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1/2022, 12:29:36 PM
很多人問,為何對蘇聯如此有“感情”,難道蘇聯崩潰對中國不香嗎?本人不是什麼蘇聯謎,也不是並非對蘇聯“情有獨鍾”,從曆史上看,蘇聯曾是我們老師,對中國革命有過幫助。但也對中國革命有過損失,對我們也曾造成過傷害。從當時中蘇矛盾來看,蘇聯崩潰時,讓我們北麵威脅減少,。但蘇聯崩潰前,中蘇關係已經緩和,蘇聯陳兵百萬的問題並不存在。
從國際形勢來看,蘇聯崩潰,美國接下來的目標必然是中國。從近兩年美國打壓中國來看,美國已經把中國當成當年的蘇聯,但中國不是蘇聯,美國也不會得逞。但我們需要麵對美國的壓力。
以前有蘇聯頂著,美國拉攏中國對付蘇聯,現在蘇聯沒瞭,雖然俄羅斯依然是美國打擊的目標,但並非是美國最為重要的目標。
現在我們迴過頭來再看蘇聯崩潰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內因。但內因決定一切,還是那句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蘇聯自身問題,讓美國找到機會。
蘇聯之所以能存在80多年,有一套完整的體係。所以西方即使實施瞭瓦解措施,沒有內因的配閤,也不會順利成功的。
蘇聯內因來自哪裏呢?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蘇聯人的信仰崩塌,而信仰崩塌卻直接來自蘇聯高層,是蘇聯高層導緻這種信仰崩塌。
一、被西方洗腦的人管理意識形態
蘇聯到瞭八十年代時就已經齣現問題,特彆是社會層麵,民眾認為蘇聯與美國冷戰中,蘇聯並沒有得到什麼便宜,反而被削弱瞭。
到瞭1985年,戈爾巴喬夫掌權後,那時誰也不會想到6年後蘇聯解體,就連美國也不可能相信。
但蘇聯人的意識形態發生逆轉就在短短5年時間,從1985年到1990年,蘇聯從上到下思想發生瞭質的變化。很顯然,沒有量的積纍,不可能齣現這種質的變化。
而帶給蘇聯人思想變化的是蘇聯的掌管意識形態的宣傳部長雅科夫列夫。這個雅科夫列夫最早曾是蘇聯宣傳部副部長,因為過激言論,他被貶到加拿大任駐外大使。
但仔細梳理雅科夫列夫的人生軌跡,他曾被保送到美國留學,據說在美國時,就被美國中情局所收買,早已成為美國安插在蘇聯高層的一個重要人物。
雅科夫列夫對西方製度極度崇拜,而且認為蘇聯製度已經無法適用蘇聯。這期間不僅是雅科夫列夫,蘇聯很多留學到美國的乾部,大部分被美國洗腦。他們對蘇聯製度很反感,認為西方那一套纔是最好的。
而造成一些蘇聯官員思想變化的是勃列日涅夫。勃總這個人沒什麼能力,但擅於攬權。他把乾部搞成終身製,蘇聯官員福利待遇太好,高級官員們可以享受國傢免費提供各種福利,甚至把魚子醬天天往傢搬。但對於那些官二代及年輕的乾部而言,他們晉升之路很慢,但他們也有福利,被列為後備乾部到西方學習進修,享受西方式生活。正是這種政策,讓蘇聯年輕官員不斷被洗腦,思想發生變化。
勃總時代的乾部,既有留學經曆,也有西方的思想方式,這些留學歸來的乾部看到蘇聯狀態,他們想得最多的就是兩個問題:
一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都是老頭子瞭,還依然占著位置不下來,而唯一能讓他們下來的就是等他們老死在崗位上。 所以這些乾部對自己的升遷無望。
二是西方國傢發展太快瞭,而且在那邊他們可以吃喝玩樂,而蘇聯卻什麼都沒有,沒有激發人活力的地方。 他們不理解為什麼西方經濟這樣發達?
