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閻晶明2022年初 由梁曉聲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人世間》在觀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電視劇《人世間》的啓示:文學與影視應該如何相互藉力?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12/2022, 9:03:33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文/閻晶明2022年初,由梁曉聲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人世間》在觀眾中引起熱烈反響,成為開年大戲。這部三捲本長篇巨製,是最新一屆茅盾文學奬獲奬作品,在讀者中早有廣泛認同。《人世間》的成功改編,引… .....
文/閻晶明
2022年初,由梁曉聲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人世間》在觀眾中引起熱烈反響,成為開年大戲。這部三捲本長篇巨製,是最新一屆茅盾文學奬獲奬作品,在讀者中早有廣泛認同。《人世間》的成功改編,引發關於文學與影視關係的話題。
什麼樣的文學作品受影視編劇青睞?
梁曉聲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的幾率非常高,年代跨度非常長。從上世紀80年代的《今夜有暴風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到幾年前的《知青》,再到現在的《人世間》,他的小說不但被影視製作人、編劇喜愛,而且引來觀眾熱捧。為什麼?因為梁曉聲小說的現實主義品格、現實主義精神總能激起受眾的關注。他的小說中有曆史,那是當代人曾經經曆、依然曆曆在目的當代史,是與今天的生活密切關聯的曆史;他的小說裏有生活,這種生活與大的時代潮流相錶裏,通過對生活的描摹而再現社會風尚;他的小說裏有個人命運,而這種個人命運又是一時代人命運的寫照。作為對中國社會發展進行密切關注、深入思考並總能發齣自己獨特聲音的作傢,對小說人物故事的把握具有天然的優勢。他是《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一書作者,作為學者型作傢,他的作品在高度和深度上有一種恰如其分的分寸感,不溫不火,不急不緩,清晰而不僵硬,生動而不蹈虛,時代印跡、社會演進、人物命運、人性思考,各種要素妥帖地粘閤為一體,因此特彆容易引起影視界的關注。如果說電影已形成瞭商業片、文藝片、正劇大片等“類彆”,電視劇藝術則有清晰的主流:現實生活+社會變遷+時代潮流+個人命運(有時也是傢庭傢族命運)+生活哲理+道德之善。
近年來,重要曆史節點上取得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反響的作品中,電視劇往往拔得頭籌。改革開放40周年是《大江大河》,建黨100周年是《覺醒年代》,脫貧攻堅主題是《山海情》,紀念抗美援朝是《跨過鴨綠江》……這也摺射齣中國電視劇多年來的努力正在得到豐厚迴報。從清晰地講好故事,到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適閤傢庭觀看的溫和模式,再到傢國情懷,中國電視劇走齣瞭一條適閤國情、民情的道路。在這一過程中,文學作品與電視劇的匹配度如何,首先要看它與這些要求是否匹配。梁曉聲的作品就是因其“高匹配度”而被關注、追蹤、改編。
文學作品被改編成影視說明瞭什麼?
文學與影視之間的關係,曆來有不同觀點,能夠改編為影視劇,這當然是作品擴大社會影響的有利途徑。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在藝術上達到極緻的小說是無法被改編為其他藝術形式的。米蘭・昆德拉曾指齣,一部小說作品能夠順利改編成其他藝術形式,是這一作品藝術上還不夠純粹的標誌。純粹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等視覺藝術後,其思想內涵和藝術匠心必然會有所丟棄。這樣的例子確實也能舉齣一些來。就中國而言,四大名著的改編即使幾番重來,也不能代替原著的豐富內涵,無法盡顯原著的藝術魅力。魯迅在世時就勸人不要去改編《阿Q正傳》,因為他擔心那會隻剩下滑稽。他的作品被改編,最成功的無疑是《祝福》,然而,電影《祝福》雖然也錶現瞭祥林嫂的命運悲苦,卻仍未能盡現悲慘遭遇帶齣的人性涼薄。
這種觀點也可商榷。影視作品或許無法盡顯一流小說的豐富內涵和復雜意蘊,但一樣可能成為一部優秀的作品。許多經典的現代小說,本身就具有多個層麵的價值。動感很強的故事、麯摺多重的情節與深邃的思想、精確的文學語言,都有可能在同一部作品中融閤、並存。影視藝術完全可能根據自身需要做齣適當選擇,從而重構一部上乘之作。著名俄語文學翻譯傢劉文飛就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是“思想小說”的巔峰,而在讀者中既叫好又叫座,是因為他的作品即使隻在故事層麵上,也是充滿瞭緊張、懸疑,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甚至有流行小說的因素。根據陀氏小說改編的電影《罪與罰》、電視劇《卡拉馬佐夫兄弟》,同樣也是深受觀眾追捧的作品。
可以這樣說,影視藝術可能無法完全道齣小說作品的內涵,但作為獨立的藝術,它同時也會衍展齣更新的、屬於自己的藝術特質,這雖然是來自於小說、從小說齣發的,但也有其新的內涵。
文學與影視誰“成全”瞭誰?
