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傢 3 月 9 日消息 據英國薩裏大學 University ofSurrey 公布的最新成果 戴上動一動就能發電的手環:由廢棄紙巾和塑料杯製成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9/2022, 7:09:06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IT之傢 3 月 9 日消息,據英國薩裏大學 University ofSurrey 公布的最新成果,科學傢研發瞭一種新的能量獲取裝置,可穿戴設備將很快完全由再生廢料製成,且支持人體運動供電。科學…… .....
IT之傢 3 月 9 日消息,據英國薩裏大學 University of Surrey 公布的最新成果,科學傢研發瞭一種新的能量獲取裝置,可穿戴設備將很快完全由再生廢料製成,且支持人體運動供電。
科學傢們推齣瞭一種由廢棄紙巾和塑料杯製成的腕部設備,該設備依靠佩戴者的運動收集的能量供電。該原型設備可以傳輸摩爾斯電碼,研究團隊正專注於在智能手錶中使用這項技術。
薩裏先進技術研究所(ATI)大學項目領導和研究員 Bhaskar Dudem 博士錶示,這些名為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s)的材料在相互接觸後會帶電,可以通過靜電感應過程從運動中獲取能量。
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的能量收集可穿戴設備可能會改變消費者、醫療和安全領域的未來遊戲規則。
IT之傢瞭解到,該研究發錶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上。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美國國防部在全球30個國傢控製瞭336個生物實驗室!”
3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日美國在烏剋蘭的生物實驗室引發廣泛關注。據稱美駐烏使館已緊急刪除涉及實驗室的信息。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近期美國在烏剋蘭的生物實驗室確實引發各方高度關注。據報道,這些生物實驗室內存儲瞭大量危險病毒。俄羅斯還在軍事行動中發現美國利用這些設施開展生物軍事計劃。 根據美方自己公布的數據,美國在烏剋蘭有26個生物實驗室和其他相關設施。美國國防部擁有絕對控製權。烏境內所有的危險病毒都必須存儲在這些實驗室。所有的研究活動都由美方主導。未經美方.......
17個改變世界的數學公式,馬斯剋點贊
金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式,能讓“鋼鐵俠”馬斯剋下場點贊? 答: 它們改變瞭世界。 被給予如此高度評價的公式,一共包含17個: 而且這位博主發布推文纔短短數小時,便攬獲瞭19000個“點贊”,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那麼這些公式,到底是如何改變瞭世界? 以及馬斯剋又pick瞭哪個呢?(文末揭曉答案) 1、勾股定理 英文: Pythagoras’ Theorem 公式: 定義: 在平麵上的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個直角邊邊長的平方加起來等於斜.......
為什麼夏威夷群島中越晚形成的島嶼就越大,是噴發力度變大瞭嗎?
夏威夷群島是一個位於北太平洋中的火山群島,屬於太平洋三大群島中的波利尼西亞群島,是該群島中麵積最大的一個二級群島。夏威夷群島呈弧狀分布,自西北嚮東南跨越北迴歸綫,夏威夷群島總共有132個島嶼,其中8個島嶼是主要的島嶼,島嶼總麵積約為1.67萬平方韆米,整個群島目前居住的人口有一百多萬人。 夏威夷群島的形成 夏威夷群島上的八個主要島嶼都是火山島,我們知道火山島是海底火山不斷噴發而形成的島嶼,而海底火山大多分布在闆塊的交界處,特彆是闆塊相互張裂的生長邊界上,分布有一係列的海底火山山脈,我們稱為.......
雅浦俯衝帶深部速度結構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董鼕鼕研究團隊等利用被動源海底地震儀數據,在雅浦俯衝帶深部速度結構方麵取得新進展,清晰揭示瞭研究區獨特的闆塊俯衝形態及洋底高原俯衝前緣的拉張減薄。研究結果發錶於國際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雅浦俯衝帶位於西太平洋馬裏亞納俯衝帶南部,由於卡羅琳洋底高原的俯衝碰撞,該俯衝帶具有非常獨特的地形地貌及構造特徵,如島弧-海溝間距小、地震活動性弱、無活躍的島弧火山活動等。淺部的地形地貌及構造活動受控於地殼及上地幔的深部結構,但由於該地區缺少地.......
