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1:19:52 PM
近日,作為中國最頂級的美術類學府,中央美術學院2021年的畢業生就業情況比較火爆,主要因素是其中的畢業生就業去嚮與薪酬水平數據,好像讓人突然發現,學美術找不到固定的工作、工資水平也不夠高,為何每年還是有那麼多學生往藝考這個“火坑”裏跳?
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自由職業”的熱議
我們來看看中央美術學院引起大眾熱議的數據情況。學校就業質量報告公布的數據是本科畢業生中有52%的人選擇“自由職業”、碩士生也有43.92%的人選擇“自由職業”,大傢所理解的“自由職業”就是無法找到固定工作後的選擇,卻對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性質瞭解不透而造成的“誤解”。
什麼是“自由職業”?比如一位播音與主持藝術類畢業生,畢業後選擇從事商演主持類相關的工作,她沒有加入任何一個公司,考個人的人脈與朋友圈承接各種商演主持業務,雖然天天忙得不亦樂乎,但對於大眾來說,這位沒有固定公司就業的畢業生就屬於自由職業。就好比大傢看到城市人流較大的商圈周邊主乾道旁擺著各種“水電維修”、“沙發換新”、“通下水道”等等廣告牌的“自由職業”裝修工。美術類畢業生從事的自由職業有哪些?很多畢業生並不是選擇入職某個企業,而是自由承接各種牆繪、動畫製作、遊戲角色原畫、攝影、裝飾裝修設計圖、畫展策劃人、銷售自創美術作品、從事各種美術教師短期提升培訓、齣版美術類集訓教材、小型手工藝雕塑作品銷售以及在各種古鎮從事人物頭像繪畫銷售等等,各種各樣的“自由職業”無所不在。
畢業生薪酬水平的熱議分析
中央美院畢業生就業報告第二個引起熱議的就是畢業生薪酬狀況,這是畢業生畢業時或者畢業半年左右的薪酬情況。學校公布瞭本科畢業生薪酬占比構成,其中年薪在3萬元以下的占比達到瞭11.48%、3-5萬元占比1.64%、5-10萬占比32.79%、10-15萬占比26.23%、15-20萬占比9.84%、20萬以上占18.03%。
作為國內頂級美院,本科畢業生薪酬低於10萬元,大傢都覺得不可想象,而且占比居然高達45.91%,接近一小半年薪在10萬元以下,作為頂級美院,畢業生們的薪酬難道不應該都在10萬、20萬元以上?大傢都看到一些知名畫傢的作品,動不動就賣幾十萬、幾百萬、幾個億,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些畫傢中有些可能一輩子就畫瞭那麼一幅可以賣這個價的作品,其他作品售價可能就是幾韆、幾萬而已。
畢業生薪酬統計一般截止畢業當年的8月30日或者是12月底,也就是通過畢業後3個月或者6個月的工資水平轉化而來的年薪。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剛剛畢業,可能還在籌劃自己的“自由職業”之路,沒有什麼收入,是正常的事情,特彆是畢業剛3個月,轉換齣來的年薪低於3萬也不奇怪。有的畫傢前半輩子都窮得叮當響,可是齣名後的那刻,幾乎就是直綫從底層躍居最頂層瞭,齊白石如此、米勒也是如此。
對於“自由職業”者,其收入是不固定的、隨機的,就像我們固定職業的銷售人員,大多數企業采用的是低底薪、高提成的待遇政策,銷售人員平時年薪可能很多也低於3萬,但其總收入可能遠遠超過10萬。也有很多第一年沒有銷售業績,隻有年薪3萬,可是到第二年開始逐漸産生業績,年薪超10萬的,這種屬於正常現象。
對於剛畢業的美術類本科生,年薪10萬以下算低嗎?個人覺得不能算低,作為文科類的美術專業,與其他的文科類專業畢業生薪酬比較,中央美術學院的13.12%的畢業生薪酬5萬以下算低瞭,但5-10萬之間的不能算低。
我們看同樣是中國頂級美院的中國美術學院,2021年畢業生平均薪酬為8500元,其中月薪4000元以下的占8.7%、4000-6000元之間的占25.3%、6000-8000元之間的占27.1%,那麼也齣現瞭年薪10萬以下人數占比在61.1%。但是,中國美院畢業生靈活就業的比例則遠遠低於中央美術學院,隻有6.3%的畢業生靈活就業,受雇就業的比例則高達51%瞭。
2021中央美院畢業生去嚮統計錶
為何筆者說剛畢業的美術類本科生3個月或者6個月轉換過來的年薪10萬不算低,首先最核心的原因是剛畢業,而且其中一半是“自由職業”,起點肯定不高。另外比如筆者所呆的重慶,2020年各行業平均工資水平,生産製造、社會生産服務、生活服務、辦事人員等三大崗位所有行業人均工資水平都在10萬以下,而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超過10萬的隻有采礦業、文體娛樂業、科研與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少數幾個行業。
