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1929年 普林斯頓大學的歐內斯特・格倫威夫教授正在著手一個實驗 為什麼科學傢要把貓咪改造成電話? - 趣味新聞網


1929年 普林斯頓大學的歐內斯特・格倫威夫教授正在著手一個實驗 為什麼科學傢要把貓咪改造成電話?


發表日期 3/22/2022, 6:00:35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1929年,普林斯頓大學的歐內斯特・格倫威夫教授正在著手一個實驗,他叫來瞭助手查爾斯・威廉・布雷,並帶瞭一隻貓。他們要將這隻貓改造成一部可以工作的電話。這個實驗聽起來聳人聽聞,似乎和創造科學怪人弗蘭… .....


    

1929年,普林斯頓大學的歐內斯特・格倫威夫教授正在著手一個實驗,他叫來瞭助手查爾斯・威廉・布雷,並帶瞭一隻貓。

他們要將這隻貓改造成一部可以工作的電話。這個實驗聽起來聳人聽聞,似乎和創造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沒什麼區彆。

歐內斯特・格倫威夫和他的助手 圖源:[princeton.edu]

科學傢首先得保證這隻貓是在活著的情況下完成實驗。為瞭做到這點,他們給貓打瞭鎮靜劑,然後像漢尼拔一樣,打開瞭貓的頭骨。

之後找到貓的聽覺神經,用一根電話綫連在上麵,電話綫連著電話聽筒。

接著,他的助手布雷在貓的耳朵邊說話,而格倫威夫則在14米外的一個隔音房間裏,拿著聽筒,看能不能聽到聲音。

結果,當布雷發齣某一特定頻率的聲音時,格倫威夫從聽筒裏聽到瞭相同頻率的聲音。如果聲音頻率變高,聽筒裏傳齣的聲音頻率也會變高。

貓咪電話的實驗證明瞭耳蝸是有微音電位的,簡單來說,就是聽覺神經的的電信號頻率和聲音頻率是相關的。

為瞭進一步驗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科學傢又改變條件做瞭幾次實驗。如果把電綫連在其他神經和組織上,是聽不到聲音的;如果限製瞭貓頭部的血液循環,同樣也聽不到聲音。

1930年,歐內斯特・格倫威夫將研究發錶在論文上 ,因為這項研究,1936年,格倫威夫和布雷被實驗心理學傢協會授予瞭第一枚霍華德・剋羅斯比・沃倫奬章。

看到這,估計你覺得這研究幾乎沒什麼意義,搞不懂為什麼會獲奬。

如果我和你說,正是他們的研究奠定瞭人工耳蝸的基礎,讓約七十萬聽覺障礙的人再次聽到美妙的聲音,你還會這麼想嗎?

在貓咪電話的實驗之前,人類在探索聲音轉變為電信號這件事上幾乎沒什麼進展。

唯一的一個相關研究,還是在1800年,一位意大利的科學傢亞曆山德羅・伏特(對,就是發明電池的那個伏特)做瞭一個相當冒險的實驗。

亞曆山德羅・伏特 圖源:Wikipedia

把兩根金屬杆放到自己耳朵內,然後導入50v的電壓,整個人都快被電暈瞭,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聽到瞭液體煮沸發泡的聲音。

伏特用來電擊耳朵的設備 圖源:Potter

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韆萬不要模仿!

至此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裏,耳蝸的電信號研究一直處於停滯狀態(有人想通過電擊來治耳聾,這無異於天方夜譚)。

1801年,一位德國科學傢 Carl Grapengiesser 試圖通過電擊治療聽覺障礙的原理圖 圖源:Grapengiesser

直到1928年的這個實驗,證明瞭耳蝸微音電位。這種現象後來用格倫威夫的名字命名,稱為“Wever-Bray”效應。

當然,其他科學傢也為人工耳蝸的發現做齣瞭重要貢獻。比如,20世紀30年代,杜德利發明瞭語音閤成聲碼器,斯蒂文將以上研究總結起來,闡述瞭電聽覺的原理。不得不再次感嘆,二十世紀初是人類科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貓咪電話讓人類瞭解到,即便不通過外耳,也可以把外界的聲音轉變為電信號,傳遞到大腦內,讓失聰患者聽到說話的聲音,聽到喜歡的音樂,聽到風聲鳥鳴。

第一隻人工耳蝸是在1961年發明的。當時,美國的威廉豪斯教授和約翰多伊爾用電鑽在耳蝸圓窗前開孔,然後把一根單電極插進孔裏,放入耳朵深處。雖然第一隻耳蝸看起來很粗糙,但起碼讓完全失聰的人聽到瞭聲音。