趙立堅:336,你沒有聽錯!
3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日美國在烏剋蘭的生物實驗室引發廣泛關注。據稱美駐烏使館已緊急刪除涉及實驗室的信息。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近期美國在烏剋蘭的生物實驗室確實引發各方高度關注。據報道,這些生物實驗室內存儲瞭大量危險病毒。俄羅斯還在軍事行動中發現美國利用這些設施開展生物軍事計劃。 根據美方自己公布的數據,美國在烏剋蘭有26個生物實驗室和其他相關設施。美國國防部擁有絕對控製權。烏境內所有的危險病毒都必須存儲在這些實驗室。所有的研究活動都由美方主導。未經美方.......
兩會上的航天聲音|為啥中國航天員都穿長袖?航天員在太空能曬太陽嗎?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16期】 為啥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都穿長袖? 他們在太空會感覺到冷嗎? 航天員在太空能曬太陽嗎? …… 關於這些問題 你知道答案嗎? 彆著急 楊利偉來帶你研究 近日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楊利偉 接受采訪 迴答網友相關提問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裏航天員都穿短袖,中國空間站裏航天員都穿長袖呢?(視頻:@新華網) 鑒於網友們 紛紛呼喚課代錶的齣現 小太這不就來啦! 根據楊利偉的迴答 穿長袖還是短袖 是個人生活習慣的問題 我們的航天員在運動、.......
美國發布量子傳感技術應用戰略計劃|量子科技 國際新聞·政策
美國發布量子傳感技術應用戰略計劃 3月24日,美國國傢科學技術委員會量子信息科學小組委員會發布瞭《將量子傳感器付諸實踐》的戰略計劃。從基礎研究到商業化産品的漫長技術發展弧綫需要付齣集中、實質性和持續的努力。除瞭廣泛的應用空間和不同的最終用戶需求外,成熟的量子傳感技術還需要一項長期戰略,以協調政府機構的優先事項並團結私人利益相關者。為此,報告提齣“各機構應簡化技術轉讓和獲取做法,以鼓勵開發和盡早采用量子傳感器技術“等4項建議。(來源:美國國傢量子計劃官網[1][2]) 英國春季聲明宣布支持人工智.......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正在為4月中旬返迴做準備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眼下已經在軌工作生活5個半月的時間瞭。目前,三名航天員正在緊張地進行返迴前的各項準備,神舟十三號飛船將按計劃踏上歸程。 目前,空間站核心艙組閤體在軌穩定運行,航天員乘組計劃於4月中旬返迴地麵。這幾天航天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貨包,加強身體鍛煉,為返迴做好準備。 航天員中心航天醫學工程總體室副主任 翟誌宏:神舟十三號乘組返迴前的重點工作,要完成這個物品的清點和物資的轉移,完成艙內環境的全麵清潔維護,控製微生物滋長,完成下行物品的整理打包,另外要進行這個返迴前的無人飛行模.......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 正在為4月中旬返迴做準備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眼下已經在軌工作生活5個半月的時間瞭。目前,三名航天員正在緊張地進行返迴前的各項準備,神舟十三號飛船將按計劃踏上歸程。 目前,空間站核心艙組閤體在軌穩定運行,航天員乘組計劃於4月中旬返迴地麵。這幾天航天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貨包,加強身體鍛煉,為返迴做好準備。 航天員中心航天醫學工程總體室副主任 翟誌宏:神舟十三號乘組返迴前的重點工作,要完成這個物品的清點和物資的轉移,完成艙內環境的全麵清潔維護,控製微生物滋長,完成下行物品的整理打包,另外要進行這個返迴前的無人飛行模式.......
科學傢公布首個人類基因組完整序列
據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等多傢媒體31日報道,周四(3月31日),一個國際科學傢團隊公布瞭首個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為尋找全球79億人口中緻病突變和遺傳變異的綫索提供瞭新的希望。 這張由美國國傢人類基因組研究所提供的未注明日期的圖像顯示瞭DNA測序儀的輸齣內容 美聯社圖 解碼未知基因 2003年,研究人員對92%的人類基因組進行瞭測序,創造瞭曆史。但此後近20年來,科學傢們一直在努力破譯剩下的8%。現在,來自端粒到端粒 (T2T) 聯盟的近100名科學傢組成的團隊公布瞭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這是.......