在新的傳媒時代,文學傢們也應該開闊視野,以開放的胸襟嚮其他藝術學習,從中汲取創作的滋養。文學是一切藝術的基礎,是影視藝術的頭道工序,一劇之本的意思就是,文學作品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影視作品的成敗。這些觀點到今天仍有價值,但必須說,還不全麵。
一是,影視藝術越來越成為最大眾化的藝術,創作的作品數量之多超乎人們的預想。在大量的生産製作中,原創劇本占絕大多數。而且,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和積纍,電視劇領域已經形成瞭一支相當龐大的、成熟的編劇隊伍。這些編劇對電視劇藝術規律的理解和把握相對成熟,在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一套“創作方法”。
二是影視藝術對文學作品的藉重不再刻闆執行“忠實於原著”。二度創作的要求是很強很高的。比如電視劇《潛伏》,是根據龍一的小說改編的,但一篇短篇小說和一部幾十集的電視劇之間,編劇的創作量之大是可以想象的,雖然小說提供瞭相當重要的構思和梗概。龍一的作品的確具有改編電視劇的潛質,以他的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藉槍》同樣是一部上乘之作。在諜戰劇風行的幾年裏,文學傢們在影視劇界充分展現創造故事、解讀曆史,將傳奇故事與曆史正劇相結閤的能力。而且,他們也都程度不同參與瞭影視創作、製作。麥傢、海飛、全勇先等就是例證。
三是通過影視擦亮瞭重要文學品牌。電視劇《人世間》特彆注明是根據梁曉聲同名茅盾文學奬獲奬小說改編,體現瞭影視對文學必須有的尊重。同時,通過影視藝術,重要的文學品牌更顯其光亮。可以說,絕大多數茅奬獲奬作傢,都有作品被改編成為影視劇,茅奬作品也大量被改編為影視劇。近十年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裝台》《流浪地球》等小說都被改編為影視劇。網絡文學的崛起,一樣為影視藝術提供瞭優質的資源。中國作協將實施“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這些品牌一樣可以通過影視擴大其影響。
當然,一部電視劇一旦獲得成功,劇本也可能改編成小說。比如2021年年初,由龍平平編劇的電視劇《覺醒年代》獲得巨大成功,到年底,由劇本改編成的長篇曆史小說《覺醒年代》正式齣版,從黨史專傢到著名編劇、再到小說“新秀”,龍平平的華麗轉身也頗有代錶性。
總之,在今天,科技與藝術、傳播已經高度融閤的形勢下,文學藝術的傳統格局早已打破,純文學、嚴肅文學、主流文學,這些概念及其內涵如何理解、界定,都需要重新考量。(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詳見2022年3月13日《羊城晚報》A6版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小攀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唐代無名氏所寫的一首詞,卻成為最早的“失戀詞”
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在古代,女子的社會地位、傢庭地位都很低下,往往被相戀的男子負心拋棄後也無可奈何。古詩詞中常有這類題材的詩歌,譬如《詩經》中最經典的一篇《氓》。從開始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到後來的“言既遂矣,至於暴矣”,而女子卻隻能無奈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可憐可嘆! 唐詩宋詞中也有很多被拋棄的女子的怨詩怨詞,譬如杜甫的《佳人》就描寫瞭一個“絕代有佳人”被負心拋棄,以緻“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的悲情故事。 今天嚮大傢介紹的便這樣一首女子被拋棄的“失戀”詞: " 望江南 敦.......
小樹勤灌溉,他日當參天!植樹節帶你看豐子愷筆下的春天
2022年3月12日 植樹節 今天栽下小樹苗,細心嗬護 來日長成參天樹,為人遮陰 植樹造林是這個原理 培植福田也是一樣的道理 勤耕福田,深種善根 護生愛命,植福德本 常行慈悲,潤澤心田 菩提芽生,開花結果 到瞭植樹節,已入仲春 暖陽照耀大地 花草生機盎然,春意更濃 本文特選十幅 豐子愷所畫的春景圖 邀你一同欣賞先生筆下的春天 ▲ 小樹勤灌溉 他日當參天 ▲ 遊春人在畫中行 送走鼕天,又到瞭適閤齣門踏青的時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人們紛紛結伴齣行。豐先生見到滿園春色及遊春人.......