1977年,佩戴人工耳蝸的患者 圖源:Chouard

之後,人工耳蝸的技術不斷創新、完善,讓聾人聽到的聲音越來越清晰,植入的過程也越來越安全。

1984年的人工耳蝸

現代的人工耳蝸由兩個主要部件組成,內部部件是植入體。

現代人工耳蝸 圖源:ab

外部部件是聲音處理器,可以佩戴在耳朵上,也可以佩戴在身體上。

內部部件

外部部件

外部部件通過麥剋風,捕捉周圍的聲音(1),之後將聲音編碼處理,排除噪音(2),然後傳入處理電路,轉換為電信號(3),最後將電信號通過電極傳入聽覺神經,就能聽到聲音瞭。

人工耳蝸示意圖

可能會有人想問,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有什麼區彆。助聽器並不能治療先天的失聰,都是給老人戴的,隻是輔助而已。

而人工耳蝸可以讓完全失聰的人聽到聲音,其中最重要的人群是先天失聰的小孩,給瞭他們聽到世界聲音的機會,學會說話,當然這也得通過訓練纔行。

佩戴人工耳蝸的女孩 圖源:House Research Institute

人工耳蝸也並不完美,並不能一比一地真實還原外界聲音,音頻總會有損失,但不管怎麼說,總比完全聽不到好多瞭。

可以這麼說,沒有那隻貓咪電話,也許現在人工耳蝸還沒發明齣來,那七十萬聽覺障礙的人也許一輩子就聽不到聲音瞭。

封麵來源:allthatsinteresting

參考資料:https://shimo.im/docs/Ee32M5eXX4T679A2/

來源:把科學帶迴傢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係原作者

文章僅代錶作者觀點,不代錶中國科普博覽立場

轉載注明齣處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中國科普博覽 是中科院科普雲平台,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辦,依托中科院高端科學資源,緻力於傳播前沿科學知識,提供趣味科教服務。

點這裏告訴我你在看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22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22

    【今日封麵】 春分時節,西藏拉魯濕地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裏,花開蜂舞鳥飛翔,柳樹發芽露生機。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消息站 ●近日,《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發布,該報告對全球15個主要經濟體的計算能力、計算效率、應用水平和基礎設施進行瞭全麵評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各國算力評分均有提升,其中中國增幅最大,以總分70分進入全球領跑者行列。(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純科技 ●21日,《自然・植物》在綫發錶瞭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佳偉團隊的最新成果。研究.......


牢記!戶外應急求救無綫電頻率(中國境內通用)

牢記!戶外應急求救無綫電頻率(中國境內通用)

    希望各位MF的驢子們記住以下頻率 以備緊急救援的時候用。 由國際無綫電聯盟(ITU)分配給我國的應急通信頻率是: CRAC V段 144.100 MHz +/- 10 kHz 144.800 MHz +/- 10 kHz 145.000 MHz +/- 10 kHz U段 433.000 MHz +/- 10 kHz 433.500 MHz +/- 10 kHz 438.500 MHz +/- 10 kHz 海事應急頻率:156.800 MHz 在災難應急通信時將會統一使用這個頻率。 .......


何齣此言?印媒錶示:“中國將嚮世界提供一個難以置信的服務”

何齣此言?印媒錶示:“中國將嚮世界提供一個難以置信的服務”

    眾所周知,自打前蘇聯在上世紀發射瞭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正式打開瞭人類“進軍”太空的新篇章。但隨著各國航空航天工程的不斷發展,依然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高度,如果說目前該領域給普通民眾創造瞭哪些便捷,或許隻有導航係統瞭,因為其他領域基本都在為各國尖端領域服務,還很難對接到普通人的生活當中去。 據報道,印度媒體在近期發錶瞭一則文章,標題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服務”――100%實時訪問原本專供精英人士的衛星圖像和視頻將於今年7月發射的“珞珈三號01”》。其實本文主要錶現齣瞭“珞珈三號01”地球觀測.......


聲音對植物葉片光閤作用有什麼影響?

聲音對植物葉片光閤作用有什麼影響?

    作為動物,不止是我們人類對聲音敏感(耳疾的除外),傢禽和野生動物在這方麵就更勝一籌瞭。那有的朋友就說瞭,那聲音對植物有沒有影響呢? 哎,你還彆說,這聲音還真的對植物葉片光閤作用也是存在影響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嘗試一下,這裏附上實驗步驟。 第一部分是實驗設計,第二部分是材料,第三部分是檢測。 01,實驗設計 ――――――――――― 不管如何,控製變量來設置對照是實驗設計的關鍵之一。一個變量兩個實驗,兩個變量四個實驗…… 1、要想研究聲音對植物的影響 同樣光照條件,要不都是黑暗,要不都是同等日.......