陳根:智能綳帶,可以從“讀取”傷口情況
文/陳根 當人體受到外傷時,包紮往往是重要的應急處理措施之一。采用綳帶與敷料,正確及時地進行包紮,能夠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等目的。其中,抗生素作為對治療感染的傷口非常有效的外傷藥,往往被用於包紮中。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抗生素對傷口的恢復非常有效,但抗生素也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而且其過度使用可能會導緻耐抗生素細菌的産生。此外,它們也不應該被浪費。 並且,由於傳統的傷口敷料是不透明的,所以難以看到它們下麵的傷口是否正在受到感染。基於此,抗生素常常在傷口被覆蓋之前就被預先.......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 正在為4月中旬返迴做準備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眼下已經在軌工作生活5個半月的時間瞭。目前,三名航天員正在緊張地進行返迴前的各項準備,神舟十三號飛船將按計劃踏上歸程。 目前,空間站核心艙組閤體在軌穩定運行,航天員乘組計劃於4月中旬返迴地麵。這幾天航天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貨包,加強身體鍛煉,為返迴做好準備。 航天員中心航天醫學工程總體室副主任 翟誌宏:神舟十三號乘組返迴前的重點工作,要完成這個物品的清點和物資的轉移,完成艙內環境的全麵清潔維護,控製微生物滋長,完成下行物品的整理打包,另外要進行這個返迴前的無人飛行模式.......
天舟二號“華麗謝幕” 期待航天員乘組“迴傢”
光明網訊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於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40分受控再入大氣層。飛船絕大部分器件被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天舟二號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首艘貨運飛船,於2021年5月29日發射入軌,這也是我國空間站貨物運輸係統的第一次應用性飛行,為空間站送去6.8噸補給物資。 在軌運行期間,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先後與天和核心艙進行瞭4次交會對接,按計劃完成瞭飛船繞飛、機械臂轉位艙段驗證、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等多項拓展應用試驗。 與空間站分離後.......
霍金曾提齣人類三大威脅,建議人類逃離地球,現在呢?
在地球上,有許多威脅能夠嚴重到足以讓你放棄你的傢園,比如戰爭、像切爾諾貝利的核災難、地震等等,不過對於科學傢來說,他們所說的災難還要大一個數量級,因為這些災難一般都是以地球為最小單位,比如著名科學傢斯蒂芬・霍金的預言。霍金的許多警告都和人類的毀滅生存有關,並且霍金還指齣人類要逃離地球纔能生存下去,這是為什麼?其實霍金在生前給齣瞭幾個原因,我們不妨來談一談。 人工智能 首先,霍金錶示,地球實際上已經處於危險之中,其中大部分危險是人類造成的,而其他的則是人類無法控製的。其中一項看似非常有用的最.......
清華大學伍暉課題組:基於無機熔鹽電解質的高性能中溫鋁離子電池
研究背景 近年來,人們緻力於開發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新型電化學儲能係統,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大規模儲能需求。在過去幾十年中,鋰離子電池在儲能應用方麵取得瞭巨大成功。然而,考慮其成本高昂,且存在安全和迴收問題,研究人員也正緻力於其他電池係統的開發。其中,鋁離子電池具有理論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環境友好、成本低廉等優點,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電網儲能材料。近年來,基於室溫離子液體電解質和石墨正極的鋁離子電池取得瞭重大進展。但是,盡管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電解液的高成本和正極材料相對.......
揭秘!天舟二號為何要受控再入大氣層
2022年3月31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按照既定任務計劃實施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順利迴到地球母親的懷抱。那麼,這一壯舉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又有著哪些睏難和意義?本報記者邀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勝來為大傢揭秘解讀。 受控離軌體現大國擔當 “對在軌航天器來說,一旦撞上10厘米以上的空間碎片很可能就是滅頂之災。這些空間碎片經常讓飛馳的航天器不得不采取變軌措施進行避撞,以確保自身安全,有時會嚴重影響在軌飛行任務甚至導緻任務失敗。”楊勝強調。 然而,空間碎片的治理卻非常睏難.......
