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7:01:52 PM
在3月7日的白宮記者會上,當有記者提問“對於所有暫停與俄羅斯業務的西方公司,白宮是否擔心這隻會加深中俄兩國關係,迫使俄羅斯同中國的聯係會更加緊密?”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錶示: 早在俄烏戰爭發生之前,俄羅斯同中國的關係就一直在靠近。同時她還強調,七國集團約占全球GDP的70%,而中俄兩國僅占全球的15%。 言下之意就是G7財力雄厚,俄羅斯彆指望依靠中國就能抵禦西方的製裁。
這次白宮新聞發布會同樣少不瞭美國的霸權主義威脅,普薩基還嚮中國發齣警告: 中國若不製裁俄羅斯,將“承擔嚴重的後果” 。
美國之所以對俄羅斯展開全麵製裁,主要原因之一是俄烏之間的戰爭 ,美國妄圖通過全麵製裁逼迫俄羅斯在俄烏問題上讓步。然而對於俄羅斯來說,一旦在烏剋蘭問題上做齣讓步,那麼俄羅斯將毫無戰略安全保障可言。曾經的老布什在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承諾北約不會繼續東擴,然而如今的北約已經抵達俄羅斯的傢門口。
除此之外,美國還在波蘭部署瞭“陸基宙斯盾”反導係統,一定程度上大幅削弱瞭俄羅斯的戰略威懾能力。其移植的“宙斯盾”係統包含瞭MK41通用垂直發射係統。美國大氣層外攔截有薩德、大氣層內攔截有PAC係列,之所以選在波蘭部署,主要是因為MK41通用垂直發射係統可兼容“戰斧”巡航導彈,可以直接從波蘭對俄羅斯發動精確打擊。盡管美國承諾MK41垂發中隻裝填“標準3”大氣層外攔截彈,但是美國的政治承諾,其可信度全球是有目共睹的。將自身的戰略安全寄托在對手的仁慈上可是兵傢大忌。
如果俄羅斯在戰略安全上再次讓步,那麼嘗到甜頭的美國,可能就會在烏剋蘭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係統,直接將莫斯科納入西方戰術武器的打擊範圍內。
值得警惕的是,以美國為首的個彆西方國傢正在逐漸極端化。俄羅斯打烏剋蘭有一個很重要且非常正當的理由,那就是清除烏剋蘭境內的極右極端武裝力量,也就是“亞速營”,這支西方媒體幾乎不報道的軍隊可是烏剋蘭的正規編製。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卻奉行的是“納粹”教條,西方國傢對此居然是默許的態度,可以說西方的默許是玷汙二戰勝利最嚴重的一次,已經到瞭毫無底綫的地步。
俄烏戰爭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傢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卻在經濟領域嚮俄羅斯“宣戰”,對俄羅斯施加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製裁。確實,七國集團的GDP占瞭全球的50%,在迴應記者“白宮似乎並不擔心俄羅斯與中國之間建立永久性的關係”時,普薩基錶示: 中國“完全沒有能力彌補七國集團與其他國傢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包括金融製裁帶來的影響”。
然而俄羅斯早已看清瞭西方的本質,即便沒有俄烏戰爭,西方對俄羅斯的大規模製裁也是早晚的事,長痛不如短痛,趁烏剋蘭還沒有完全倒嚮西方,俄羅斯抓住機會“快刀斬亂麻”,反而打瞭西方一個措手不及,至少目前看來,歐洲與美國就如何製裁俄羅斯依然存在較大分歧。
經濟製裁是一把雙刃劍,在西方社會“反俄浪潮”下,西方的企業開始被迫站隊,一些跨國巨頭紛紛終止瞭在俄羅斯的業務,如奔馳、寶馬、蘋果等等。甚至就連俄羅斯的樹、俄羅斯的貓都成瞭製裁的對象,這種政治手段正在不斷蔓延到其他領域。然而西方也承受瞭較大損失,倫敦洲際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飆升到3500歐元/韆立方米,而在去年同時期,俄羅斯齣口到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是300歐元/韆立方米,此外歐洲的煤炭、石油、小麥等價格也都齣現大幅度增長,令歐洲人怨聲載道。
而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全麵製裁,還有第二個原因:對盟友隊伍進行一次大整閤 ,是對美國作為北約領頭人地位的一次鞏固。在此次西方對俄羅斯全麵製裁的節骨眼上,瑞典、瑞士兩個中立國,一個參與瞭北約外長級的會議,另一個積極響應歐盟,對俄羅斯展開瞭史無前例的製裁,而當前芬蘭又在搞“公投”要加入北約。可以看到,除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以外,歐洲已經沒有多少不是北約的勢力範圍瞭,北約的實際影響力還在持續擴散。
原本的法國、德國極力反對在歐洲的土地上發生戰爭,與俄羅斯展開諾曼底模式的談判,但是當俄羅斯和烏剋蘭真正打起來的時候,歐盟依然堅定地站在瞭美國的一側。由此可見,陣營的樊籠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打破的。
實際上,俄羅斯和烏剋蘭的戰爭,其背後是俄羅斯和整個北約的角力,這是俄羅斯和北約的現狀導緻的。要知道北約成立之初就是為瞭對抗蘇聯,自蘇聯解體之後將目標對準瞭俄羅斯。這注定瞭俄羅斯任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注定瞭會引發歐洲的震蕩,從而導緻歐洲股市的崩壞。
3月5日,英國大盤大跌3.02%,法國大盤大跌3.56%,德國大盤大跌3.54%,而意大利大盤更是下跌4.59%!資本正在逃離歐洲並嚮美國湧入。可見,一場衝突美國就輕易地收割瞭歐洲的主要國傢。
總結一下,此次俄烏戰爭美國是最大的贏傢,其獲得的好處有四點。
第一,對俄羅斯的製裁導緻俄方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並且這種損失未來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等到俄羅斯承受不瞭損失的時候,就可以逼普京在俄烏問題上服軟。
第二,割裂瞭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德國是俄羅斯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法國和俄羅斯的閤作在不斷加深,但是一場俄烏戰爭讓俄羅斯的歐洲國傢的關係被按下瞭暫停鍵。
第三,美國霸權得到鞏固,依然主導西方國傢,許多東歐國傢齣於國防安全的考慮,甚至開始主動要求美國駐軍,德國還宣布增加軍費開支。
第四則可以藉機離間中俄關係,美國聲厲內荏地要求中國必須製裁俄羅斯,想要逼迫中國選邊站,如果中國製裁俄羅斯,那麼就會對中俄的戰略閤作夥伴關係造成影響;如果中國不製裁俄羅斯,那麼美國就可以藉機炒作中國“默許”俄羅斯“搞侵略”,影響中國與歐盟之間的經貿往來。
不過如今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麵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都能從容應對,現在也根本不會因為美國政府的幾句口頭威脅就乖乖就範,用楊潔篪迴應美國的一句話就是:中國人不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