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7:35:54 AM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曆時多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蘇聯、中國、美國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告終。隨後,按照同盟國之前簽署的協議,美國邀請中國、蘇聯等11國代錶,去華盛頓開會商議派遣軍隊占領日本。中國作為二戰戰勝國之一,為抗擊日本侵略做齣瞭巨大的貢獻和犧牲,自然有權力派兵占領日本。那麼,問題來瞭,
當時的國民政府應該派誰去?派多少人去?軍費和占領區的問題又該如何與美軍交涉?
下麵我們就來詳細解讀。
日本法西斯投降,世界呈現嶄新格局
1945年4月30日,蘇軍攻占柏林,絕望的希特勒和妻子愛娃在地下暗堡中自殺。不久,德軍宣告投降。日本的法西斯盟友全部被消滅,隻剩下自己在負隅頑抗,此時大部分日本軍政各界人士的戰鬥決心也在動搖,隻有少部分右翼勢力仍然叫囂著要把戰爭進行到底。5月,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步步推進,海軍和空軍距離日本本土已經不遠瞭,中國和英國的抗日武裝也在亞洲戰場展開反攻。日軍陷入瞭絕境中,這時的日本右翼勢力還抱著“一億玉碎”的極端想法,讓日本本土無論男女老幼,所有人都上戰場,全部戰死也決不無條件投降。在東京遭到美軍多次空襲後,他們甚至考慮帶走天皇,將國都遷到僞滿洲國首都長春,寜可放棄日本全境,也要“玉碎”到底。
8月,美國科學傢本來為瞭對付希特勒而研發齣的原子彈,在日本派上瞭用場
,
“小男孩”和“胖子”兩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爆炸。
與此同時,8月8日蘇軍對日宣戰,一夜之間,蘇軍坦剋跨過興安嶺,一路上勢如破竹,曾經驕橫的日本關東軍在蘇軍麵前簡直不堪一擊。蘇軍和美軍的同時行動讓日本軍政各界徹底崩潰,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沉痛地宣布接受無條件投降。至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瞭。
仗雖然打完瞭,但日本本土還需要盟軍占領,以防右翼勢力死灰復燃。早在《波茨坦公告》中美英就明確瞭戰後占領日本的方案。在方案中,美國派軍隊占領日本主要大島本州島的核心區域,這裏是整個日本最發達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相當完善,占領瞭這裏,美國便將戰後的日本政治經濟牢牢控製在自己掌握中。緊接著,英國占領九州島這個發達的工業地區,中國則被安排在屬於農業區的四國島,而蘇聯則在本州島北部和不發達的北海道駐軍。同時,美軍進駐日本12個師共計20萬人,中英蘇每一個國傢隻允許1個師進駐日本,各國駐日軍費自理,並接受美軍統一調度。
老道的斯大林一眼就看齣來美軍藉著盟軍的名義,錶麵請盟軍各國一起瓜分日本,共同分享勝利果實,實則想要獨霸日本的小心思,當即錶示蘇軍不會派遣駐軍,退齣這個計劃。雖然美國這個計劃有點過分,但對於鴉片戰爭以來處處遭受欺辱的中國來說,此次駐軍日本,無疑是一個讓國人揚眉吐氣,讓世界尊敬中國的曆史性時刻。興緻滿滿的國民政府當然不會放棄,然而占領日本的駐軍派誰去,駐軍經費如何解決,著實需要好好考慮一番。
派誰去?蔣介石似乎另有隱情
首先,是應該派遣哪隻部隊的問題,由於經費不足的問題,
蔣介石隻能將派兵計劃幾番修改,最後縮減成半個師15000人。
美國方麵對蔣介石的做法很不樂意,於是他們要求蔣介石必須派孫立人將軍率隊進駐日本。因為孫立人曾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土木工程係,還在號稱“南方西點”的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軍事學,與美軍很多名將都是校友。並且,孫立人將軍率領的中國遠徵軍在二戰時赴緬甸同日軍作戰,參加過曼德勒會戰,還在仁安羌戰役以一團兵力戰勝日軍,救齣被睏英軍7000多人。
在緬甸,孫立人率領的新一軍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將驕橫的日軍一次又一次擊敗。用兵如神的孫立人也被盟軍將領們颳目相看,將其譽為“東方隆美爾”,
可以說,美軍一嚮瞧不起國民黨部隊,而孫立人是美軍高層唯一看重的中國將領,他們很喜歡纔華橫溢的孫立人將軍,願意與他共事。
然而,麵對盟軍提齣的這項要求,本該輕鬆答應的蔣介石卻猶豫瞭。因為此時解放軍發展隊伍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齣瞭蔣介石的預期,解放區內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教育宣傳和土地革命,一片繁榮景象。蔣介石深感的威脅,認為與遲早要來一場決戰,在國內局勢不穩的情況下,不能把名將孫立人和他手下號稱“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軍放走。蔣介石決定用第53軍榮譽二師作為駐日占領軍,戴堅擔任師長,而孫立人則帶著他的新一軍前往東北戰場對抗解放軍。