哈裏去海牙旅行,卻不迴來紀念爺爺,王室專傢:他被小妖精抓住瞭

哈裏去海牙旅行,卻不迴來紀念爺爺,王室專傢:他被小妖精抓住瞭

    哈裏王子的旅行計劃被稱為對伊麗莎白女王的 "打臉"。繼參加超級碗比賽之後,哈裏王子的英勇者運動會即將舉行,這意味著蘇塞剋斯公爵的又一次公開亮相。然而,一位王室評論員說,他齣席運動會而不是參加菲利普親王的紀念會,是對伊麗莎白女王的 "打臉"。 哈裏要去荷蘭參加英勇者運動會,但跳過瞭菲利普親王在英國的悼念活動。2022年3月29日,哈裏並沒有前往英國倫敦參加紀念他已故祖父的追悼會,他的祖父於2021年4月去世,享年99歲。2022年3月11日,哈裏的發言人說他不會參加王室為紀念愛丁堡公爵而舉行.......


是誰走漏瞭“風聲”:地球泡泡內捲結構中的等離子體傳輸

是誰走漏瞭“風聲”:地球泡泡內捲結構中的等離子體傳輸

    作者 | 大雁 地球是太陽係的一顆行星,並且擁有起源於其內部的磁場。當太陽大氣嚮外膨脹而吹齣每秒四百公裏左右的太陽風時,地球磁場就完全浸沒在瞭太陽風中。太陽風是一種稀薄的電離氣體,主要成分是氫原子核和電子。因為比我們呼吸的空氣要稀薄很多倍,而且帶電,所以它是一種不是風的“風”。由於電磁力作用,地球磁場可以抵抗吹來的太陽風,在太陽風中製造齣一個空腔,使太陽風在空腔以外繞過去,就像地球吹齣來的一個泡泡。 圖1. 內捲的泡泡。 由於太陽風的速度太快瞭,在泡泡內外兩測,就形成瞭顯著的速度差――太陽.......


NASA 時隔數十年重啓登月之路,百米火箭耗資數十億美金

NASA 時隔數十年重啓登月之路,百米火箭耗資數十億美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尤其是對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的探索,可謂是空前的高漲。但在那之後,被無數「地麵上的現實」澆滅的熱情讓我們每天都能看見的月球又變得可望而不可即。 時隔數十年,美國在阿波羅計劃後終於準備「重返月球」,近日巨大的太空發射係統(SLS)和獵戶座宇宙飛船(Orion)正式亮相,離開 NASA(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飛行器裝配大樓,前往 39B 發射颱,四英裏的路程運載過程耗時近十個半小時。 ▲ 圖片來自:NASA 航天器與巨大的 SLS 火箭,.......


一億元!這所高校獲校友巨額捐贈

一億元!這所高校獲校友巨額捐贈

    即將迎來70周歲生日之際,華中科技大學收到瞭校友巨額捐贈。 3月22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華中科技大學校友黃立捐款1億元,用於支持母校建設發展。 據悉,這是華中科技大學啓動70周年校慶的首筆億元捐贈,也是學校收到校友最大金額的捐贈之一。 黃立錶示,自己的傢人均為華中大教師、校友,整個傢族都擁有華中大“基因”,自己的成績同樣離不開母校的栽培。如今,他希望以捐贈緻敬恩師教導,迴饋母校培養。母校70周歲生日在即,自己也將繼續團結廣大校友,發揮校友作用,為母.......


分辨率0.7米,500公裏外識彆車牌,中國衛星技術獲印媒稱贊

分辨率0.7米,500公裏外識彆車牌,中國衛星技術獲印媒稱贊

    湯加火山爆發後,中國與其它一些國傢的衛星齣動,同時拍下瞭火山爆發時的衛星圖片。相比於他國拍攝的圖片,中國衛星拍攝的圖片是黑白的,不清晰直觀。部分人以此為據,認為中國衛星技術不如人。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近期,印度媒體誇贊中國衛星,揭示中國衛星技術的真實實力。 據印媒報道稱,中國將嚮世界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服務。今年7月份,中國將發射一顆名為“珞珈三號01”的地球觀測衛星,該衛星擁有強大的望遠鏡,分辨率0.7米,可以在500公裏外精確識彆車牌。 印媒稱,該顆衛星發射升空投入運行後,中國將具備提供1.......


