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10:49:01 AM
元宇宙的熱度,我們已無需多言。而在虛擬空間裏的社交,則是很多年輕人躍躍欲試的基點。畢竟,互聯網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有資訊爆炸,還有那變幻莫測的虛擬社會。而伴隨著互聯網社交巨頭Facebook的更名,目前已有眾多公司宣布入場,聞風而動的國內巨頭也紛紛開始瞭賽道切換。
那麼,虛擬社交App打造的元宇宙到底會是什麼模樣?它與人們想象中的元宇宙社交還有多遠?當我們一覽當下所有元宇宙相關的文章,大傢都會提到《雪崩》,但很少有人會將作者斯蒂芬森的原文放齣。
――“那是超元域(元宇宙)的百老匯,超元域的香榭麗捨大道。它是一條燈火輝煌的主乾道,反射在阿弘的目鏡中,能夠被眼睛看到,能夠被縮小,被倒轉。它並不真正存在,但此時,那裏正有數百萬人在街上往來穿行。”
毫無疑問,《雪崩》裏的場景是極具科幻與浪漫色彩的,雖然它們有著濃重的文學加工痕跡,但依然準確錶達瞭人們對沉浸式虛擬空間的暢想。而在當下,曾被譽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公司CEO大衛・巴斯祖奇則對外錶示瞭他眼中的元宇宙幾大特徵:身份(Identity)、朋友(Friends)、沉浸感(Immersive)、低延遲(Low Friction)、多元化(Variety)、隨地(Anywhere)、經濟係統(Economy)和文明(Civility)。
在筆者看來,QQ、微信、陌陌乃至微博都把平麵虛擬社交普及到瞭極緻。而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進一步打破時間和空間所産生的距離,將以往被限製在平麵顯示裏的一切,具象化為“觸手可及”的周邊事物。
1.打造齣“真實自我”
在《頭號玩傢》裏,我們看到主角在虛擬世界裏擁有著完美替身,這也是他在虛擬世界裏生活、社交乃至馳騁的基礎。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所有元宇宙社交軟件都做不到這一點,它們要麼都是卡通角色,要麼隻有本身形象。不過,伴隨著其它專營虛擬角色的廠商誕生,這一現象有望在未來得到徹底解決。
在這裏,我們給大傢羅列瞭幾個主流的社交APP,以及專門打造虛擬形象的廠商作品,從這些圖片裏,我們大緻能推測齣未來的景象:自由、個性、時尚、高度定製。
《VRChat》
《AltSpace》
《BigScreen》
《Horizon Worlds》
2.虛擬社區的“元宇宙化”
如上文所述,元宇宙裏的社交把一切都變得具象化、實體化,由此帶來的沉浸式體驗將帶給用戶前所未有的真實感,而“社區”的概念也會更加清晰。畢竟,我們將來所麵對的溝通對象,已從頭像、簽名和朋友圈,轉變為立體、真實的個人形象,其所有內外細節都會更快、更高效地幫助我們尋找“同類”。
眾所周知,社區一直是廠商打造虛擬社交的關鍵一環,曾有心理學傢錶示“人們參與社交的動機在於對某一群體歸屬感的獲得,在於通過做齣貢獻而建立自尊並獲得承認,在於為創建自我形象以及自我實現而學習新技能、尋找新機會。”
另外,人類作為群體動物的代錶,天然就具有社交需求,而傳統網絡社交雖然以“自由度高”、“弱連接”、“邊界感明顯”等優勢彌補瞭綫下社交的不足,但真實人際互動所能提供的人際信任、同理心、獲得感、協商邊界、情緒調節以及自我價值感的建立卻變得難度加大。
與之相較,由XR技術打造的沉浸視界雖然也屬網絡虛擬社交,但由於大傢身處在同一個空間裏,彼此之間可以近乎真實得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進而猜測和判斷彼此的心理世界,彼此間的交流與溝通都沒有任何延遲。
這一切,都能給用戶帶來接近現實一般的體驗,而“在嗎?”這句互聯網經典語錄在沉浸世界裏或許將不復存在。
3.隨時隨地可進入的“元宇宙”
近兩年,由Meta打造的一體機頭顯獲得瞭空前成功,其性價比堪稱業內頂流。更重要的是,這種設備完全脫離瞭PC主機和綫纜的束縛,人們在外齣旅遊或度假時,完全可以在酒店甚至戶外拿齣頭顯,隻要能接入互聯網,他就能在元宇宙的空間裏暢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進行真實感極高的虛擬互動。
在未來,伴隨著半導體工業的發展,芯片的體積會越來越小,其性能卻會日益強大。在此基礎上,我們所使用的便攜式XR設備也注定會更加便攜。屆時,巴斯祖奇所認定的“隨地”和“多元化”指標也會真正達成,其場景會無限類似當下的智能手機,人們隻要安裝和注冊同一個APP,就能在虛擬空間裏進行極為便利的多元化社交體驗。
4.元宇宙裏的經濟係統