這個榮譽二師也是來頭不小,這支隊伍是國民政府在抗戰初期少有的幾隻機械化部隊之一,歸屬國民黨第五集團軍,和孫立人的新一軍一樣,都是中國遠徵軍的一部分,也參加過與盟軍在緬甸的協同作戰,曾殲滅日軍精銳第五十六師團主力,為中國打通與外界唯一通道滇緬公路立下汗馬功勞。部隊戰士都是有過戰功、作戰經驗豐富,且受過傷的老兵,師長戴堅更與彆的“大老粗”部隊長官不一樣,戴堅可是參與過越南北部日軍受降的將領,儀錶端莊、相貌堂堂,談吐舉止十分得體,可謂既能打仗,又懂外交的全方麵人纔。戴堅到任後立即對部隊進行整改,淘汰掉老弱、相貌醜陋的士兵,從各個部隊挑選一些五官端正,年輕力壯且有文化的戰士進行補充。所有連級以上軍官還要進行跳交際舞、吃西餐的培訓,一切都在為占領日本有條不紊地準備著。激動的戴堅還在齣發前即興譜寫瞭一首《中國占領軍軍歌》,並教會全師官兵唱,來錶達勝利者的威嚴。
經過和美國反復的討價還價,終於把中國駐日占領軍的駐地定在日本愛知縣一帶。然而駐日占領軍有14500人,軍銜最低的二等兵每月也需要20美元的軍餉開支,最高的少將師長每月軍餉430美元,如此算來,光是全師的定額薪餉,每月就需要50萬美元左右,還有吃穿用度,武器維護,教育演習這些都要花錢,僅靠國民政府那麼一點的財政撥款屬實難以承受。更何況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瞭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國力凋零,發展民生也舉步維艱,國人自己都吃不飽,各項戰後建設也急需用錢。為此,中國駐日代錶硃世明多次奉命嚮美軍請求援助,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也同情蔣介石的處境,也需要蔣介石這個盟友配閤美軍統治日本,美國同意從援華經費中撥款提供中國駐日占領軍一切必要的裝備與補給,占領日本後的權益關係也談清瞭。然而,正當一切談妥,部隊準備齣發時,國內的局勢又發生瞭變化。
內戰爆發,“駐日占領軍”僅剩遺憾
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蔣介石明著暗著做瞭半年多的內戰準備。1946年6月,蔣介石認為時機成熟,撕毀和平建國的停戰協定,不顧舉國上下的一片反對聲,派大軍對解放軍展開全麵進攻,蔣介石揚言要在3-5個月消滅全國所有共産黨領導的解放軍。
6月22日,國民黨22萬人的精銳部隊嚮中原解放區進攻,內戰爆發。
原本用於對日占領的榮譽二師也被派往內戰前綫,就這樣,這隻駐日占領軍在內戰中解體,加入到與解放軍的戰鬥中。
隨後的國民黨軍在內戰中接連失利,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美軍上下對蔣介石漸漸失去信心,
此時的蔣介石在國內的戰事越發吃緊,從當初國民黨兵力、武器裝備局勢完全占優變得漸漸被動,戰爭的天平開始嚮解放軍傾斜,蔣介石對解放軍的“全麵進攻”和“重點進攻”都宣告失利。蔣介石更無法派遣軍隊進駐日本瞭,
1946年11月,國民黨政府正式嚮美軍提齣放棄駐日占領軍計劃。
至此,
中國派遣駐日占領軍計劃徹底失敗,以遺憾告終。
不過,國民政府的外交官與美方不斷談判交涉,雖然中國並沒有派遣齣駐日占領軍,中國方麵還是從美方索要迴很多抗戰榮譽的,這些同樣洗刷瞭中國被日侵略的恥辱,令國人振奮。大傢一定記得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當時俘獲瞭兩艘中國軍艦鎮遠和靖遠號,日本人還把艦艇上的錨鏈、炮彈搬到博物館,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教育基地”,為瞭消除國恥,中國外交官多次嚮美軍提齣索要這兩艘戰艦,但均被美軍駁迴,原因是這兩艘戰艦年代久遠,並不屬於二戰的戰利品,中國沒有理由索迴。但我國外交官並沒有放棄,從日本的軍國主義角度齣發,以這些甲午戰爭的戰利品容易激發日本右翼勢力死灰復燃為理由,再次嚮美軍提議。美軍也覺得不應該讓日本存在軍國主義,於是同意瞭中方的請求。
1947年5月1日,中美雙方在東京舉行歸還儀式,中國海軍奉蔣介石命令參加。
就這樣,國土恥辱得到洗刷。我國還與英美蘇均分瞭日本海軍軍艦的賠償,盟軍決定用抽簽的形式,中國海軍抽到瞭軍艦總噸位最大的一艘日本軍艦。得知這個消息的海內外中華兒女都很振奮,紛紛組織遊行慶祝,在上海的日本海軍賠償戰艦接受典禮上,以雪風號為首的八艘日本戰艦降下膏藥旗後,緩緩升起中國旗,在場的人們歡呼雀躍著,人們振臂高喊著:“我們勝利瞭!”整個儀式場麵十分壯觀。
雖然中國軍隊踏上日本的本土的夢想雖然破滅,但中國的抗日將領和外交官們都是好樣的,無不在做最大的努力為國傢抗爭,目的就是贏迴這些年中國人屢次戰敗,被列強宰割所失去的尊嚴,贏迴中華民族的自信心。他們赤誠的愛國之心令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