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喪夫,一生無兒無女,卻有很多孩子叫她張媽媽。
依靠乞討,在貧睏山區建一所免費高中,從2008年成立至今,讓1645名女學生步入大學校園。
如今已經六十四歲的她,滿身病痛,卻不捨得花錢治療,但她的學生卻沒有一個因為沒錢而輟學。
她拖著病弱的身軀,依靠止痛藥,拄著拐杖,也要站在教育的一綫。
她告訴走齣去的孩子們:
不要迴頭,嚮前看,走齣去過得好,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就好。
忘記她,也不要老問她的身體如何。
她就是“燃燈校長”——張桂梅。
她的事跡感動瞭無數中國人,她是行善助學的楷模人物。
失去摯愛,走進偏遠教學
1957年,齣生於黑龍江市的張桂梅,原名
張玫瑰
。
人如其名,長大後的張桂梅麵容姣好,笑靨如花,如玫瑰一樣美麗。
母親病逝後,她跟隨參加“三綫建設”的姐姐來到雲南,支援邊疆的建設,能力齣眾。
在1983年第一次走上教師崗位,也成瞭她一生的方嚮,那就是教育。
1988年,31歲的張桂梅終於找到瞭她想要相伴一生的人。
兩年後,兩人決定結婚,在1990年正式步入瞭婚姻的殿堂。
然而造化弄人,這段美好僅過去瞭六年,就戛然而止!
1996年8月,隨著丈夫的逝去,張桂梅的心也丟瞭,傷心欲絕的她自願調任到偏遠地區。
一邊療愈著丈夫逝去帶來的痛苦,一邊努力地認真教學,工作齣色!
然而不幸再次降臨,一年後,查齣患有子宮肌瘤的張桂梅。
為瞭不影響學生的中考,忍著病痛堅持到把孩子們送上中考的考場,纔就醫。
溫暖的迴饋,因愛而生的華坪女高
而讓張桂梅産生要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一是看到瞭那裏的女孩們,因為教育的缺失,早早就輟學嫁人,一輩子蹉跎在這山村的一隅之地。
二是華坪的鄉親,在她患病無錢醫治時,這些淳樸的人們給瞭她溫暖,告訴她,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醫好她。
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為這裏做點什麼,缺失是什麼,是沒錢沒教育。於是創辦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開始在張桂梅的內心生根發芽。
沒錢就去找,痊愈後的張桂梅放下自己的尊嚴,來到城市,告訴每一個路過的人,她想要創辦一所免費的學校,是否有人願意資助她一些錢,哪怕一塊兩塊的都行!
就這樣,被當成騙子,不被身邊人支持不被理解的她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做成瞭這件事,隻因為心中有愛,有這份堅定
。
2008年8年,華坪女高成立,這是全國第一所吃住學習完全免費的學校,給瞭當地貧苦傢庭的女孩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沒有優秀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支援,張桂梅帶著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瘋狂刷題,帶領孩子們堅持運動,強健身體。
但讓人驚嘆的是,就是這樣的條件下,張桂梅創辦的華坪女高,卻連續十年高考綜閤上綫率達到瞭驚人的百分之一百,讓上韆名貧睏的孩子獲得新生,走齣大山。
十年如一日,持續教育的輸齣卻是以張桂梅的身體為代價。
64歲的她,放不下學校,放不下孩子,即使身體多種病痛,依舊堅守著教育一綫。
她放心不下,她對每一個孩子說,走齣去就不要迴頭,過好自己的生活。但她自己卻能省則省,吃著一把一把的藥片,拄著拐杖堅守。
在她的事跡播齣後,人們敬佩她的同時,還是有人不理解她的堅持,生病看醫生不是為瞭更好更長久地為孩子們的教育奉獻嗎?
畢業學生迴來捐款時,當得知她成為傢庭主婦時,前一秒笑臉相迎的張桂梅,變瞭臉色,一句:“滾齣去”。決絕又冷酷。
當被學生反問道是不是嫌棄她沒能力時,張桂梅告訴她:“
傢庭那麼睏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現在反而當起瞭全職太太。”
更是直言,最反對當全職太太,不要指望男人養,隻有自己有能耐的時候男人纔能把你當迴事!
麵對著大眾質疑,全職太太就可恥嗎?這樣的聲音?真的可恥嗎?
不可恥,傢庭主婦也在為傢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但是她的學生們不一樣,一路走來,比彆人付齣多少努力?沒有好的原生傢庭支持,她希望教育是言傳身教,一代又一代的傳遞,不希望她的學生去依附男人,而放棄自己曾經的努力。
正如華坪女高的校訓:
“我是女高人,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是女高人,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我是女高人,我要上清華攬月,進北大摘星,同學們,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是張桂梅所期望的,從女高齣去的人纔, 當:
心有淩雲誌,而不是把多年努力埋沒於柴米油鹽之中。
最後,這位女學生幡然醒悟,考上特崗教師,也是一個圓滿的結尾!
但願每個曾經為自己努力過的人,初心不移。
不辜負師長和父母,他們都是曾經耗盡精力、耗費金錢,付齣全部力量,為你的成長之路燃燈的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