據彭博社報道,2024年,沉浸式虛擬世界“元宇宙”的全球收入規模預計達到8000億美元左右,遊戲廠商的份額預計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其餘收入分散在直播和其他社交媒體中。而在這個快速崛起的虛擬世界裏,經濟係統的誕生也將成為必然。
在真實世界裏,我們已經習慣瞭各種形式的貨幣,並使用它來進行商品和服務的交換,伴隨著日益多樣化的供需,交易和貨幣本身的形式也發生瞭巨大的變化。我們認為,在未來的元宇宙社會裏,它也會擁有自己的經濟係統。
如果屏目前的你體驗過沉浸式社交,腦海裏應該能描繪齣元宇宙世界的經濟生活概貌:虛擬角色參與虛擬社會的一切活動,並在需要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就通過貨幣支付來換取虛擬貨幣,這種行為以及虛擬貨幣本身,就可以解決資源分配、實現虛擬物品流通的問題。
目前,以比特幣為代錶的加密貨幣讓人們看到瞭這種生活方式的前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在摸索中試圖為元宇宙時代“經濟係統”的構造尋找方嚮,它以互聯網為平台,通過去中心化來實現資産的自由流動。
舉兩個實例,有款名叫《Sandbox》的沙盒平台備受關注,開發者就使用瞭區塊鏈技術對虛擬房産進行瞭深加工,遊戲不但提供瞭元宇宙裏的土地所有權,還允許購買者在土地上打造3D像素化資産,進而通過經營或拍賣來獲取虛擬收入,再通過專用渠道兌換成現實貨幣。
據筆者瞭解,其平台上一塊虛擬土地被以約430萬美元價格售齣,買傢是一傢名為Republic Realm的元宇宙房地産公司,該價格刷新瞭虛擬土地的價格記錄。
另外,歌手林俊傑也於2021年11月23日在推特錶示,他在元宇宙平台Decentraland上持有三塊虛擬地塊:Prime Gallery 1、Prime Gallery 2、NEAREST to GENESIS PLAZA,據估算這三塊土地價值約12.3萬美元,約閤78.4萬人民幣。在此之前,林俊傑曾於11與額號花費125以太坊(約閤55萬美元幣)買入8601號CryptoPunks。
11月28日,同樣是在Decentraland上,另一塊數字土地創紀錄的以約243萬美元加密貨幣售齣,買傢是加拿大上市公司Tokens.com Corp旗下子公司Metaverse Group,這筆交易創下當時虛擬房産價格的曆史新高,售價已經略高於現實中美國曼哈頓的平均單套房價。
由此可見,經濟活動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關係的形成具有深刻影響。而在元宇宙創造的平行世界中,經濟係統對社交行為的影響也將繼續存在。
5.元宇宙裏的文明
文明,按照廣義上的定義指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成的集閤,這些集閤至少包括瞭傢族、工具、語言、文字、宗教、城市、鄉村和國傢等等要素。而在元宇宙世界裏,高度自由且極具想象力的體驗會讓這個虛擬世界區彆於人類漫長曆史中的任何一個階段的關鍵。
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元宇宙在未來可能會成為所有人的另一個傢園,其意義會遠超我們所熟悉的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網絡平台。要知道,我們當下所處的世界已被互聯網深度綁定,人們的言行舉止、思想喜好都具有極深的“網絡化”烙印,堪稱人類文明史的重要轉摺期。
如果按照傳播學傢麥剋盧漢提齣的“媒介即信息”理念,元宇宙將會是另一次傳播媒介的變革,它也會帶來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礎上,文明的走嚮也會迎來新的拐點。
當然,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延伸和進化,元宇宙的文化並不會起到重塑的作用。不過,它將深刻影響我們對時間、空間、真實、身體、關係、倫理等的認知,堪稱真實社會的另一個復製版本。
6.我們的觀點
作為媒體,我們列舉瞭以上幾個標準,它們均來自業內大佬、專業人士和資深評論者。而以現有的科技水準和商業邏輯來看,它們已經是人們所能想象到的極限。
作為用戶,我們可以用這些標準來衡量當下的元宇宙社交平台,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否已經改變。如果你迴傢後想做的不是刷刷朋友圈和微博,而是前往AltSpace、VRchat、BigScreen等虛擬世界裏暢玩,那必須恭喜你已成為元宇宙的首批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