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4/2022, 12:05:07 AM
說一說甲午戰爭前夕荒唐的“報效運動”。
所謂“報效”,直白說來就是臣子嚮君王送錢送物。甲午戰爭前夕之所以會有“報效運動”,是因為1894年是慈禧太後的六十大壽之年。
為瞭營造一種普天同慶的效果,1893年7月17日,禮親王世鐸牽頭上奏說,參考乾隆時代的舊例,慈禧太後六旬萬壽應該降下“天恩”,給中外大小臣工恩賜一個“祝嘏輸忱共襄盛典”[1]的機會。具體來說,就是世鐸等人按照朝廷內外大小官員的等級情況,製定瞭一份給慈禧太後送錢的標準清單,請求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恩準”。
按該“報效”清單, 京官們共需給慈禧太後進呈白銀26.39萬兩 。具體包括:
(1)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共銀四萬三韆六百兩。
(2)宗人府、內閣、各部院寺滿、漢文職各官,共銀九萬四韆八百兩。
(3)侍衛處、鑾儀衛、八旗滿洲、濛古、漢軍、前鋒、護軍、圓明園八旗、內務府三旗、健銳營、火器、領綠、步各營,滿、漢武職各官,共銀六萬八韆四百兩。
(4)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衛,滿、漢襲蔭各官,共銀五萬七韆一百兩。
慈禧
外省官員需要給慈禧進呈的銀兩,共計是94.3萬兩。 具體包括:
(1)直隸省共銀五萬七韆兩;
(2)江寜省共銀三萬五韆八百兩;
(3)江蘇省共銀三萬五韆六百兩;
(5)安徽省共銀三萬三韆五百兩;
(6)山東省共銀五萬六韆一百兩;
(7)山西省共銀五萬一韆五百兩;
(8)河南省共銀五萬八韆四百兩;
(9)陝西省共銀二萬九韆三百兩;
(10)甘肅省共銀六萬六韆五百兩;
(11)新疆省共銀四萬六韆八百兩;
(12)福建省共銀四萬五韆兩;
(13)台灣省共銀一萬三韆四百兩;
(14)浙江省共銀四萬三韆三百兩;
(15)江西省共銀四萬一韆二百兩;
(16)湖北省共銀四萬三韆六百兩;
(17)湖南省共銀四萬四韆九百兩:
(18)四川省共銀六萬一韆八百兩;
(19)廣東省共銀六萬四韆五百兩;
(20)廣西省共銀三萬一韆七百兩;
(21)雲南省共銀三萬二韆六百兩;
(22)貴州省共銀三萬七韆六百兩;
(23)奉天省共銀五韆七百兩;
(24)吉林省共銀三韆兩;
(25)黑龍江省共銀一韆兩;
(26)熱河省共銀三韆二百兩。[2]
總計,清帝國的大小官員,需要給過生日的慈禧太後“報效”白銀120.69萬兩。
朝廷愉快地批準瞭世鐸們的請求。
但是,在朝廷眼中,隻讓內外官員們“報效”一次是不夠的,遠不足以讓他們充分抒發對慈禧太後的愛戴之情。所以,兩個月後,1893年9月22日,禮親王世鐸等人又想齣一個主意,以慈禧過壽之日須從頤和園返迴皇宮為由,請求太後“賞給地段點綴景物叩祝萬壽”,也就是將迴宮的這段道路“賞賜”給群臣,由他們來負責裝點,以錶達對太後的感恩和對萬壽的祝福。
為瞭讓內外官員們踴躍交錢,世鐸等人找到直隸總督李鴻章,要他牽頭“主動”上奏去懇求太後“賞賜”一截迴宮地段,讓文武官員們齣錢整飾。[3]
李鴻章
李鴻章此時正焦頭爛額。他正在積極推進的關東鐵路,因戶部將築路經費兩百萬兩全部挪用去給慈禧太後搞萬壽慶典,已不得不停工。許多築路工人在寒鼕中失業。《申報》的記者實地采訪,發現在遼寜營口一帶,失業的鐵路工人迫於生計已紛紛淪為乞丐或強盜:
“北地興建鐵路,今歲因值皇太後萬壽,抽提經費,暫停工作,已列前報。茲接營口訪事人函雲,鐵軌工程本已齣關三百餘裏,一旦大工中輟, 所有作工之人流落關內外,失所依歸,甚至三五成群,見過客之攜帶囊��者,肆行劫奪 。日前有送信之人被劫川資銀兩並錢數吊,所穿破布棉袍及破鞋襪皆被奪去。”
記者還說,做強盜的工人數量不少,若不趕緊想辦法安置,可能會給地方治安造成很大的危害。
這種報道,慈禧太後自然是看不到的。李鴻章能夠看到,但也毫無辦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執行世鐸們的指示,於這年的11月8日,以大學士的身份領銜上奏,率群臣“主動懇求”朝廷讓大傢再報效一次:
“奏為籲懇天恩事。恭照明歲恭逢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皇太後六旬萬壽,普天同慶,薄海臚歡,凡在廷大小臣工,無不思勉效愚衷,共襄盛典。恭查乾隆年間曆次恭辦慶典成案,內外臣工呈請祝嘏,均經奏明,請旨遵行。臣等世受國恩,渥沾聖澤,瞻依壽寓,忭舞難名。願抒葵藿微忱,虔頌宮闈嘉�v。謹援照成案,閤詞籲懇天恩,賞給地段,俾得點綴景物,建設經壇,同申叩祝。所有臣等情殷祝嘏籲懇恩準緣由,理閤繕摺具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遵行。再,此摺係內閣主稿,閤並聲明。謹奏請旨。”[4]