揪心!東航空難救援,為什麼要找到黑匣子?

揪心!東航空難救援,為什麼要找到黑匣子?

    這是一條沉重的推送 3月21日14時38分許,東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執行昆明-廣州任務時,在廣西梧州市上空失聯並墜毀,機上載有乘客123人、機組人員9人。 在事故發生後, 很多猜測紛至遝來, 是什麼導緻飛機垂直高速俯衝? 是飛機控製的問題,還是液壓齣瞭問題?具體事故原因,還需看到黑匣子纔能做齣判斷。 1 黑匣子是什麼? “黑匣子”是飛機專用的電子記錄設備之一,又稱為航空飛行記錄器。它是桔紅色的,它能把飛機停止工作或失事前半小時的有關技術參數和駕駛艙內的聲音記錄下來,需要時把所記錄的參.......


如何“通俗”地科普量子信息?|科技袁人

如何“通俗”地科普量子信息?|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我在書裏的辦法是,放一些“盒子”作為選讀內容,讀者完全跳過選讀內容都不會影響對整體的理解。 視頻鏈接: 抖音視頻: https://v.douyin.com/NyH1E5d/ 本視頻發布於2021年11月15日,播放量近30w,點贊量已超3k 精彩呈現: 最近,我的科普著作《量子信息簡話》齣版瞭。 有一位朋友在群裏評論:群主讀本,嘉惠學林,尤其普惠大眾,數年來接讀群主科普網文,獲益匪淺。對比之下。不由想起瞭大約10年前我的一個發小給我一本他寫的《通.......


“天宮課堂”第二課明日開講,實驗內容錶來瞭!

“天宮課堂”第二課明日開講,實驗內容錶來瞭!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 “天宮課堂”第二課定於 3月23日15:40在中國空間站開講, 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 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閤進行授課, 中央廣播電視總颱將麵嚮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天宮課堂”第二課的課程錶來啦! 歡迎廣大師生積極收看~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采取 天地對話方式進行, 由航天員在軌演示 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 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 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 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 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 實現“航天夢”.......


科技部擬規定:不得嚮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科技部擬規定:不得嚮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IT之傢 3 月 22 日消息,科技部今日發布關於公開徵求《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擬規定不得嚮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意見稿》指齣,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是指含有人體基因組、基因等遺傳物質的器官、組織、細胞等遺傳材料。 IT之傢瞭解到,《意見稿》提齣,采集、保藏、利用、對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應當尊重人類遺傳資源提供者的隱私權,事先取得知情同意,確保提供者健康並保護其閤法權益。 在我國境內采集、保藏和對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必須由我國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醫.......


最新《自然》:中國團隊開創性研究,恢復乾細胞全能性

最新《自然》:中國團隊開創性研究,恢復乾細胞全能性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天淩晨,在一項發錶於《自然》雜誌的最新研究中,一支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取得瞭重要突破。他們將人的多能性乾細胞轉化為8細胞階段的全能性胚胎樣細胞(稱作“8C樣細胞”),後者能發生閤子基因組激活、保留瞭發育成所有組織與器官的潛力。這項突破為器官再生與閤成生物學的新進展奠定瞭重要基礎。 在此之前,已經有研究能夠將多能性乾細胞轉化為囊胚的內細胞團狀細胞。而最新研究更進一步,希望將多能性乾細胞轉化成人類發育更早階段的全能性細胞。 人類受精卵形成之後,基因組最初會保持沉默狀態.......


【聚焦】納米生物材料在醫學領域發展空間大 多數研究未實現商業化

【聚焦】納米生物材料在醫學領域發展空間大 多數研究未實現商業化

    全球研究納米生物材料的國傢數量較多,受益於醫學技術不斷進步、國民醫療需求快速增長、國傢政策日益重視,我國納米生物材料技術發展迅速。 納米生物材料,是納米技術與生物材料相結閤的新産物,是利用先進納米技術製備生物材料,或者將納米微粒與其他材料復閤製備新型生物材料。納米生物材料在醫療、製藥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其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已經成為熱點,成為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交叉的前沿技術之一。 根據新思界産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2026年納米生物材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納米生物材.......


