民俗元素。
傢長進課堂,心理健康護航。蘭中率先成立心理教研組,心理教研組老師們每周輪流值班幫助孩子們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心理壓力,為學生的心理健康護航。
2.享受高質量的班級生活
班級共同體建設。蘭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老師、任課老師與學生共同構建“班級建設共同體”。
班級特色活動。學生成長的三年,圍繞“感恩、勵誌、盡責”打造三年的班級活動。七年級時,重點培養學生的感恩情懷,通過開展傢庭勞動引導學生體諒父母,學會減輕父母的負擔。在三八婦女節,為女教師和母親自繪畫像、自製賀卡等。八年級時,帶領學生尋訪常州名人故居,追尋先賢的足跡,厚植傢國情懷,增強責任和擔當意識。九年級,帶領學生參觀高校,激發學生的目標意識和進取精神。
同伴關係的建立。各班開展班級小組閤作競賽活動,評選優勝小組,增強瞭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閤作精神,也增進瞭彼此的友誼。
3.享受高質量的傢庭生活
雙減背景下傢長育人觀念的更新。八(3)班班主任商俊芬老師引導學生和傢長利用閑暇提高生活能力和審美能力,班級圍繞德育、美育、勞育、食育開展“自主閱讀、自主勞動、自主運動、美好生活DIY”活動,傢長們共同參與,為孩子們拍攝,班級群裏傢長、師生共同來點評。
雙減背景下傢長角色的變換。雙減,減的是學生的負擔,不減的是學習的質量和學生的成長。雙減下的父母需要在傢庭育兒方法的學習和加強與孩子的陪伴溝通交流上做“加法”。傢校攜手,同心育蘭,拓展育人渠道,豐富育人路徑,為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助力!
學校的高成長性主要體現為:
精緻設計,小景變換,心情愉悅,體現環境育人的高成長性。
項目驅動,科研推進,人人參與,體現教師發展的高成長性。
自主管理,自我發展,自信成長,體現毅蘭少年的高成長性。
整閤資源,平台搭建,凝心聚力,體現學校發展的高成長性。
成長加油站
周一 ~ 周五 9:00-10:00
主播:小路
FM103.4常州新聞綜閤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