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11:56:05 PM
創投圈大小事,你都能盡在掌握
騰訊創業 | ID:qqchuangye
“再這麼直播下去,廠子要虧死瞭......”
本文來源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騰訊創業經授權後轉載。
撰文/神樂
編輯/秦言
如今,直播對於很多廠商而言,已經從“多項選擇中的一個”漸漸變為“必經之路”。部分企業通過直播推廣品牌、銷售産品的模式,也從以往與MCN、網紅閤作,漸漸變成自建直播團隊、直播帶貨。
在福建泉州某“鞋老闆”阿勤的廠子裏,他親自打造的自建直播團隊已經運營將近半年。原本,懂懂筆記打算嚮他“取取經”、挖掘一下“成功”經驗,但聊及直播帶貨的結果,阿勤卻大吐苦水。
“做瞭半年直播電商,廠裏虧瞭近一百萬元,這還是周圍同行裏虧得算少的。”阿勤錶示,周圍自建直播團隊的鞋服企業和工廠,有的在一年裏做直播虧瞭四、五百萬。因此,這些企業主都自嘲自己是做“虧播”的冤大頭。
所謂“虧播”,顧名思義就是虧錢的直播。既然直播電商已成為主流,工廠、商傢自建團隊做直播也是順應趨勢,但是導緻他們“虧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背後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行業秘辛?
1
廠傢紛紛挖角“知名網紅”
“廠裏一開始是跟MCN和主播閤作,做起直播賣貨的。”
阿勤告訴懂懂筆記,作為年輕的“廠二代”,他與父親古闆的經營理念不同:在2019年他便嘗試與知名MCN機構閤作,開始探摸索直播電商帶貨瞭,“我算是是本地工廠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他看來,早期與大牌主播閤作直播,銷量與營銷效果的確不錯。但漸漸地,隨著這些主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增加,就開始“膨脹”起來瞭:閤作時的流量造假、銷量造假等問題層齣不窮、亂象頻發。
“你想想,主播介紹商品就那麼幾分鍾,坑位費動輒兩、三萬,可是全場賣不瞭一萬元的貨……”由於MCN 苛求直播商品必須有較大優惠力度,加上坑位費、直播傭金居高不下,導緻不少閤作直播的廠傢收不迴成本,甚至是賣多虧多、賠錢賺吆喝。
除此之外,企業參與直播閤作,即便直播間的銷量較為可觀,但流量與用戶也牢牢的鎖定在閤作主播的IP上,無法轉化到品牌或産品之上,企業很難得到長期且持續不斷的受益。於是,不少企業走進瞭商品做瞭直播銷量好,一旦不做直播就銷量差的怪現象。
阿勤認為,過度依賴於將産品銷量與主播流量、影響力掛鈎,隻會讓企業、工廠不斷投入成本。久而久之,一些閤作直播的工廠、企業也漸漸學精瞭,琢磨起自建直播團隊的玩法。
“與其花大錢,讓産品在直播隻齣現幾分鍾,不如投入點成本自建直播電商團隊,做品牌專場。”阿勤透露,從去年初開始,他就打算如果自建團隊,自傢産品想展示齣多久就能多久,完全不受直播間的時長限製。同時,企業自行直播,吸引的流量也能牢牢“附著”在賬號、品牌上,而非主播本身。即便MCN跑瞭,主播離職瞭,也能照樣賣貨。
也就是說,企業要自己擁有直播賬號,打造公司商品的綫上銷量有力保障。
“大概是去年的年中,我開始物色一些小有名氣的主播。想著盡快在三個月內自建直播團隊。”然而,隻花瞭大概一個月,廠裏便找齊瞭直播團隊必須的腳本策劃、助理人員,並簽下瞭一位號稱是頭部 MCN齣身的名主播。
無獨有偶,在經曆瞭直播電商行業亂象、MCN機構與主播的“欺騙”後,阿勤所認識的一些鞋服工廠企業主,也大多從去年開始尋覓、挖角成熟的電商主播,將其簽入麾下。
到去年下半年,他認識的十幾傢工廠有近八成都自建瞭直播團隊,做起瞭品牌專場直播。在大傢的眼裏,傳統企業都害怕被時代和行業淘汰,自己做直播是順應瞭大勢。
“以前曾有企業嘗試孵化自建直播團隊,但是送新人主播到培訓機構學習,不僅要投入較大的成本,而且主播學成離職瞭,廠子裏還賠瞭夫人又摺兵。”正因如此,阿勤透露當時所有的工廠都傾嚮於“收編”成熟直播人纔。
即便這些成熟的主播(策劃人員)的薪資要求比新手高,但起碼都是相關領域裏的熟手,一入職便可組織起相關直播工作。以此計算,感覺上要比工廠從零孵化直播團隊更為劃算。
既然主播、團隊成員都是“熟手”,到崗即可直播,這些廠傢又何來“虧播”這一說呢?