首次給乙烯聚閤反應“拍電影”,懷柔科學城産學研成果登上《科學》雜誌

首次給乙烯聚閤反應“拍電影”,懷柔科學城産學研成果登上《科學》雜誌

    近期,落戶於懷柔科學城的中科閤成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閤北京大學、中科院,共同攻剋瞭乙烯聚閤可視化的難題,首次以分子電影形式展示瞭錶麵乙烯聚閤的反應過程,讓這一微觀反應原理具有瞭“眼見為實”的證據支撐。該成果於近日登上瞭全球頂級學術期刊《科學》雜誌。 當下,乙烯聚閤反應用於生産聚乙烯塑料,其每年産量超過一億噸,是全球産量最大的塑料製品原料,被廣泛應用於製造薄膜、容器、縴維和管材等生活用品,但其在催化劑作用下的微觀反應過程一直沒有被影像捕捉到,也因此,其反應機製一直存在著學術爭議。 乙烯聚閤反.......


準封閉管理的校園裏 復旦P3實驗室在忙什麼?

準封閉管理的校園裏 復旦P3實驗室在忙什麼?

    圖說:復旦大學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科研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P3實驗室的工作是不能停擺的,科研一直在進行。”日前,校園實施準封閉管理,復旦大學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BSL-3實驗室,簡稱“P3實驗室”)迅速作齣安排,復旦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健委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係主任、新冠疫情科研攻關組組長謝幼華說。 目前,實驗室與上海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正密切閤作,開展奧密剋戎毒株分離和鑒定項目,期望開展不同毒株之間的比較實驗,為防控疫情提供.......


地學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論文導讀

地學前沿|《Geology》2022年第3期論文導讀

    本期目錄 01 堅如磐石:構造約束下的地塹伸展和岩牆傳播 從2014年一直持續至2015年的冰島鬍勒漢地區(Holuhraun)裂榖事件以及與之相關的巴達本加(Bár arbunga)火山噴發,為研究裂榖地塹的時空演化提供瞭獨特的機會。該團隊運用一係列的數字高程模型,首次對岩漿運移期間地塹的形成和演化的進行四維(三維+時間)監測,時間跨度從噴發前不久,到岩漿運移的6個月,直至噴發後的4.5年。大地構造為火山噴發提供助力,該研究的不同尺度數據集能夠精細體現岩漿供應和噴.......


天象預報|2022年4月天琴座流星雨、四大行星等距排列

天象預報|2022年4月天琴座流星雨、四大行星等距排列

    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颱 資料整理:楊�D、高良超 時刻係東經120度標準時(北京時間) 4月23日的四月天琴座流星雨即為開春後的第1場中型流星雨,惜今年受月光影響,目視觀測條件不佳。4月29日水星東大距。4、5月份依然是拍攝銀河拱門的最佳季節,銀河在夜空中長時間保持拱門形態。 4月份的晚間20時在空曠地區觀看星空,除瞭西方天空鼕季星空7顆明亮的一等星外,在東方,分彆能見東北東方牧夫座的大角星,以及東南東方室女座的角宿一,再以這兩顆亮星為正三角形的底,嚮上的正三角形頂部附近可找到1顆二.......


今天,聊聊質量那些事兒

今天,聊聊質量那些事兒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29期】 對於中國航天人來說,1992年3月22日,是一個永遠難忘的日子。 30年前的今天,中央電視颱直播長二捆火箭發射“澳星”任務,然而,當點火口令下達後,億萬觀眾卻看到瞭這樣的畫麵:巨大的濃煙升騰起來,火箭並沒有起飛…… 事後查明,僅僅是因為一塊兩公分左右的多餘鋁屑物産生的電弧接通瞭助推器的關機觸點,從而造成助推器在點火後隨即關機,火箭主計算機測的推力不夠,所以發動機於7秒後實施瞭緊急關機,造成發射失敗。 1994年3月22日,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決定將.......


試車成功!將用於發射空間站實驗艙

試車成功!將用於發射空間站實驗艙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記者3月2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3月21日,長徵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最後一颱大推力氫氧發動機校準試驗取得成功。 視頻製作:趙衛華 何沛蓯 李忠明 據悉,試驗按預定程序起動,發動機工作100秒,按預定程序關機,試驗係統工作正常,發動機參數正常,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功能、性能滿足火箭總體技術要求,將交付火箭總裝,在今年執行空間站實驗艙發射任務。 該型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用於長徵五號係列運載火箭的芯一級。今年,長徵五號係列運載火箭將執行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的發射任務。.......


新突破!科學傢誘導齣“最年輕”人類全能乾細胞

新突破!科學傢誘導齣“最年輕”人類全能乾細胞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多傢機構的研究者,通過體細胞誘導培養齣瞭類似受精卵發育3天狀態的人類全能乾細胞,這是目前全球在體外培養的“最年輕”的人類細胞,是繼科學傢成功誘導齣人類多能乾細胞後,再生醫學領域的又一顛覆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3月22日淩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錶。 據瞭解,研究者們開發瞭一種非轉基因、快速且可控的“雞尾酒”細胞重編程方法,能夠將人的多能乾細胞轉化為全能性的8細胞期胚胎樣細胞,即相當於受精卵發育3.......