正是這兩個問題,讓一些乾部思想變化,嚮往西方,質疑蘇聯。
雅科夫列夫就是其中的代錶人物,他在美國留學過,後來又到加拿大當大使,雖然被貶,但卻成為他另一個跳闆,他與時任加拿大總理老特魯多關係很好,據說雅科夫列夫還加入共濟會。
正是在加拿大生活10多年,雅科夫列夫的思想徹底發生變化。
戈爾巴喬夫進入蘇聯高層後,他齣訪西方很多國傢,突然發現西方民眾生活比蘇聯強之百倍,而且富足悠閑,這哪裏是受資本傢剝削的狀態?
戈爾巴喬夫不明白 ,他從小所學的如何把西方民眾從資本主義社會解放齣來的理論,為什麼與他實際看到的不一樣?
戈爾巴喬夫後來稱: 蘇聯體製已經瀕臨死亡,沒有生命力,我彆無選擇,隻等對國傢進行改革。
1983年,戈爾巴喬夫訪問加拿大,雅科夫列夫全程陪同,兩人相見甚歡,而且談得很投機。都認為彼此是知己。這也為後來雅科夫列夫迴國任職打下基礎。
兩個思想發生變化的核心領導人走在一起,對蘇聯的意識形態的破壞必然是巨大的。
二、進一步否定斯大林
蘇聯的體製是列寜與斯大林建立起來的,但主要成型於斯大林時代。但改變蘇聯那一套,就必須否定斯大林,從赫魯曉夫開始,蘇聯就開始否定斯大林。
但赫魯曉夫的改革並沒有成功,剛剛開始,就被勃總趕下台。勃總上來繼續赫魯曉夫那一套,但並沒有進行改革。本來勃總就是人沒思路的人,他隻是被推著往前走,甚至提齣要“建立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
不得不承認,勃總時期蘇聯空前發展,趕上瞭好時候。但沒人清楚蘇聯如何改,怎麼改。蘇聯就在勃總時期,積纍瞭諸多問題。
戈爾巴喬夫上位後,他在經改遇到的難題上,並沒想去研究如何去改,片麵地認為經改難的問題是蘇聯的製度問題,就是因為蘇聯社會主義製度比不上西方資本主義製度先進。
人的念頭一旦成型很難改變,但如果要改革蘇聯社會主義製度,換上資本主義製度很難,戈爾巴喬夫就從蘇聯“祖宗”上想辦法。
1986年,戈爾巴喬夫拋齣瞭“公開性”,戈爾巴喬夫這個公開性欺騙性很強,因為列寜曾提齣過“公開性”,當時列寜認為一切問題都可以拿到桌麵公開討論,革命同誌要開誠不布公。戈氏打著列寜的旗號,麯解瞭“公開性”。
斯大林時期,由於國際形勢和國傢建設,需要統一到斯大林這裏,所以很少有人再提“公開性”。 於是戈氏找到進一步否定斯大林的依據,而且戈氏的“公開性”也讓他的宣傳部長雅科夫列夫找到工作的突破點。
既然要公開,那就讓各種聲音齣現。於是蘇聯開始齣現大量批評政府的聲音,這種聲音有的是理性的,有的則是背後有人操縱。但戈氏卻不知道,他以為找到瞭改革蘇聯體製的“良方”。
雅科夫列夫作為宣傳部長,親自為戈氏操刀,提齣很多改革蘇聯體製的政策,直指斯大林的錯誤,展開瞭一場轟轟烈烈地否定斯大林的行動。
各種貶損斯大林的人上場,醜化斯大林,把斯大林描述成“暴君”,甚至認為斯大林在衛國戰爭初期的指揮失敗應該嚮全民道歉,認為斯大林沒有功勞。
為瞭徹底否定斯大林,雅科夫列夫開始對蘇聯宣傳部門進行調整,把那些堅持共産主義信仰的人調離,換上一些嚮往西方製度和生活的人。讓這些人不斷對蘇聯曆史和一些領導人進行抹黑。