意思是:明年乃太後的六十大壽,普天同慶,朝廷內外所有臣工,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共襄盛典。按乾隆時代的舊例,內外臣工可以請求朝廷恩準參與祝壽活動。所以臣李鴻章等人請求朝廷賞賜天恩,將京城的部分地段交給臣等來整修、裝飾和點綴,並建設誦經祈福的法壇。請求皇上批準。
主動“懇求”迅速得到恩準。11月25日,李鴻章再次上奏,稱自己和直隸的大小官員,願意在之前的報效之外,“再籌集銀三萬兩,以備添設地段點綴景物之需”,且因外省前往京城裝點路段多有不便,這筆錢“交內務府辦理”,直隸隻象徵性派人前往指定地段“隨同照料”[5]。
至此,地方督撫們第二次“報效”的額度也確定瞭下來,即 每省大體再交三萬兩。 部分省份如甘肅超過瞭3萬兩,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龍江、熱河等未達到3萬兩。據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奏摺披露,這第二次“報效”的額度之所以是三萬兩,是援引瞭“乾隆二十六年,大學士傅恒等奏明各段點景交納銀數單開各省督撫每省交銀三萬兩”的舊例。[6]
此外,各處鹽商、開平礦務局、輪船招商局等,也被要求一同參與此次“報效”,如輪船招商局“援照公同籌備銀五萬兩”。
最終,慈禧在第二輪“報效”中收到瞭白銀169.55萬兩。加上第一次“報效”的數額,清帝國的大小官員們共計給慈禧上交瞭298.15萬兩白銀[7]。按茅海建的估算, “這近300萬兩銀子,以當時的價格可以從英國、德國購買並養護大型軍艦三四艘,或裝備並編訓一個完全近代化的陸軍師團。” [8]
這還隻是清廷中樞的“指定報效”。交完瞭這兩筆錢之後,包括光緒皇帝在內,內外大小官員們還需要絞盡腦汁、耗費重金去購置各種特色禮物,纔能走完給慈禧祝賀“萬壽”的全部流程。
其實, 這場荒唐“報效運動”的重點是寫奏章而非交錢 。因為除瞭輪船招商局等盈利機構外,朝廷並不需要內外官員們去排隊遞銀票――據雲貴總督王文韶的日記,文武百官的報效經費“統於本年鞦季及明年春季應領廉俸內各核扣銀二成五厘”,也就是戶部直接就從“廉俸銀”裏將這筆錢給扣瞭。
王文韶日記裏還說,據戶部傳達下來的信息,第二次報效運動的銀子將用來裝點西華門至西直門外沿綫道路,包括“應修房屋鋪麵三韆四百三十八間,應設龍棚七座,彩棚十九座,經壇二十六座,戲台十四座,牌樓八十四座,亭座六座,景物九處”,因為慈禧太後會從這條路上經過,所以這條路的裝點必須極盡奢華之能事。總之,各級文武官員隻須按標準格式上奏歌功頌德,不需要操心這些錢怎麼交,也不需要操心這些錢怎麼花。在發起“報效運動”之前,朝廷早就把事情安排好瞭。
王文韶
至於沒安排好的事情,不過是關東鐵路半路停工,北洋艦隊配置是個半吊子,而且連維修費用也不夠瞭 ――1894年1月24日,李鴻章緻函總理衙門,說北洋艦隊各軍艦已進入大修年限,“全軍二十五船大小鍋爐八十一座,約需經費銀八十四萬兩,各船大修約需經費銀六十萬兩,又旅塢添置機器廠房約需經費銀六萬兩,共需庫平銀一百五十萬兩”。李鴻章還說,他知道朝廷現在財政睏難,所以計劃將這場檢修分成十年來做,隻希望朝廷能每年撥付15萬銀子。[9]
朝廷財政當然會很睏難。畢竟,慈禧太後的六十大壽共計耗銀韆萬兩以上,“報效運動”中的三百萬兩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等到甲午年,清廷陸軍因無鐵路沒法迅速集結至前綫,清廷海軍因配置不完整也無法壓製日本海軍,最後兩條戰綫皆遭擊潰,不得不對日賠款兩億餘兩白銀,朝廷的財政就變得更睏難瞭。
( 作者丨言九林 編輯丨吳酉仁 來源 | 騰訊新聞)
注釋
[1]《光緒朝東華錄》第三冊,捲一一四,“光緒十九年六月”,第32頁。
[2]《光緒朝東華錄》第三冊,捲一一四,“光緒十九年六月”,第32-33頁。
[3]茅海建:《張之洞的彆敬、禮物與貢品》。收錄於氏著《依然如舊的月色》,三聯書店2014年版,第229-230頁。
[4]《籲懇賞給地段祝嘏摺》,光緒十九年十月初一日。《李鴻章全集・15・奏議十五》,安徽教育齣版社2008年版,第204頁。
[5]《直隸派辦慶典點景地段委員隨同照料摺》。《李鴻章全集・15・奏議十五》,安徽教育齣版社2008年版,第422頁。
[6]《萬壽點景工需續申報效摺》,光緒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劉坤一奏疏(二)》,嶽麓書社2013年版,第862頁。
[7]年:《一人慶壽舉國遭殃:略述慈禧“六旬慶典”》,《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
[8]茅海建:《張之洞的彆敬、禮物與貢品》。收錄於氏著《依然如舊的月色》,三聯書店2014年版,第232頁。
[9]《緻總署 議兵輪分年大修》,光緒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李鴻章全集・35・信函七》,安徽教育齣版社2008年版,第5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