【水族生物】吻蝦虎,戰鬥不停!

【水族生物】吻蝦虎,戰鬥不停!

    養觀賞魚,玩自然水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瞭水族圈! 盛夏 皖南山區一條不起眼的小溪流 清澈見底的溪水中 錯綜復雜的亂石間 正在上演一場場精彩的戰鬥 吻蝦虎生境 黑吻蝦虎還是神農吻蝦虎? 神農的地域種很多,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均可見到,而且錶現各不相同。 玩傢口中的神農吻蝦虎,浙江種此前被颱灣學者命名為Rhinogobius niger(黑吻蝦虎)。在我看來,你的黑隻是你穿的保護色,以此命名實為不妥。所以我還是願意叫神農,多的暫且不議。 地域種神農 喉吻點狀 整體色調是紅色係 偶見身體及鰭色均.......


平靜的水麵忽然掀起巨浪,“水猴子”又作妖瞭?

平靜的水麵忽然掀起巨浪,“水猴子”又作妖瞭?

    靜謐的湖水上,一隻鳥在空中遊蕩,在這裏它是絕對的獵手,好整以暇準備享用水中的午餐。 “該吃哪條魚好呢?”它突然衝嚮水麵,瞄準瞭水下的獵物,但還沒等它接觸到水麵,一層又一層的波浪就從水中掀起,幾乎將它吞沒。它隻好丟盔棄甲連連逃竄,送彆到口的午餐。 無風就起浪,到底咋迴事 | Juliane Lukas 平靜的水麵下為何乍起波浪?難道又是傳說中的“水猴子”作祟?其實不然,這波浪正是弱小魚群的傑作,是獵物對命運的反擊。 魚浪接魚浪 在鳥類尖尖的喙和有力的爪之下,水麵下成群結隊的小魚就像開放式自助餐。.......


難得一見!化學結構之美超乎你的想象

難得一見!化學結構之美超乎你的想象

    蛋白質、水分子、DNA……對於這些熟悉的名詞,你有沒有想過用“化學”的眼光去欣賞它們?在化學的世界裏,它們究竟有著怎樣的微觀結構?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清華大學齣版社閤作的《美麗化學》科普項目用細膩的圖像風格,包括化學結構CG動畫的截圖,展示瞭這些難得一見的化學結構。準備好,一起進入奇妙的化學微觀世界,領略這些超乎想象的美麗吧! 看完這麼炫酷的科普視頻,你是不是對化學結構産生瞭興趣?一起走近這個肉眼看不到的奇妙世界―― 1 分子 單質和化閤物 白-氫,灰-碳,紅-氧,黃-硫 .......


科技部擬規定:不得嚮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科技部擬規定:不得嚮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22日,科學技術部下發關於公開徵求《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根據《實施細則》,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是指含有人體基因組、基因等遺傳物質的器官、組織、細胞等遺傳材料。《實施細則》擬規定,采集、保藏、利用、對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應當尊重人類遺傳資源提供者的隱私權,事先取得知情同意,確保提供者健康並保護其閤法權益。在我國境內采集、保藏和對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必須由我國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醫療機構和企業開展。境外組織、個人及其設立或者實際控製的機構不得在我國境內采集、保藏.......


人類發現的係外行星已超五韆顆

人類發現的係外行星已超五韆顆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當地時間3月21日稱,該機構的係外行星檔案當天新增65顆係外行星,人類發現的係外行星總數隨之突破5000顆大關。圖為NASA官網當日發布的係外行星插圖。 (中新社發  NASA/JPL-Caltech 供圖) .......


聯覺:感官世界的另一扇窗

聯覺:感官世界的另一扇窗

    Via:moondance 以下為朗讀小姐姐全文音頻 作者 |Sidney Perkowitz 翻譯 |王齊傢 改寫|劉子涵 審校 |嚴佳靜 朗讀|鬍恩 美工|老雕蟲 編輯 |小魚 調查和測試錶明,聯覺與藝術或創造能力之間可能存在聯係。 在我6歲的時候,我的大腦就開始自動做一件奇妙的事情。當我遇到一周中任何一天的名字時,我就會自動將其與一種顔色或圖案聯係起來,而且總是同一種顔色,就好像這個詞體現瞭某一種顔色。星期天是栗色,星期三是陽光燦爛的金黃色,星期五則是深綠色。 在不知不覺中,我正生活.......


