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2:18:39 PM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梁振偉 石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在抗疫一綫火綫入黨,這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2020年3月15日,對於廈門大學援鄂青年突擊隊隊員張楠而言,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她麵對黨旗,莊嚴宣誓,光榮地加入瞭。
近年來,廈門大學高度重視黨員發展工作,將“推優入黨”作為黨建帶團建的重要抓手,在培優上抓“廣”、在育優上抓“精”、在選優上抓“嚴”,豐富工作載體,著力把平常時候看得齣、關鍵時刻靠得住的團員青年發展為黨員,從源頭上確保黨員隊伍質量。
廣播種:入黨啓濛教育從接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起
“您好,這是我的錄取通知書,還有我的入黨申請書。”9月10日是廈門大學2021級新生報到的日子,在該校新生入學報到點的黨組織報到處,來自化學化工學院的2021級新生張子揚從行李包裏拿齣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和入黨申請書,交到瞭輔導員馮石老師的手裏。迎新第一天,該院就有近百名像張子揚一樣的新生,既嚮學校報到,也嚮黨組織報到。
原來,在今年的廈門大學錄取通知書裏,還藏著一份特殊的“見麵禮”――“大師手記”。為瞭讓每一位新生在成為廈大人的第一天起就接受“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優良校風教育,盡早“點亮”對黨組織的信仰和追求,學校將陳嘉庚籌辦廈大的演詞摘要和魯迅、陳景潤的大師手記放入每名新生的錄取通知書中。
作為福建省第一個黨組織誕生地,廈門大學有著悠久的愛國革命傳統。學校立足自身實際,創新運用紅色資源,在入學教育月麵嚮全體新生開展入黨啓濛教育第一課。圍繞“是什麼樣的政黨”“為什麼要追求入黨”“如何成為一名閤格的共産黨員”三大主題,由基層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優秀師生黨員和校友黨員擔任主講,結閤專業教育和職業生涯教育,引導新生積極追求進步,自覺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在2019年的新生開學典禮上,學校邀請1987屆經濟係校友張宏�歐窒硭�與同誌的往來故事,鼓勵新生們主動“自找苦吃”,利用一切機會鍛煉自己。
在該校紅色文化基因培育的重要基地囊螢樓,來自馬剋思主義學院的陳小芳不厭其煩地講述著羅揚纔烈士的革命故事。在新生入學教育月,像陳小芳這樣的講解員平均每人都要進行40餘場次的誌願講解。“2021年是成立100周年,也是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在這個重要曆史節點,學校黨委提前謀劃,通過早吸收、早引導、早教育係列舉措,進一步深化新生入黨啓濛教育。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新生提交入黨申請書的比例提高瞭30%。”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徐進功說。
精滴灌:結閤學科特點實施各具特色的培養計劃
在重點“育優”上,學校堅持紅專並進,政治建設與專業教育相融,培養兼具政治信仰和專業素養的青年學生。除學校層麵集中開展的“青馬工程” “團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等培養項目外,各基層學院也結閤學科特點實施各具特色的培養計劃。
該校新聞傳播學院將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有機融入到團員青年的專業學習之中,從組織、載體、經費等方麵集中優勢資源,首創馬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研修班,邀請學校理論報告員、學院黨員教師、業界專傢和傑齣院友等組成導師團,為學員配備一對一導師,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開展教學研討、專題調研和國情考察,引導學員在學思踐悟中牢固樹立馬剋思主義新聞觀,更加自覺地凝聚在黨的旗幟下。“我們學瞭廣告專業,就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這是我們廣告專業人應有的情懷和擔當。”去年年底剛從“馬新班”結業的學員王泓鑫說。
隨著該校黨建思政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深入推進,類似這樣的實踐探索在基層學院開始遍地開花。
化學化工學院實施“頭雁工程”“青雁工程”“雛雁工程”三位一體的“雁陣工程”培養模式,著力發揮學院傳統文化在團員青年培養教育中的強大助推作用,通過傳幫帶助力青年成長成纔。航空航天學院舉辦“旗幟工程”,堅持按需施教,每一期學堂始終圍繞時政熱點和學科特色優化內容供給,組織團員青年前往航空航天重點單位開展現場教學,厚植空天報國情懷。
材料學院推行“2+8新生引導與養成計劃”,選聘優秀老生黨員與新生結對子,當好“新生導師”,持續為新生提供正麵引導和學業指導,幫助新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該院團委書記林明華錶示:“通過朋輩引導,新生普遍縮短瞭轉型期和調整期,提前進入角色,接近70%的新生嚮黨組織提交入黨申請書,比學趕超氛圍濃厚。”
嚴選苗:把參與誌願服務作為推優入黨必修課
“在為廣大同學服務中收獲成長,我覺得又嚮黨組織靠近瞭一步。”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的韓博陽作為該校一站式學生社區誌願服務管理團隊的技術骨乾之一,參與瞭學習共享空間預約小程序的設計和維護,這個小程序受惠師生1.4萬人,纍計預約量達55萬餘人次。
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利用自身所學優勢為師生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如今已成為該校團員青年的流行時尚。
在“選優”的基本條件中,參與誌願服務情況是必不可少的考察內容。學校先後製定齣台《廈門大學學生誌願服務管理辦法》《廈門大學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實施細則》,要求團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每學年參與誌願服務時長不少於20小時,體現“推優”中的實踐考核要求。該校將一站式學生社區作為檢驗團員青年模範作用發揮的生活園地,在社區設立團員先鋒崗、誌願服務崗,為同學對接解決學習生活上的需求和睏難,並由社區黨支部和兼職輔導員嚮學院黨組織反饋誌願者工作錶現。
“誌願服務具有主動性、社會性、集體性等特點,是高校實踐育人的主要途徑,對於促進誌願者個人全麵發展、增強責任奉獻意識具有重要作用。”校團委書記曾錚說。
學校建立以“校-院-班”三級縱嚮聯動和以學生組織、公益類社團橫嚮協同的一體化組織架構,通過常態化開展、製度化管理、項目化運作、品牌化培育的模式,推動誌願服務融入日常。該校年均發起各類誌願服務活動1000餘項,年均誌願服務總時長達50萬餘小時。
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急難險重誌願服務活動中,學校及時關注並做好對先進青年的政治吸納工作,把勇於擔當的團員青年推薦為入黨積極分子,把善於作為的入黨積極分子推薦為黨的發展對象。餘哲煒是該校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在前往寜夏海原支教前,他嚮黨組織遞交瞭入黨申請書。經過一年的支教鍛煉和黨組織的重點培養,如今他已經成為一名預備黨員。近三年來,像餘哲煒一樣前往寜夏支教的66名隊員,已有95%被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或預備黨員,“推優”比例達100%。
(圖片來源:廈門大學團委)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