姐之力:從神話走嚮現實,如何書寫女性力量?
在這個時代,現實裏的媒體宣傳和虛構中的文本創作都在賦予女性更多“力量”,不管是對生理極限發起挑戰,還是在拷問內心時的強韌自省,“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性形象似乎正在從媒介中淡去。 人類文明無盡的書寫和創造之中,對女性力量有過哪些想象?這一主題或可從古典時期的“巨女願望”說起。在《思考的紋章學》這部澀澤龍彥從“博物誌風格的文章”嚮“短篇小說風格的虛構故事”轉型的標誌性隨筆集裏,有一個題為《姐之力》的篇章,旁徵博引,漫談瞭不同時期、不同土地之上文學作品描繪女性力量的異與同。 從神話走嚮現實.......
學書法,有時不能太聰明
學書法有時也不能太聰明,一開始就想抄近路,結果隻能無路可走。有些書友癡迷草書數十年,焚膏繼晷,矢誌不渝,“坐則書空,臥則畫被”,不可謂不用功、不勤奮,但就是無實質性的提高,交流中發現,該作者往往沒寫過楷書,或者寫得還沒過關,這也許就是行草寫不好的癥結所在,不是根本原因也應該是主要原因。 黃庭堅說:“欲學草書,須精真書,知下筆嚮背,則識草書法,草書不難工矣。”不妨迴過頭來,放下身段,補上楷書這一課,磨刀不誤砍柴功。《菜根譚》曰:“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草聖林散之走的也是由唐入魏的道路.......
文明起源・論登封王城崗城堡的性質
東漢 ・ 三璜玉璧 舊藏 璜弧長分彆為12.5厘米、15.2厘米、15.4厘米,寬5.5厘米 這件玉璧由三塊玉璜聯結而成,每塊皆作扇麵形,約占整個玉璧的三分之一。通體磨光,製作精美。內外邊緣切割整齊劃一,兩端穿孔,其中一塊兩端各一穿孔,另兩塊一端為一個穿孔,另一端為兩個穿孔。穿孔為單直鑽,孔壁麵呈斜麵,孔呈錐形,三塊當可聯係。 多聯玉是西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某一特定區域齣現的有明顯特徵器形之一,由三塊、四塊、五塊、六塊聯玉構成玉圍圈。每塊玉璜上穿孔目的,是為瞭聯係諸玉片,還是象徵性.......
漢魏六朝墓磚“反書”現象與“生死異路”觀念
【作者簡介】魏鎮,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 【摘要】墓磚反書現象齣現於兩漢之際,流行於六朝時期。這種現象的齣現並非是工匠疏忽所緻,它的齣現和流行與當時生死異路的觀念有密切聯係。墓磚反書文字與反嚮圖像一樣,都是一種運用逆嚮思維來強調生死有彆的樸素錶達方式,與同時期流行的鎮墓文等的思想內涵是一緻的。它的流行展露瞭時人生死觀的一次重大轉摺,體現瞭喪葬思想在墓葬營造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墓磚反書;生死異路;生死觀 一、墓磚“反書”的發現與研究 反書是指不同於常規文字書寫的一種書寫形式,它所呈.......
趙孟頫的外孫為趙孟頫題跋,這書法果然神采非凡!
元代王濛楷書跋趙孟�行書臨定武蘭亭序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跋作於至正二十五年(1365),王濛記述瞭在蘇州得到外祖父趙孟�臨寫《定武蘭亭》書捲的經過,所書風格酷似趙孟�,用筆精到而細膩,神采燦然。跋中告誡子孫:“苟能專心臨摹數韆過,雖不能企及前人,要當不讓今世能書者。”從中反映齣他本人學書的追求。 黃鶴山人王濛書 .......
大盛敦煌:紮根沙漠的世紀守護
考古公開課 《大盛敦煌(三)世紀守護》 播齣時間 2022年3月13日 19:53 監製 / 田龍 主編 / 劉銘 王誌存 編輯 / 夏麗穎 秦德友 趙丹彤 李茜熙(實習) .......
植樹節!想提升文字活力?善用文字創新點
眾所周知,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經常會齣現版式設計問題。但不論何種設計,都應以版式作為支撐,而且一個優秀的作品會反映版式設計的核心思想。傳統版式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第一,單調。圖形和文字的結閤過於單一,讓人很難産生閱讀興趣。 第二,視覺導嚮大眾化。信息冗雜,層次不分明,關鍵點不突齣,進而無法吸引大 眾的眼球。 第三,缺乏整體性。不論是哪一種設計,都應完整、 全麵,隻有這樣纔不會齣現內容與形式相分離的現象。 文字編排的創新點 作為構成平麵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字體具有卓越的錶述能力,人們通.......
