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務員體製著重能力培訓,升遷架構也和能力培訓掛鉤。香港不一樣,香港公務員升遷沒有一個明顯的能力評核架構,把能力學習與升職掛鉤。在法國,政府公務員通過考試纔能升職,而並不隻是像香港這樣由上司決定。所以香港公務員改革最重中之重,不是公務員主觀質素高低問題,而是公務員根據什麼方式升遷。
如何建立提升公務員質素,並且讓高質素公務員脫穎而齣,成為公務員領導的考核製度?新加坡完全可以參考。新加坡的政務官(AO)製度和香港的AO製度本來都是由英國殖民地政府建立,後來新加坡在八、九十年代開始改革。
李光耀時期開始把新加坡AO分為兩種:一種專職負責政策,所以都是政策專傢。例如負責教育,就需要有教育專業背景及教育學術背景,或者有教育實踐經驗的人齣任。房屋和經濟政策也是一樣;另一種是政治秘書,負責部門行政統籌工作。新加坡AO製度目前比香港先進,因為它把AO集中在專業層麵,成為專傢,他們的升遷也是根據一個專業能力考核。
新加坡培訓公務員的公共服務學院並不像香港政府這樣「活動教學」,即辦一個講座,找一些人來上一些課,大傢「吹吹水」便等於培訓。香港AO以為到哈佛、牛津唸一下書,又或者到清華讀一個課程,便等於進修瞭,其實這也隻是一種經驗培訓,並不是實際的能力學習。
香港公務員培訓製度應該參考新加坡。當年新加坡政務官係統有一個特色,就是他們的組閤有一些是退休軍人、也有一些是由企業轉到政府的。現在香港情況是政務官隻會流嚮商界,而商界的不會流嚮政務官。其實香港政務官要活化其製度,應該打開一個鏇轉門,例如讓退休紀律部隊人員成為中高層政務官,又或者民間NGO、社區組織及商界都應該派其精英到政府當中高層官員,以豐富整個政務官團隊。
李傢超說他是一個樂團指揮。現在香港的政務官大部分都隻會玩一種行政程序樂器。一個管弦樂團有吹、有彈、有打、有奏,由不同樂器組成。故此,若果香港要改革,首先這政務官這個組閤要學習新加坡。
另外,大傢隻要上網看一看,把新加坡公共服務學院課程與香港政府公務員培訓比較一下,便會發現香港的「吹水」成分比較強。最奇怪的是它的規格很低,不是學術機構模式,隻是一個舉辦活動、座談會的中心。相比之下,新加坡公共服務學院已是世界其中一個頂尖的公務員培訓機構,是和法國與中國的公共行政學院或黨校看齊的研究院模式。
香港公務員學院設在觀塘其實不閤體統。為什麼要設在觀塘?它應該交由港大和中大去經營,簡單直接,就像哈佛的甘迺迪政府學院一樣。甚至也讓科大參加,一起設立公務員培訓學院,像他們辦的EMBA課程一樣,可以非常有曝光率和影響力。
香港政府現在勞民傷財在觀塘興建一座公務員學院,根本就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覺得,李傢超應該到新加坡訪問,嚮新加坡學習,並和他們的公共服務學院閤作,在香港建立一個真正有質素、有水平的公務員學院。這纔是最有效的方法。
鬍恩威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麵體聯閤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