2
直播“成手”坑瞭企業主?
“沒想到,自建直播團隊也有很多坑,哎……”
阿勤以工廠自建直播團隊為例,由於主播是從杭州一傢MCN高薪聘請(挖角)的,每月僅底薪就高達兩萬元,還有大量為瞭“留住”這位主播而設置的奬金、福利,綜閤收入幾乎與一綫大城市的高級白領相當。
此外,廠裏給齣的條件是直播銷售傭金另外計算,且比例為高達10% ,這與MCN座直播閤作是相同的。與此同時,為瞭配閤工廠直播工作,直播策劃團隊聘請的也都是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兩名腳本策劃人員月薪15000,小助理每月8000,還有設計團隊等等。”
阿勤計算瞭一下,工廠自有直播團隊每個月的開支大概在15萬元左右。這個成本相比與MCN 閤作直播,每一場要花費兩 、三萬的坑位費,如今廠裏每月10場直播且全程秀自傢産品,的確要劃算一些。
那麼,高薪聘請到的主播、直播團隊到底有何錶現?是否能賺迴投入的成本?
聊及這半年做直播的效果,阿勤立刻氣不打一處來。他透露,去年八月團隊幾乎每周都要開三至四場電商直播,每晚三小時。但每場的銷量都隻有個位數,有時甚至是“零蛋”。
要知道,即便電商直播閤作數據造假、注水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但最起碼一場直播仍會有幾十上百件的真實銷量。要不然,他的廠子也不會一次又一次地閤作直播。畢竟,銷量低迷又賠本卻能讓産品露露臉,這也算是有點兒迴報。
而在自傢做直播後,他發現團隊裏腳本“高手”所創作的直播腳本,根本沒有提煉産品亮點,直播推介的流程也顯得十分混亂,甚至不及電商平台上低價購買的直播案例專業。而“知名”主播做直播時,看上去仍有些生疏,絲毫不擅長調動、提振觀眾的氣氛。
一開始,阿勤隻是簡單地認為團隊還不太熟悉産品,暫未進入最佳狀態。但在一個月之後,他發現團隊整體上沒有明顯進步,反而更加“躺平”瞭,缺乏工作激情和動力,“一個月算下來,直播的營收隻有不到五百元,更不要說迴本瞭。”
於是,在自建直播團隊的第三個月,他決定“大換血”――裁撤主播以及成員,重新在招聘平台高薪尋覓知名 MCN 齣身的主播、直播人纔,組建新的隊伍。但再次新組建的團隊結果仍然令人無語,依舊難以撐起廠裏的需求,直播帶貨銷量慘淡。
“因為大傢自建直播團隊都碰瞭壁,原本的同行、競爭對手也開始放下戒備心,彼此交流起用人經驗。有的老闆在短短半年內換瞭三撥團隊,但是一批不如一批。”
一開始,阿勤曾反思過團隊管理、工作流程方麵齣瞭問題。但是隨著他與周圍企業的“難兄難弟”深入交流,開始懷疑起所謂知名直播“團隊”的工作履曆及真實性瞭。
畢竟,在他看來號稱曾經簽約杭州某大牌MCN機構,從事一綫直播工作,一晚直播曾創下破億銷售額的大主播,即便加入自傢工廠的小團隊,直播流量以及銷量也不至於如此慘不忍睹。
一番探查後,他究竟發掘瞭什麼行業秘密?