我國科學傢精確繪製小鼠全腦“導航地圖”
6537個前額葉神經元的全腦軸突投射。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供圖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趙竹青)北京時間3月31日晚,《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以封麵文章的形式在綫發錶瞭一項中國科學傢關於小鼠大腦高分辨率神經聯接圖譜的研究。這項研究在國際介觀圖譜領域率先重構瞭小鼠前額葉皮層6357個單神經元全腦投射圖譜,建立瞭國際上最大的小鼠單神經元投射圖譜數據庫。 該篇題為《小鼠前額葉單神經元投射圖譜》的研究論文,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傢.......
飯量大小可影響壽命?北大研究證實:重點在於激活Sirtuins蛋白
據國傢衛健委官方資料顯示,截止至2020年底,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約為77.3歲,跟1949年(35歲)相比翻瞭一倍,僅半個世紀就能達到這麼大幅度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人們的溫飽問題幾乎得到瞭解決,而且吃得也更好更健康瞭。 比如上世紀50年代時,大米小麥等主食在飲食結構中占比從90%下降至20%,而肉蛋奶、海鮮等富含營養的食物,占比已從5%上升至22%。“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一日三餐不能少”等飲食觀念也逐漸成為大眾對健康飲食的基本標準。 但近期有科學研究發現,吃太飽對身體沒有太大益處,反而.......
哈勃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遙遠單顆恒星
新華社洛杉磯3月31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3月30日錶示,哈勃空間望遠鏡藉助“引力透鏡”效應發現瞭人類迄今觀測到的最遙遠單顆恒星。這顆恒星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後的不到10億年內,距離地球約280億光年。 2014年10月22日,在紐約無畏海空博物館,一名記者在“哈勃”25周年主題展媒體預展上參觀“哈勃”望遠鏡的縮微模型。(新華社記者王雷攝) 研究人員估計,這顆恒星的質量至少是太陽的50倍,亮度是太陽的數百萬倍。由於距離非常遙遠,它的光綫用瞭129億年纔到達地球。相關研究結果於3月.......
黑匣子數據將在30天內解析完成,飛機黑匣子如何保證數據安全?
1、引言 321墜機事故已經過去好多天瞭,隨著搜救的進行,越來越多的細節被挖齣。3月23日,座艙話音記錄器(CVR)已經被找到瞭。3.26日,第二個黑匣子,飛行數據記錄儀(FDR)也已被找到。兩個黑匣子都已送往北京,進行數據解析,預計將會在30天內完成初步解析。兩個黑匣子找到的時候,其實已經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瞭,找到的是個圓柱狀的結構,話音數據和飛行數據就存在這個圓柱內部。黑匣子是飛機保存數據的重要儀器,從8800多米的高空墜落,它是怎樣保護內部數據安全的呢? 黑匣子的圓柱 2、認識黑匣子 .......
科學傢發現魚會數學,5以內的加減法難不倒它
近日,來自德國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動物行為研究中發現,斑馬擬麗魚和黃貂魚能完成1到5以內加減1位的計算,準確率可達94%。相關研究已經發錶在自然旗下的《科學報告》雜誌上。盡管魚的數學計算能力可能對魚不重要,但人類有必要對魚的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做重新的研究。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韓生物實驗室遭曝光,美國欠全球一個交代
在外界眼裏,美國生物實驗室遍布全球,並且從事生物武器研究已經是國際公認的事實。俄烏衝突爆發後,俄國防部宣布在烏剋蘭發現美國的生物實驗室,這意味著美國很有可能在烏剋蘭秘密進行一些生物實驗,而這些實驗一旦泄露必將威脅全人類。在各國將全部焦點集中在美國身上時,該國卻利用輿論霸權,將這一事件強壓下來,企圖濛混過關。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烏剋蘭境內生物實驗室還未解決,韓國境內的生物實驗室又被民眾發現。 民眾不僅在美軍基地外進行抗議,還要求駐韓美軍關閉生物實驗室,將生化武器從韓國撤齣。據媒體報道稱,日前.......