流傳韆年的節日民俗,再現福州西湖公園
花神祭、閤香押花、簪花遊園…… 由福州市園林中心主辦 福州市西湖公園管理處承辦的 首屆上巳節文化月活動 今天在福州西湖左海公園正式啓幕 再現福州流傳韆年的上巳節民俗 /// 在美輪美奐的上巳祭典花神祭儀式上 身著傳統漢服的十二花神優雅登場 焚香誦文,行上巳祭 祈願繁花似錦、國富民安 活動吸引瞭眾多市民遊客前來圍觀 市民鄭小姐說,得知西湖公園舉辦上巳節,特意趕來看看:“挺有意義的一個活動,能讓很多人瞭解到我們的漢服文化。看她們小姐姐穿漢服很好看,讓我都想要嘗試一下。” 市民張先生特.......
大連京劇院院長楊赤:應將傳統文化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
“中華上下五韆年,作為曆史最為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一脈相承功不可沒。”全國政協委員、大連京劇院院長、京劇袁派優秀傳人楊赤說道。 他認為,學生群體是傳揚傳統文化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而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優秀精神內核,同樣也會反哺學生,讓處於高速成長階段的他們,形成更為優秀的核心價值觀,形成更強烈的文化自信。 “關注傳統文化在高校的普及”是楊赤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提案中的核心內容,同樣也是他從業多年來最為關心的話題。“近些年,我們國傢的傳統文化普及和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已經有瞭很好的效果,”楊赤.......
中國早期文明路徑與文明史觀的産生
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在不斷地刷新我們對古代文明的認識。從2001年起,科技部啓動“十五”科技攻關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至2016年完成結項已取得瞭不少的重要收獲。以中原陶寺古城、長江下遊良渚古城和長江中遊石傢河古城的齣現為標誌,許多地區的史前社會的發展普遍達到相當高度,被認為已進入到王朝之前的古國文明階段[1],也即早期文明社會。所謂文明,就是社會發展至較高級階段的概括,是以較成熟社會秩序的建立為標誌。考古發現顯示,相關文化都已存在建設宏大工程需要的有效動員大量人力物力的能力,明確的等級分.......
蘇東坡行書集字古詩,臨創結閤更方便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傢、書法傢、畫傢。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傢”。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傢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顔真卿、楊凝式等名傢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傢。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齣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緻使他的書法.......
《2022中國詩詞大會》成春日爆款,超1億人在看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3月5日起,全新的《2022中國詩詞大會》踏著春天的腳步款款而來,十期節目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颱CCTV-1晚間黃金時段連續播齣,讓您看個過癮,為您奉上春天最濃的中國詩意。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颱自主原創的經典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今年的詩詞大會精彩更超以往,3月5日一開播即成春日閃亮爆款,中心城市收視率達1.3%,收視份額達5.2%,截至3月8日,1.14億觀眾已啓動追看模式。 CCTV-1收視份額穩超4% 獲上星頻道冠軍 《2022中國詩詞大會》帶動CCTV-1全天.......
超寫實油畫:栩栩如生的最高境界
這是一段超寫實油畫的創作視頻。播齣之日,創作者賴躍森的抖音號因此一天漲粉近百萬,各平颱視頻播放量超過2.6億――縴毫畢現的菜葉、靈動如生的蜻蜓、似乎要躍齣畫麵的毛茸茸的小雞,以及用來放置大白菜的木桌,都讓人難分真假,網友們直呼“平麵畫齣瞭3D效果”。 這顆超寫實的白菜,名為《初見》。 《初見》細節圖 作品走紅後,有人誇他的畫栩栩如生“這畫的白菜比我菜市場買的白菜還像白菜”,想要齣高價購買;也有網友留言質疑說蜻蜓、大白菜和剛孵化的小雞根本不是一個季節;更有人認為畫這麼像沒有必要.......
【詩詞】好雨(組詩)‖何宗林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好 雨 好雨,好雨 好雨下在乾涸時 好雨下時 我的父老鄉親 早已站在地邊田角 揮舞著銀鋤 把雨水引入田地裏 個個喜氣洋洋好歡喜 好雨下在當春時 好雨下得 飄飄灑灑 不緊不慢 滋潤瞭大地 好雨下時 樹兒好歡喜 草兒好歡喜 花兒露笑臉 鳥兒不停地啼 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 高喊好雨,好雨…… 好雨,好雨 好雨下在圓夢的季節裏 滋潤瞭乾涸的每塊土地 又把豐收的童話來編寫 隻此青綠二月紅 二月的春天陽光燦爛 喚醒瞭沉睡萬物 和煦的春風吹綠瞭大地 在春雨的滋潤下草.......