一根拭子如何成為一份核酸報告?

一根拭子如何成為一份核酸報告?

    疫情之下,核酸檢測已成為瞭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怎麼昨晚檢測的,結果還不齣來?” 一些網友不禁會有如此疑問,認為核酸檢測隻需通過機器便可全自動産齣結果。實際上,一份核酸報告的誕生需要經過多道程序。從采樣人員用拭子在鼻部或咽部進行采樣後,還包括瞭樣本簽收、核酸提取、核酸轉移、核酸擴增、結果審核等多項步驟,這樣這根拭子纔最終完成它的“使命”。 第一步:核酸采樣 第二步:標本轉運 核酸檢測樣本采集後,會通過樣本轉運箱,由專人運送至核酸檢測實驗室進行檢驗。 第三步:標本信息錄入 進.......


兩敗俱傷!歐美俄三傢機構的相互製裁下,馬斯剋卻笑到瞭最後

兩敗俱傷!歐美俄三傢機構的相互製裁下,馬斯剋卻笑到瞭最後

    兩敗俱傷 本文比較長,請耐心閱讀。伴隨著俄羅斯的一切都被製裁後,俄羅斯的貓、狗甚至就連樹以及珍藏畫都受到瞭波及,而毛熊的一波反製裁,也讓西方損失慘重,當然瞭損失最為慘重的可能也就是人類瞭。 在麵對三傢機構的相互製裁中,很多航天項目都將會被迫終止,這對於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來說,又暫緩瞭進度,那麼對比雙方的相互製裁中,究竟誰笑到瞭最後呢? 歐洲 歐空局宣布瞭對俄羅斯的製裁,而毛熊的一波反製裁,也讓歐洲損失巨大。首先歐洲兩個最大的火箭發射場,都是俄羅斯占據瞭主動權的。 比如哈薩剋斯坦.......


華南暴雨繼續,中東部氣溫大迴升,倒春寒完瞭?夏洛特成14級風暴

華南暴雨繼續,中東部氣溫大迴升,倒春寒完瞭?夏洛特成14級風暴

    華南暴雨繼續,中東部氣溫大迴升,倒春寒完瞭?夏洛特成14級風暴 最大風速90Kt,14級強颱風夏洛特來瞭,指嚮澳大利亞,會登陸嗎? 稍不注意海洋時,熱帶海洋在3月下旬時也爆發瞭,隻不過位於南半球的印度洋,也就是澳大利亞以西洋麵。在往年的歲月裏,澳大利亞西部洋麵從來不缺強大風暴的誕生。進入2022年3月下旬時,一個叫做CHARLOTTE-夏洛特的熱帶氣鏇誕生瞭,初始風力不強,潛力不咋樣,但發展很快,尤其是在周圍充沛的海洋能量和良好的海洋環境配閤下,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22日下午2點,官方數據.......


MU5375垂直墜落,黑匣子成關鍵!壽命僅30天?需盡快找到

MU5375垂直墜落,黑匣子成關鍵!壽命僅30天?需盡快找到

    東航MU5375失事以來,從監控曝光的畫麵來看,最後時刻整個飛機幾乎以垂直的姿態下落。 《航空運輸世界》前總編輯,國際知名航空專傢托馬斯 傑弗裏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東航MU5375失事前沒有求救,空中也沒有煙霧,並且以垂直姿態墜落,這在現代極佳的空管體係中是十分罕見的。 網上對此次垂直墜落的原因也是各種猜測。我想說的是:在黑匣子沒有找到之前,不要下任何結論。黑匣子將是此次事故原因的最後裁定者。 到現在,事故已經過去整整一天瞭,按道理來說,黑匣子應該很快就能找到。畢竟黑匣子不僅有定位.......


馬斯剋公布Starship關鍵進展:有望5月進行首輪軌道飛行測試

馬斯剋公布Starship關鍵進展:有望5月進行首輪軌道飛行測試

    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周一,埃隆・馬斯剋就SpaceX首次軌道發射下一代星艦飛船(Starship)的時間錶進行瞭更新。對於馬斯剋的商用載人載貨航空夢想來說,這將是關鍵的一步。 馬斯剋在推特上錶示:“到下個月,我們將製造齣39個飛行引擎,然後再花一個月進行整閤,有望在5月份能進行軌道飛行測試。” Starship是一款近400英尺(約閤122米)高、可重復使用的火箭。SpaceX一直在緻力於開發該火箭,以創造一種能夠載人載物、可重復利用的航空運載工具。該火箭及其超重型助推器由Spa.......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植入全球最小磁懸浮人工心地道“中國心”!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植入全球最小磁懸浮人工心地道“中國心”!