英國發現三種新冠變異重組 專傢:未來恐大流行
歐聯網4月1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道,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近日發布報告指齣,已確認三種新冠病毒變異重組的情況。它們是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剋戎毒株亞變種BA.1和BA.2的變體重組“XE”,以及德爾塔(Delta)和奧密剋戎(Omicron)BA.1重組的“XD”和“XF”。 英國已確認三種新冠病毒變異重組的情況。 綜閤彭博社、每日紀事報(Daily Record)等媒體報道,專傢指齣,“XE”的早期增長率與BA.2沒有顯著差異,但從截至3月16日的最新數據來看,“XE”的增長和傳播速度.......
我們的新時代|從無到有——科研“新星”見證“巡天”成長
受疫情影響,眼下的長春進入“靜止”狀態。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工作的王維依舊忙忙碌碌――雖然不能去單位辦公,這個巡天空間望遠鏡項目的“90後”副主任設計師每天都在傢看文獻,寫項目文檔、視頻研討,參加綫上會議…… “現在是初樣研製的關鍵時期,就算居傢辦公,也必須對之前的設計方案和實驗結果進行審視和討論。”王維說。 王維所負責的巡天空間望遠鏡項目,是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的一部分。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便於我國科學傢長期開展有人參與的、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
新冠病毒是否是人類清除計劃的1部分?雖無鐵證,但疑點極多
新冠狀病毒自從爆發以來,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瞭大規模的感染。 新冠狀病毒的病死率大約是2%左右,雖然看起來這個病死率並不是特彆的高,但是關鍵的問題是新冠狀病毒即使痊愈後也不能獲得終身免疫,三個月以後會再次感染。 假如一個人在兩年之內感染瞭5次,那麼他的死亡概率就變成瞭1-0.98的5次方,等於10%。 而且由於國外對待新冠狀病毒采取和中國動態清零完全不一樣的政策,所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甚至在十年、幾十年之內,新冠狀病毒都不會消退。 如果按照一個人平均一年感染2.5次新冠,那麼在10年之內,人死.......
科學傢預測2022年值得關注的七項技術
近日,《自然》雜誌刊發瞭科學傢關於2022年有望取得突破的七項技術的預測的報道。論文的標題為:Seven technologies to watch in 2022。 此前進行過四次年度顛覆性科學工具預測,入圍的許多技術已取得瞭實質性的進步。今年名列榜單的分彆是:1、完整版基因組,長讀長測序技術為科學傢深入解讀基因組信息提供瞭新方法;2、蛋白質結構解析,人工智能的推算和低溫電子顯微鏡等技術拓展瞭人們對復雜蛋白結構的認識;3、量子模擬,為量子計算機在經濟學、物流和數字加密等領域的更廣泛應用鋪平瞭.......
給大腦繪製“高清圖譜” 中國科學傢新研究有助啓發新一代人工智能
小鼠前額葉195個神經元的全腦投射 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 供圖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記者 鄭瑩瑩)“人類的大腦,有1.5公斤的軟組織,裏麵有非常復雜的神經聯接網絡,我們對大腦的理解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在受訪時說。 繪製高分辨率的大腦聯接圖譜,有助於闡明大腦工作原理,是世界各國打造全球腦科學中心的重要基礎。3月31日23時,《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以封麵文章的形式在綫發錶瞭中國科學傢的一篇研究論文,這項研究在大腦圖譜繪製上取得新成果,主.......
平菇也能穿花衣?科學傢揭示菌蓋顔色調控機製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食用菌遺傳育種與栽培團隊聯閤荷蘭瓦赫寜根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共同開展平菇菌蓋顔色形成機製研究,解析瞭菌蓋顔色成份,並揭示瞭菌蓋顔色遺傳調控機製。相關研究成果發錶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 據高巍副研究員介紹,食品顔色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菌蓋顔色成為平菇的重要商品性狀。解析平菇菌蓋的色素成份和明晰其遺傳調控機製成為研究熱點。該團隊以深褐色的白黃側耳、黃色的榆黃蘑和紅色的桃紅平菇等為材.......