嚮創作虛僞文化的生意人宣戰
嚮創作虛僞文化的生意人宣戰 文/郭申 高雅的文字語言齣現時 人類文明有瞭永續的可能 詩詞歌麯,戲劇文章 時間認識美醜,曆史不會鬍鄒 江河嚮東奔流而去 淘盡韆年的沙礫 文化之於這個時代 比生存之需 塑呱呱墜地時的基皿 似青苗,微弱敏感的孩童 好奇一切新鮮 卻沒有真假善惡的分辨 創作虛僞文化的生意人們 有機可乘 要清楚,你們把爪子伸嚮瞭誰! 守衛者們決不答應 烏雲遮住幼苗的天空 撥開 為瞭氣正風清社會和諧 這個時代決不答應 下一代被圖謀不軌 消滅 為瞭我們的文明永續 .......
【辭賦】月亮田賦‖覃鴻傑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月 亮 田 賦 覃鴻傑 華夏名鎮,中國李莊。承續韆年文脈,氣貫萬裏長江。倭寇侵華,文化內遷謀存救亡。全民抗日,誌士西入培育棟梁。思成專著建築史,徽因詩留四月芳。一代國寶大師,萬世蒼生敬仰。 李莊古鎮月亮田景區(圖片來源:川觀新聞) 時維庚子,序屬新陽。宜賓黨政凝心聚智,翠屏上下力拓洪荒。薪火相傳,修繕營造社院落;繼往開來,打造月亮田街廊。承前啓後,收錄博物館文藏。曆時兩載歲節時光,匯集韆百能工巧匠。惠築告竣,景物呈祥。 月亮田片區一角。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
內濛古“十五運”將在鄂爾多斯舉辦,有奬徵集主題宣傳口號
關於徵集 內濛古自治區第十五屆運動會 主題宣傳口號的公告 2022年,由內濛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內濛古自治區體育局和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內濛古自治區第十五屆運動會將在鄂爾多斯市舉辦。為把全區十五運會辦成一屆低碳、綠色、安全、精彩的高水平體育盛會,充分彰顯內濛古曆史性、開創性成就,展示鄂爾多斯邁嚮新徵程的新風采、新風貌。現麵嚮社會開展內濛古自治區第十五屆運動會主題宣傳口號徵集活動。 一、徵集時間 2022年3月11日至20日(截止日後無效)。 二、徵集要求 (一)主題突齣 以“綠色全運會,.......
【非遺】“棕匠”陳文東:用雙手詮釋山棕的魅力‖趙徑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棕匠”陳文東 用雙手詮釋山棕的魅力 趙 徑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古時下雨天,便是蓑衣的天下。蓑衣是何物?是古人的智慧,用棕葉絲和棕繩製作而成。 棕編,最早起源於戰國,是采用我國南方生長的棕櫚樹的樹葉、棕片、棕皮為原料進行編織的一門民間手藝,主要流傳於湖南、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天然山棕,被稱之為“森林珍寶”,材質天然,具有透氣、耐用、不怕水、不起黴、不起蟲等特點。用山棕做的棕繩、床墊、棕蓑衣、山棕刷,在過去.......
復旦舊書店歸來,新址位於上海偉德路4月23日對外試營業
復旦舊書店 資料圖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上海楊浦 2021年年底,曾在一代又一代讀者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的復旦舊書店因配閤區域整改規劃,正式閉店,成為瞭不少讀者的遺憾。 沒想到,這個春天復旦舊書店就將重迴楊浦,新址就在偉德路88號,大學路一拐彎就能到。 偉德路88號,書店新址 這也滿足瞭店主張強此前的願望,他希望能留在“復旦文化圈內”,留在離高校師生最近的地方,而這次的新址離復旦大學很近,走到復旦大學東門隻要五六分鍾。 復旦舊書店計劃於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對外試營業。 .......
勇敢踏齣舒適圈!濟南14歲小姑娘登上央視《2022中國詩詞大會》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2日訊 “人生自有詩意,詩意歲歲相期”,前不久,來自濟南的14歲姑娘孫晗曦,懷揣著對詩詞的熱愛,奔赴瞭一場“詩與遠方”的約定。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大傢好,我叫孫晗曦,來自山東濟南……”3月11日晚,央視《2022中國詩詞大會》第七期節目播齣,孫晗曦作為返場選手精彩亮相,“這次節目一共有十期,我一共上場瞭兩次,並且第二次上場是作為隊長上場的,之前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取得這樣的成績。” 熱愛詩詞 始於傢庭文化熏陶 孫晗曦從小跟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對詩詞的.......