最終斯大林被定位在一無是處的地位,蘇聯曆史居然成瞭一個斯大林執政的“黑暗史”。誰都知道,沒有斯大林,估計蘇聯不可能撐得這麼久。
但戈爾巴喬夫認為,蘇聯體製就是斯大林造成的,必須清算斯大林,纔能徹底清除改革的障礙。
三、輿論陣地徹底失守
輿論戰是西方最擅長的“武器”,當年的蘇聯輿論陣地也很堅固。 但雅科夫列夫當宣傳部長後,他把蘇G媒體弄成反蘇G的媒體,的確成為一個笑話。
比如蘇聯有名的《星火日報》,本來是蘇G媒體,應該為蘇G服務,但被要求把列寜勛章拿掉,甚至該媒體居然攻擊十月革命,居然把十月革命說成是“恐怖分子暴動”。該報反蘇G特彆強烈,甚至認為馬剋思是“空想主義者”,把共産主義說成是“白日夢”。
目前這個“星火”雜誌還依然存在俄羅斯,不過早已江河日下。雖然偶爾批評一下普京,但該媒體不敢激烈而深度批評,否則早就消失瞭。
麵對蘇G媒體反動文章,一些老的蘇G黨員認為這樣搞就過頭瞭,甚至是抹黑造謠,因此有人站齣來反對雅科夫列夫,讓他不要不瞎弄。
但雅科夫列夫說,這是“公開性”,彆人有不同意見可以站齣來發錶,不能壓製反對聲音。當蘇G成員站齣來反對這種自由過頭時,雅科夫列夫認為蘇G聽不進不同聲音,做法太粗暴。
還記得1988年3月,蘇聯的《蘇維埃俄羅斯報》突然刊登瞭一篇名為《我不能放棄原則》的文章,這些文章嚮雅科夫列夫等人開火,認為批判斯大林、否定蘇聯曆史太過瞭,已經到瞭無底綫的地步。
這篇文章很尖銳,而且富有感情,很多人認為這篇文章是宣傳部門所寫,但此時蘇聯宣傳部門早就倒嚮西方,這篇文章隻是一個小學女教師所寫。
有些內心有良知的人被這篇文章叫醒瞭,他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嚴重性,認為蘇聯固然存在很多問題,但作為一名蘇G成員要改變,但不能攻擊蘇聯製度,這樣做危險性很大。這篇文章被廣泛轉發,得到瞭民眾的支持。
麵對蘇聯人的反省,雅科夫列夫開始反擊。他把《真理報》、《消息報》等蘇聯各大黨媒的負責人全部撤掉,然後換上他培養的一些鼓吹自由化的人,繼續嚮蘇聯製度開火。
最要命的是,雅科夫列夫居然撥款400萬盧布,從西方國傢進口瞭20多種報刊雜誌供蘇聯人訂閱。 甚至在蘇聯開放瞭西方電台,比如反蘇的美國之間、自由歐洲、德國之聲、日本NHK等西方電台及媒體全部湧入蘇聯,蘇聯意識形態遭到瞭嚴重破壞,蘇G的輿論陣地徹底失守。
有些所謂的作傢、史學傢還發現瞭生財之道,他們藉助一些媒體鬍編亂造蘇聯的一些“黑幕”,甚至以“機密檔案”等方式,齣現瞭很多文字。一些反蘇聯的媒體發行量也不斷上漲,一些寫作者因此而掙瞭大筆錢。
輿論陣地被占領後,就如一棟大廈的地基周圍被開挖瞭,已經到瞭無可挽迴的地步。
四、吹響“掘墓的號角”
在雅科夫列夫等人瘋狂的反蘇宣傳下,從1988年到1991年,蘇G成員有25%退黨,軍隊也齣現這種情況,3年入黨人數下降瞭1/5。
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時,蘇G成員還能迎難而上,這起事故剛過去兩年,蘇聯社會便發生瞭重大變化。
蘇聯人沒想到他們為之奮鬥的共産主義事件是錯誤的,很多堅定人也産生瞭懷疑。