太奇妙瞭,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發現,火星上的音速比地球音速慢
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發現,聲音在火星的傳播速度比在地球上慢得多,而且其行為方式齣人意料,換句話說,聲波在火星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地球上慢。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音速取決於聲波穿過的材料的密度(此外,還取決於包括溫度在內的一些其他變量)。在68華氏度(20攝氏度)的地球大氣層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每秒340米左右,但是美國宇航局科學傢錶示,火星的大氣層比地球薄100多倍,所以聲音在其中傳播的速度要慢得多,僅為每秒787英尺(240米/秒)。 其實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在2021年2月登陸火.......
英國閤成新抗生素,可對抗耐藥超級細菌,或每年拯救數百萬人
英國科學傢閤成瞭一種“改變遊戲規則”的抗生素,可以拯救全世界每年因超級細菌感染而有性命危險的數百萬人。據悉,“超級細菌”是指由於藥物被過度開具或錯誤使用而對抗生素産生抗藥性的細菌。 據報道,英國利物浦大學領導的研究已經開發齣閤成版本的化閤物特奧巴肽(teixobactin),研究小組錶示,未來的病人可能隻需每天服用一劑特奧巴肽就能治療威脅生命的耐藥性超級細菌感染。 據估計每年有近700萬例患者因超級細菌感染而死亡。 特奧巴肽最初是在2015年從美國緬因州的一片田地中提取齣來後被發現的,是幾.......
中國國內規模最大古DNA研究揭示五韆年來新疆人群演化曆史
新疆塔什庫爾乾縣高海拔吉爾贊喀勒墓地俯瞰圖(閆旭光供圖) 4月1日,Science雜誌在綫發錶中國科學傢針對新疆地區古代人群開展的大規模、係統性古基因組研究。該研究被選為Science亮點論文,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最大規模的古基因組研究。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稱“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員團隊,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閤作進行。 通過閤作,付.......
美航天局:感謝俄方將美國宇航員安全送迴地球
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 海外網4月1日電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與兩名俄羅斯宇航員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如期返迴地球。3月31日,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對俄方將馬剋・範德・海安全帶迴地球錶示感謝。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3月31日報道,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航天局人類探索和操作任務理事會副主任呂德斯將俄羅斯和美國的太空團隊形容為是一個整體,稱“感謝我們的俄羅斯航天局夥伴,馬剋・範德・海被安全帶迴瞭傢。”據悉,馬剋・範德・海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355天,成為在國際.......
四川眉山、內江疑似神秘巨響,門窗劇烈抖動!原因可能會有哪些?
4月1日中午,四川內江、眉山等地齣現疑似不明原因的巨響,眉山市仁壽縣一居民傢中的監控就拍下瞭這驚險的一幕。 根據監控視頻,聽到遠處傳來兩聲巨響後,不少居民撒腿往外跑,伴隨著巨大的聲響,就連門窗都發生瞭劇烈的抖動,有市民傢的窗戶甚至也被震裂,說明産生的震動真的不小,仿佛“劈裏啪”那種“炸山”的聲音,周邊相鄰的內江資中、威遠等地的網友也錶示聽到瞭這樣的巨響。 除瞭視頻監控外,不少網友也說齣瞭當時驚人的一幕。一位來自內江的網友稱,他當時正在進行復試剛答到第二道題的時候突然聽到巨響,他完全被嚇得沒.......
土星火星近日將“擦肩而過” 44年來相距最近
4月5日,火星會閤土星示意圖 李德生 繪製 攝 中新網廣州4月1日電 (郭軍 李建基)據廣州市五羊天象館1日透露:今年4月5日,將齣現火星會閤土星的天象奇觀,奇在二者相距很近,“擦肩而過”的距離之短,為44年來之冠。如果天色晴朗,不僅中國各地可看到,而且幾乎世界各地(北極地區除外)都可看到。 天文專傢介紹稱,近日,火星和土星都位於摩羯座,火星由西嚮東追趕著土星。4月4日,火星將齣現在土星的西南麵,兩者相距0.9度;4月5日6時,火星將追上土星,二者位於同一條經綫上,兩者相距0.3度。但這還.......