江口古戰場遺址2021-2022年度考古發掘進入尾聲
張忠蘋攝(人民圖片網) 2022年3月8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古戰場遺址,無人機航拍下考古工作人員正在現場考古發掘。近期因江口古戰場遺址所在的府河迎來豐水期,遺址2021-2022年度考古發掘將進入發掘尾聲。 江口古戰場遺址是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江口古戰場遺址自2017年開始發掘,齣土瞭大量金銀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張獻忠分封嬪妃的金銀冊、西王賞功錢幣、大順通寶、金錠、銀錠等,還有大量戒指、耳環、發簪等金銀首飾及部分殘存兵器。 虎鈕“永昌大元.......
周末文苑|黃帝修道成仙的故事
新鄭擁有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5000年的黃帝文化、2700年的鄭韓文化,厚重的曆史和燦爛的文明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代傳承,經久不朽。新鄭市融媒體中心傾心打造的《周末文苑》,願能帶您走遍新鄭,在筆墨中且聽曆史迴響,在音畫中且看滄桑巨變。 今天由來自新鄭黃帝故裏文化研究會的楊旭光,帶您走進具茨山景區管委會柿樹行村,瞭解他們的風土人情和傳說故事。 (配音/侯海玲) 黃帝修道成仙的故事 文/楊旭光 具茨山其主峰名曰風後嶺,這裏巍峨險峻,嶙峋崢嶸,峭壁聳立,洞壑迂迴。在風後嶺之巔,有一座純石頭結構的.......
愛上非遺㉖:擊鼓其鏜,聲撼八方,祈福納瑞佑壯鄉
編者按 “嘭,嘭嘭,嘭嘭嘭……”在馬山縣,每到節日慶典、大型活動、慶祝豐收、村寨喜事,人們都會抬齣會鼓,多鼓齊鳴,用鼓聲盡情錶達喜悅心情。 馬山壯族會鼓演奏聲音洪亮,場麵震撼,激昂的鼓聲撼動四麵八方,讓聆聽者情不自禁熱血沸騰。本期讓我們一同關注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壯族會鼓習俗,領略壯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 壯族會鼓習俗 類彆:民俗 級彆: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 批次:第五批 地域:廣西・馬山 馬山壯族會鼓習俗,是壯族人民在稻作生産中形成,以敲擊牛皮鼓營造熱鬧氛.......
唇槍舌戰、我們來戰|武警工程大學成功舉辦第十四屆大學生辯論賽
辯論是兩種聲音的針鋒相對、崢嶸共生,在罅隙裏求同,在袤宇裏尋異。鞦去鼕來的絲絲寒意,絲毫不影響各代錶隊的參賽熱情。激蕩著青春的韻腳,武警工程大學第十四屆大學生辯論賽盛大開幕。 武警工程大學第十四屆大學生辯論賽由武警工程大學政治工作處主辦,共青團武警工程大學委員會承辦。辯論賽發展至今,已演變成為武警工程大學的一項傳統,迄今為止伴隨著武警工大人走過瞭十四個春鞦鼕夏。懷著為實戰挖掘人纔,為打贏輸送精英的初心,秉持著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的宗旨,辯論賽給廣大學員們搭設瞭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颱。.......
在蘇軾的心靈深處住著一位悲觀主義者!
▲[元代]�w孟�《�K�|坡小像》,��本水墨,尺寸不��。�_北故�m博物院藏。 蘇軾作為詩、文、書、畫無所不能而又異常聰明敏銳的文藝全纔,是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文人們最親切喜愛的對象。其實,蘇的文藝成就本身並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遜色一籌。畫的真跡不可復見,就其他說,則字不如詩文,詩文不如詞,詞的數量也並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國文藝史上卻有巨大影響,是美學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裏呢?我認為,他的典型意義正在於,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鮮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開其端的進取與退隱的.......
田漢誕辰124周年:這些田漢寫的歌你聽過嗎?
關注《國傢記憶》,一起漲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詞作者田漢 留下瞭許多傳世經典作品 這些動人的作品 成為瞭一代人的美好迴憶 田漢畢生奉獻於文化藝術事業 著作等身 他創作瞭 話劇、歌劇60餘部 電影劇本20餘部 戲麯劇本20餘部 歌詞和新舊體詩歌近2000首 被黨和人民譽為 一位傑齣的時代歌手 編審:王海濤 趙 斌 主編:陳 曦 崔 明 編導:王亭雅 編輯:史佩侖王亭雅 .......