另外,我們要看到,中央美術學院2021屆本科畢業生總人數僅802人,其中有230人畢業後選擇讀研深造,實際選擇自由職業的人數為417人,研究生選擇自由職業的人數更隻有159人,絕對數並不多,他們畢業後,依靠自己在藝術方麵的造詣,選擇自由職業,雖然起點比較低一點,但實力並不能小覷。這就是為何我們的畢業生就業藍皮書,除瞭統計畢業生的就業薪酬之外,還會統計畢業生畢業三年後、五年後的薪酬增長、職位升遷等相關方麵的情況。
畢業生去嚮教育行業的分析
除瞭上述兩大爭議之外,還有一個影響比較大的就是畢業生的行業去嚮問題。中央美術學院選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中,去嚮教育行業的占比達到33.63%、文體娛樂業占比25.22%、信息傳輸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18.14%。
這裏齣現瞭一個很有意思的輿論,美院畢業生去嚮教育行業最多,占三分之一瞭,他們理解這些畢業生全部進入瞭各種美術類藝考培訓機構做美術培訓老師,於是乎齣現瞭:“美術生參加藝考乾什麼?考美院!考上美院乾什麼?去美術培訓機構當老師;當培訓老師乾什麼?讓學生考上美院!”的惡性循環邏輯。真的如此嗎?每年八大美院加上清華大學錄取的美術類學生隻有1.2萬餘人,全國每年錄取的藝術類本科生人數達到45萬人,美術類教育培訓機構能消耗如此大體量的畢業生嗎?每年有百分之一的畢業生能被這個行業消化,都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瞭。
藝考熱火熱的原因分析
的確,近年來的藝考熱的確有點過火,幾乎所有本科高校都在開設藝術類專業,連有些醫學類專門院校,都在招收藝術生,一些純工科高校,也開設藝術類招生專業,為何本科高校開設藝術類專業如此熱?因為有幾大原因造成此一現象。
第一個原因是之前藝術類專業廣泛開設校考,學校具有極強的自主招生權,這是高校所熱衷招收藝術生的原因之一;第二是因為藝術生學費比較高,普通文化生的學費一般都在4500-6000元之間,而藝術生的學費一般都在1萬到1.5萬之間,民辦高校的藝術類專業收費更高,這是學校創收的一條非常好的途徑;還有第三個原因,藝術生專業能力在招進來時,已經受到瞭社會上各種藝術類培訓機構的強化訓練,各種培訓機構成瞭藝術類本科專業的社會化預科班,這是降低高校教學成本的最佳“配套”。這三點就注定瞭高校對藝術類專業開設熱潮的無法消退。
藝術生為何熱衷於此?對於高考生及傢長來說,為何都一股腦地擠進藝考升學這條“捷徑”?因為高考文化成績要求低,文化成績原來隻要一本綫的60%,目前大幅度提升後,也隻需要一本綫的70%到75%,依然大幅度低於純文化生,由此導緻大量的文化成績在300-400分之間的文化生轉而成為藝術生,甚至有300分以下的文化生也被各個行業的藝考機構、高中老師轉化成瞭藝術生,於是藝考路上的參考人數越來越多,近年更是接近120萬人。
藝考還是捷徑嗎?並不是,藝考內捲已經超過瞭普通文化高考,文化生的本科升學率超過40%,而藝考生的本科升學率有多高?每年120萬藝考生,錄取人數大約隻有45萬,本科升學率隻達到37.5%,這個本科升學率已經遠低於文化生的本科升學率瞭。
藝術生心目中的985就是各大校考院校,“30+18”所高校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藝術類985院校,而這些高校的平均錄取率隻有1.2%左右,而普通文化生的985高校全國平均錄取率為1.8%左右,藝考生的校考錄取率也已經遠低於文化生的985高校錄取率,藝考早已不再是捷徑,而是窮途。
正確看待藝術生就業
本文筆者詳細闡釋瞭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就業報告中的一些網絡輿論,並不是勸大傢都去做藝考生,因為藝考已經不是捷徑,各位高中生及傢長,一定要對孩子有著足夠的瞭解、對藝考有著足夠的瞭解之後,纔確定孩子是否走藝考升學之路。
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優秀畢業生,中央美院也有近兩成畢業生年入20萬以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有一部分畢業生走入自由職業之路,自由職業並不是藝術生的專利,年入低於10萬的本科畢業生,不止美院有、不止藝術類專業有,目前社會最熱門的計算機類、通信類、電子信息類專業中,依舊有很多年入低於10萬的畢業生。大傢都清楚醫學類專業、特彆是臨床醫學畢業生薪酬高,但是剛畢業的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甚至很多還沒有藝術生的待遇高,這都是一種臨時現象,這一點我們要有足夠的理解。
對於熱愛藝術的中學生、對於有天賦的藝術生,對於文化成績也非常優異的中學生,是目前最受各類美院所關注的群體,整個國傢教育部門、藝術類高等院校都察覺到瞭目前藝術類教育體係中的那些不足,改變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