3
小主播“鍍金”很普遍?
為瞭驗證自己的猜測,阿勤翻齣瞭頭一位應聘主播的簡曆,嚮其前東傢――杭州某知名MCN 機構,打瞭一通求證電話,溝通結果讓他瞠目結舌,工廠高薪聘請的主播 ,之前居然隻是一名直播招商助理,而且從未在鏡頭前露麵過。
“好幾位工廠主也都用類似的方法去驗證,結果都發現招聘的主播都有履曆造假問題。”聊到這裏,阿勤顯得十分氣憤,盡管工廠目前再次解散瞭直播電商團隊,但半年內他足足為所謂直播“熟手”浪費瞭將近一百萬元投入。
這筆錢倘若投入在新品研發上,今年上半年廠裏至少能再做齣三、四款新款式運動鞋,“要是請個國內大牌設計師,也能設計兩三款2022新款運動鞋瞭吧?”
令人好奇的是,類似“主播”的光鮮履曆,都是如何造假的呢?直播行業造假的現象,又是否普遍存在?
“小主播到知名MCN‘鍍金’現象,其實很普遍瞭,我們已經見怪不怪。”曾從事主播工作近四年的李欣(化名)透露,目前由於直播電商行業亂象頻發,企業主 、工廠主開始傾嚮自建直播團隊。
針對這個熱點,部分小主播開始挖掘獲得高薪的捷徑――根據企業、工廠直播團隊招聘需求,有針對性地“鍍金”和增值。其實做法很簡單,便是到知名的MCN機構、頭部團隊,謀一份與直播相關的崗位,即便與直播不相關,哪怕是隨便一個直播業務崗也行。
至於目的,顯而易見是蹭知名MCN、頭部主播團隊的工作經驗。李欣透露,即便小主播在MCN裏從事的隻是招商、助理工作,但隻要運氣好,MCN 、團隊某位主播在某一天的直播間銷量破億,那麼,這位小主播即可自稱曾創下破億元的直播銷量。
“因為企業、工廠(主)不是行業人士,不懂個中套路,看到履曆裏麵的截圖、照片和數據,便會輕易相信。”李欣強調,由於企業、工廠聘請、簽約所謂“銷量破億”主播,月薪都是幾萬甚至更高水平,福利待遇也不敢怠慢,這些主播隻要能“忽悠”上幾個月,即可賺上一筆。即便事後敗露,遭企業、工廠辭退,還能換一傢企業、工廠繼續就業,怎麼算都不虧。
隻是,知名 MCN、頭部主播團隊為什麼會容忍這種蹭知名度的“鍍金”?要是小主播能力口碑太差,不是砸瞭前東傢的招牌嗎?
“嗬嗬,這沒什麼呀,小主播到MCN鍍金,薪資要求都很低的,就是要爭取錄取、入職機會。再者說瞭,MCN在商言商,順便找幾個廉價勞動力不也很好麼?”李欣笑著說道,小主播紛紛“鍍金”的風氣下,吃虧的似乎隻有簽約小主播的那些企業。
艾媒谘詢預測,2021年,國內直播電商的整體規模,將接近12012億元。艾瑞谘詢在《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中,也預測直播電商規模將在2023年超過4.9萬億,繼續保持極高的增長態勢。
但與市場、行業的這種繁榮景氣不同,直播電商仍存在大量的行業亂象。前有MCN數據造假、銷量造假,今有小主播“鍍金”履曆造假,以獲得高薪閤約……行業內的種種亂象,值得所有相關企業、機構、從業者去認真思考。
一旦“虧播”徹底成瞭傳統企業做直播的代名詞,意味著直播行業的信任度將被完全透支,相關從業人士的生存或越發睏難。畢竟,直播行業原本脆弱的架子,已經禁不起最後一根稻草。
END
你如何看待直播行業興起?
歡迎評論區留言,與大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