有四個祖師,妖祖、神祖、魔祖、地仙之祖,裏麵沒有鴻鈞老祖!
看過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在裏麵有很多傢喻戶曉的神仙,也有一些斬三屍成聖的先天聖人。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有幾個祖師級彆的神仙,他們的地位極高,先天聖人都是他們的晚輩。相傳天地間有四個祖師級彆的神仙,他們分彆是妖祖、神祖、魔祖和地仙之祖,裏麵沒有紫霄宮中的鴻鈞老祖。 在封神榜的第一迴,書中齣現瞭一個傢喻戶曉的神仙,她就是煉石補天的女媧娘娘。相傳在上古時期,祝融和共工為瞭爭奪三界主宰的位置,竟然在昆侖山上大戰三百年,後來共工撞倒瞭天柱不周山,差點毀滅瞭天地萬物。 號稱大地之母的女媧娘娘.......
宋上華《殺狗勸妻》受惠於封至模先生(附精彩視頻)
宋上華郭朝中《殺狗勸妻》 宋上華(1918―2003)陝西長安人。著名秦腔旦角錶演藝術傢。1929年開始學藝,為西安易俗社第九期學員,師承封至模、陳雨農先生,並兼取各傢之長,廣泛藉鑒豫劇晉劇等兄弟劇種的錶演藝術,逐漸形成瞭自己的藝術風格。嗓音條件好,唱腔清澈自然、樸實醇美,尤其擅長做工戲,個性鮮明,風韻獨具。代錶作主要有《拷紅》《龍門寺》《殺狗勸妻》《奇雙會》《盜虎符》《呂四娘》《殷桃娘》《遊龜山》《韓寶英》等。 殺 狗 勸 妻 宋上華生前曾說,他的《殺狗勸妻》之所以能夠得到觀眾喜.......
夜讀|春風送暖意,春樹添新綠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您好,這裏是《閃電夜讀》,我是寜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艷娜。今天是植樹節,樹木裝點瞭大地的風景,為春天增添無盡的生機,也蘊藏瞭無限美好的寓意。今晚我要為您分享的文章是《春風送暖意,春樹添新綠》。 陽春三月,清風與暖陽如期而至。漸綠的大地上點綴著白的、粉的、紅的野花,行走著肩扛鐵鍬、手提水桶、懷抱樹苗的人。3月12日,共赴一場邀約――又是一年中植樹的大好時節! 三月,休眠瞭一鼕的世界萬物開始復蘇,孕育著勃勃生機。鳥叫蟲鳴,熱鬧但不喧囂,交織成一麯絕妙的和弦,訴說著季節.......
【博聞強識】宋高宗《魯頌三篇》精品小楷
趙構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人神韻。著有《翰墨誌》,傳世墨跡有《草書洛神賦》等。 此帖為宋高宗趙構小楷《魯頌三篇》,藏於遼寜省博物館。請欣賞。 .......
雲南省博物館協會正式成立,助力雲南博物館事業邁上新台階
3月11日,雲南省博物館協會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成立大會在昆明召開。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楊德聰,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處處長、省文物局副局長餘劍明,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盛建武,重慶市博物館協會理事長程武彥,廣西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吳偉峰,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雲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鬥齣席會議。全省83傢博物館、紀念館及相關企事業單位負責人作為會員代錶參加會議。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發來祝賀視頻。 雲南省博物館協會籌建工作在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雲南省文物局、雲南省民政廳指.......
青未瞭|植綠:春風十裏添綠意
文|濛山樵夫 如果這土地上沒有一樹新綠,沒有枝枝花開,這春風肯定會失望的。少時,父親總要買來樹苗,哥幾個或刨坑,或培土,或澆水,看樹條發齣的新芽一天天長大,一旦伸展為頁,或長成綠色的枝條,都是無比開心快樂。樹是傢園,栽下一棵樹苗,就是為傢園披上綠裝。植綠的傳統,由來已久。 清明植柳,應是自久遠年代接續的傳統。“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是東晉陶公筆下村居之景,很喜歡陶詩的曠達境界和恬淡風格。我猜想陶公的時代,村莊植綠,這詩句裏樹的形象猶在。“新栽楊柳三韆裏,引得春風度玉關。”這是左宗棠收復.......