美歐科學傢發現地球核心有很多氦-3,每年氦-3會從核心泄露齣來
一項新的模擬研究錶明,大爆炸後不久産生的一種極為罕見的氦正在從地球核心泄漏齣來。宇宙中絕大多數這種氣體叫做氦-3,是原始的,是在大約138億年前大爆炸發生後不久産生的。其中一些氦-3可能會與太陽星雲中的其他氣體和塵埃粒子結閤在一起――這是一團巨大的、鏇轉的、不斷坍塌的雲,被認為導緻瞭太陽係的誕生。 美國和歐洲科學傢解釋說,地核含有大量氦-3的發現進一步證明瞭地球是在一個欣欣嚮榮的太陽星雲內部形成的,而不是在其外圍形成的。“可以這麼說,氦-3是大自然的奇跡,也是地球曆史的一個綫索,在地球的內部仍.......
哈勃望遠鏡發現最古老恒星,距今129億年比太陽亮幾百萬倍
據最新一期《自然》刊發的論文,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探測到一顆可以追溯到129億年前的巨大恒星,這是天文學傢所見過的最古老恒星。據悉,這顆恒星的光是在宇宙9億年時産生的,亮度是太陽的幾百萬倍。 據報道,這個新發現的恒星被命名為Earendel,即古英語中的“晨星”,它比以前最古老的恒星的記錄高齣近40億年。基於哈勃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這一觀測結果是時間上的一個巨大飛躍。 在古老恒星Earendel與地球之間,有一個星係團,扭麯瞭空間結構,以“引力透鏡”的方式放大瞭Earendel的光.......
突破人類身體極限,美國宇航局宇航員在太空工作瞭355天後成功返迴地球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宇航員馬剋迫不及待地想見到他的妻子,他在完成瞭創紀錄的355天太空任務後已經成功返迴地球。3月30日,馬剋與他的俄羅斯同事安東・什卡普列羅夫和彼得・杜布羅夫一起安全地返迴瞭地球,在打破紀錄的355天太空飛行後,馬剋最終將再次見到他的妻子和傢人,在離開國際空間站之前,他分享瞭自己的心情。 3月29日,他在國際空間站的一段視頻中說,“我非常希望迴到地球上,看到我的傢人和我的妻子在一起,在那裏……我從去年1月起就沒有在她身邊瞭。”但這位太空旅行者也承認返迴地球是苦樂參半,因為這標誌.......
曆時22年,超2億個缺失的人類基因組首次破譯|鈦媒體科普
研究完整人類基因組的DNA堿基,以字母A、T、C和G為代錶(來源:NHGRI) 曆時22年,研究人員終於從頭到尾破譯瞭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 鈦媒體App 4月1日消息,據科技日報,全球頂級期刊《Science》(科學)雜誌今天淩晨連發6篇論文報告,公布瞭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最新進展:國傢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NHGRI)組成的端粒到端粒 (T2T) 聯盟科學團隊,通過新的技術研究齣全球第一個完整的、無間隙的人類基因組序列,首次揭示瞭高度相同的節段重復基因組區域及其在人類基因組中的變異。 這是對.......
新華全媒+丨難說再見!天舟二號為何要受控離軌?
來源:新華網 3月31日晚間,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按照既定任務計劃,實施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順利迴到地球懷抱。天舟二號為何要受控離軌?背後有何意義? 3月3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拍攝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任務模擬圖像。這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俯仰角調整。(新華社記者郭中正 攝) 按國際慣例對完成任務後的在軌航天器實施離軌操作,是中國履行航天大國責任的必然選擇。 “對在軌航天器來說,一旦撞上10厘米以上的空間碎片,就是滅頂之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
給大腦繪製“高清圖譜” 中國科學傢新研究有助啓發新一代人工智能
小鼠前額葉195個神經元的全腦投射 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 供圖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記者 鄭瑩瑩)“人類的大腦,有1.5公斤的軟組織,裏麵有非常復雜的神經聯接網絡,我們對大腦的理解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在受訪時說。 繪製高分辨率的大腦聯接圖譜,有助於闡明大腦工作原理,是世界各國打造全球腦科學中心的重要基礎。3月31日23時,《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以封麵文章的形式在綫發錶瞭中國科學傢的一篇研究論文,這項研究在大腦圖譜繪製上取得新成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