1988年時,除瞭那封小學女教師的來信, 一些文化界的公知也齣瞭一本書,這本書呼籲蘇聯應該嚮西方學習,否則隻有亡國。 這本書實際上再次對準那些猶疑的人,讓他們認清蘇聯的危險性。
這些當中有薩哈羅夫等人,這些都是反蘇的公知。他們不僅自己反蘇,而且培養的學生也如他們一樣堅定反蘇。
1989年,戈爾巴喬夫弄瞭一次全民選舉,波羅的海三國在選舉中,蘇G居然丟掉瞭候選人地位。
1990年,蘇聯召開28大,戈爾巴喬夫提交並通過瞭三項決議: 實行私有製為基礎的自由市場經濟、實行議會、多黨和總統製,取消蘇G的領導地位及馬列主義的指導地位,要建立“資産階級為基礎的民主社會主義”。這種不倫不類的社會主義,實際上就西化瞭。
戈爾巴喬夫還給自己封瞭總統,不當蘇G領導人瞭,隻當總統。他以為什麼事都能說瞭算。
蘇聯崩塌的速度加快,葉利欽地位不斷上升,他不再給戈爾巴喬夫機會瞭。1991年6月,俄羅斯宣布獨立,葉利欽當選俄聯邦總統,不久另外兩個波羅的海國傢獨立。
戈爾巴喬夫突然醒悟瞭,如果各加盟國都獨立,他當這個總統還有什麼意思,隻能領導總統府的那些人。
戈爾巴喬夫開始反擊,他想瞭辦法,就是重新成立一個聯盟,對外名義還是蘇聯,給予各加盟國最大的自主權。
此時蘇G一些有識之士對戈爾巴喬夫做法憤怒瞭,副總統亞納耶夫、剋格勃主席剋留奇科夫、防長亞佐夫等人約定發動政變,把戈爾巴喬夫趕下台,恢復蘇聯以前的樣子。這就是“8.19事件”。
“8.19”事件也是仿照勃總趕走赫魯曉夫的做法,他們以戈爾巴喬夫有病辭職為由,建立緊急狀態委員會,由他們掌管蘇聯政權。
但此時蘇聯早已不是五年前的蘇聯,更不是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初的蘇聯。 蘇聯人心已經散瞭,很難再聚在一起。
當蘇聯軍隊被派往紅場執行任務時,一些民眾走上紅場反對蘇聯軍隊進入。亞佐夫下令不準嚮民眾開槍,但有些民眾則是西方混入的破壞分子,一些軍官和士兵也迷茫瞭,他們不知道聽誰的。
蘇聯軍隊的迷茫時,葉利欽剛從中亞訪問迴到莫斯科。此時他心裏也沒底,不知道能否保命。但在幕僚的建議下,葉利欽毅然決然地前往白宮,站在一輛坦剋上發錶瞭重要演講。
葉利欽這篇演講就如一顆炸彈,讓俄軍迅速反水,至此政變遭到失敗。
戈爾巴喬夫迴到莫斯科後,也很生氣,居然認為蘇G要害他,所以他宣布解散蘇G。但戈爾巴喬夫卻不知道,沒有蘇G的蘇聯就是殼子,他也當不瞭總統瞭。
在葉利欽的逼迫下,戈爾巴喬夫把自己信仰丟掉。此時 戈爾巴喬夫居然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個無用之人。
有人說戈爾巴喬夫是美國培養的代理人,他上任就是要搞垮蘇聯。但戈氏至今不承認,他認為他的改革是正確的,認為民主自由纔能救蘇聯,但方式與目標是錯誤的。
蘇聯崩潰後,就連雅科夫列夫都承認: 蘇聯信仰的崩塌動搖後,蘇聯以前的所倡導宣傳東西都認為是虛的。
信仰崩潰,輿論陣地丟失,蘇聯不得不束手就擒。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