石峁遺址為何被稱為“華夏第一城”,因為每個發現,都改寫瞭曆史
在我國境內,原始社會早期遺址不計其數,但能讓全球專傢和學者都廣為關注的不多,而石峁遺址就是其中之一。在過去十年的全球考古發現中,石峁遺址入選瞭“全球十大考古發現”,並且還被專傢和學者們稱之為“華夏第一城。”究竟石峁遺址有什麼厲害之處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麵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係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2021年1月,美國權威雜誌《考古》(Archaeplogy)發布瞭過去十年(2000年-2010)的.......
用作品展示文人畫發展曆程,奚岡《仿古山水冊》
這套《仿古山水冊》是奚岡的作品,不過從用筆用墨、位置經營來看,似乎多有雷同。遴選的五幀作品中,有三幀幾乎一模一樣,隻在細節之處略微調整。且畫中題字軟弱無力,讓人生疑這到底是不是奚岡的真跡。奚岡有個外號叫“鐵生”,這固然是形容他的性格。書法作品最能彰顯性格中的剛硬,卻沒有錶現齣來。 麵對上述疑點,為什麼還要欣賞這套冊頁?原因很簡單,畫中款識內容很有道理,說齣瞭傳統山水的魅力,也說齣瞭奚岡乃至清代文人畫傢的心聲。從這個角度看,這套冊頁無論真僞,都值得細細品味。 五幀作品分彆模仿瞭黃公望、曹知白.......
唐圖微展丨玉女飛針巧引綫,乾坤綉在方寸間—中華傳統刺綉藝術展
據唐山文化旅遊: 玉女飛針巧引綫,乾坤綉在方寸間 刺綉藝術展 展覽簡介 從殷商到當代,中國刺綉曆史悠久,技藝精湛,而且普及民間。從海南島到內濛古草原,從昆侖山到江南水鄉,無論是遊牧民族的馬鞍、皮靴,還是農業民族的服飾、被褥;無論是崇山峻嶺間騎手的鬥篷、腰帶,還是村集場圩上婦女的綉帕、頭巾;無論是書房、閨閣中的“畫綉”,還是廳堂大廈中的裝飾壁掛,幾乎處處都離不開精美的刺綉。在漫長曆史發展中,刺綉既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相聯係,又與歲時風俗、人生禮儀以及文學、繪畫、宗教等文化現象相融閤。刺綉藝術兼.......
【國畫天地】郭尉鑫:如夢似幻,一片靜謐曠遠的境界
學院青年,郭尉鑫,人稱“老郭”,題畫多署名泠齋,生活蕭散自適,性情恬淡隨和,頗有魏晉之風。老郭書畫兼習,書法喜歡米南宮與趙鬆雪,繪畫好於李營丘與郭河陽,皆得瞭些趣味,雖為90後“新生一代”,卻極度嗜古,無怪乎同學同輩人人稱他“老郭”。 同樣在繪畫方麵他也多傾心於宋元,書畫麵貌也漸顯宋元遺韻,所畫樹木窠石,平遠險易,縈帶麯摺,絕壁山崖,飛流危棧,如夢似幻,用精妙的黑白灰關係,構建齣一片片靜謐曠遠的境界,仿佛能夠穿透時空。 郭尉鑫(1995-),生於渝州,署泠齋,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國畫係山.......
【聚焦三星堆】肖先進:三星堆博物館締造者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肖先進:三星堆博物館締造者 整理/《巴蜀史誌》編輯部 考拉看看 肖先進,三星堆博物館第一任館長,現任三星堆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秘書長,四川曆史學會第二屆四川省大禹文化研究委員。全國文博先進工作者,四川省文化係統先進工作者,四川省文博係統先進工作者。 2020年9月6日,“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2020) 啓動儀式”在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大棚內舉行,圖左起為肖先進、陳顯丹、陳德安(肖先進 供圖) 創辦三星堆博物館.......
海子|無名的野花
無名的野花 文|海子 圖|網絡 編輯|烈馬青蔥 看不見你,十六歲的你 看不見無名的,芳香的 正在開花的你 看不見提著鞋子在雨中 走在大草原上的 恍惚的女神 看不見你,小小的年紀 一身紅色的走在 空蕩蕩的風中 來到我身邊 你已經成熟 你的頭發垂下像黑夜 我是黑夜中孤獨的僧侶 埋下種籽在石窟中 我將這九盞燈 嵌入我的肋骨 無論是白色的還是綠色的 來自天堂或地府的 青海湖上的大風 吹開瞭紫色血液 開上我的頭顱 我何時成瞭這一朵 無名的野花 ― END ― 作者簡介:海子(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