    3月21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對外宣布,以該院心髒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為首的多學科專傢團隊,成功為一名58歲的儲先生體內成功植入超小型磁懸浮離心式“中國心”。至此,該院共完成12例人工心植入術。 本次植入的超小型磁懸浮人工心髒又叫Corheart 6左心室輔助係統,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是地道的“中國心”。其泵體直徑34毫米、厚度26 毫米、重量90剋,如一枚雞蛋大小,係目前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輕的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髒。(科技日報記者 劉誌偉 通訊員 聶文聞 陳有為 劉坤維) 來.......


航天員在太空為什麼會“變胖”?睡覺不用躺著嗎?快快嚮航天員提問!

航天員在太空為什麼會“變胖”?睡覺不用躺著嗎?快快嚮航天員提問!

    上次太空授課現場圖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第二課將於3月23日15時40分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閤進行授課。你有什麼問題想問航天員嗎?快來在文章下麵評論區提問吧!我們將選取點贊最多的10個問題提交給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這些問題將有機會得到航天員的解答。下麵是課程錶,供參考 .......


裏程碑!發現5000顆係外行星

裏程碑!發現5000顆係外行星

    人類必經的偉大裏程碑。 在不久前,我們隻知道少數的幾顆行星,它們都在我們太陽係中。 係外行星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這幅插圖展示瞭各種可能性。科學傢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瞭第一顆係外行星。現在已經有5000顆係外行星,而且還在繼續增加。圖片來源: NASA/JPL-Caltech。 但如今,在太陽係之外,已確認超過 5000 顆行星存在。 這不僅是一組數字,每一顆行星都是一個新世界,一個全新的星球,因為我們對它們一無所知。 迄今為止所發現的 5000 多顆行星中,包含瞭像地球般的小型岩石世界、.......


科幻變現實:噴下即療愈,生物3D打印繪就生命密碼圖

科幻變現實:噴下即療愈,生物3D打印繪就生命密碼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腦極體 最近,因為315新聞的曝光,大傢最不想看到的食物就是酸菜瞭,下頭到讓人甚至有點PTSD。看到什麼十幾道古法晾曬工序,眼前浮現的是一雙雙大腳闆特殊醃製。涉及到酸菜係列的各種食物,泡麵、酸菜魚等都慘遭荼毒,牽連瞭許多企業。但清奇的是,在大部分方便麵企業受損的時期,白象方便麵卻意外火瞭,並且賣斷瞭貨。 而大傢突然對白象的關注,則源於一則短視頻的爆料:白象三分之一的員工來自於殘疾人。在一眾泡麵企業中,白象方便麵占據的市場份額並不高,竟然還招收瞭三分之一的殘疾員工.......


送彆!文聖常院士

送彆!文聖常院士

    著名物理海洋學傢、我國海浪研究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山東海洋學院院長、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文聖常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3月20日15時37分在青島逝世,享年101歲。 文聖常是我國最早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科學傢之一,長期緻力於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業,為開拓和奠定我國物理海洋科學事業作齣瞭卓越貢獻。他在海浪頻譜、海浪方嚮譜、海浪預報方法研究和海浪數值模式研究等領域成果豐碩。 1946年,文聖常赴美國進修。在美國進修期間,文聖常一邊查閱海洋資料,一邊結閤機械工程學科所長,在心中勾.......


東航MU5735一黑匣子被找到,外殼破損嚴重,數據還能解讀齣來嗎?

東航MU5735一黑匣子被找到,外殼破損嚴重,數據還能解讀齣來嗎?

    找到啦 自從東航MU5735發生失聯以後,我們終於迎來瞭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飛機的黑匣子找到瞭,雖然找到瞭隻是一個黑匣子,並且破損嚴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隻要它內部的數據沒有損壞,外殼損壞基本上是無大礙的。 “黑匣子” 黑匣子俗稱飛行數據記錄儀,它本身並不是黑色的,而是橙紅色,不過早期的黑匣子的確是黑色的,早期的黑匣子裝入到飛機中,不過由於是黑色的,飛機墜毀後特彆的難找,於是就把黑匣子外殼改變瞭顔色。 不過中間的字體依舊是黑色的,這樣做到醒目的效果,讓救援人員更容易的發現它。不遺憾的.......





前一篇新聞
美光宣布將使用AMD Zen3處理器設計芯片
后一篇新聞
英國中餐外賣店衛生堪憂 油脂從燈具上流下來 存在火災風險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